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打捞出在海底沉睡两年的服务器,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微软打捞出在海底沉睡两年的服务器,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第1张

自从人类进入新世纪时代发展后,工业革命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而 科技 带来的 社会 发展永远伴随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从2000年后开始,人类 科技 高度繁荣也让地球环境频频告危,这对互斥的双生子,总会在一方强大的同时另一方变得逐渐弱小甚至崩溃,可人类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所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让不少人对地球的未来充满担忧


可环境和 科技 当真是无法调和的么?

目前来看,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 科技 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供应,没有足够的动力,人类文明将会瞬间停滞不前,而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生产设备,大都依靠石油、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温室效应


虽然在2010年后,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也提出过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使用清洁能源、核能源等代替石油逐步过渡,在人类发展 科技 的同时逐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也有些极端的学者认为,人类应该在地球环境崩溃前更加卖力的发展 科技 ,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在利用现有 科技 反哺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到 科技 强而帮弱


虽然可行的方案看上去有很多,但以目前的人类 科技 水平来看,没有哪一种方案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新能源虽有但不足以替代石油, 科技 虽然在进步,可远未达到整治一颗星球的水平


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 科技 大厂,微软公司在全球的业务覆盖极广,仅电脑系统Windows用户数量就超过了数十亿人,微软除了在电脑软件方面的成就外, 科技 产品和网络服务器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的,而就在此前,微软公司为了研究 科技 与环境的平衡问题,也做了一项实验


他们将一个大型的密封集成服务器放进了苏格兰海底深处整整两年,并在两年后将其从海底捞出,由此便形成了这样一副有趣的场景,代表人类 科技 的微软LOGO,与地球生物中的海藻完美生长在一起,甚至在打捞的过程中,员工们还发现了长期寄生在服务器外壳上的鱼虫生物


没错,微软此次研究的主题就是让环境和 科技 共生

共生这个词最早形容的是生物学领域的特殊现象,也就是两种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生存的关系,因为各自的天性和能力不同,有些生物在长期的接触中会形成互补关系,各取所需并相互依赖,这种生物互助的生存模式,就叫共生关系,有时候依靠这种合作,一些生物和族群才能在时间长河中逃过灭绝


这就像人类的 科技 和海洋,本来是不同的创造物,但若善加利用未必不能和谐共处,就像这次微软成功实验的海底服务器一样



微软公司进行这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服务器在海底工作的效率如何,众所周知,服务器行业一直是微软的主流业务,但在陆地上运行时,由于热量的产生将损耗大部分电能进行散热,影响机器效率的同时还浪费多余资源,所以微软就想到了一个天然的散热场所——大海


根据微软的此次海底实验,他们得出:网络服务器在深海运行这套方案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比起在陆地,海洋内的服务器运行速度更快,并且由于深海的安全环境,微软在放置的864个海洋服务器中,故障率只有平时的1/8,更不用考虑散热的问题,由于潮汐带来的海洋涌动,海底服务器常年处在较低的温度中,甚至因为自身散发的热量,吸引来了海底的一些生物,在附近创建了完整的生态圈


虽然从目前来看,微软对服务器的海底实验只是一个尚不完善的思路,但这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自然的力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创造出的 科技 也千变万化,只要我们择其共通者互补,将环境与 科技 相结合,那么人类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在座的各位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一、强化密码强度

凡是涉及到登录,就需要用到密码,如果密码设定不恰当,很容易被黑客破解,如果是超级管理员用户,如果没有设立良好的密码机制,可能给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成果。

很多用户喜欢用自己的生日、姓名、英文名等信息来设定,这些方式可以通过字典或社会工程的手段去破解,因此建议用户在设定密码时,尽量使用非字典中出现的组合字符,且采用数字与字符、大小写相结合的密码,增加密码被破译的难度。

二、登录用户管理

进入Linux系统前,都是需要登录的,只有通过系统验证后,才能进入Linux *** 作系统,而Linux一般将密码加密后,存放在/etc/passwd文件中,那么所有用户都可以读取此文件,虽然其中保存的密码已加密,但安全系数仍不高,因此可以设定影子文件/etc/shadow,只允许有特殊权限的用户 *** 作。

三、账户安全等级管理

在Linux *** 作系统上,每个账户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权限,因此在建立一个新用户ID时,系统管理员应根据需要赋予该账号不同的权限,且归并到不同的用户组中。每个账号ID应有专人负责,在企业中,如果负责某个ID的员工离职,该立即从系统中删除该账号。

四、谨慎使用r系列远程程序管理

在Linux系统中,有一系列r开头的公用程序,如rlogin、rcp等,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攻击我们的系统,因此千万不要将root账号开放给这些公用程序,现如今很多安全工具都是针对此漏洞而设计的,比如PAM工具,就可以将其有效地禁止掉。

五、root用户权限管理

root可谓是Linux重点保护对象,因为其权利是最高的,因此千万不要将它授权出去,但有些程序的安装、维护必须要求是超级用户权限,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工具让这类用户有部分超级用户的权限。sudo就是这样的工具。

六、综合防御管理

防火墙、IDS等防护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网络安全的各个领域,且都有非常成熟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综合使用这两项技术,因为防火墙相当于安全防护的第一层,它仅仅通过简单地比较IP地址/端口来过滤网络流量,而IDS更加具体,它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包来过滤网络流量,是安全防护的第二层。综合使用它们,能够做到互补,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综合防御。

七、保持更新,补丁管理

Linux作为一种优秀的开源软件,其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有极为可靠的保证,世界上的Linux高手共同维护着个优秀的产品,因而起流通渠道很多,而且经常有更新的程序和系统补丁出现,因此,为了加强系统安全,一定要经常更新系统内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433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5
下一篇 2023-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