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o的三个阶段,“强中心”——“弱中心”——“去中心”

PP.io的三个阶段,“强中心”——“弱中心”——“去中心”,第1张

PPio是我和Bill发起的存储项目,目的在于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存储和分发平台,能做到更便宜,更高速,更隐私。

当然做去中心化存储的项目也有好几个,FileCoin,SiaCoin,MaidSafe等,但是仔细看看他们流出的资料,官网,白皮书,文章以及各个社区的言论,可以看出他们注重这几点,完全去中心化,安全性,完全的社区化治理,几乎像比特币一样地宣传区块链精神,以便于把币的价值通过共识做起来。甚至可以说,这些项目都是把存储项目纯粹当作区块链项目来做得, 但是这样能把去中心化存储做好吗?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做好去中心化存储”?

首先,去中心化存储也是数据的网络存储,数据存储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其实是不同的。

数字货币是钱,钱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每当我支付出一笔钱出去,我手上的钱就会变少,而钱支付的快和慢不是那么重要。

数据网络存储是使用场景,在互联网上到处都需要数据存储。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苹果的iCloud,Google Drive, 微软的OneDrive就是数据存储;而对于开发者而言,AWS S3和微软的Axure就是对开发者的存储服务。存储是真正需要使用的产品,所以服务质量非常重要,贵了,慢了,数据丢了,网盘服务关停了,都有可能是用户不使用的理由。在这个场景下,存储价格合理,服务质量高,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存储价格合理,服务质量高,才是真正地做好去中心化存储。

可以再看看前面提到的几个项目,他们输出的资料、官网、白皮书、文章中几乎没有提到过服务质量(QoS)。甚至在社区里还有人抱怨,去中心化存储的价格相对于传统云存储的价格,不但没有变低,反而还高了很多。

再仔细一想,去中心化存储是现在才出现的吗?其实不是,早就有了,如BitTorrent,Emule以及我之前设计的PPTV (数据早就存在很多节点上,并且广阔地部署在全网,然后相互免费共享)。它们本质就是去中心化存储。

所以我在设计PPio项目的时候,想法和Filecoin、SiaCoin等几个项目有很大的不同。我是把传统P2P项目的精髓结合区块链项目的特点来做,提出以用户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去中心化存储项目。 也因为如此,PPio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上来就直接完全去中心,而要经历3个阶段,”强中心“、”弱中心“、”完全去中心“。

你没有看错,我们没有一开始就直接完全去中心。这不同于现在的区块链项目。下面详细说一下,我是怎么思考的。

首先我的观点:区块链解决的是信任问题,不是数据存储问题。所以我在设计PPio的时候,不会将存储文件放在链上,在链上只存放资产,合约,证明等和激励相关的信息。数据存放在分散的存储节点节点上,使用P2P存储技术来分配和调度,不存入区块链,数据是可以被所有者删除的,但也只能被数据所有者删除。就像比特币,只有所有者能发起转账一样。

从本质上来说,PPio拥有两个系统:

这里,我解释一下我说的“中心”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在设计PPio的时候,存储方面从头到尾都是去中心的,数据永远存放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中。但是一个高效的P2P系统并不是只有存储节点,还有一些中心化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是用于管理大量的索引信息,跟踪信息等,让节点之间相互发现对方,让节点之间相互协调。就像Bitorrent系统中的Tracker服务器角色。这些服务器是不存放数据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中心化服务器,P2P网络会变得非常低效。PPio系统中也存在这样的角色,这就是我所谓的“中心”。

简单地说,区块链,激励,存储都是始终去中心的, 只有类似于Bittorrent的Tracker角色,才需要经历3个阶段。

这里,我先详细介绍一下PPio中的存储角色:

其他去中心化存储,如FileCoin, MaidSafe,都没有单独的监督节点角色,都要用他们的矿工节点兼做监督节点。我们核算了矿工节点的性能,如果承担监督工作,会有大量的密码学工作,就会要求所有矿工配置更高。FileCoin里面的矿工作用,有点类似PPio里面的存储节点,我们PPio为了降低存储节点的门槛,将提供存储服务的角色和监督角色分开,所以将监督节点独立出来了。

差不多介绍了基本信息后,我该详细介绍PPio未来发展的3个阶段了。

这些节点是去中心化的:用户节点,发布源节点,存储节点。

这些节点是中心化的:检索调度节点,监督节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结算中心,也是中心化的。负责计算节点之间的Token的支付。

这个阶段,区块链只有一条主链。主链上我们只存放资产信息,也就是用户有多少币,相应的转账记录。

其实,StorJ现在也处于这个状态,它的分布式存储是自己做得,它的激励直接使用的是以太坊上的ERC20代币。它是靠中心化统计,然后每个月按时给矿工发工资的方式来激励的。

这些节点是去中心化的:用户节点,发布源节点,存储节点

这些节点是联盟部署的:检索调度节点,监督节点。

联盟部署就是必须有PPio的许可才能加入并部署这样节点。这样做的目地是使用人为的方式来避免这些节点作恶,从而降低这个阶段的开发难度。

之前的结算中心服务器,在这阶段演化成了一组侧链,每条侧链上有多个节点交替产生区块。由出块节点做结算,其他节点对结算的结果做验证。侧链和主链之间分别做共识,侧链和主链之间通过预言机机制来通讯。

这条侧链我们称为合约链。如果这条侧链的性能不够,可以分裂出多条合约链。

这个阶段,区块链只有一条主链和多条合约链构成,资产,合约,证明均写在区块链上。但是合约链相关的节点是必须有授权才能部署的,简单地说,合约链处于联盟链状态。

这个阶段,所有节点都是去中心化的。这是PPio的最终状态,之前在”弱中心“状态下联盟部署的节点,如检索调度节点,监督节点在这个阶段就没有接入限制了,任何人都可以加入PPio网络并进行部署这些节点。

这个阶段,区块链依然保持一条主链和多条合约链构成。合约链也不在是联盟链,变成了公链。区块链共识算法也会在这段阶段实现最终共识算法。

这里我详细解释了PPio的三个阶段。这篇文章我先说到这里,可能你有不少问题。不要着急,下一篇文章我会讲解为什么要把PPio设计成三个阶段。

如果有关于区块链学习的交流,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

加我微信,注意备注: 区块链

wechat:omnigeeker

github: omnigeeker (Wayne Wong)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对于去中心化,很多人都有误解,甚至进入一个困局——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举例说明

中心化:SOA ESB中心化服务架构;去中心化:Dubbo、Spring Cloud去中心化架构。

中心化:上课;去中心化:学术交流
中心化:看;去中心化:玩手机
其他看法

通俗地讲,中心化就是一个或几个认证的嘉宾在讲话,所有其他人还能参与听,类似于上课的模式。而去中心化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讲话,都可以选择听还是选择讲,就像自由讨论模式。以前的门户网站是中心化,今天的博客,社交媒体都是去中心化。

当然在今天没有完全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就像大家普遍认为淘宝京东是中心化平台,但它们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社交渠道去分享发掘流量,淘宝有自己的“社区”,京东也有自己的“发现”,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形态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发现去中心化是一种趋势,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是一种适合我们现在人类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市场化,人人平等、互信,在这种原则之上的商务,或者业务逻辑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自从有了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区块链,很多中介也将面临升级和革新,像“华尔街”这种本质是金融中介的传统媒介或许很快会发展处新的模式。

去中心化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一个金融行业。在中国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迅雷”的共识中,科技是从中心化往去中心化的方向在发展,他们引以为傲的自家首创P2SP下载技术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而那时候,区块链还未被广泛认可。迅雷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它的解决方案是轻量的、低成本的;它是尊重隐私的,没有一个中间的数据库知道所有的事情;它符合社会的发展形态;它是一种环保共享的措施。迅雷在2014年就下决心去做去中心化的云计算,也就是知名的共享计算,就是把计算需求分布到千家万户去,把用户的闲置资源用起来。

这样的尝试得到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应,因为共享计算比云计算的边际成本更低,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社会计算资源紧张与计算成本居高的社会矛盾,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包括小米、爱奇异、熊猫直播都成为了迅雷共享计算的客户。实际上,当前社会的计算需求是在爆发式地增长,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4K、VR,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计算的速度越来越高,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想要解决所有的需求,那么就要求准备充足的计算资源。玩客奖励计划就是为解决这一刚需诞生的。

玩客奖励计划的意义在于在共享计算生态系统中,迅雷加入了区块链技术,对那些通过玩客云智能硬件分享带宽、存储和计算能力等闲置资源的用户发放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数字资产链克(原玩客币),而这一计划是用户免费参加的,用户也是自愿贡献闲置的计算资源给社会的。用户主动贡献闲置资源,迅雷支付链克奖励用户,迅雷再将资源转化打包出售给企业,一条基于共享计算的供应链就构建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完全的去中心化缺乏监管,存在一定被利用的风险,所以链克选择的区块链是“联盟链”,并不是跟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所以,迅雷仍然具有监管的权利。为减少和避免记账节点作恶事件的发生,以及保证用户的交易尽快进入区块,迅雷在选择记账节点时比较谨慎,初期会选择迅雷自己网络连通性好、稳定性强的服务器、以及合作伙伴网络连通性好、稳定性强的服务器作为记账节点,当下一代玩客云硬件性能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后,会选择分布在用户家庭中比较稳定的玩客云节点作为记账节点并不断变更。与此同时,迅雷联合政府积极打击投机行为,公布了坚决不ICO,打击第三方交易,采取实名制、不限量预售活动等手段坚决抑制炒作风险,从而保证了玩客云和链克生态的稳定和持续性。

诸如链克这样的区块链应用出现,让我们看到,去中心化的技术可以让行业不再变得那么极端,各种各样的机会都会因为新的机制引入而迸发出来,这不论是对行业还是整个社会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290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