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资本王:他如何通过新三板让2家公司起死回生

最神奇资本王:他如何通过新三板让2家公司起死回生,第1张

在新三板,有一种玩法叫“仁会生物”,一家公司,营收为0,市值将近70亿,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

还有一种玩法叫“龙曦”,一个人,布局了4家新三板公司。其中重头的2家公司,眼看打水漂的投资,在他的运作下起死回生并取得不错的回报,不服不行。

读懂君今天要讲讲“龙曦”。龙曦是一个人,一个做私募股权投资的人。公开资料显示,龙曦曾在深圳北融投资公司和任招商证券投行部经理,现为北京盈谷信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你还记得读懂君写的《万万没想到!狩猎新三板,十大资本王竟然布局已久》,你就有可能记得龙曦,他在十大资本王里排名第二。我们来看看,龙曦在新三板到底是怎么玩的。

1、一口气投资两笔,但都折戟IPO

龙曦布局了4家新三板公司,其中至少有3家堪称杰作:盈谷股份(830855.OC),前两天刚被朱雀举牌羿珩科技(835560.OC),最近刚被A股公司花9亿收购微传播(430193.OC),做互联网营销的,运作手段堪称一流,目前市值16亿,具体运作手法读懂君之前研究过,请见《创富神话又现新三板!做营销融10亿,半年估值翻30倍》。还有透平高科(831644.OC),被龙曦收购了,暂时还没动作,但未来应该会有故事。

惨淡的市况下仍能获得这样的战绩,龙曦堪称人生赢家。

故事要从2010年讲起,那一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一度遭受打击的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也许龙曦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一举投资了两家光伏企业,盈谷股份(当时还叫宁夏日晶)和羿珩科技。

果然风吹起来了。龙曦入股的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宁夏日晶总资产5934万元,营收7390万元,盈利只有1552万元。但龙曦投资后的2011年,宁夏日晶营业收入达到3.08亿元,盈利7702万元,分别是2009年时的4倍和5倍。

2012年3月,宁夏日晶开始创业板IPO之路。由于骄人的业绩,IPO之路顺风顺水,眼看就要成功了,却被竞争对手实名举报,IPO夭折。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因为产能过剩和欧美的反倾销调查,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光伏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宁夏日晶也不例外。2012年,公司营收降至1.68亿元,惨遭腰斩,盈利2329万元,不到2011年的三分之一2013年更惨,公司营收降至5323万元,亏损865万元。

还有更悲催的事情,与宁夏日晶同时投资的羿珩科技,因为光伏产业的滑坡,IPO也搁浅了。

经过这一系列打击,一般人可能已经哭晕在厕所了,但龙曦没有。

2、在新三板上“起死回生”,靠的是什么?

龙曦改变了打法。

第一步,他和私募基金合伙人受让了宁夏日晶的部分股份,逐渐从财务投资者转变为控制人。

第二步,于2013年5月28日成功运作宁夏日晶挂牌天津股权交易所,融资4305万元。

2014年新三板开始扩容,龙曦又带领宁夏日晶转战新三板。为了登陆新三板,实施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动作:2014年3月6日,从天交所摘牌3月7日,龙曦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3月16日更名为盈谷股份6月27日取得股转系统同意挂牌函。

7月4日,盈谷股份正式挂牌新三板。从天交所摘牌到新三板挂牌,盈谷股份仅仅用了4个月。

挂牌新三板没多久,盈谷股份就完成了一次增发,融资6000万。

故事还没有讲完,2014年下半年,盈谷股份开始转型,要做黄金全产业链,包括开矿采金子、冶炼、做纯金制品和贵金属工艺品。2015年,盈谷股份又完成2次增发,共融资2.92亿元。

有了钱,又做了黄金,盈谷股份的业绩实现大逆转,2015年公司营收12.42亿,增长1168%,盈利3582万,增长914%,其中,卖黄金的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95.92%。

带着这样骄人的业绩,盈谷股份顺利进入创新层,并且被阳光私募朱雀投资举牌。至此,龙曦把盈谷股份玩出了一朵花来。

而盈谷股份的难兄难弟羿珩科技也于2016年1月18日,正式挂牌新三板,并成功进入创新层。龙曦通过自己的基金公司持有羿珩科技32.12%的股份,是第三大股东。在新三板上待了不到6个月,羿珩科技就宣布,其100%的股权将被A股公司康跃科技以9亿的价格收购。

羿珩科技被收购时,龙曦控制的基金公司持有羿珩科技的股份还8.04%。而在此之前通过二级市场龙曦转让了24.08%的股份,按照成交均价计算,至少赚了4400多万。目前,羿珩科技已经停牌,若收购完成,龙曦间接持有8.04%的股份将价值7236万。

至此,这两笔险些打水漂的投资,通过龙曦高超的运作手法,起死回生,还取得了高额回报。用长袖善舞形容龙曦一点也不为过。

2014年盈谷股份登上新三板,2016年羿珩科技来到新三板,就在中间的2015年,龙曦又随手投了微传播和透平高科两家公司。2015年8月,龙曦认购微传播375万增发股,持股8.48%2015年末,新三板公司透平高科被龙曦收购,龙曦称将通过业务整合的方式置入互联网优质资源,推动透平高科的转型。

有前途,现在各行业市场都是精分规划,资源针对性很强。越是这样,对资金要求就很高。很多企业谋求发展必走这一步。另外国家政策也比之前宽松很多,整体来说大环境很好。不管怎么说,营销工作无论哪行哪业都是需要下大毅力的。加油!!! 来自职Q用户:曾先生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切的工作只是为了,明天会更好。 来自职Q用户:林先生

随着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变得明朗化,新三板(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中的医药板块似乎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建立创业板市场,业内普遍预期“两会”后创业板将加速出台。

由于作为三板主体的新三板——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升板前景事关投资者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投资热情,而创业板的推出对于新三板的刺激正在于为该系统内的挂牌医药企业提供新的升板通道,高科技医药企业拓殖新三板的猜想就此进入高潮。

不过,记者登陆中国政权业协会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其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登陆新三板的医药企业北陆医药、星昊医药、金豪制药从挂牌开始鲜有成交。

“上新三板的医药企业规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整个医药板块的影响也是有限。不过,在融资困难的压力下,以及基于升板的考量,新三板还是中小医药企业可选的融资渠道之一。”

联动效应?

创业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机构认为,新三板作为创业板“孵化器”,将获得空前发展。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成交量普遍不大,主要原因是交易方式和主板不同。”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周到向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是在投资者报价之后通过主办券商撮合来实现的,这种类似于柜台交易的方式,显然不如主板来得方便。

不过,创业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机构认为,新三板作为创业板“孵化器”,将获得空前发展。目前,一些机构将国外创业板或深圳中小企业板新上市公司通常的市盈率,与机构投资者在新三板的投资市盈率作对比后,认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一旦升入创业板,最初的投资将获得10倍以上的收益。

“业内最新的关于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一种说法是,没有赢利要求,只要通过科技部审核的‘高科技’企业都可获准上市。不过,目前对于‘高科技’的界定标准还没有出台。”兴业证券研发中心一位研究员如是向记者透露。

就此,上海证券研发中心一位分析师认为,鉴于目前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国内创业板不论与纳斯达克创业板还是深圳中小板,都不具有可比性。据了解,纳斯达克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目前对上市企业都有赢利要求。

被忽视?大潜力!

虽然交易冷清,但新三板系统内的医药企业其实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医药企业在新三板的交易量十分有限,不过,在宏观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的情况下,作为非周期性行业的医药类挂牌企业显然是避险的不错选择。

上述兴业证券的研究员表示,业内以前对新三板的医药企业都不太关注,不过从其主营的业务看,新三板系统内的医药企业其实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了解到,最先登陆三板的北陆药业上月28日刚刚发布了其最新的非公开定向增资方案。依据该方案,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认购人预计将购买不超过1250万股的股权,北陆药业此次增资融资额预期不超过人民币6662.5万元。

该公司公告显示,本次增发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新产品碘帕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的研发及市场营销。目前国内上市的碘帕醇注射液仅有意大利Bracoo公司与其国内合资公司的产品“典比乐”,相比X线造影剂临床应用的广泛性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据悉,北陆药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显像药物生产企业,拥有国家各类新药证书4个。该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达到0.62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0.01%。

而上个月登陆新三板的金豪制药同样手握拳头产品。去年年底,该公司包括鼻疽菌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等8个生物反恐快速诊断试剂产品获得了SFDA的批准, 大部分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同年12月19日,该公司与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就北京奥运会应对生物恐怖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开始进行实质性合作。

至于星昊医药,则是一家总资产、年销售额双过亿的新型现代高新技术医药企业,并且是上市公司双鹭药业的参股公司。

“新三板推出之际,上述3家企业定会首当其冲。”上述上海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说。

扩园的诱惑?

一方面,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纷纷申请试点资格;另一方面,新三板亦渴望“新鲜血液”的注入。新三板之于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上还是不上?

其实,创业板渐行渐近只是一个方面,新三板扩容同样对高科技医药企业拓殖新三板形成了利好。

自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批准武汉市东湖开发区试行股权转让代办,新三板已不再是北京中关村企业的“独舞”。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各大高科技园区存在大量达不到上市标准的医药企业。有消息称,深圳、成都、宁波、西安等地多家科技园区试点资格的申请,已报至科技部,正在等待最后审批。而上海、无锡、石家庄等高新技术园区业已纳入新三板的视线范围。

以石家庄高新区为例,该高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及的医药产业加工制造基础,有面向全国的医药流通服务中心和全国知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药材生产基地,同时是第一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目前该区管委会已经启动“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筹备工作,对于新三板石家庄高新区板块的需求十分迫切。

而另一方面,新三板同样渴望“新鲜血液”的注入。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中心一行人专程到会向医药企业介绍新三板。

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扩容对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来说,等同于多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

不过,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国内高科技企业来说,新三板不一定是最佳的途径。

“上新三板的医药企业规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整个医药板块的影响也是有限。不过,在融资困难的压力下,以及基于升板的考量,新三板还是中小医药企业可选的融资渠道之一。”周到认为。

他表示,新三板企业的融资属于非公众公司定向融资,这类融资不需要通过证监会审批,其实不上三板也可以实现定向融资。是否上新三板,主要看企业自己的取舍。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如条件符合,国内的高科技医药企业其实没有必要去新三板绕个圈,直接到国外创业板上市,或许更为便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7197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