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虚拟化技术【“上海”――虚拟化时代的新宠儿】

vmware虚拟化技术【“上海”――虚拟化时代的新宠儿】,第1张

11月13日,AMD正式发布了其45nm四核服务器处理器“上海”,IBM、惠普、戴尔和SUN等各大厂商也都在同一时间推出了采用“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这也掀起了服务器市场的一场新浪潮。“上海”的架构中,到底有哪些吸引人之处,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11月13日,AMD抢在计划之前半年,提前正式发布了面向服务器市场的新一代处理器“上海”(Shanghai)。在发布同时,AMD也宣布,包括IBM、Sun、惠普和戴尔等合作伙伴采用“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都已经准备完毕,并将在这个季度内提供给用户。
11月17日,AMD宣布为“美洲豹”(Jaguar)提供动力。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美洲豹”在最近的一次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排行第二,是世界上第一台突破千万亿次浮点计算性能大关的、完全基于 x86的超级计算机。
AMD一连串的行动掀起了服务器市场新的波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在这一时刻推出新品并不像是一个好的时机。不过,AMD在这一时刻推出新品有自己的想法。AMD宣称,“上海”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以更少的投入实现更多的产出。“上海”将通过对虚拟化的更多支持,以及更加出色的能效表现来实现这一目的。

继承和超越

AMD在“上海”处理器制造上采用了SOI沉浸式光刻技术,实现了从65nm到45nm的突破。
制程突破的直接影响就是使同样的核心面积中能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带来性能方面的提升。凭借先进的45nm技术,“上海”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它的先辈“巴塞罗那”(Barcelona)。其中,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上海”的L3缓存增加到6MB,总缓存容量达到了8MB,是“巴赛罗那”的2倍。
另一方面,AMD对自己提出的直联技术也进行了提升。在“巴赛罗那”中采用的HyperTransport 10技术的数据传输带宽为8GB/s,而在“上海”中,AMD将提供HyperTransport 30技术,使得核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带宽进一步提高,达到176GB/s。

另外,“上海”还继承和发展了“巴赛罗那”中具备的AMD内存优化技术,并进一步支持DDR2-800内存,这也将内存带宽进一步拓展,带来了更好的性能。
目前,在AMD的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布了基于”上海“处理器的一些测试结果。
测试系统配置为2颗27GHz“上海”处理器、Supermicro A+ 服务器 1021M-UR+B 主板、32GB(8×4GB DDR2-800)内存、300GB SATA硬盘、SuSE Linux企业及服务器10 SP1 64-bit。
整数性能方面,在SPECint_rate2006测试中,该配置得到了136分;浮点性能方面,在SPECfp_rate2006测试中,该系统得到了118分。综合看来,“上海”比“巴赛罗那”性能方面提升了30%以上,同时也是目前服务器处理器中性能优秀的产品。
在AMD的发展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年,AMD将推出“伊斯坦布尔”(Istanbul)六核处理器,与“上海”并肩作战。同一时间,采用SR5690和SP5100的Fiorano主板芯片组平台也将上市,该平台将全面支持“上海”和“伊斯坦布尔”所具备的先进特性,更全面地发挥这两颗处理器的潜力。

直面虚拟化

虚拟化也许是2008年下半年最受关注的话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采用虚拟化来缩减成本以求过冬成了很多IT厂商的选择。
“上海”之中,具备一些针对虚拟化的新特性。首先,带快速虚拟化索引(RVI)的AMD-V技术带来了基于硬件的虚拟内存管理,这增强了虚拟机的内存吞吐效率,增强了虚拟机的应用性能;另外,它提供带标签的TLB,通过存储在Guest TLB中的Host Translations,“上海”能让用户更快、更高效地在不同虚拟机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为应用加速;而且,“上海”具备优秀的迁移能力,用户不但可以在不同代的AMD皓龙处理器之间实现虚拟机的在线迁移,而且,11月6日AMD与Linux发行商红帽联合展示的技术显示,用户可以将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从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迁移到采用“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上。

另外,“上海”还提供了对I/O虚拟化的支持。不过,这为用户带来的性能改善需要等到Fiorano芯片组上市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在采用虚拟机运行一些I/O密集型的应用时,对I/O虚拟化的支持无疑可以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性能表现。

把紧能耗关

除了性能方面的提升之外,AMD也没有忘记能耗。45nm制程加上众多能耗控制技术使“上海”的功耗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AMD智能预取技术是“上海”在能耗控制方面的新亮点。简单地说,该功能可以在空闲时“关闭”处理器的单个核心以及它的一级和二级缓存,从而降低整体功耗。通过智能预取,这个过程可以在不影响应用性能的情况下完成,从而实现最高可达21%的功耗节省。在核心关闭时,其缓存中的数据将被存放在L3缓存中。
45nm技术也为“上海”的功耗控制提供了大力支持。根据AMD提供的数据,在空闲状态下,45nm技术可以节省近35%的功耗。
另外,“巴赛罗那”中具备的AMD CoolCore技术、双重动态电源管理技术和独立核心动态调用技术等高能效特性也出现在“上海”中。

英特尔只有至强的E3家族很多人在用,因为他价格便宜,I7的性能I5的价格,所以很多人买,买的人多了自然就火了。
AMD的服务器CPU比较冷门而已,但是你没听说过并不代表别人也没听说过,只是销量比较少而已,好比英特尔服务器的E7 8870、E5 2687W,同样也是冷门产品,原因:1:价格贵、2:家用来说和1500¥到2000¥的酷睿I5、I7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比不上酷睿系列,因为这些CPU是针对服务器优化的产品,应用在桌面级(家用级)理论上说没有酷睿系列的好。。而AMD的服务器级产品在上述的基础上外加一点:功耗大,性能相对也比较低,所以AMD的服务器产品比英特尔E5、E7这种万元级别的CPU还要冷门。
个人认为不建议购买AMD的服务器产品,AMD的皓龙16核比不过英特尔的E5八核心,而99%日常应用软件和游戏都是针对四核心以下优化的,所以对于家用级产品来说:四核心产品足足够用,核心数量再多也没用,关键拼的是单核心性能,单核性能越强越好,而单核性能恰恰是AMD的致命弱点。
如果你有钱可以上一块八核心的E5 2687W,不过除了能炫炫富没其他用处,因为日常应用(家用)来说:和锁倍频的I7的性能差不多,并且完败给K字解锁版的I7(超频版),甚至I5,因为现在几乎没什么软件和游戏支持四核心以上的CPU,八核心白费,谁的主频高谁就越强悍。

什么意思?是不是购台用于连打印机的服务器,不建议使用AMD平台,其实5000元一个机子,你配个酷睿7500,4G内存,配下来就差不多你说的这个价,完全够用了,AMD平台办公性能确实不如INTEL的,它更适合于游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486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 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