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3和SMTP服务器分别有什么作用?

POP3和SMTP服务器分别有什么作用?,第1张

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SMTP 是建模在 FTP 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
POP3,邮局协议版本3(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
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RFC 1939 定义。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smtp 是发邮件的协议
pop3 是收邮件的协议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我们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你发出的电子邮件。
SMTP 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SMTP 是建模在 FTP 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
SMTP 独立于特定的传输子系统,且只需要可靠有序的数据流信道支持。 SMTP 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能跨越网络传输邮件,即“ SMTP 邮件中继”。通常,一个网络可以由公用互联网上 TCP 可相互访问的主机、防火墙分隔的 TCP/IP 网络上 TCP 可相互访问的主机,及其它 LAN/WAN 中的主机利用非 TCP 传输层协议组成。使用 SMTP ,可实现相同网络上处理机之间的邮件传输,也可通过中继器或网关实现某处理机与其它网络之间的邮件传输。
在这种方式下,邮件的发送可能经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路径上的大量中间中继器或网关主机。域名服务系统(DNS)的邮件交换服务器可以用来识别出传输邮件的下一跳 IP 地址。
在传输文件过程中使用25号端口
————————————————————————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POP3 服务所用的端口为110,由RFC 1939 定义。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POP3 ---接收

POP3是PostOfficeProtocol3的简称,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

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SMTP ---发送

SMTP 的全称是“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

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服务器就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

扩展资料

IMAP和POP3的区别:

POP3协议允许电子邮件客户端下载服务器上的邮件,但是在客户端的 *** 作(如移动邮件、标记已读等),不会反馈到服务器上,比如通过客户端收取了邮箱中的3封邮件并移动到其他文件夹,邮箱服务器上的这些邮件是没有同时被移动的。

而IMAP提供webmail与电子邮件客户端之间的双向通信,客户端的 *** 作都会反馈到服务器上,对邮件进行的 *** 作,服务器上的邮件也会做相应的动作。

同时,IMAP像POP3那样提供了方便的邮件下载服务,让用户能进行离线阅读。IMAP提供的摘要浏览功能可以让你在阅读完所有的邮件到达时间、主题、发件人、大小等信息后才作出是否下载的决定。此外,IMAP 更好地支持了从多个不同设备中随时访问新邮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416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 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