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服务器NE5250M5适用于边缘计算场景吗?

浪潮服务器NE5250M5适用于边缘计算场景吗?,第1张

浪潮服务器NE5250M5就是专门为边缘计算AI场景打造的。首先,浪潮服务器NE5250M5外形遵循了电信机架的标准,高度为2U。尽管尺寸缩小,NE5250M5仍实现了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满足各类边缘侧AI应用的需求;然后,浪潮服务器NE5250M5可以长时间耐受高温、高湿度,防尘抗震等,环境适应性更强,可适用于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特殊环境;另外,浪潮服务器NE5250M5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覆盖不同的边缘AI应用场景,既可满足高性能的AI训练应用,也可以支持高负载的AI推理应用,或者获得训练与推理混合的应用灵活性。

边缘计算盒子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二次加工处理盈利。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边缘计算盒子通过对二次加工的价值计算利用,获取其价值,除去成本就是盈利。边缘计算也称为边缘处理,是一种将服务器放置在本地设备附近网络技术,助于降低系统的处理负载,解决数据传输的延迟问题。

在2019年苏州举办的GPU技术大会上,浪潮推出了边缘计算服务器NE5260M5和NF5280M5。这两款浪潮AI服务器都是专门为边缘计算场景设计的。其中,浪潮AI服务器NE5260M5体积仅为标准2U服务器的1/2,可支持壁挂。尺寸虽小,但扩展性极佳,最高可配置6块Tesla T4 GPU,其性能足以满足各类边缘侧AI应用的需求,目前已经在中国移动研究院的边缘计算试点类和测试类业务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应用。而浪潮AI服务器NF5280M5采用浪潮独有的空间分层技术,配置极其灵活,通过独特的IO扩展模块,最高可配置8块Tesla T4 GPU,适用于网络边缘复杂的计算密集型AI工作负载。

随着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可控的趋势越来越强,服务器的国产化、安全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这样的需求下,边缘计算技术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

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资源放置在更靠近设备或用户的位置,对于数据中心来说,这就是位于网络边缘的系统。通常,系统会连接到距离用户或设备一定距离的云服务。通过将数据处理移到边缘,减少等待时间,大部分数据在用户或设备附近进行处理。实现该功能的主要硬件便是边缘计算服务器,因此边缘计算服务器具有实时性、智能性以及安全性等优点。

实时性

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处理在“边缘”形成的数据。就以现在充满争议的“自动驾驶”为例,其实自动驾驶汽车本身就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它需要通过大量的传感器来收集数据。为了安全可靠地运行,它需要迅速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处理速度有任何延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只利用传统的云计算,虽然数据处理主要是在云端进行,但在中央服务器之间来回传送数据可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所需时间太长了。而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在“即时计算”的需求下,让自动驾驶汽车在车辆端更快速地处理数据成为可能,不需要在车辆和云端之间来回传输数据。

智能性

利用边缘计算技术,网络里面有大量的功能在边缘节点就可以直接处理掉。传统的架构一些功能都需要回到中央服务器处理,但是现在在边缘就能直接处理并返回对应的结果,这一特性可以满足多种场景的需要,例如:身份验证,日志过滤,数据整合,图像处理和 TLS(>

安全性

边缘计算服务器使终端提取数据无需再传输到云端加工,降低了终端敏感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实现了数据的“阅后即焚”,极大保护了用户隐私数据,同时也降低了中央服务器受外界入侵的可能性。

凭借这些独特的优势,边缘计算服务器未来前景广阔,潜在的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增强现实(AR)、店内个性化营销、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制造和IoT设备等。

边缘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一个进入网络的通道和与其它服务器设备通讯的功能,通常边缘服务器是一组完成单一功能的服务器,如防火墙服务器,高速缓存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DNS服务器等。

对物联网而言,边缘计算技术取得突破,意味着许多控制将通过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减轻云端的负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

物联网应用

全球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终端和“边缘计算”的发展。而万物互联、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则是跟物联网发展相伴而生,边缘计算系统也因此应声而出。

事实上,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提出有超过15年的历史,然而,物联网却并未成为一个火热的应用。一个概念到真正的应用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之匹配的技术、产品设备的成本、接受程度、试错过程都是漫长的,因此往往不能很快形成大量使用的市场。

根据Gartner的技术成熟曲线理论来说,在2015年IoT从概念上而言,已经到达顶峰位置。因此,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开始加速。因此未来5-10年内IoT会进入一个应用爆发期,边缘计算也随之被预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根据咨询公司STL Partners的研究发现,边缘计算能够在许多场景大展身手,这里选择了以下9个重要的应用场景:
1、自主汽车
卡车车队的自动组队可能是自动车辆的首批使用案例之一。在这里,一群卡车在车队中彼此紧跟着行驶,节省了燃料成本,减少了拥堵。有了边缘计算,除了前面的卡车,所有卡车都将不再需要司机,因为卡车将能够以超低延迟相互通信。
2、油气行业资产的远程监控
石油和天然气的失败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他们的资产需要仔细监控。
然而,石油和天然气工厂往往位于偏远地区。边缘计算使得实时分析与处理更接近资产,这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与集中式云的高质量连接。
3、智能电网
边缘计算将成为更广泛采用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其能源消耗。
连接到工厂、工厂和办公室边缘平台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正在被用于实时监测能源使用并分析其消耗。有了实时可见性,企业和能源公司就可以达成新的交易,例如在电力需求的非高峰时段运行大功率机械。这可以增加企业对绿色能源,如风能的消耗。
4、预测性维护
制造商希望能够在故障发生之前分析和检测生产线的变化。
边缘计算有助于使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更接近设备。这使物联网传感器能够以低延迟监控机器健康状况,并实时执行分析。
5、住院病人监护
医疗保健包含几个优势机会。目前,监测设备,如血糖监测仪、健康工具和其他传感器等,要么未连接,要么需要将来自设备的大量未处理数据存储在第三方云上。这给医疗保健提供者带来了安全问题。
医院网站上的边缘可以在本地处理数据,以保护数据隐私。边缘计算还可以向从业者及时通知患者的异常趋势或行为。
6、云游戏
云游戏是一种新型的游戏,它可以将游戏的实时内容直接传输到设备上,这种游戏高度依赖于延迟。
云游戏公司正在寻找尽可能接近玩家的边缘服务器,以减少延迟,提供完全响应和沉浸式游戏体验。
7、内容交付
通过在边缘缓存内容,如音乐、视频流、网页等,可以极大地改善内容传播。延迟可以显著降低。内容提供商正在寻求更广泛的分发CDN,从而根据用户流量需求保证网络的灵活性和定制性。
8、交通管理
边缘计算可以使城市交通管理更加有效。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优化公交频率,管理额外车道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未来管理自动驾驶汽车流量。
通过边缘计算,使处理和存储距离智能家居更近,减少了回程和往返时间,并在边缘处理敏感信息。例如,亚马逊的Alexa等语音助手设备的响应时间会快得多。
有了边缘计算,就不需要将大量的流量数据传输到集中式云,从而降低了带宽和延迟的成本。
9、智能家居
智能家庭依赖于物联网设备从房子周围收集和处理数据。通常,这些数据被发送到一个中央远程服务器,在那里进行处理和存储。然而,这种现有体系结构存在回程成本、延迟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通过边缘计算,使处理和存储距离智能家居更近,减少了往返时间,并在边缘处理敏感信息。
这些只是边缘计算跨多个行业支持的许多用例中的一小部分。以谐云边缘计算应用实例来说,通信领域,谐云为行业巨头某在线服务公司业务场景定制开发、打造了云边协同平台,助力其轻松应对流量洪峰;交通领域,联合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打造了“基于容器的下一代车云协同架构”,是汽车行业的首款“云、边、端”一体化架构,可实现百万级车联网大规模接入;为某跨海大桥打造了一体化协同的产品,积累了丰富的“边-端”设备协议对接经验,交付了行业顶尖的“软硬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其中,某在线服务公司和上汽集团案例分别荣获《2020年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十佳实践案例》奖项和《2021年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十佳实践案例》奖项。旗下边缘计算产品通过“2021云边协同类能力评估”、“边缘一体机、可信物联网云平台(通用/安全要求)”多项能力评估,获浙江CCF2021优秀产品奖,在业内拥有极佳口碑,并获得行业权威认可。
目前,谐云边缘计算已实践于分布式云、物联网、车云协同、边缘智能金融等多场景,为边缘计算领域树立了实践标杆和经典案例。并在一些典型行业如通信、交通、金融、军工等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大规模的落地验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3464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 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