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山西汾酒2020年度净利润约31.06亿元

「年报」山西汾酒2020年度净利润约31.06亿元,第1张

3月9日晚,山西汾酒(600809)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96亿元,同比增长1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6亿元,同比增长57.75%。

从数据上看,山西汾酒虽然收入增速比2019年有所放缓,但净利润增速较2019年提升了一倍。

截至2020年末,山西汾酒总资产198.33亿元,同比增长1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8.04亿元,同比增长2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1.25元,同比增长28.28%。

优秀的业绩表现得益于品牌势能的显著增强。山西汾酒通过全面构建“2+2”品牌整体结构,成立汾酒营销中心,加速推进营销体系一体化,为国际国内营销协同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山西汾酒产品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公司持续坚持“抓两头、强腰部”的产品布局,实现了青花突破、带动巴拿马系列产品向上、玻汾稳中有升格局。

在市场布局方面,山西汾酒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场,逐步搭建起“31个省区+10个直属管理区”营销组织架构,江、浙、沪、皖、粤等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全国化布局成效明显,当前可掌控终端数量已突破80万家。

此外,3月10日,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上调山西汾酒利预测,维持 “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研报指,2020年业绩略超预期,青花高增助力产品结构升级;春节回款动销较好,看好21Q1业绩开门红;十四五目标积极,汾酒复兴已在途中;上调盈利预测,维持 “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预计山西汾酒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31、43、55亿元,摊薄EPS=3.54、4.87、6.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73、53、41x,维持买入评级。

3月10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山西汾酒买入评级。 评级理由主要包括:20年归母净利预计同比高增57.8%,迈上复兴新征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全国化布局成绩喜人,21Q1开门红可期;2+2品牌架构铸品牌势能,复兴30助力高端突破。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高端化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超出预期。

3月10日,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给予山西汾酒推荐评级。 评级理由主要包括:省外扩张顺利,青花及玻汾高增态势确定;利润端增速显著高于收入端,产品结构提升显著提升毛利率;“十三五”圆满收官,期待“十四五”新发展。

风险提示:省外扩张不及预期,业绩释放节奏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等。

不过受股市风格切换等因素影响,山西汾酒3月9日当天收盘于257.9元,自年内高点已下跌接近45%。

汾酒品牌销售对象定位需要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之上。

1、营销环境分析(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

微观环境包括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

2、SWOT分析。通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挑战找到核心问题。

3、制定营销目标(财务目标、市场目标)

4、市场选择战略(细分市场、确定市场大小、考察是否可以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以上市场营销(纲要)来制定方案,方可确定汾酒品牌销售对象定位

中国人的国字牌情结,让品牌嗅到了钱的味道。在某一品类上代表中国,不仅成为了一项荣誉,也成为了一桩生意。

越来越多的品牌将自己和国的概念连接起来,国字牌成了真真正正的营销显学。

最热衷国字牌营销的品类,莫过于白酒。在白酒行业,众多品牌为了一个国酒的名号,各出奇招,打得不可开交,老大哥汾酒自称清香国酒。

山西汾酒前身为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1986年成为首家产量突破1万吨的白酒生产企业。1993 年 12 月,改制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A 股上市,成为首家白酒上市企业。

近日,汾酒发布2020年三季报的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3.74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归母净利24.61亿元,同比增长43.78%;2020Q3实现收入34.75亿元,同比增长25.15%,实现归母净利8.56亿元,同比增长69.36%。表面看,业绩增速超预期。这种增速在汾酒2019年度业绩快报中就看出端倪。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19.14亿元,与去年同期94.13亿元相比,增幅在27%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20.24亿元,相较于2018年14.71亿元,增幅在38%左右。

山西汾酒于10月23日披露澄清公告称,上述数据为公司控股股东,即汾酒集团2019年冲刺目标,而非山西汾酒2019年营业收入预测,具体相关经营数据以公开信息为准,常建伟在公告中就上述事项致歉。

当国家放开了名酒的定价权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纷纷涨价。而汾酒当时属于国企,虽然价格管制取消了,但是当时的领导坚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

酒的价格放开,各大浓香酒厂做出了广告酒,也就是开发酒和贴牌酒,同时在电视上做广告,风靡全国。

1998年,山西一农民购买34吨甲醇加水,制成了57.5吨假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造成27人死亡,轰动全国。

当时形成了一股打假风潮,山西白酒业一落千丈,人人喊打。虽然假酒事件跟汾酒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虽然汾酒坚持不做贴牌酒,仍然受到了牵连。

当年汾酒营业额从4.9亿元降到了2.5亿元,利润从5170万元降到了505万元,利润断崖式下跌,直接抹去了一个零,自此,再也没缓过劲来。

浓清酱三种酒中,汾酒是最不会讲故事的。

茅台集团把发展史追溯到了秦汉时期,现在还有学者在研究春秋时的诗经记载的酒与茅台的关系。茅台讲了开国大典的故事、讲了巴拿马摔酒瓶的故事、讲了唯—一个获奖的白酒品牌的故事、讲了一个国酒的故事。

而汾酒呢?明明开国大典喝的汾酒,却没有宣传出去、明明万国博览会上自己拿了第一,却被宣传成茅台。

山西汾酒产品布局覆盖高、中、低三个档次,青花汾酒和国藏汾酒为高端、次高端(400-800元)、老白汾酒为中端(100-400元)、玻汾为低端(100元以下)。

其中高端的青花系列和低端的玻汾是两大核心品类。高端化、全国化几乎是所有底部酒企的梦想,山西汾酒也不例外,并为此使劲砸钱。

近三年来,山西汾酒的销售费用也与日俱增,高于同期净利,其增速更是显著高于其营收增速。

据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山西汾酒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80亿元、16.27亿元和25.81亿元,同比增长39.35%、50.65%和58.64%;而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0.37亿元、93.82亿元和118.80亿元,同比增长37.06%、47.48%和25.79%。从这些数据看,山西汾酒销售费用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且两者差距逐渐拉大。销售费用攀升,从业绩来看效果一般,并未带来太亮眼的表现。

目前,汾酒集团的贴牌很多,整体价格低廉,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是汾酒集团开发酒在市场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开发、贴牌模式对酒厂贡献很大,放大了品牌的声音,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稀释品牌含金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82146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