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调整万达地产组织架构,将会对公司带来哪些影响?

王健林调整万达地产组织架构,将会对公司带来哪些影响?,第1张

王健林调整万达地产组织架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回收管理权,并区之后,提升营销能力!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行情非常的低迷,在这种情况下,万达地产其实也一样营销遇冷,很多大区的高管都没有完全销售任务,已经有高管引咎辞职!对此王健林选择了并区,优化组织架构,让“战斗力”提升,在2022年再冲一把营销!房子建好了之后,最为关键的是卖出去!在行情遇冷的时候,就是打“攻坚战”的时候,这个时候,理应当集中“火力”猛攻市场。

众所周知,万达地产把区域分为了东西南北四个区,正好对应着市场版图的这个框架!王健林本以为这样的架构是万无一失的,没有想到机构庞大,成本居高不下,反而失去了营销冲劲!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王健林开始优化结构,取消一些华而不实的部门和裁掉一些业绩不佳的人员,轻装上阵,希望2022年可以赚个满堂彩!

南北

现在四大区域已经只剩下了南北区域,也就是说王健林把运营成本砍了一半,他期望的是销售额提升一倍以上!在他看来,二大区是可以做到的!精简机构,提高薪酬待遇,把钱用在刀刃上,是王健林此次调整的目的!此次调整可谓是万达史上的首次,万达调整构架某种程度上讲,是尽最大努力度过地产行业寒冬。

网友热议

此事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表示,王健林在商界一向是能屈能伸,只要是可以让生意大有起色,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是从来都不避讳的!万达此次调整之后,优化了结构,精简了人员,势必会有更好的战斗力迎接新的一年的市场营销!

王健林调整万达地产组织架构,对此你怎么看?

应该想问的是:王健林是怎么创业的吧。

王健林在经商前,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王健林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具体两个原因:一是赶上经商热。1995年,很多人辞去原有职务”了。如果没有当时的经商热潮,中国今天不会有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二是想改善个人的生活。王健林就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王健林凭能力应该不止万元户。

第一个故事: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

当时遇到的第一个创业难关,就是借钱。第二个难关是拿不到项目。

那时大陆还是”,比较落后,拿项目也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得出现在当时”指标名单上才行。

王健林只好找到大连一个老战友”一点指标,同时付出一点费用。他同意给王健林几万平米指标。但是拿了指标,还得去找当时的市领导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没人理。市领导被王健林找烦了,出了一个题目:”。

市政府是一个老建筑,很气派。但它的北侧居住区,房子差,设施差,一百多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被认为”,所以把这片地给王健林去干。可这个项目改造完,要“西岗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1500元一平米,后来王健林们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

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那好,王健林们做一个明厅;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王健林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房子推出来均价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大陆地区第一个闯入了”这一行业的公司;这一单使王健林们赚到了接近——旧城改造很有钱赚,别人不敢干,王健林敢,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

第二个故事:9夜没睡觉

再给大家讲一个贷款的小故事。

初期创业,王健林接下了一个项目,这个工程当时政府干了一半,觉得费劲不愿意干了,转给王健林的。签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贷款就更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就要去找贷款,需要一笔2000万给王健林做启动资金。这家银行答应了说”,哎,王健林一听好事,那王健林就去找银行行长吧。前前后后找了“好好你这样,你下周二来吧、下周二来吧“干脆你就发一个债券1.4倍,每年1.4倍收回。没想到,推出来以后一抢而光,毕竟1993年初的一段时间,王健林九天九夜都没有睡着觉,什么安眠药,什么打针就是睡不着觉。到后期整个人都有点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开着会,”一头就昏迷在地了。王健林被紧急送到北京,还找了比较好的一个医院去治疗。王健林至今还记得那个神经内科的主任姓李的女士,一见面:

”。王健林说你这么大本事?”。其实还是给王健林吃那些药,可能心理作用,也可能进到医院里了,安静了,王健林当天就睡着觉了。

第三个故事:222场官司

在2000年决定转行去做商业地产,做不动产,做持有物业,不再搞单纯的住宅开发了。

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王健林们,王健林前三年当了10%、“敢闯敢试“什么清华大,北大,不如胆子大2006年,万达刚进入中国电影产业。那个时候,大陆地区的所有票房加起来不到10亿就算2亿的利润。每年要投4亿去做,怎么可能收得回来呢?全中国的利润都归你吗?

王健林说电影院对商业中心来说是不是必须需要?大家认为必须需要。现在又没有人愿意来做。做了挣不到钱,那怎么办呢?王健林跟大家讲现在只是10亿的市场,但如果王健林们带头来做,加一点促销,让那个行业有钱赚,可能会激励更多人来做,这个行业可能就做到800亿,就可能赚钱了。

所以就带头进入这个行业了,万达院线王健林总共投了20个、1月份上市,现在市值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找个梯子就爬过去了。

所有的创业,所有的科研,所有的运动,基本上都是二八定律,激励我们这些人希望成为那一个部分。先行者绝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少部分才会成为先进,但是因为有成为先进的可能,所以就去奋斗!如果你有梦想,你就应该去努力,有目标就应该去奋斗,人生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大陆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还有一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

实体零售被淘宝颠覆了,

传统家电销售被京东颠覆了,

诺基亚被苹果颠覆了,

运营商短信被腾讯微信颠覆了,

银行业务被互联网金融颠覆了,

仿佛一夜之间,

传统行业被互联网挨个单挑……

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巨头们要么倒下、

要么转型

这个世界不再有永恒的王者。

中国互联网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并淘汰着传统产业,一切都可能被重新改写并颠覆。像万达、恒大、苏宁、国美、格力、海尔这样的传统巨头,他们的互联网化发展路径怎样?这些“尾大不掉”的传统巨头能否成功转型并颠覆互联网?

成立时间:1988年

掌门人:王健林

发迹之初: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

万达商业(港股)、

万达院线(A股)、

AMC院线公司(美股)、

万达酒店发展(港股);

万达影业、

万达体育、

万达电商、

万达旅业、

万达金融。

地域性公司→全国性公司、

住宅地产→商业地产、

商业不动产→综合性企业、

重资产→轻资产(国际化)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

从电商到金融,从影视到体育,

从旅游到儿童娱乐

天生互联网基因:“国民老公”王思聪,投资、创业、网红,身上互联网化因子堪比整个万达集团

“国民老公”王思聪,

投资、创业、网红,

身上互联网化因子堪比整个万达集团

万达互联网+指数:

★★★★☆

作为这个老牌商业地产巨头,成立于1988年的万达,已屹立28年,如果按照人的一生来评定,那就是马上要步入而立之年。依靠地产起家的万达,资历和征程要比互联网巨头BAT老十年不止,但公司市值却相差悬殊,为此万达的“核心智囊”王健林殚精竭虑、力图扭转乾坤。

从万达成长历程中的4次重大转型来看,王健林高屋建瓴,每一次转型都把握的无比精准。万达的最新转型目标——“2211战略”。就是到2020年,做到企业资产20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利润100亿美元。那么,这第四次的转型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是绕不开并影响全局的关键,连王健林自己都说:“线上往线下走不容易,线下往线上走也不容易,但最难的是线下……它是体力活……互联网一定要和实体结合,所谓互联网+。”

中国商业地产目前正处于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前有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市场分流,后有商业地产泡沫化、同质化、边缘化、去库存化,寻求互联网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商业地产龙头万达拥抱互联网的速度凶猛迅疾,体系下各条业务渠道都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结合。

2016年万达直接将商业地产的收入从1640亿降至1000亿,这场-640亿的革命,将引起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万达颠覆万达的历程”。

与购物中心做联合体,2015年全年万达广场到店访问人次近20亿,预计在2020年要做到超100亿人次;与苏宁云商做联合体,苏宁云店首批将进驻40多个万达广场,万达百货逐渐升级转型为O2O商业,开启线上线下商业全国大布局;与万科做联合体,未来“二万联手”主要会通过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的形式进行,即由万科开发项目中住宅部分,万达开发项目中商业部分,以实现优势互补。

万达宣称,未来的商业运营是基于信息化的,拥有建设在大数据平台上的四大平台:会员管理平台、积分联盟、智能支付、营销运营平台。目前万达已进驻国内26个省、89个城市,5000个品牌在跟随万达,133座购物中心,2万个商铺,20亿的客流量,年销售1500亿元。2015年,万达在成都投资100亿元建成了一个云计算中心(主要为未来电商服务),目前已经开始计算分析133个万达广场的客流是怎么运营的。

王健林称,过去万达成功靠的是城市综合体,通过公寓、商铺等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来持有万达广场,这是重资产模式。现在万达要转型轻资产,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运营、慧云系统、电子商务都由万达自己做,使用万达品牌,但所有投资由别人出,资产归投资方。这种模式没有房地产销售,是准金融投资行为,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一句话概括,这就是一个万达颠覆万达的过程。

互联网+商业:从万汇网到非凡网,估值30亿美元的万达电商并非一无是处啦

最近几年,人力和租赁成本压力、电商冲击、新型商业、大品牌收缩战线等,都成为实体零售业生存难以为继的诱因。实体零售商的日子难过,靠实体零售商租金和客流卖房子的万达商业地产自然是唇亡齿寒;王健林早就意识到万达“以售养租”的传统商业地产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型。

于是2012年初,万达高调宣布进军电商!

王健林曾表示,要用3年左右时间找到万达电商的盈利模式或者方向,还需要一个变数。于是变数来了,2014年8月29日,万达(70%股权)、腾讯(15%股权)、百度(15%股权)宣布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注册资金50亿元,扬言5年投资200亿元,建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至此,万达电商再一次“满血复活”,首富的霸气逆袭,再一次将凡夫俗子虐成渣渣。历时近7个月,万达电商平台“飞凡网”于2015年3月28日正式上线试运营。

在2015年底的一次媒体专访中,王健林这样总结万达电商:“打个80分吧,经过了左突右突,现在找到大家公认的解决方向。将来我们公司主要是卖钱,不是卖货,卖理财产品,和银行机构合作等。我们2016年3月底要完成技术研发,6月底完成商业模式试验。”

互联网+文化: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大控股集团,一个庞大的全球性文娱帝国

万达文化集团包括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大板块,在2015年总收入512.8亿,同比增长45.7%。万达在文化领域的布局,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世界范围的买买买,通过一系列投资收购迅速打通全产业链,最终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文娱帝国。

有媒体人认为:“坐拥全国100多座万达广场,50多家五星级酒店、150多家五星级影院的万达,完全有资格坐等急着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阿里、京东们的投怀送抱,只需对他们提出各种条件,然后等着股权或补贴。”南征北战多年并且已开启国际化征程,等绝对不是首富王健林的风格!

万达的企业棋盘是这样的,在当下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体育、旅游、娱乐、商场消费、金融等,统统都是万达控制人流的最有价值手段。王健林想在2018年完成万达现在进行的第四次转型,彼时万达旗下的影视、体育、金融等公司全部上市,万达三分之二的利润和收入将来源于服务业,资产价值和市场价值同在世界一流品牌之列。所以这个转型对万达来说是最深刻也最有挑战的一次,彻底抛弃原来最赚钱的模式,一个用万达干掉万达的壮举。

微信ID:weiso2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8373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