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广告8天肌肤全换新生,说说这些年你被忽悠过的营销文

欧莱雅广告8天肌肤全换新生,说说这些年你被忽悠过的营销文,第1张

近日,一著名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在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欧莱雅”专柜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判定罚款20万元。

我们先来看看欧莱雅的这条广告文为何构成了虚假宣传。

“法国碧欧泉8天、肌肤犹如新生愈颜、d润、透亮源自活源精粹的愈颜力、奇迹水肌底精华露、无论年龄,无论肌肤状态、8天肌肤犹如新生、明星达人挚爱之选、众人见证8天奇迹、肌肤问题一并解决、68800人已经见证奇迹水带来的肌肤新生……”

“使用8天肌肤就宛如新生”“无论年龄、无论皮肤状态”“肌肤问题一并解决”“68800人已经见证”

都是一些非常强有力的信息,说得是丝毫不带含糊,一波连着一波的“高光”词汇让人毫无抵抗之力。

虚假广告之所以构成虚假,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外一个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

这样一看,欧莱雅这款宣传是虚假广告是实打实的事情了。

而欧莱雅虚假广告宣传已经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3、2016、2017年欧莱雅都因广告过度宣传被罚款10万到20万不等的金额。

不止是欧莱雅,其它的大牌也没少翻过车,韩束、倩碧、欧舒丹……

对于这样的大牌,这次的罚款其实真的有点隔靴搔痒。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欧莱雅集团2018年财报显示,集团2018全年销售额增长7.1%至269.4亿欧元,获得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年度销售增幅,经营利润率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8.3%。其中,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至74.06亿欧元,可比销售同比增幅高达24.1%。

而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以外,欧莱雅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2018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33%。

然而令我稍感疑惑的是,当我阅读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意外。

不是因为这样的大牌竟然做虚假宣传的意外

也不是罚款金额的意外。

而是,原来这样写广告词是违法的。

这样的文案,貌似似曾相识啊。

翻车的不止是大牌,虚假宣传如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还记得那段时间火起来的VC水吗?

这款爽肤水厉害了,不仅可以保湿,还可以淡化黑色素,防止黑色素沉淀,提亮肌肤,满满玻尿酸,让肌肤水润嫩滑,更是让你白成一道光!

还有那款火遍全网的“韩国FHD血橙面膜”,除了便宜大碗,某宝价108元/30张,更是效果惊人,集补水、美白、舒缓、激活细胞四效合一,急救型面膜,0铅0汞0激素,就差告诉你,只要你是个人都可以用,用了变仙女,不用变巫婆。

血橙面膜成分里没有血橙,只不过一般面膜都会有的神经酰胺、精氨酸,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

面膜是真的,但是被代购吹成这样,生产商可能也表示无奈。

况且,面膜成分里含有防腐剂、苯氧乙醇、表面活性剂PEG60还有红色预警的香精香料等争议成分,而一些种草文案闭口不谈,甚至还声称孕妇敏感肌都可使用。

这些种草文案,除了差个专门的广告宣传片以外,虚假广告该有的点它都踩了。

可怕的是,不少人也不知道怎么上的贼船。

种草——其实就是另类的广告

成功的广告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那就是 “点燃你的情绪”。

消费者行为学里人类的态度一般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元素构成,在消费过程当中,我们一般会先形成认知,然后产生情感,最后才做出决策进行消费。

但是广告可能会把你的认知切掉,只剩下情绪和行为两个元素。

比如有一款精华液,它说:这个精华液啊,你用它首先会觉得非常的舒服,它里面饱含着无数个细小的水分子,渗进到你的皮肤,让你的肌肤大口大口地喝水,你的肌肤就会变得水润透亮,Qd无比。

注意到这个描述吗,它会细化整个使用的过程。是不是真的大口喝水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个广告词的确让我们形成非常美好的联想, 还没用,我们已经对这个结果充满了期待。 这时候注意了,你的认知已经成功被你脑中的画面和心理燃起的愉快情绪替代,点击一下购买键,你就可以拥有了,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样的广告词只要不是太过夸张,仍然属于合理营销的范畴,像欧莱雅的“8天让你的肌肤焕新生”明显超出它自己的实际功效。

即使不是购物狂,相信大家都有过“被种草”的经历,如今最怕听到的是“亲测有效”

还有李佳奇的那句“oh my god,真的超级好看,买它买它买它!”

全民种草的时代,每个人说话成本都很低,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多少的虚假宣传大行其道,而我们,又该相信谁?

消费者个人要理智对待广告和种草是一方面,但是逐利的市场如果没有跟上来的市场监管,恐怕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只是希望那句:世界会奖励那些真诚卖货的网红们。

不是无奈的自我安慰。

作为一个曾经在化妆品的产业链夹缝中求生存的沧桑老骨头,有一丢丢经验来分享下。

一、化妆品小样是在哪里生产的?

在化妆品牌内部,「开发小样」 是一项重要的营销策略,往往都是配合当季主推的正品,为了方便消费者体验产品,从而购买正品。一般有专人负责小样的设计、生产、流通与跟踪。

化妆品小样的容量,普遍都在1.5ml一5ml之间(精华乳霜类)、5ml一20ml (爽肤水类),一般很少有超过20ml的护肤品小样。

为什么?

一是因为容量过多,消费者一时半会用不完,就很难迅速买正品。

二是因为容量大,更容易被不法之人拿去当正品卖。

三是因为容量大成本自然就高,虽然高的不太明显。

当然,彩妆小样有的也超过20ml,甚至到50ml (卸妆类产品),但基本是少数情况。

正规的大品牌,生产小样和正品都是一家工厂, 就算分开两家工厂进行,也只是包装厂分开,内容物都来自同一个工厂。正规大品牌对小样一样要做质检,要求很严格。

生产小样的数量,往往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品牌越大,试用装越多。

最后,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小样上都要贴「非卖品」的标示。

二、小样的获取渠道

化妆品品牌一旦生产出小样,一般内部有3种用途:

1.发到各个销售渠道(比如柜台、电商), 配合正品做促销试用。

2.发到电影院、健身房、办公楼、积分平台等非销售渠道中,做试用活动。

3.发给杂志等媒体,做试用活动。

这些小样当中,只有一部分被用以正当用途,其余就会被各路人马拿到网络上去售卖、或者进入流通渠道。

这些「各路人马」 包括柜台销售员、包括分销商内部人士、也包括非销售渠道的相关人士、甚至也包括品牌内部的人——很可能,设计小样的人,就是同时私下售卖小样的人。但这种私下售卖的行为是贪污公司财物的不法行为,被法律起诉后就后果惨重。

除了这些由化妆品牌生产的小样, 还有很多所谓的假货

全国有无数制假贩假的厂商,在生产假的雅诗兰黛兰蔻小样,以非常低的价格在网络上售卖,甚至这些厂商都已经是某些地区的纳税大户,可见生意之大。

三、小样和正品有没有区别?

如果是正规化妆品牌自己生产出来的小样,其实就是它的正品换个包装而已,包装差异对内容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假货商生产的小样,那就和正品显然不一样,具体有几种差别:

1.完全和正品不一样。大部分假货属于这一类,假瓶子、假内容物——其实就是明码实价的告诉你这是假货,只是死活你就不相信。

2.瓶子和正品一样。一部分假货是收旧瓶、装假内容物一这种情况,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3.内容物和正品相似。一部分假货的内容物与正品,可能在味道和触感上相似。也有的假货商,直接拿到了这个品牌的配方,然后自己买原料调配产品,仿制出来的和正品更相似了一这种情 况就如同中国药企在模仿西方药企一样。

4.内容物和正品一样。那就是一个厂出品,或者原料与调配手法完全一样。

四、到底该不该购买化妆品小样?

既然知道,国家法律规定, 化妆品小样是「非卖品」, 正规品牌是不会正式售卖小样的。那么,就尽量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瞎买小样。

但我说了估计也没什么用, 因为你还会强辩:「 那柜台小姐卖的小样,也许就是从她家柜台,上偷来的正品呢?」

如今贩卖假货的人也很聪明,也会利用消费者的侥幸投机心理,去创造话术一这是从某某柜台流出来的正品;这是从香港溜进来的水货;这是某个媒体从品牌那里拿到的正品.......

如果价格低的让你心动,那就肯定不要买,因为八成是骗人的。

如果价格高的让你心痛,那也不要买,因为也许就是假货商知道你怕低价故意标价高点吧,同样是心痛,为啥不咬牙去柜台买个正品,节省不了多少钱。

话说回来,在二三线城市的同志们要注意下,现在还有100%克隆仿冒柜台的.....定要注意辨别。

也有人说,我经常从她家买小样,用的挺好,感觉是正品,而且脸也没用坏。这个一种可能,你还年轻,皮肤屏障还处于可以应付的状态;另一种可能就是正品,但几率太小。

总之,小样,就是正规品牌的一种促销试用手段。你可以通过各种正规途径享受到这种促销便利,压根无需上电商网站去冒风险购买假货。如果你对自己的皮肤底子很有自信,觉得用什么都不会用坏皮肤,那就肆意购买吧,反正脸都长在自己身上,每个人心里有杆秤,开心就好。嗯,开心就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9041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