线上推广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线上推广营销活动策划方案,第1张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线上推广营销活动策划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庆祝教师节,弘扬崇智尚学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市总工会决定在平台开展教师节线上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1、“我和我的.学生”:用图片及相关文字展示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各种美好瞬间,传递爱的信息,分享爱的欢乐。

2、“我和我的老师”:用文字及相关图片回忆成长过程中指引人生道路的一位老师,感念师生情谊,书写尊师情怀。

二、参与对象

关注“微工会”并进行了工粉登记的市各公办、民办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以及全市职工。

三、参与方式

1、扫描下方二 维码参与。

2、点击微工会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图文消息“图文征集教师节主题活动,全市职工都可参加?原来是……”最下方“阅读原文”参与。

3、点击微工会公众号主界面下方子菜单“微活动”―“教师节活动”参与。

四、参与要求

1、每份作品需提交一幅图片及相关文字。文字限500字以内。

2、参与主题任选其一,教师两个主题都可参加。

3、每个人每个主题只能参加一次。

4、每个号可以提交一次,如果两个主题都想参加,可以换一个号提交作品。

五、时间安排

图文作品征集:8月27日―9月7日

图文作品评选:9月8日―9日

获奖作品展示:9月10日―14日

六、评选方式

从文学及摄影的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我和我的学生”侧重于摄影,“我和我的老师”侧重于文字),每个主题各评选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于教师节期间在微工会平台展示。

七、工作要求

(一)图片和文字作品必须是原创的,非原创作品不予评奖。

(二)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重要的师德师风教育,又是一次展示我市教师综合素质和风采的教育实践活动。各镇区教育办工会、市直属学校工会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组织本单位教师参与。

干货丨线上营销的五大秘诀

01建立客户池提高获客效率

如今许多客户都习惯线上交流,因此作为销售人员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线上获客的能力。

但是,在线用户不同于线下面对面沟通,客户和销售都是面对着手机屏幕沟通,对销售的信任会大大降低。

而销售本质上是要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从而提高获客效率和签单成功率。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客户池。就拿微信营销来说,个人微信就像是销售人员的“池塘”,一旦触达了客户,就会引入“客户池”。通过多种形式的客户深度互动和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不断地实现客户的转化和交易。

02让你的产品变得稀缺

越是稀有的东西总是越有吸引力。稀缺性的影响会让顾客焦急,担心一旦错过就无法购买,或错过后无法享受优惠。这就是利用稀缺性进行营销的成功。

销售人员制造的稀缺,成功引起了顾客的焦虑,促使顾客立即消费。但是,这类饥饿营销也需要高价值的产品作为前提,如果产品的卖点不够突出,再怎么缺乏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所以,运用稀缺性效果的前提,应该是在提高产品优势卖点上下工夫。

03借势营销可以利用重要时间节点

特别的节日和假日,人们购买的欲望要比平时高得多。所以,每逢假日,不论网上还是网下,各大商场都争相蹭节庆热点,以此来促成交易。

尤其是在线上,网络购物时,节庆气氛更会促使人们大脑分泌多巴胺,销售员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在节庆的气氛中来展示合适的产品。因此,顾客购买商品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商家为了销售商品,甚至创造了各种节日,最典型的是双十一、618。使用购物节的节日气氛,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向购买商品,让顾客争相购买,以免错过。

04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获客

精确锁定顾客。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兴趣、习惯等特征,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实现对潜在客户的精确锁定,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个人化定制的产品。顾客需求多样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将顾客和产品建立联系,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匹配出顾客最适合的产品。

全面发掘市场渠道潜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在进入各个渠道之前,都要建立系统的大数据营销平台。以各种营销渠道的产品促销来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

发现新的市场和趋势。以大数据为基础,把握市场趋势。利用大数据的梳理、预测和分析市场,从而制定营销决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9051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