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事件后,白象4大优势被揭开,7天销售额破千万

“酸菜”事件后,白象4大优势被揭开,7天销售额破千万,第1张

根据315晚会曝光,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中的酸菜并非纯正老坛发酵,而是采用大规模的土坑腌制。在曝光的照片中, 工人直接光脚踩在酸菜上工作,甚至把烟头直接扔到酸菜坑里。

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唏嘘。似乎隔着手机屏幕就能闻到那“地道酸爽”的味儿。而康师傅旗下的产品正是使用了湖南插旗菜业的酸菜。更讽刺的是,插旗菜业在2021年被认定为第七批农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我国在食品安全把控这条路上仍任重道远。

虽然康师傅第一时间站出来致歉,同时表示已经取消和插旗菜业的所有合作,且插旗菜业现已停工等候处理,但仍不能让消费者打消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一场315晚会,把白象方便面送到了亿万消费者面前。

其实,早在1997年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就已经创立,并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10个省布局12个优质面制品生产基地,且旗下设有分子公司20余家。

在创业的20多年期间,白象先后获评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等荣誉。

那为什么白象方便面一直不温不火呢?

原本早在2003年,白象的营业额就突破了6亿,其旗下产品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之后来自日本的投资企业纷纷看上了国内方便面市场这块“大蛋糕”,就在康师傅、一桶、今麦郎这三大方便面巨头都被注册的同时, 白象成为了方便面巨头中唯一一家拒绝日资的企业。

为了抢占市场,各大方便面巨头纷纷砸钱,疯狂地占领线上市场。在“流量制胜”的时代,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相当大的一部分营业额都花在了广告营销和明星代言上,一打开手机、电脑,就能看到网页上当红流量明星捧着一桶某某牌方便面吃的津津有味。

而白象本身就因为没有接受日资而在市场中略微显出劣势。 再加上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都花费在认真做产品上,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高昂的广告费,自然知名度不比其余几家品牌。

面对种种压力,白象食品公司甚至一度濒临破产。但创始人姚忠良在采访中表示:

白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过往的企业发展 历史 和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也逐渐呈现在消费者眼前。“酸菜”事件后,白象4大优势被揭开。 这家看似小众的方便面国产品牌,凭借自身的实力打动了千万消费者的心。

1.坚持做本土品牌。白象拒绝日资收购,保住了国产方便面独苗,曾被央媒盛赞铁骨铮铮的民族企业。

尽管日企曾向白象抛出过橄榄枝,开出了提供更先进的设备、更优质的配料、更稳定的资金链和更好地宣传等等的诱人价码,但 白象偏偏拒绝了日资入股,坚定地拒绝了所有外资 ,坚持打造国产品牌,增强了国人的品牌自信。

2.用料放心。去网上查阅白象方便面的词条,可以看到白象方便面的核心技术明明白白地写在上面。根据天眼查平台中食品安全信息数据显示,白象方便面所有的抽检记录都是百分百合格,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了其对外投资的公司以及分公司被抽检的产品。

一句 “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无疑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真正做到了“作良心、吃着安心、产品放心”。狠狠打了市面上一些黑心食品加工厂的脸。

3.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过去没多久的2022冬季残奥会,直接让白象出圈了。

白象的员工三分之一都是残疾人,白象多年来一直坚持聘用残疾人,而且与正常员工享受同样的薪资待遇。 很喜欢白象一位高管说的一句话,他说白象没有残疾人,都是自强人 。白象承担起了 社会 责任,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负担,这无疑是对他们表示出了最大的尊重。

4.慈善捐款。在2021年的河南暴雨事件中,鸿星尔克因捐款5千万挑起济世大梁。同样作为我国的本土品牌,白象也一直秉承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信念。

据不完全统计白象公司用于慈善活动的捐款额高达3000多万元。 这还不包括白象在各项慈善活动中贡献的人力物力。

之所以这些捐助没有广为人知,在于其企业内部明确“实实在在帮助受灾群众,不得为了宣传去救灾,救助了也不一定要宣传”,这些宗旨可谓是真正对得起“中国品牌”四个字。

因此在”酸菜“事件后,白象7天销售额破千万,俨然成为新一代网红产品。

白象的“出圈”并非偶然,品牌的长久和口碑也绝对不是仅仅靠广告营销出来的,而要靠“病毒式营销”, 要有过硬的产品,优秀的服务,勇气的担当,让“大家告诉大家”,口口相传 ,只有这样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在了解白象对 社会 的贡献之后,广大网友纷纷闯入直播间进行了一波“野性消费”,并喊话:“有你们标志就行”、“发个盒子来就行,面条我自己做”。最后在此呼吁各位读者,多多支持国产品牌,支持有大国担当的品牌,不要让真正的好品牌心寒。

谁都没有想到,315 晚会一经播出,老坛酸菜这个泡面行业苦心孤诣打造数年的口味大类,瞬时迎来了寒冬,连带着整个市场陷入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中。

不过,更在意料之外的是,狂风暴雨中,一家阔别良久的泡面品牌却昂首挺胸,在公众的视线中不断划出优美的弧线。

它在微博上高调回应:

图 1:白象回应网友关注

关于它的许多故事趁着这个契机一应浮出水面,本来面临品牌老化的白象一下子焕发了新生,正所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么,315 晚会究竟揭露了什么?白象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一切要从湖南省北部边陲的华容县说起:

华容县江、河、荒、滩遍布,水热条件充足,是我国著名的芥菜产地。华容芥菜在腌制后色泽淡黄,微酸香脆,味美爽口,是有名的地理标志品牌。

但在 2022 年的 315 晚会上,这里的芥菜成了全国人民的噩梦。

央视的镜头为我们复刻了这样的一幅场景:

在一望无际的芥菜田边,是人工挖掘的土坑,每年初春,芥菜成熟之后,不经挑选、不加清洗的芥菜被随意地扔进这些土坑,参差不齐的芥菜在泥土里沉睡数月之后,锈迹斑斑的货车就会来收购。

这时,农户们一哄而上,在芥菜上踩来踩去。台秤被搬上菜堆,烟蒂被随意扔在菜里,羽毛、脚皮等杂质更不鲜见。

当被问及这个菜谁收的时候,一旁的老农d了d烟灰,不紧不慢地说

「插旗」。

这两个字不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插旗菜业的泡菜将销往康师傅等众多下游厂商,通过这些知名企业,土坑酸菜将触达全国消费者。

插旗并非孤例,另一家坛坛俏食品的负责人更是得意忘形,在办公室里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我知道啊,我(防腐剂)做进去就是超标的。」

问题酸菜牵连到众多的菜企,对于华容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看节目的执法人员撂下筷子头也不回地出门了,当晚九点,第一支队伍就抵达插旗菜业和锦瑞食品,另一支队伍连夜召集县内 30 余家酱腌菜企业负责人开会。

不仅华容县的执法人员和菜企无眠,方便面企业的负责人、公关团队等同样从床上爬了起来。

因为在华容县火烧眉毛的同时,全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愤怒之中,自然而然地,消费者的火发向了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方便面企业,它们监管不力,无法免责。

「统一致歉」「康师傅致歉」相继登上热搜高位,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紧急屏蔽「老坛酸菜面」词条。

图 2:淘宝、京东屏蔽「老坛酸菜面」

3 月 16 日开盘后,康师傅控股(00322,HK)和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股价大幅下跌,跌幅均一度超 10%。

白象就是在这样的哭天抢地声中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

白象易老

如今的泡面江湖中,白象是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的品牌,但其实它祖上也阔过。

大约二十年前,白象和今麦郎棋逢对手,在低价擂台上打的难解难分,不过那时的今麦郎还没改名,应该称它为华龙。

图 3 :「华龙面,天天见」是多少人的儿时回忆

彼时的城市方便面市场神仙打架,许多明星企业在场子里缠斗,价格也基本上 2 元起步,第一梯队的康师傅和统一拼命在大城市里跑马圈地,初级玩家贸然进场实在不是良策。

华龙的剑法独特,名为农村包围城市。

此剑法的第一式乃低价策略,华龙生产的方便面维持在 1 元以下,这是切入 8 亿农村人市场的基础,也是让很多孩子能用零花钱消费得起的保证。

「攥着皱巴巴的纸币跑到小卖铺,从比自己高的柜台里接过一包华龙面,隔着袋子把面揉碎,撕开盐包洒进面里,站在屋后面幸福地将面一把一把地抓进嘴里,最后不忘颠一颠,仰头让最后的残渣也沿着包装倒进小肚子里」——这是多少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剑法的第二式为多品牌策略,不同于如今的品牌家族突出功能的差异性,华龙独辟蹊径,走的是地域差异。

比如在东北三省,华龙的面叫「东三福」,数不清的东北人把这当成自己的地方品牌;在东部沿海乡镇和农村,华龙用的是偏日系的名字「六丁目」,刻意迎合风靡一时的日式文化;而在一些南方城市,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推出「华龙小康」,摇身一变成了小康生活的人才吃的面!

图 4: 华龙面的变身记

白象能成为和华龙相爱相杀的对手,自然也是因为押注在了农村赛道。

美国学者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曾经总结出商业领域中进攻战的一条准则:尽可能在狭长地带发起攻击。这条准则的精髓在于集全部之力打造拳头产品占领市场,以拳头产品为依托做大市场。

在农村市场,低价是标配,利润都被压到不能再低了,后来者如果想再造奇迹,必须得从一个独特而巧妙的缺口杀进去,但是又不能全线作战,因为全线作战的代价白象承担不起,所以,这个缺口必需完美。

白象真的找到了满足这些苛刻条件的缺口。

2003 年,白象推出「骨汤面」,创造性地把方便面的焦点打在了「骨」和「汤」的上面。

一方面,骨头熬汤在大多数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就是滋补的饮品。另一方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成果表明:骨骼的健康成长.其关键就是有骨胶原蛋白的持续保障。

许多老百姓听到这样的宣传简直就是相见恨晚啊,你们之前天天宣传面,殊不知我更在乎那一口汤。

即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驳斥「营养都在汤里面」的观点,仍然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喝汤,多是一件美事啊!

图 5:白象大骨面

白象大骨面在市场上的反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杀疯了。

2005 年,白象大骨面单品销量已经高达 5.7 亿元,一个单品撑起整个白象食品。

这是白象的高光时刻,但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很快,白象的步调就有点跟不上了。

白象能顺利从狭长地带切入农村市场,一是得益于产品,二是得益于华龙的分心。因为华龙想往上走,去和康师傅们掰掰腕子了。

华龙迎合当时大热的 xx 郎的叫法,推出向中高端布局的今麦郎。

2004 年 4 月,华龙集团与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日清出资 15.54 亿元人民币持股 33.4%。(2015 年,日清食品退出在中国的方便面合资业务,持股出售约为 86 亿日元。)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在大阪一个 10 平米的小屋里发明了方便面,因而日清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方便面的企业,这也决定了日企在这一领域的领行者地位。

图 6:我国早期设备多引自日本

得益于日清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等加成,今麦郎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开始进入城市市场。

而白象则始终没有引进外资,一直是地道的河南企业。

命运的分水岭出现在 2008 年。

看着许多对手在朝上走,白象突然「自毁长城」。

时值奥运会的筹备如火如荼,白象集团为西藏登山队开发专用方便面产品——白象 8848 大骨皇,它将随着 2008 奥运火炬第一棒一起登上珠峰。

这本来是一起极具朋克色彩的营销,但坏就坏在借着这个由头,在暮冬的北京,北海结冰还没有化去的时候,白象董事长姚忠良对记者说:

「彻底退出低档面市场,也就是不再生产 1 元以下的方便面。」

图 7:白象和西藏登山队合作

叫 8848 的产品似乎都没有成功升入高端,白象的春天也再没有到来。

在中高端市场,白象迟迟没有惊艳的产品推出,鲜面条平平无奇,饮品折戟沉沙,混战结束后的康师傅和统一则大举进攻农村市场,白象左支右绌。

在这个残酷的疆场上,白象终究是资质尚浅,又没有巨头提点,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货架上的产品被挤兑地越来越少。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再听说过白象时,白象的品牌形象也面临老化。

统一难封

第二梯队的白象和今麦郎妙棋迭出,第一梯队的康师傅和统一更是招招致命。

统一和康师傅都是来自台湾的企业,在台湾,统一是不折不扣的行业老大,但在前往大陆发展时,却被康师傅抢了先。

之所以能把老大逼到墙角,康师傅用的是老北京人的方法:

地道!

统一在大陆卖的是它在台湾的王牌:鲜虾味方便面,但这种口味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寡淡无奇。在物资不丰盈的年代里,菜饭食之无味,好不容易买包方便面,也是清淡口,这谁还当回头客?统一明显没有学会换位思考。

而康师傅交的答卷是什么?

红烧牛肉面!

红烧牛肉的名字听起来就大气,宣传图做的让人垂涎欲滴。更重要的是,红烧牛肉面中创造性地加入了酱料包,在 90 年代的泡面江湖中,一下子领先所有对手半个身位。

口味重、用料足、重油重盐。看着酱料油花在碗里散开,心中升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制霸了方便面行业的标准,即一包方便面中放入三包调料:蔬菜牛肉包、调味料包、 酱料包。

图 8:康师傅经典红烧牛肉面

统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此后数年,统一使出浑身解数,从小孩子到大人,从低端到高端,对康师傅发起了全面战。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进攻战一定不要全线作战,因为进攻方承受不起。

康师傅作为行业领导者占据方便面市场的半壁江山,统一出什么它就仿什么——

统一推出小浣熊干脆面,康师傅就推出小虎队干脆面;

统一推出每包 2 元的「统一 100」,康师傅就搞「面霸 120」;

统一上架每包 0.8 元的「好劲道」,康师傅推出每包 0.7 元的「福满多」;

统一绞尽脑汁推出「汤达人」,康师傅就拷贝出「汤大人」。

这就是泡面江湖中的「李广难封」。

耗了几年之后统一总是想明白了,得把全集团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去突破。

遍观全产品线,统一发现自己有一款面在西南地区的反响不错,具备推向全国的潜力。

老坛酸菜面由此横空出世。

为了抢占消费者心智,也为了阴阳康师傅,统一专门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

「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模仿再像,也不是统一老坛。」

酸菜口的风味再一次迎合了新纪元中消费者的喜爱,给沉寂已久的泡面市场打入了一剂强心针,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图 9: 统一老坛酸菜面广告

老坛酸菜口成了统一的救命稻草,对于统一的重要性丝毫不下于曾经大骨面之于白象。在统一的不断推动下,分析师认为,老坛酸菜口味在整个方便面口味中可能也要占 2 成以上。

但是统一似乎总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2022 年的 315 晚会上,天塌了。

败走华容道

公元 208 年,曹 *** 兵败赤壁,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给后世的小说家和评书家们留下了「败走华容道」的桥段。

一千多年后,在华容县的芥菜路上,康师傅、统一等泡面巨头再一次摔了重重的一跤。

这一跤,也把易老的白象和难封的统一共同推到了聚光灯下。

尽管统一矢口否认和插旗菜业的合作关系,并且要邀请 1000 人参观自己的酸菜工厂,但其当晚发布的第一份公告仍然承认了和湖南的土坑问题企业的合作关系。

其实无论统一承认与否都不重要了,因为全网的愤怒已经宣示了这个行业的终结,信用崩塌之后,消费者将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一切,这个品类极有可能整个退出历史的舞台。

重建市场的信任,难于上青天。

图 10:统一关于使用酸菜包原料的声明(第一版)

康师傅的盘子虽然更大,对老坛酸菜的依赖度低于统一,但直到节目播出,康师傅都和插旗菜业处于紧密的合作之中,位于漩涡的中心,想洗都洗不干净了。

图 11:康师傅关于使用酸菜包原料的声明

在极致愤怒的反噬之下,康师傅短期内其他品类也必将受到影响,但从中长期的趋势分析,康师傅比统一会更加从容。

在康统庞大的身躯滑倒时,人们才蓦然发现了笼罩在巨大阴影中的白象,它从未离开,一直在行业里默默深耕。

其实早在冬残奥会闭幕之际,央视就高度赞扬了白象的守正笃实。

山东济宁的白象食品公司,在职残疾职工 237 人,占比 30.15%;

湖南分公司共有 485 名员工,安排残疾员工 117 人就业,占比近 25%。

……

白象从不称它们为残疾员工,而是代之以自强员工,这么多年里默默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

图 12:白象「自强员工」

不仅如此,在公益上,家小业小的白象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向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捐款 1000 万元设立「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

捐赠 300 万支援武汉疫情、

捐赠 500 万元现金和 20 万元物资支援郑州抗洪抢险

……

同样是行动的巨人,言语的矮子。

而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策略上,白象想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再一次拾起「汤」的秘方,以「汤好喝」领衔,脚踏实地构建了一个品类齐全的泡面家族,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

图 13:白象方便面家族

商业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急迫到让人目不暇接,浮躁到让人喘不过气。当 315 的一声惊雷宣示泡面江湖进入至暗时刻时,我们才稍稍有时间去回顾这一路上的羁绊。

也许,不是白象容易老,而是我们日子太快了。

参考资料:

统一集团官网

白象食品官网

中国泡面内斗 30 年.商隐社

中国方便面行业研究报告.易观分析

备案号:YX11P53nmX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7516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