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wincc与3个PLC通讯如何连接,其中两台PLC是S7-200,如何完成连接

一个wincc与3个PLC通讯如何连接,其中两台PLC是S7-200,如何完成连接,第1张

其中两台是S7-200,不知道另外一台是不是S7-300。WINCC
与S7-200最便宜的方法是使用OPC的连接:S7-200通过PPI/MPI电缆与
PC-ACCESS连接,在PC-ACCESS中建立好你需要访问的变量名及地址,在WINCC
OPC通道中访问这个OPC服务器访问S7-200的数据。至于S7-300,就用MPI、DP、TCP/IP、OPC或者其它什么方式,看你自己的硬件以及自己的通讯配置方式了。

PCAccess可以在Microsoft的如下 *** 作系统中安装、使用:Windows2000SP3以上WindowsXPHomeWindowsXPProfessional(已通过WindowsXPSP2下的测试)PC机的硬件要求:任何可以安装运行上述 *** 作系统的计算机最少150M硬盘空间MicrosoftWindows支持的鼠标推荐使用1024×768像素的屏幕分辨率,小字体PCAccess支持的硬件连接通过PC/PPI电缆(USB/PPI电缆)连接PC机上的USB口和S7-200通过PC/PPI电缆(RS-232/PPI电缆)连接PC机上的串行COM口和S7-200通过西门子通信处理器(CP)卡和MPI电缆连接S7-200通过PC机上安装的调制解调器(Modem)连接S7-200上的EM241模块通过以太网连接S7-200上的CP243-1或CP243-1IT模块上述S7-200的通信口可以是CPU通信口,也可以是EM277的通信口。不支持CP5613和CP5614通信卡。PCAccess的协议连接PCAccess所支持的协议PPI(通过RS-232PPI和USB/PPI电缆)MPI(通过相关的CP卡)Profibus-DP(通过CP卡)S7协议(以太网)Modems(内部的或外部的,使用TAPI驱动器)所有协议允许同时有8个PLC连接一个PLC通信口允许有4个PC机的连接,其中一个连接预留给Micro/WINPCAccess与Micro/WIN可以同时访问CPU支持S7-200所有内存数据类型要通过以太网与S7-200PLC通信,S7-200必须使用CP243-1(或CP243-1IT)以太网模块,PC机上也要安装以太网网卡。要实现以太网通信,首先要在编程软件Micro/WIN的EthernetWizards中完成CP243-1模板的配置:为CP243-1模块定义IP地址及子网掩码地址按“Next”按钮:继续CP243-1模块配置a设置CP243-1所占用的输出字节地址此地址根据计算CP243-1前面的I/O所占用的Q地址字节来决定。如CP243-1安装在紧挨CPU224的0号槽,其前面输出就占用了QB0和QB1两个字节,CP243-1的地址按顺序排,即设为QB2。CP243-1模块占用一个QB输出字节。b选择连接数如果只跟PCAccess软件通信,设置连接数为1。再按“Next”按钮,设置CP243-1的工作模式和TSAP地址。设置CP243-1的工作模式和TSAP地址a必须将CP243-1以太网模块配置成服务器端b接受所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c设置TSAP地址:TSAP(TransportServiceAccessPoint)地址是通信连接地址,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通信连接号,如10第二部分:CP243-1模块安装在S7-200的机架/槽号,如“00”代表CP243-1安装在0号机架0号槽(即CPU之后的第一个模块)L本地(CP243-1)TSAP地址,自动生成,无法修改。R远程TSAP地址,即连接的远程PcAccess所设置的地址。TSAP地址很重要。在PCAccess中设置以太网连接时也需要规定TSAP地址,而且需要与此对应。完成以太网向导配置后需要在程序中调用以太网向导所生成的ETHx_CTRL块(如图4),并将项目程序下装到PLC后,将PLC断电后重新上电使配置生效。调用以太网模块控制程序PCAccess的以太网连接设置在完成S7-200的以太网配置后,进入PCAccess软件进行设置。第一步:设置通信通道鼠标右键点击MicroWin访问点,进入SetPG/PCInterface对话框,选择TCP/IP协议的以太网卡。选择本机安装的以太网卡,并且选择TCP/IP协议第二步:设置PCAccess本机的IP地址和TSAP地址鼠标右键点击PLC进入“Properties”进行属性设置,要保证PCAccess中所设的IP地址和TSAP地址与上面Micro/WIN以太网向导中所设置的一致,且要特别注意两边远程和本地的TSAP地址设置要交叉过来,才能保证正确的通信。设置IP地址和TSAP地址a设置所访问的CP243-1的IP地址R设置PCAccess的本地TSAP地址,与CP243-1设置的远程TSAP地址一致,即两边R处设置的地址要一样。L设置PCAccess的远程TSAP地址,与CP243-1设置的本地TSAP地址一致,即两边L处设置的地址要一样。这就是说两边的Local(本地)和Remote(远程)TSAP地址正好相反对应。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回答

这个型号的串口服务器应该不能协议转换,如果上位机是WINCC的话只能用OPC去接了。我刚做过一个这样的项目。串口服务器先虚拟串口,上位机再使用一个OPC,我用的是KEPserver,很好用。然后WINCC读取KEPserver的数据,速度还算可以。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追问

1 正如楼上的方法,用OPC软件实现对Modbus设备的读写,然后OPC服务器与Wincc的OPC客户端进行连接。
2 或者买个Modbus转Modbus TCP/IP的网关,WinCC用Modbus TCP/IP与网关通讯也可以。
也可以自己查一下 WinCC V70 通信手册 网上有下载的。

可以,无论是S7-200、300和400这几种类型的CPU都可以与上位机之间进行TCP/IP和Sockeet通讯。前提是200系列需要添加以太网模块,300和400系列有带有以太网口的CPU如果没有也需要添加以太网模块,上述三者与IP地址与上位机地址设置于同一网段内。

一、200系列CPU通过OPC软件PC ACCESS与WINCC上位机进行组态通讯的具体方法:

1、在PC ACCESS中通过以太网与PLC连接

用鼠标右健点击 [ MicroWin(TCP/IP) ],然后用鼠标左键选择 [ 新PLC(N)… ]

填写 [ IP地址:192 168 1 10 ](注:确保这个IP地址与WINCC处于同一网段内),然后直接点击 [ 确认 ] ,进入下图:

用鼠标点击 [NewPLC]新(N) 项目(I) ,如下图所示:

下边做4个例子:

(1)名称:ITEM_VB10,地址:VB10,数据类型:BYTE

(2)名称:ITEM_Q0_0,地址:Q00,数据类型:BOOL

(3)名称:ITEM_I0_2,地址:Q02,数据类型:BOOL

(4)名称:ITEM_MD20,地址:MD20,数据类型:REAL

添加完变量后,一定要存一下盘!至于文件名随便写一个或用缺省的也可

建立4个ITEM后,用鼠标安下图次序(1)(2)(3)依次点击,就进入了测试状态

如果通讯正常,质量显示为good 否则为bad

2 西门子WinCC的设置:

打开WinCC,新建一个项目[ test_s7_200]:

用鼠标右键点击 [变量管理] à 添加新的驱动程序(N) à选择 OPCchn

用鼠标右键点击 [OPC Groups (OPCHN Unit #1) ]  à选择[ 系统参数 ]

用鼠标双击 [ \\<LOCAL> ] ,搜索本机OPC服务器:

选择 [ S7200OPCServer ],再选择 [ 浏览服务器 ]

在OPCSERVER中添加变量

完成上述步骤后就可以实现S7-200和WINCC进行TCP/IP以及SCOKET通讯了。

二、S7-300和400与上位机进行TCP/IP以及SCOKET通讯

进入PLC硬件组态中,对CP模板进行设置。主要是创建一个以太网。

双击硬件组态中的CP模板,在General选项卡下点“Properties”,进入到Properties--Ethernetinterface,在Parameters选项卡中点“New”,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下图所示

在控制面板中设置PG/PC接口

WINCC中变量管理要创建新的驱动程序 SIMATIC S7 PROTOCOL SUITE,然后在该项下面的TCP/IP中进行设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设置。
TCP/IP 右键,系统参数,单元选项卡下的逻辑设备名称做好设计。类似PG/PC的设置,如下图。

TCP/IP右键创建新驱动程序的连接,这个就是你创建的项目变量粗放的地方啦。主要只针对这个驱动程序进行一下设置。右键属性,d出一个“连接属性”---“属性”---“连接参数--TCP/IP”
IP地址就是最初在S7程序中设置的CP的IP地址
机架号是指你CPU模板在哪个机架上,一般都会放到第0号上。
插槽号是指你CPU在哪个槽上(通过S7硬件组态也可以看到),300的CP应该在2哦。第一个槽上是电源模块。如下图所示

至此设置完成,但是要注意,计算机的IP地址要和CP的地址要在一个网段内,400系列设置与300系列相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447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