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购买进口白虾1万多名顾客信息被泄露,法律上会如何定性此事?

因购买进口白虾1万多名顾客信息被泄露,法律上会如何定性此事?,第1张

法律的审判

法律认定肇事者重庆某营销策划公司,在未经名单本人以及权威机构部门的同意之下,私自将购买南美白虾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并且引发大量的二次转载。导致了他人生命财产权遭受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行为非常恶劣。所以对于原告的诉求予以支持,于是判定这家营销策划公司在报纸上公开道歉,并且赔偿原告一元。

大数据时代失去了隐私

对于法律的判决,我只想拍手叫好,因为现在这些公司收集顾客的信息越来越频繁。大数据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失去了隐私,在网络上面所有的行为轨迹都在被这些大公司监控着。

而这些公司的内部人士一旦出现图谋不轨,或者想要以这些信息获利的情况,那么我们的信息很容易会遭受泄露,从而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麻烦,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公司营销手段极为卑劣

这家公司对他人名单进行公布的理由看起来似乎很正当而且很高尚。他们是以所谓的疫情期间要保护自身的安全,所以希望大家要留心这些购买了可能携带肺炎病毒的南美白虾的顾客为理由,对他人信息进行泄露。让大家都能有机会,看一下自己周围有没有存在这些人。

但是这种行为首先是不合法的,其次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因为在当时政府部门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购买南美白沙的消费者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对于他们所购买的南美白虾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检验,但是都没有查出肺炎病毒的蛛丝马迹,也没有人出现核酸阳性的情况。

所以这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肺炎病毒的扩散,也不用再防着这些人。他们只是一个正常的顾客,他们购买的产品也没有问题,所以这家公司的营销手段可谓用心险恶卑劣至极。

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江苏无锡警方破获一起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案公民个人信息达500多万条。家装业、房产、中介业、地产、开发业等多个行业均成为个人信息泄露源。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现在很多人都会经常接到推销、广告的电话,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厌烦但却无奈,看到陌生电话不接又怕错过要事,接了发现是推广电话挂断屏蔽也没用。所以一般人的态度是接起来发现是推广电话便会挂断,也不会有人去追究他们是怎么获得的自己的个人信息。在调查过程中警察发现一家装潢公司营销人员李某在网络聊天群内买卖无锡多个小区业主的个人信息,内容涉及楼盘名称、业主姓名、身份z号、电话号码、楼栋号、房产面积等。李某手里的一万多条住户信息来自从事装潢行业的同行,上面有好几个“上线”。他们有的长期热衷于收集、交换无锡各大小区业主信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随着信息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不断革新,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议题。有关部门应加大常态化监管力度,在打击个人信息倒卖集团的同时,也应当对个人信息的购买者予以相应的处理,利用新技术手段,增加公众反馈渠道,加快反应速度,以新的监管方式适应信息保护“新常态”。 而且我们个人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87966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