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务器品牌哪些好

深圳服务器品牌哪些好,第1张

李瑞杰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系教授李瑞杰 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 1991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获环境海洋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在韩国海洋研究所(KORDI)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3月至今在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系任教。另有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杰。 目录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系教授 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 相关访谈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系教授 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 相关访谈 展开 编辑本段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系教授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河口海岸动力学和环境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海洋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海洋水动力学、波浪、泥沙输运以及海岸保护,研究的主要范围为中国河口和沿岸海域。 主持完成的相关科研项目有:“近海水域水动力学及泥沙输运三维数学模型EFDC模型的应用”、“长江口南导堤Se段整平船对局部流场影响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日照10吨级煤码头浚深改造研究”、“太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工可阶段数学模型研究”、“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控制工程和南支水源地建设专题研究”和“长江口水沙数值模拟研究”。参加“黄河河口三角洲蚀退对入海水沙巨减的响应过程及预报”和“河口海岸城市防护工程综合水文灾害最优设计标准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对该项目的申请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已经在《中国科学》(SCI源期刊)、《Chian Ocean Engineering》(SCI源期刊)、《海洋学报》、《泥沙研究》、《水利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海洋与湖沼》、《海洋工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用于模拟水系统的一维、二维和三维流场、物质输运及生态过程的大型河口海岸环境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开发和研制(RICOE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机制的研究,河口水沙运动规律及其数值模拟,波浪非线性问题的研究。 编辑本段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简介 1967年出生,广东揭阳人,深圳市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长,深圳市信息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毕业,1992年开始创业,1997年开始代理康柏服务器,后遇上英特尔,2002年12月,宝德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我是双子星座,是一个长了两个脑袋的人,会同时想好多事情。说得好听点,我永远有新追求。”这是宝德科技的创始人李瑞杰对自己个性的描述。 43岁的李瑞杰,1992年开始创业,几经成功与失败的沧桑,终于在1999年遇上了李瑞杰认为可以站在其肩膀上的“巨人”——英特尔而走上企业成长的快车道,自2001年以来连续4年以8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稳居国产品牌服务器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前三名及亚太十强行列,2002年12月宝德在香港上市,2003年他们进入网络游戏市场。 李瑞杰保持了潮州人特有的习惯,边喝功夫茶边聊天。同样具有潮州人秉性的是,李瑞杰称自己性格里赌性十足,但他是一个稳健的赌博者。 李瑞杰借着英特尔的合作优势,以直销模式切入服务器市场,并迅速形成了宝德独特的“亚直销”模式。从代理国外品牌到做国内自有品牌,业务也开始从硬件跳到软件,宝德目前仍在三级跳的过程当中。宝德目前有三块业务,但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服务器领域,李瑞杰自信地说,虽然不敢说以后会成为行业统领,但是宝德至少不会输。李瑞杰手中的第二张牌就是做英特尔的CPU代理,2004年李瑞杰的另一家公司——宝通科技公司成为英特尔国内的第四大分销商。进军网游市场是李瑞杰的新选择,2003年岁末,宝德宣布投入1500万元进军网络游戏,并放弃了容易 *** 作的代理国外游戏的做法,将开发、运营、硬件供应一把抓,做网游,李瑞杰首先想的就是自己做主。 李瑞杰希望他这三块业务在5年之后创造出超过百亿的营业额,宝通科技几十个亿,服务器十多个亿,网游,这个充满梦想的市场,可能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相关访谈 网游:自己做主 经济观察报:我注意到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六届高交会上宝德主推的不是服务器,而是一款由宝德自行研发的游戏产品《战国英雄》,宝德是基于什么想法要进入网游市场的﹖ 李瑞杰:宝德很早就进入了网游市场,只是现在才将开发、运营一起自行运作。宝德近几年服务器业务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向盛大、九城等网游公司提供产品,2003年初宝德与北京赛尔、广东联通就采取了网络游戏业务分成经营的合作模式。 近几年,网游发展速度与发展潜力都非常巨大,宝德在这几年与众多网游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除了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外,就自身而言,宝德进军网游市场还是基于宝德有一些先天性优势:比如占网游公司投资比例很重的是服务器,宝德本就是服务器生产商;再比如宝德与英特尔合资在中国建立了英特尔在国内惟一的一家联合实验室,专门测试软件产品,包括盛大、九城的产品都在此测试;再比如宝德与各地电信数据中心有多年合作基础,而电信数据中心是网游公司必须合作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相比日本、韩国、欧美而言,国内游戏开发水平是比较低的,为什么不走类似盛大代理的路?《战国英雄》具体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李瑞杰:我曾经多次到韩国去考察多种网游产品,但发现韩国游戏很多都很浮躁,在《传奇》成功之后,近千种游戏产品千篇一律,都是急功近利地希望拿到中国来赚钱,产品没有内涵,而且,即使拿回来也与国内搞代理的毫无二致。进入网游市场,我的第一个观念就是要自己做主。 优秀的游戏一般核心玩点很突出,有很强的探索性和拓展性,这也是它们的商业价值所在。宝德开始做游戏就选定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作为大的素材库,《战国英雄》反映了真实的中国历史文化,以混沌动荡、战火弥漫、七国纷争的战国为游戏背景,希望给玩家带来具有文化内涵的绿色游戏。 经济观察报:业界认为国产网游最缺乏的是技术,宝德进军网游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目前宝德的研发力量如何? 李瑞杰:宝德已经建立了3个独立的研发机构,单2003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宝德已经开发出3款大型网络游戏,此外,宝德还与国内几大著名的高校建立了网络游戏开发研究机构,并派专人赴美国、韩国学习网游开发管理的先进技术与经验。要修炼好技术,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宝德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宝德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产游戏做出自己的贡献。 服务器:坚持“亚直销” 经济观察报:宝德在服务器的营销战略上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类似于戴尔的直销模式,现在明确提出了“亚直销模式”的概念,这一营销思想是如何成形的? 李瑞杰:宝德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代理到生产型企业、从白牌到服务器自有品牌、然后到香港上市,应该说实行“亚直销”是我们重要的优势之一。宝德的“亚直销”是“合作伙伴+直销”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亚直销”模式的最初原型事实上就是直销。在国内服务器市场上,服务器的销售模式一直沿用PC的分销模式。而宝德采取了类似戴尔的直销方式,并将直销对象锁定在当时蓬勃发展的IDC行业,凭借直销带来的高性价比和按需定制,宝德服务器在2000年夺得当年IDC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 2001年,随着国内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热潮的退却,传统行业对IA架构服务器的需求急剧上升,IDC行业对服务器的需求却在下降,宝德面临从IDC行业拓展到传统行业的问题。宝德在短期内针对各个传统行业迅速建立遍布全国的直销队伍显然不现实,此外,用户也越来越要求服务器厂商具备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使得选择具有增值能力的经销商组建专业经销渠道成为必然,利用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特定行业的背景,大力推广服务器的增值销售。目前,宝德的合作伙伴已增加到300多家,基本上能覆盖全国,合作伙伴包括OEM、独立软件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有行业背景的SI,这四个类别合作伙伴与宝德的直销系统形成完善的“亚直销体系”。 经济观察报:直销的一个最大的难度在于“按需定制”,包括产品设计、产品服务、产品营销等,宝德如何实现这一点? 李瑞杰:实现“按需定制”,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大的零配件供应平台,深圳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子配件市场,宝德属下宝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配件分销商之一;其次要有灵活的生产线配置,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好方案,第三方的配件过来后,要测试,在流水线生产到一定阶段后,要转入另外一个按需生产的线路上完成后续工序;再就是必须要有完善的配送体系及迅速及时地响应客户需求的售后服务系统。宝德在这几方面都做得不错。 让“巨人”看到你的价值 经济观察报:企业取得成功应该是综合实力成就的,那么你认为宝德在服务器领域的成功主要是依赖哪几点呢? 李瑞杰:宝德目前还不能算是成功的企业,只能说是阶段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而言,宝德的成功依赖三点:一是宝德有一个好的产品,IA架构服务器的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其次是要有一个很好的用户策略,宝德在实践中形成的“亚直销”模式就很好地适应了目前国内的服务器市场;第三就是有完善的服务支持策略,宝德在全国有30多个服务机构,可以实现标准的服务,也可以实现灵活的定制服务。 经济观察报:机遇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宝德幸运地遇到了英特尔在业务与技术上的支持、江西水泥在资本上的支持,宝德如何看待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宝德在进入新的领域网游时,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什么? 李瑞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这是宝德一贯的策略。当然,你必须让“巨人”能看到你的价值,宝德与英特尔合作时,国内对IA架构服务器的接受度非常低,宝德采取的直销模式让产品直接对接更多的终端客户,并最大程度地体现产品的性价比,非常符合英特尔开发中国市场的需求,宝德是英特尔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仅有的三家Leadingaccount之一即宝德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市场的见解调整英特尔的策略。 如果谈到网游市场,英特尔在基础领域对宝德有相当的支持,至于资本的需求,宝德在网游领域也非常需要,宝德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投资者能一起进军网游。但对于网游领域而言,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现在国内网游市场投资热情高涨,很多公司认为有钱就可以做网游,几百家网游公司充斥其中,形成大量的杂音,客户很难真正感受到真实的信息。

可以啊,浪潮服务器在国内乃至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都比较高,也算是碾压般的存在。它掌握了领先的深度学习框架,还拥有强大的资源平台作为支撑,可以为高品质服务器的落地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浪潮服务器的算法平台和应用优化服务都做得比同行好。

在初步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后,杨元庆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市场设定为下一个追逐的目标。8月1日,联想集团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存储公司EMC达成战略合作。依据联想方面的介绍,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支机构生产存储产品。联想将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EMC旗下艾美加公司(Iomega)的部分资产和资源并入其中。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表示,与EMC的合作将有利于提升联想在后台设备市场的能力,并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他预计未来几年里双方整体合作的销售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量级。
对联想来说,云环境的搭建是实现旗下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终端相互融合的关键,但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却略显薄弱。尽管2012年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PC市场份额达到146%,有望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但在服务器以及存储业务上,联想与惠普、戴尔有着较大差距。
在杨元庆看来,与EMC合作显然有助于补强联想在后台设备方面的短板,从而完善PC+战略(以“四屏一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云计算——为核心),以使联想得以进入利润更高的企业级市场;而EMC则可以透过联想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深入中国的企业级用户。
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双方还将共同研发X86标准服务器,由联想推向市场并逐步嵌入到EMC特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中。此外,联想将负责销售EMC的存储产品,并把其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介绍给自己的客户。
“预计未来5年,X86服务器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会更快。在全球存储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5%,这对联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杨元庆说。
目标赶超戴尔
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陈旭东介绍,上个季度,联想在中国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历史新高15%。而在今年6月联想发布ThinkServer品牌的全线服务器产品时,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目标是在2015年拿下国内服务器市场20%的份额,并力争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0%以上,进入全球前三。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以营收计算,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惠普、IBM、戴尔、甲骨文、富士通,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3%、273%、156%、61%、52%。以此推论,联想若想挤进全球前三,至少需要超越戴尔。不过,目前联想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陈旭东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未能及早进入欧美主战场。
EMC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公司,其战略主要是云技术、大数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存储市场54亿美元的硬件销售总额中,EMC以18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有观点就指出,如此高调地设立三年内超越戴尔成为服务器市场TOP 3的目标,可见陈旭东对与EMC合作的前景很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联想之前,EMC曾与戴尔有过长达10年的合作。
2001年10月,戴尔与EMC宣布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戴尔以联合品牌转销EMC的终端存储系统。
不过在2007年,戴尔出资14亿美元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c,意图打造自己的储存产品线,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随之出现裂痕。2011年10月,戴尔终止与EMC的转销合作关系,两家正式分道扬镳。资深IT评论人士曲晓东认为,与EMC的合作帮助戴尔发展成存储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戴尔成功借力EMC的效果正是联想所期待的,而EMC也希望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拓展自己的客户关系。EMC公司COO基辛格透露,与联想的洽谈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斯则表示,他坚信和联想的合作将更持久,而且比与戴尔的合作关系更强大。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认为,EMC旗下的Iomega公司有着“高端用户不够用,低端用户用不好”的问题,销量并不出彩,想利用好Iomega的资源,联想必须探索出合适的市场方案。此外,联想与EMC的合作能维持多久,也是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即使如此,杨元庆对这次合作仍给予了高度评价,“EMC是帮助我们充分把握PC+时代机遇的最佳合作伙伴。”曲晓东也认为,不管联想最终和EMC能合作多久,在合作期间双方将实现双赢。
坚持海外并购
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第一波战略是要在PC领域获得领导地位,第二波战略则是要在PC+领域,在中国市场率先取得成功,然后逐步向海外拓展。“第三波战略,则是在企业级市场获得突破。而在实现这些战略的过程中,海外并购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陈旭东说。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联想做大做强战略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10000名员工,以及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权利。
此后,联想以该项并购为契机,开始双品牌战略运作,并在IBM品牌5年使用期结束后,成功打造了Lenovo品牌的知名度。
对于该项并购,杨元庆总结认为,“并购让联想从一个单一的本土市场公司成长为全球运营的公司。”而这8年间,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也从24%一举跃升到146%。
对IBM全球PC业务的并购成功让联想更加坚定通过并购进行海外布局的战略。2009年1月29日,联想收购了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消费者技术公司Switchbox Labs。
随着近几年日本电子消费企业集体陷入巨额亏损,联想又将目光瞄向日本市场。2011年1月27日,联想与日本最大的PC公司NE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持股51%。合资后的第一个季度,NEC联想日本公司便获得日本国内264%的市场份额,超过此前双方合计的25%。
与IBM和NEC的合作帮助联想在第一、二波战略中取得了进展,那么,此次与EMC联合即是联想实现第三波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实现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的布局。
尽管有评论认为,联想的海外并购是以资本换技术,但它们在联想实现全球市场布局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对此,已脱身联想集团转型为投资人的柳传志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将继续支持推进新的海外并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351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