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最低调的“网红”书店,藏在古村里,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安徽黄山最低调的“网红”书店,藏在古村里,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第1张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说到特色书店,相信在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应该都是诚品书店或者西西弗书店那类身处繁华都市之中,给人白领印象的那种类型。你绝不会想到在安徽黄山的古村之中,也藏着这么一个特色书店,虽然低调但却备受游客关注。

这个古村就是同样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古徽州地区的碧山村,如果你问我碧山村与同在黟县的西递宏村以及其他的村落有啥不同,我只能说碧山村从规模和建筑上很难找到与众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多了这么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碧山书局”吧!

正是这个“碧山书局”的出现,才把现在的碧山村推上了如今“炙手可热”的地步吧?一个城市里的先锋文化概念出现在了一个古老的小古村中,这与众不同的文化冲撞感自然吸引了大量的文艺青年来到这里旅行,参观游览。

“碧山书局”选址的地方本是碧山村中的一座徽州古祠堂,后经过南京先锋书店的改造和融合,才打造出了如今乡村里的最美独立书店,也一举成为网红书店。

“碧山书局”的建筑非常有徽州的特色,基本保留了古祠堂原先的样貌。并且使用了一种古今交融的手法,营造出了别样的文创空间,对于如今在千篇一律的都市文化圈中长大的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碧山村出了这么一个“网红”书店,让本来来黟县旅行的游客又多了一个打卡的地点。碧山村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不少的外地游客会专门跑到碧山村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看“碧山书局”。

书店里大部分的外地游客可能都不是来买书的,而是选择坐在这里,简单地感受一下时间的流逝,看着雨滴从瓦片上滴落,划过树叶草间,掉落在泥土之中,远处又是云中的群山和古村落,实在好不惬意!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安徽省的黄山市 旅游 呢?你听说过黟县的碧山村以及这里的碧山书局吗?你怎么看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碧山书局”呢?如果有机会再到黄山黟县来 旅游 的话,你还想到碧山村来这个“碧山书局”走走看看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前 言

城市无法给予的静谧,工作无法给予的放松,快节奏生活无法给予的悠然……或许这一切,都在碧山。

“你谈到碧山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和朋友闲谈时,她的这句话,把我拉回了那个记忆中的小村庄。

碧山有什么,让我朝思暮想?阳光、田野、虫鸣、微风、远山、老屋、书局……垂髫和乐、鸡犬相闻、书香四溢的碧山仿佛一个天然的定制村庄,满足了我对乡村的所有想象。

云边的小村庄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一个大山怀抱深处的古老村庄。我记忆里的碧山,是一幅“山高田广,阡陌如绣,白墙黑瓦,鳞次栉比”的画卷。画卷的远处是烟雾缭绕、层峦叠翠的巍峨群山,近处山脚下大片铺开的稻田中,是一个黛瓦白墙的小村庄,蝉儿在树丛中鸣叫,稻浪在微风中起伏。村民们在这里生活、劳作,闲时在家门口的石凳上喝茶闲聊,哄哄小孩,逗逗狗,一切都安然自在。

我喜欢清晨时在小村里散步,大地刚刚从薄雾和晨曦中苏醒,空气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凉爽的气息,裹挟着泥土的湿润和植物的清新,扑在脸上,钻进鼻腔,身心内外满是清爽。眼前不时出现长满苔藓的古旧民居,那高耸的马头墙上布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像是静止了时光的老者,在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村落。清晨的古村,也是吵闹的—村中的一汪池水中,蛙鸣此起彼伏,呱呱地诉说着什么叫喧宾夺主,别有趣味。

顺着乡间道路前行,会路过一片稻田,稻浪滚滚,沉甸甸的稻穗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清晨的稻田间还无人劳作,只有形状各异的稻草人在默默地守护这一方土地。看着田埂间几个嬉笑打闹的孩童,我脑海里飘过周杰伦的《稻香》,“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这就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麦田的尽头就是群山。我沿着阴凉的小路走向大山的深处,有时候会停下来看岩石缝隙间顽强生长的青草,看山下绿树间影影绰绰的白墙黛瓦,有时还能看到山涧中汩汩流淌的泉水。捧一口喝下,清泉似乎顺着喉咙流进了心田,焦躁与烦恼瞬间被荡涤一空,只留下一股甘洌清甜。

古村里的书店

在这个古朴的村落中,有一批人怀着重建乡村文化的理想,在一座有着两百年 历史 的老祠堂里,开了一家“碧山书局”。

穿过狭长的石板路,曲径通幽之处,就是这家柴门竹扉的书局。老祠堂斑驳的灰白墙面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整栋建筑显得沧桑又厚重。如果不是大门口挂着碧山书局的木牌,游人很难从村内一排排的古宅中找到这家书店。推开竹扉,踩着百年前的青石板走进书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顶的天井屋檐,四方形的轮廓剪出湛蓝色的天幕。俯仰间,明暗交替,天空的高远和老祠堂的肃静相得益彰。屋檐下原木色的梁柱正中,是“碧山书局”四个沉静遒劲的大字。

我立刻被这里浓厚的书香之气震慑——三面书架沿墙而立,乡土类、诗歌类、小说类书籍依次排列,这里竟然藏有两万余册书籍。我最喜爱书局的二楼,通过狭窄的走廊,爬上陡峭的木质阶梯,便是二楼开阔明亮的阅读空间。凭窗眺望,远处的山脉、近处的村庄,都氤氲在一片雾气之中,深色的是笔墨,淡色的是留白,这雾气仿佛是将化未化的墨晕,把眼前的风景晕染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二楼是旧书区,我徘徊在泛黄的扉页和略带陈旧气息的书香中,一杯清茶,几卷旧书,就是一个下午。看累了,我就去一楼的咖啡馆点一杯咖啡和一些点心,找一个陌生人聊天,或许我们有共同喜欢的书籍和作家,就这样直到夕阳西下、月上西楼……

徽州雨水多,雨天是去书局的好时光。看雨水沿着屋顶的瓦片缓缓流淌,再沿着四方的屋檐倾泻而下;看一挂水帘沿着二楼瓦片下悬挂着的“碧山书局”牌匾,坠落在青石板上,和着雨声滴滴答答地合奏一曲交响乐;夹着水汽,扑面而来的是乡村的泥土气息和书局里的墨香,最诗意的阅读莫过如此。

云门塔的日落

矗立在村头的云门塔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古村的标志。塔身五层,白墙黑瓦,塔铃在微风中清脆作响。坐在塔下,东可观桑田稻海,北可看云山雾起,而我独爱黄昏时分,坐在云门塔边等日落。

碧山的黄昏,长风当野,天地辽阔。黑鸟成群地在田间盘旋,云朵如华丽的帷幔在头顶铺开,如同翻过的诗页。夕阳如通红的火球金边闪闪,迸出两三点炽热的火星,于是远处树林暗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然后,夕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似乎是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慢慢沉入阴暗的地平线下面。

我静静地看着天光变暗,看着炊烟升起,看着暮色四合,看着繁星初上……直到耳边只剩云门塔的风铃声。大概每个人的内心,都深藏着孤独和伤痛,而在碧山的每一个黄昏,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治愈。

我曾经因为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价值感、自我实现感……而停不下来,也看不见其他。可当我坐在云门塔前,在万千寂静中看远山和日落时,像是撞见了内心深处,那个因为看不到未来而惴惴不安的自己。碧山的日落如一只温柔的手掌,轻轻拂去我满身的疲惫与迷茫。群山静默不语,我在这静默中放空,在这场无声的日落中卸下重负,并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结 语

在碧山,我每天都做同样的事,看同样的风景,可是怎样也看不够。这些忙碌生活中突然获得的留白,让我脱离了紧张和急躁,学着反思和沉淀,内心充实而饱满。碧山像是一个天然加油站,让每一刻停顿的时光,都转化成力量,让回到既定轨道上的我更加放松而从容。

我在一个清晨离开,路过碧山书局时,书局的小姐姐正骑着电动车采花归来,一大捧盛开的野花在她的车筐中摇曳,她甜甜地笑着说再见。走过那么多地方,说过很多次再见,这一幕仍是我脑海里最挥之不去的画面,因为这是我最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作者简介

刘明然,自由撰稿人。

安徽宏村想必不用我多做介绍了,它是徽州古村落人气最旺的一个。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十一”小长假,但是想想都知道宏村的假期一定人满为患。那么如果你也是准备去宏村的其中一位游客,我想给你推荐这三座古村,他们都在宏村的10km范围左右,但游客相当较少。不是说用他们来取代宏村,最起码可以在高峰期的时候有个好去处错开客流,做聪明的游客。

最近几年大概把大大小小的徽州古村都去了个遍,如果你要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少又好玩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南屏。南屏古村离宏村约16km之遥,开车过来的话路况很好。宏村的宣传口号是“画里乡村”,而南屏的口号——“中国影视村”,这里曾经拍摄过张艺谋的《菊豆》等多部电影以及多档综艺、纪录片也来这里取过景。

既然倍受电影取景的青睐,那么游客想来拍美照取景自然是绰绰有余。徽州古村的风景从来不会令人失望,懂的都懂。那就主要看南屏有哪些特色了!南屏被称为“最容易迷路”的徽州古村,村子里有72条活巷,四通八达且外人看起来区别不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教你一种方法,如果走不出来,记得看水圳,顺水流的方向是出村,逆水流是进村。这是因为徽州古村大多是依山而建,因地势而形成水流,方便生活用水。此出村方法适用于99%的徽州古村,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南屏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不同姓氏的古祠堂,依序排列在一条约200米长的轴线上。其中保存完整性和参观性最强的莫过于叶氏宗祠,祠堂又分为家祠、支祠等多种,他们的格局、功能完全不同,这里也是了解古徽州人文的好地方,找个当地大爷聊一聊能给你科普的明明白白。

卢村距离宏村特别近,直线距离仅1km之遥。也正是因为过于近了,常常被宏村的“主角光环”所掩盖。既然都来到这里了大多数游客肯定还是会选择宏村,但我也十分珍惜卢村的宁静,因为从喧闹的城市而来,能够难得的坐一会清闲之人。

卢村地方不大,最大的看点就是村中的木雕楼,这里的木雕雕刻技艺精湛,整个徽州古村乃至全国都无出其右。虽然很多都在文革时期被毁,但从留存下来的木雕依旧不难看出这毫厘之间的精密。这座木雕楼的主人是当时村中的首富“卢百万”,他不但有钱还精力旺盛,娶了六房姨太太,他们的住所都是十分精致的徽州老建筑。这座名字叫做志诚堂的木雕楼就是当年大房和二房合住的地方,木雕均出自徽州最好的木雕工。

碧山村可能是整个徽州最文艺的古村了,它距离宏村约15km,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和古祠堂尚有100多座。不过碧山村的看点却是村子里的两个特色店铺,一个是叫做“猪栏酒吧”的民宿,它是徽州最早最成功的民宿之一,深受文艺青年的喜爱;还有一处就是南京先锋书店的第八家分店——碧山书局。

这座碧山书局真的很牛,直接开在了村内的启泰堂,这样一座建于清朝嘉靖年间,距今200多年的祠堂里。古今文化的碰撞极具视觉冲击力,原本不太相干的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却显得特别和谐。

这么好这么清静的环境,也让碧山书局不但售书,还卖卖咖啡,不定期举办一些名人签售会、音乐沙龙以及做做旧书市场之类的。相对于前面两座古村的环境来说,碧山书局有着自己的一部分受众游客,给碧山村的 旅游 做出了贡献。即便你不是很关注这一块,我想假期过来这么有当地特色的书店玩玩、看看也是极好的。

总而言之,这三座古村可能不值得你大老远特地为他们跑一趟,但是“十一”假期你来到宏村玩,顺道来看看,游客不多体验感又好,觉得是值得的,建议收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8755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