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卖花生的人6.5元拿货,却卖6元,这是怎么回事?求解?

有些卖花生的人6.5元拿货,却卖6元,这是怎么回事?求解?,第1张

真正做过花生批发和采购生意的人,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花生河南和河北属于产量比较大的省份,我去河北收购过花生。河北的花生品质不错,因为那里都是沙土地,花生的颗粒比较大而且也很均匀。花生的收购是有等级的:含水量颗粒饱满程度品种经过这样分级以后,花生的收购价也会有不同。一般分为一、二、三个等级,秕的、碎的就不值钱了!

为什么卖花生的6.5拿货,却卖6块钱混等销售,拉低成本:最好等级的花生收购6.5一斤,最低等级的收购价3块,好的里面掺杂百分之二十的等外品。这样整体成本会拉下来,所以还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买花生的都是拿秤盘撮,很少有挨个挑的。也不可能挨个挑,所以他们如此卖的花生肯定是大小不均的。

施水加称:花生一般收购时含水不能超过2-3%,这样的花生才能够的上一等。如果采购回来后喷洒上热水,加塑料布蒙一天,那么涨称的幅度是很大的。批发时缺斤少两:很多批发市场的花生,都是论袋销售的。一般都称一袋100斤,其实重量只有95、6斤,批发市场里的批发商,挣得就是这个缺斤少两钱。因为花生也有掉秤率,所以这个一般人说不出什么。

如果以上三种方法全都用到,那么6.5一斤收花生卖6块钱一斤,是不是还是“有利可图”?结语:买的没有卖的精,卖花生的肯定是为了挣钱,不是做赔本买卖的。虽然卖花生的利润不高,但是花生一般不会腐坏,加上销售量也大,一般都是走量销售的。所以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猫腻,至于宰称做为常做买卖的人,很少会这么干的。

还记得十多年前,刚到深圳的时候,本来想在深圳找一个厨师的工作,结果误打误撞在华强北进入了一家大型川菜馆做楼面服务员,那时候岁数还很小,为了生计,不得不干了很长一段时间。平时在饭点之前,我们打扫完卫生之后,都会准备几十碟小菜,当时品种不多,只有油炸花生米和麻辣萝卜干。到了饭点的时候,来吃饭的大部分是在华强北上班的白领,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香港过来游玩的客人。 按照这里的习惯,桌面上会按照座位数摆好碗碟,其中有汤碗,饭碗,骨碟,茶杯,筷子,当客人坐定后,需要服务员把碗筷摆开放好,当然这是有规矩的不能乱摆。广东的习惯是饭前先喝汤,所以汤碗需要摆在左前方,方便服务员装汤。饭碗摆在骨碟上,筷子放在骨碟上并且双筷并拢,放在饭碗的右侧。骨碟的作用是用来装吃过的骨头和湿垃圾,客人使用的时候会自行抽出来,方便湿垃圾堆放以后服务员更换骨碟。茶杯通常是放在右前方,因为一般人习惯用右手喝茶。 摆好餐具以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摆上一碟油炸花生,一碟麻辣萝卜干,和一包带有餐厅LOGO的纸巾。当时的收费是一样1元钱,如果客人不要的话,需要主动说出来,服务员才会端走。 摆好桌以后,下面就是问客人喝什么茶,当时我们餐厅是菊花茶和铁观音,菊花5元一壶,铁观音十元一壶。当然还有茉莉花茶,是免费的,门口一个大保温桶,下面有一个水龙头那种,是给排位的客人准备的。如果能放下面子,取门口免费茶水,也没有人说什么。这是当时川菜馆的风格。经常我们晚上收工以后,不想吃餐厅的员工餐,就会几个人到宿舍楼下的小菜馆,点个鸡煲,要一瓶尖庄,几个人喝,每次只要有人落座,老板立马会上一盘花生米,不管是吃什么,哪怕是吃一碗面,也是一盘花生送上,并且是免费的。 几年以后,深圳的餐馆都大变样,其中就包括上花生,小餐馆也开始收费了。 第一:免费的花生米,可以吸引一些老顾客。 第二:收费的花生米,后面我再详细的分析收费的小菜是如何赚钱的。 第三:餐前上花生米确实可以使顾客在上菜前不会太无聊,每当几个人没有话题的时候,就吃几颗花生,避免一下尴尬。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的各大餐厅也绝招频出,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小菜,希望能从刚落座就吸引住客人。各式各样的餐前小菜,有的餐厅是收费的,有的餐厅是免费的,这和餐厅的企业文化和营销策略有一定的关系。 透露一下,这些小菜看似便宜,其实餐厅赚钱主要就靠这些零零碎碎。不知道有没有人去餐厅吃饭的时候遇到过,如果喝了酒,要求老板打折,折后价不是按照总额打折的,一定是先减去酒水,小菜之类的,再打折。 还有一点,就是小菜,纸巾,包括啤酒,都是可以作为餐厅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二法宝。经常去餐厅吃饭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餐厅里面偶尔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比如说上菜慢,菜品有问题,或者是口味不好等等。怎么解决?服务员一般会在了解情况后更换出了问题的菜,如果客人还是不满意的话,服务员有权限送顾客小菜,纸巾之类的零碎,如果客人还是不满意的话,一般就会由餐厅的楼面经理出面,先是分析问题,如果责任在餐厅的话,下一步就是送啤酒,要是饭已经吃完了,就只能打折了,这时候打折的金额也只是菜品的费用打折。最后还有一招就是送现金券。不信各位可以去试试。当然也有5折或者免单的情况,这种一般是出了大麻烦,比如说是食品安全问题,老板出面的时候才会这样。通过让利的方式,让客人不再刁难。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般人都没察觉到,就连饭店的服务员和厨师也是一样。 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餐前要先上一碟花生米? 听到的答案无非就是:“餐厅订下的规矩,我们就按照要求执行。其它方面的原因不太清楚,可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话虽如此,可别小看了这一点花生米的作用,它承担着餐前饭后的“套路”,说起来,有那么几个关键地方。大部分饭店都有餐前小吃,凉拌海带丝、凉拌青瓜、酥黄豆、泡萝卜…… 而在众多的小吃中,唯独花生米最为常见,地位也是最高的。这不,我们去饭店吃饭前,服务员总会先端上一碟花生米(在普遍情况下,餐厅是免费提供的,也有少数饭店是以2元一碟来收费的)。先来说说,为什么不是其它小吃呢?其中原因可归纳为3点。(1)、花生米食用方便,不带汤汁、不用手剥。 (2)、花生米不影响饭量,精髓之处了!你想~花生米虽数量多,但颗粒小啊,关键是耐吃又不饱腹,加上口感酥脆,味道咸香!能打开胃口,增进食欲!符合了餐前小吃具备的所有条件。 (3)、花生米实惠,不仅是对客人而言,而对商家也是一样,小小一碟的花生米成本很低的。 为此,花生米理所当然成为了餐前小吃不二之选!回到正题上,餐前商家搞点花生米给顾客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去饭店吃饭,点餐后不是有段空闲的时间,在等待饭菜上桌吗。这时,就体现出花生米的好处了,首先,能打发无聊的时间。其次,生意好的时候,上菜速度相对慢,为了避免客人催菜,先上花生米能缓冲一下。 再者,若是菜品断断续续的上,务必导致有的菜一夹就完,客人基本上都会先吃点花生米,互相礼让,不至于一下子盘底见光了,出现尴尬的场景。不知你是否发现,我们去外面吃饭,一般服务员都会先端上茶水和花生米,再供上菜单,询问吃什么。这么做的好处有3个: 其一:让我们感觉到店家的热情。 其二,生怕客人等待时间过久,喝点茶水嚼几颗花生米,让我们不会太无聊了。 其三,就算是菜品的价格稍微贵点,或者说菜单上没有你想要吃的东西。但,茶水和花生米都端上来了,人家服务态度也挺好的,你也不好意不点,说走就走是吧!不单单是饭店有提供花生米,就连部分快餐店也有,只是目的不同而已。由于快餐的单价低,普遍是10~16块钱,为了提高利润,会增加一些选项,例如精美的靓汤,或者豆奶、汽水之类的饮料。但销量并不高,怎么办呢?没错,先上花生米呗,味道咸香脆爽,一不留神吃多了,自然口渴了,联想到了要喝汤或饮料解决。 以上,谨个观点!您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下评论补充。 说实话我本人就在餐饮行业工作的,在我们酒店只要客人点完餐,就会送上一些油炸花生米,和一些餐前小零食给客人先吃着,而且这些小零食基本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次的 那么酒店为什么会送这些餐前小零食给顾客先吃了,其实说来说去也没有多大的学问,简单来说也就是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一般我们去饭店吃饭多是几个人一起去的,在我们点完餐到上菜后,这中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正常来说要是没有预约的话,从点完餐到上菜多需要30分钟左右 而在这30分钟的时间里,要是上点餐前小零食给顾客吃的话,顾客就会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和朋友闲聊着,这样不知不觉等餐的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客人点完餐后,会突然不想要了想换个地方吃,当然这个时间在点完餐的5分钟内,要是过了5分钟己经备菜了就不行了,这个时候要是上点餐前小零食的话,只要他吃了这些小零食,基本也就不好意思在换地方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从饭店的营销角度考虑的,不要小看这些餐前小零食,有时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想想要是有两家饭店,同等价位档次的话,一家送餐前小零食,一家不送,你会去哪家吃饭了,结果大部分肯定多是去有小零食的那家吧说实话我本人就在餐饮行业工作的,在我们酒店只要客人点完餐,就会送上一些油炸花生米,和一些餐前小零食给客人先吃着,而且这些小零食基本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次的 那么酒店为什么会送这些餐前小零食给顾客先吃了,其实说来说去也没有多大的学问,简单来说也就是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一般我们去饭店吃饭多是几个人一起去的,在我们点完餐到上菜后,这中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正常来说要是没有预约的话,从点完餐到上菜多需要30分钟左右 而在这30分钟的时间里,要是上点餐前小零食给顾客吃的话,顾客就会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和朋友闲聊着,这样不知不觉等餐的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客人点完餐后,会突然不想要了想换个地方吃,当然这个时间在点完餐的5分钟内,要是过了5分钟己经备菜了就不行了,这个时候要是上点餐前小零食的话,只要他吃了这些小零食,基本也就不好意思在换地方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从饭店的营销角度考虑的,不要小看这些餐前小零食,有时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想想要是有两家饭店,同等价位档次的话,一家送餐前小零食,一家不送,你会去哪家吃饭了,结果大部分肯定多是去有小零食的那家吧这个以前干餐饮的时候,中等规模以上的饭店大都会这么做。 而且尤其是东北菜为主的饭店,赠送的可不止一碟花生米,还有很多其它的小菜,这个要视就餐的人数而定。现在更有很多饭店设了免费赠送区,主要都是一些例如:炸虾片、腌黄豆、花生米、小咸菜这些。 饭店吃饭之前,服务员会搞一点花生米过来给顾客吃,是什么意思?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第一、稳定顾客情绪,顾客点餐之后,肯定不会马上上菜,要等上一段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花生米之类的小吃,很容易让顾客感觉等的时间过久,从而产生急躁心理,所以,为了稳住顾客的情绪,都会搞一点花生米之类的小吃给顾客。第二、有助于酒品的消费,在中国,酒文化很盛行,而在所有的下酒菜中,花生米可以算是排的上号的了,所以,在等主菜之前,服务员给你们拿来花生米,如果你们好喝一口的话,我想这时候都会叫上一瓶酒,来喝几口。第三、有助于饭店汤类的销售,花生米吃完之后,口中肯定是闲的,这时候一般都会叫上一道汤,特别是一群人的情况下,甚至叫上不止一道汤,而汤相对于菜来说,只要不是特别需要现做的,一般饭店都提前备很多份,所以,餐前送花生米,有利于汤类的销售。饭店吃饭之前,服务员会搞一点花生米给顾客吃,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的答案。 吃饭前服务员送花生米,瓜子等小吃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点餐与用餐间有一段等待的时间,这段时间往往很无聊,时间不久客人也会觉得很久。所以送花生米让客人吃就是要封住客人的嘴,要不客人会催单的。 2,提升消费者对店铺的感觉。 3,让消费者觉得占了店家便宜,其实店家送的基本都是低成本的小吃。 4,像凉拌青瓜这些餐前不菜,客人正式用餐前食用,主要是开胃作用,提升客人的胃觉,目的是让客人点多些东西。 经常去同一家餐厅吃饭,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刚落座服务员会端上来一盘花生米,过段时间会换成瓜子或者换成豌豆等之类干果,虽说是一些平民食物很普通很常见,但在这个时候非常受欢迎,顾客乐意吃,有可能就是奔着餐厅小零食过来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碰到过餐厅送的这些小零食要额外收费,基本上都是免费,如果说要额外收费,会征得客户同意,不会有敲诈现象,对正儿八经开餐厅的人来说很伤顾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时间长了就有人会问,每次去吃饭,为什么会送瓜子花生之类给客人吃呢,说白了也是餐厅的营销“套路”,留住客人,增加效益,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正好是饭点,我们去吃饭,别人也去吃饭,人多,从点完菜到端上桌需要时间,从后厨到出菜不是两三分钟能完成的,如果说点的菜品正好餐厅没做准备或者没有提前预约,可能等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干坐着多没意思,看着隔壁桌别的客人吃得有滋有味,岂不是更着急,这时候面前放着一盘花生瓜子之类的,边吃边和朋友聊天等待,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还能避免客人催菜,缓冲等餐时间。二、留住客人脚步进入餐厅的时候,服务员不会先问你吃什么菜,而是提着茶壶过来倒茶,同时会端着花生米瓜子之类的,然后再开始介绍产品,客人一面喝着茶,一面吃着花生米,进行点菜,就这样不知不觉留住客人脚步。开餐饮店的朋友都知道客人进店之后不一定能够留下来,看了菜单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会和同类店进行对比,能留住的是送了花生米等小零食的店,假如说不送,客户点着菜点着点着就不要了,翻起来走人的情况也有,送了小零食留下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不排除吃了之后不好意思走。为了体现餐厅的特色以及服务价值,一般餐厅会自己制作花生米豌豆等餐前小零食,免费赠送的吃完之后,有的客人觉得很对自己胃口,会再点一份,第二份基本是收费的,不会免费送,当然只要客人觉得满意喜欢,收费也愿意,有的客人还会专门打包带回家给家里人吃。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客人看到花生米之后就会想到酒,本来是不想喝酒的,这下多多少少要喝点,给餐厅带来收益。去餐厅吃饭赠送的小零食也是有成本的,精明餐厅经营人早都算过这个账,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给客户赠送,其实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零食本身的利润。其实不光在中国在外国也是经常会送一些小吃,我们管它叫餐前小食,不是所有的饭店都会送花生米,有很多品种,如黄豆,小咸菜,凉菜,这主要是因为在点菜完以后中间有二十分钟左右准备才能上菜,在等待的过程当中,有一些餐前小食可以先吃着,这样大家也会避免尴尬直接不需要等待就可以点酒水,可以吃些餐前小食了,还有也是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也让客户感觉到商家的热情,也是饭店留下顾客的一种方式和营销手段,餐前小菜成本都不高,几块钱,但是你能留下顾客,而且也是为了能有回头客,现在的商家头脑都是很灵活的,花最少的钱能留住顾客和而且有回头客,这是最低成本的营销策略了,现在我们吃饭和以前是不一样的了,以前吃饭只是为了吃饱,但现在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饮食的要求还有服务变得越来越高了,所以商家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顾客,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大家好,我是大志哥。关于到饭店吃饭,上菜前送花生米,这是有讲究的。 现在很多饭馆,都会采用这种做法,有的是送花生米,有的是送干果,还有凉拌等。(大部分都是免费,部分是收费,就像茶位一样强制性收费。)这种做法叫“压桌碟”它承担着餐前饭后的“套路”,说起来,还真有那么几个关键的地方: 花生米能把控着客人的情绪,就餐的气氛。即洗上菜时间较长,也能稳住客人。你等久了,你就忍不住吃,而花生米是相对比较好入口的,很少有人抗拒。客人吃了花生之后,还能再等待,再忍耐。主要是你吃了他的花生,想走也不好意思。或者甚至可以收你茶位费。 一般饭馆都会选择花生米,而不是其他食品。这又是为什么呢? 先来说说,为什么不是其它小吃呢?其中原因可归纳为3点。 (1)、花生米食用方便,不带汤汁、不用手剥。 (2)、花生米不影响饭量,精髓之处了!你想~花生米虽数量多,但颗粒小啊,关键是耐吃又不饱腹,加上口感酥脆,味道咸香!能打开胃口,增进食欲!符合了餐前小吃具备的所有条件。 (3)、花生米实惠,不仅是对客人而言,而对商家也是一样,小小一碟的花生米成本很低的。 为此,花生米理所当然成为了餐前小吃不二之选! 从某个角度来讲,花生米隐藏着增值服务。 不单单是饭店有提供花生米,就连部分快餐店也有,只是目的不同而已。由于快餐的单价低,普遍是10~16块钱,为了提高利润,会增加一些选项,例如精美的靓汤,或者豆奶、汽水之类的饮料。但销量并不高,怎么办呢?没错,先上花生米呗,味道咸香脆爽,一不留神吃多了,自然口渴了,联想到了要喝汤或饮料解决。

花生是油脂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出口农产品。2008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7000万亩,产量1500万吨,其中出口51万吨,金额7.7亿美元。目前我国花生行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为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日本。1.生产情况 花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植物,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日本等国掀起了食用花生等坚果食物的饮食风潮,花生及其制品的消费量连年上升,因而需求量不断增大,产量和供应量也必然不断增大。从世界范围来看,花生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10年(1996—2005年)世界花生总产量从3 125万t增长到3 745万t,增长19.8%。目前,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是世界三大花生生产国,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都保持了领先的地位。2005年,印度的花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约为660万hm2,总产量590万t;中国的种植面积为487万hm。,总产量1 440万t:尼日利亚的种植面积为288万hmz,总产量290万t。中国花生的总产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印度以来,一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近5年来平均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此外,美国和阿根廷作为传统的花生生产大国,花生总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美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阿根廷约占1.5%。 2.贸易情况 近10年世界花生贸易额从17.05亿美元增长到20.00亿美元,增幅达17.3%,与总产量的增长幅度相近。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美国、阿根廷、印度是最主要的花生出口国。目前,四个国家的花生出口额在世界花生出口额中所占比例超过60%,其中中国超过30%,美国和阿根廷各占约10%,印度接近10%。因此本文主要对这四个国家花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探讨提升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与出口创汇效益的对策。二、主要出口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出额的百分比。它表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国某产品的“市场势力范围”。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能力越强,反之则弱。用公式表示为: MSi=Xi/Xw 式中,椰MSi为i国花生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为i国花生产品的出口额;Xw为世界花生产品的出口总额。 从图l可以看出,中国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除了1996年比较特殊以外,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来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1年由于美国花生严重减产,而中国恰好风调雨顺,故当年中国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5.05%,此后1992-2000年间,除了1997年下降到17.83%以外,基本都在20%-30%之间。美国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波动中下降,近几年都略高于10%。阿根廷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除了1998年超过20%外,大部分年份在10%-15%之间波动,近几年与美国不相上下,并在2005年首次超过美国。印度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除个别年份外,大部分年份在5%-10%之问。不难看出,中国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优势较大,始终稳居世界第一。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与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或产业的相对优势,因而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之一。用公式表示: RCAi=(Xi/Xit)/(Xw/Xwt) 其中,RCAi为i国花生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为i国花生出口额;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为世界花生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额。 如果RCAi>1,说明i国花生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如果RCAi<1,说明i国花生没有显示比较优势;如果RCAi=1,说明i国花生既没有显示比较优势也没有显示比较劣势。世界主要花生出口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四大出口国的花生都有显示比较优势。比较而言,阿根廷花生的RCA尽管波动较大,大部分年份在30左右,位居第一,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从1998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43.17下降到25.56,2005年才有所上升。印度花生的RCA波动也较大,多数年份在10左右,位居第二。中国花生的RCA稍低,在5-7之间,波动不大,但近几年有所下降,说明中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下降趋势。美国花生的RCA最低,10年来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0-1.5之间,表明美国花生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 3.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净出口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用公式表示为: TC=(Xi-Mi)/(Xi+Mi) 其中,TC为贸易竞争力指数;Xi为i国花生产品的出口总额;Mi为i国花生产品的进口总额。 TC指数取值范围为-1~1。一般认为,当0.8≦TC<I时,该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当0.5≦TC<0.8时,该行业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当0<TC<0.5时,该行业具有竞争优势,但并不明显。当-1<TC<-0.8时,该行业处于非常明显的竞争劣势:当一0.8<TC≤一0.5时,该行业处于较明显的竞争劣势;当-0.5<TC<0时,该行业处于竞争劣势,但并不明显。当TC接近于0时,该行业的竞争力呈现中性,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进,出口纯属国际间交换。中国及世界主要出口国家的花生贸易竞争指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阿根廷和印度的TC指数都很高,非常接近1,从该项指标看两国具有非常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国花生的TC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0.644上升到2005年的0.804,由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上升为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美国花生的TC指数波动较大,有四个年份大于0.5,最低年份只有0.2,其他年份在0.3-0.5之间。说明美国花生有一定竞争优势。 4.出口价格分析 由于主要出口国花生仁出口额约占花生出口总额的一半,本文选取花生仁的出口价格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美国花生仁价格价格最高,在800-900美元/t左右,平均价格860美元/t,除2002年较低外,大部分年份变化不大,只是近两年有小幅上升。阿根廷花生仁价格位居第二,在650-750美元/t左右。平均价格70l美元/t,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中国花生仁价格位居第三,平均价格674美元/t,总体也呈先降后升趋势,但波动幅度大于阿根廷,个别年份甚至低于印度。印度花生仁价格总体最低,平均价格586美元/t,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花生价格与阿根廷比较接近,比美国花生低3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单项指标分析得出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必须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如印度的TC指数很高.接近l,似乎有很高的竞争优势,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是由于其花生进口量很少,进口额仅为出口额的0.4l%。尽管印度花生价格也是最低的。但是由于印度地处低纬度地区。花生收获季节温度、湿度较高,黄曲霉毒素感染率较高,故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印度作为一个亚洲国家,对中国还是构成一定的竞争,尤其是对一些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国家如俄罗斯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周边国家,以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出口形成一定威胁。 作为花生主产和出口大省——山东省(出口额约占全国75%)和河北省(约占全国15%),有适合花生生产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加之价格较低,故中国花生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应该看到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值得警惕。 美国花生尽管RCA指数较低,价格最高,但依靠国内的补贴和一定的营销策略占据了10%的国际市场。美国新农业法案取消了对花生补贴限额的规定,使所有的花生生产者都可以获得固定的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生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了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花生的RCA指数和TC指数都很高,国际市场占有率2005年开始超过美国。据阿根廷农业部2007年9月份发表的一份公报,2006年阿根廷出口花生40.9万t,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花生出口国的地位。由于阿根廷花生价格与中国接近,与中国花生出口最大的市场欧盟形成直接竞争。 三、提升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与出口创汇效益的对策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价格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及潜力都较大。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国花生的出口规模,并提高出口效益,我们根据中国花生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优化花生品种结构,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污染 (1)优化花生品种结构。花生品种对其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效益有重要影响。如在日本市场上,日本产的低脂肪花生东帮1号每千克售价折合人民币58元,而中国出口的鲁花17和鲁花4号每千克仅卖8元人民币。长期以来影响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是品质问题,中国出口花生的品质与美国和阿根廷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之一是适合出口的优质花生品种少,且退化混杂严重,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没有形成油用、食用、加工、出口花生品种的专用化。近几年农业技术部门虽然也选育了一些新品种,但真正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形成一定出口规模的品种寥寥无几。出口花生内在品质不高,影响了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效益。为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育种经验,加速选育和推广榨油专用型、食用加工型、营养保健型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花生新品种,使花生生产由产量型向商品型和效益型转变。 (2)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等污染问题。这是影响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花生在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面临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之前只对黄曲霉毒素和丁酰肼两项进行检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之后检测项目增加到285项,将所有农药残留限制在0.01mg/kg。农药残留问题主要产生于生产环节,而黄曲霉毒素涉及生产、储运、加工和出口整个过程。由于中国花生生产基本上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农户必须通力合作应对。 2.调整花生出口结构,大力发展花生加工业 中国花生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最大的花生企业天申集团比全国大多数从事花生加工的企业效率高10倍,但与美国企业相比差距相当大。中国出口花生主要以花生果、花生仁等初级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量的60%,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的花生严品出口更少。而花生制品如花生油、花生酱等出口时所面临的贸易障碍却要小得多,近几年花生油生产企业的出口业绩表明,花生加工成花生油后出口,不仅使出口受阻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还可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投入,改变以往花生简单加工模式,大力鼓励(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以优惠)花生深加工项目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创汇能力。鼓励和引导花生加工出口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提高出口花生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3.大力发展行业协会,规范竞争秩序 目前中国花生出口企业众多,为扩大出口各企业相互压价,导致花生出口价格下降,农民、加工企业、国家都没有从花生出口中获得充分的利益。随着中国花生出口规模的扩大,经营花生出口的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05年中国有花生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876家,比2004年增加9.1%。经营花生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大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造成了无序竞争。天申集团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而美国金花生公司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为20%。花生出口经营企业数量的膨胀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在国内不顾质量高价抢购货源,出口低价竞销。针对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各花生主产区应尽快建立花生行业协会,制定出口最低限价,并加强监管,切实加强对行业的指导和约束,实行行业自律,严肃查处无序竞争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完善的协商、谈判制度,保证既能多出口又能多创汇。值得欣喜的是,2003年以来在中国土畜产品出口商会花生分会的协调下,中国花生出口价格稳步回升。2003年、2004年中国花生仁出口价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9.5%、13.9%,但2005年又稍有下降。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2006年中国花生仁果平均出口价格比2005年增长6.8%,达到了平均每吨751.9美元,为最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只有尽快建立花生行业协会,并切实发挥作用才能使中国花生产业的比较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提高中国花生出口的经济效益。 花生出口——受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7352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