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物联网?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物联网?,第1张

物联网是指各种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相关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但又不完全是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有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在感知层,我们在客观物体中植入了精密的传感器和芯片,有相关的感知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物体的状态信息从物理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前提,必须由传感器,才能获取物体信息。
光把物体的信息感知出来是不够的,要实现到网络上来传输应用,既包括ZigBee、蓝牙、红外、超宽带、近场通信等用于传感器网络或智能设备近距离通信的技术,也包括宽带接入。将物体与网络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万物皆可连。
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可分为管理和应用两个部分内容,在管理层有信息处理、应用集成、云计算、解析服务、网络管理、web服务。目前物联网在很多领域应用,智能家居、环保检测、城市管理、公共安全、远程医疗等。
物联网的原理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构建覆盖全球数万座建筑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建筑物(物品)之间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之间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移动互联网是"人-服务器-人"的框架,物联网是"物-服务器-人"的框架,两者是相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也采用TCP、>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这个拥有约900万常住人口、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的城市,在30年前仅仅是一个边陲小镇,只有26万人口、7辆汽车和2条水泥路。深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海关的支持,目前,深圳海关旅检业务占全国55%,加工贸易监管占全国1/5,快件监管业务占全国1/3,税收征管约占全国9%,运输工具监管约占全国70%。深圳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主要口岸,深圳海关也是全国任务最繁重的海关之一。

“敢为天下先”的锐意创新精神,雕琢着深圳的巨变。新形势下,当热遍全国的物联网概念逐步寻求落地时,深圳海关正成为海关总署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单位。

自动核放 5秒钟通关

深圳皇岗口岸,是全中国最大的公路口岸,素有“亚洲第一陆路口岸”之称。进出境车辆高峰时一天接近4万辆次,包括本地清关车、集中报关车、转关车、大小客车等。可是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皇岗口岸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车水马龙,堵塞不堪。上午10点,这里的进出关车辆并没发生排队现象,而且每条车道上,都没有工作人员值守,而是由系统对车辆自动核准出入。看似简单的抬杆、通行过程,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呢
深圳海关原副总工程师程仰贤告诉记者:“2002年深圳海关把自动感应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全面应用了自动核放系统,把以前每辆车通道上平均的通关时间由2分钟缩减到了5~6秒钟。以前通道上由于人工收单、录入核单、盖章,通关车辆动不动就堵上2~3公里。自从实施了自动核放系统以后,堵车现象消失了。”现在程仰贤和他的同事们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一旦运行监控系统检测出问题就会告警进行短信通知,技术人员就会立即处理。从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到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的各种故障,大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使技术故障对通关业务的影响大大降低。
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抬杆放行这一个简单动作,后面的支撑技术却不少――公路口岸车辆自动核放系统主要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集成了电子车牌、司机识别卡、电子地磅、电子栏杆、地感线圈、红绿信号灯、声音报警、LED显示、防闯关路障、红外感应、GPS和电子关锁通信设备等多项数据采集传感器和末端设备。
正是依靠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才实现了在海关关员的监控下对进出境车辆进行自动、快速地验放。并且这些感应得来的数据真正进入了业务系统,参与判别与决策,做到了不仅有“感”,还有“知”。例如,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采集、识别进出境车辆的资料数据,登记进出境记录;司机卡自动识别系统采集、识别司机身份的资料数据;电子地磅的作用则是在车辆经过通道时,采集车辆和货物的重量,并与申报数据进行对碰;如果上述几个判别结果都符合条件,那么电子闸门被打开,若车辆数据异常或受布控的车辆经过时,报警器会发出鸣叫。
记者在皇岗口岸的海关监控室看到,屏幕上不断显示出各个通道通行车辆的信息,除了正常车辆外,还会在窗口下部显示车辆查控情况,比如“货物总重量申报不符”、“该车获控”等信息。据了解,有的车辆为了逃避关税,在入关时,装载的货物远多于申报的货物;而在出关时,为了享受出口退税的政策,又会使申报货物数量多于实际数量。如何快速查验这些情况除了采取开箱抽查外,通过电子地磅大致称出其重量也是种快速比对方式。此外,系统的风险分析数据库会将一些经常有问题的车辆或公司的车号提取出来,当这些车通关时,将获布控被抽查,这样就将风险分析前置,使信息与物流监控高度融合。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关的公路、海运、特殊监管区域、内陆车场卡口在运行通道累计339条,7×24小时不间断验放。其中,公路口岸自动核放系统日均验放进出境车辆4万辆次以上,电子车牌发放数量47万张,司机识别卡超过6万张。

电子关锁 RFID是 “心脏”

在自动核放出入境的车辆中,记者发现一类特殊的车辆,它们的尾部挂着一把电子关锁,其外形跟正常的锁类似,只是形体较大。但是据程仰贤介绍,这是内部带有RFID芯片的电子锁。
现行海关转关直通货物监管主要采用传统的一次性铅封方式,以排队领封、人工 *** 作、肉眼识别等方式对集装箱进行机械施封、验封、解封,运行成本高、安全性低。这种监管方式 *** 作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海关大密度、高强度业务流量的监管要求。
2009年6月30日,按照广东分署的统一部署,深圳海关辖下的盐田港与黄埔海关辖下的车检场在广东省内率先正式启用电子关锁卡口联网,两地卡口联网试点车辆逐步推广使用电子关锁。
电子关锁的外形就像正常的锁,也为司机配有钥匙,司机将锁安置在车门或集装箱门上以后,通关时如果数据核对成功,当关员发送放行指令,过通道时卡口系统发出施封指令,电子关锁的RFID感应到这些信号以后则自动施封。电子关锁坚固耐用、防伪性强,属于机械与电子双重锁闭,具有机械锁定、电子施封双重功能。电子关锁作为无线终端,主要实现信息存储、无线通信、机构控制、状态监测等功能。
“电子关锁卡口联网的主要业务模式是国内海运转关,大鹏海关作为口岸海关,使用总署版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程仰贤介绍说,在深圳盐田港,卡口系统自动对电子关锁验封、解封,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试点车辆的《司机薄》不用经过海关批注、盖章,节省了《司机薄》流转的时间和成本。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的车辆约4000多辆,从2009年6月30日到2010年7月31日,参与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的车次累计超过17万辆次,目前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车辆日均800车次以上。电子关锁卡口联网应用之前,每辆车平均每天只能跑一趟,现在每辆车平均每天可以跑15趟,效率提高了50%。
记者在皇岗口岸看到,一些司机仍然在监管场所排队购买铅封锁,售价大概10元钱一个,是需要等待关员手工施封验封的,这类锁无法保证通关车辆在全过程不被开启,而且容易被仿效。程仰贤介绍说:“现在铅封锁与电子关锁并存,电子关锁可以使每车次时间节省30分钟到1个小时,售价也不贵,还可以大大提高通关效率,未来有替代传统锁的趋势。由于卡口验放自动化程度高,海关允许车辆24小时通关,深受一些快件企业的欢迎。”联邦快递、EMS等都装备了电子关锁。据了解,为了使电子关锁行遍各个口岸,近期海关总署正在组织标准制定工作。
目前,电子关锁已经成为跨境快速通关的核心支撑技术。
现实工作中,当从事跨境公路货物运输业务的承运人或代理人,在车辆进境前或出口货物报关单申报前,向出境地或启运地海关申报载货清单电子数据,海关应用电子关锁和GPS卫星定位等监控手段进行途中监控,如果有人试图开启电子关锁或集装箱离开车体,报警信号会通过车载设备传给监控中心,这样就能对车辆及其所载货物进行实时监控。
据了解,跨境快速通关于2007年8月启运,截至2010年8月,共开展了46万车次的应用,使深圳海关成为大通关链条中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环。目前跨境快速通关主要应用于香港、澳门到全国海关货运、快件监管,业务量日均140车次左右。

物联网充当前海湾保税区“保镖”

2010年8月19日,是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010年8月,码头吞吐量已近180万标箱,进出口总值约46亿美元,海关监管货运量155万吨,审核各类报关单证11万份,上缴税款54亿元人民币。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用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包括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全部用地,妈湾港5、6、7号泊位及堆场。但是,特殊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监控问题一度困扰着保税港区。
在2009年前海湾保税港区建设时,由于特殊的地域限制,保税园区与保税港区之间需经过社会道路,无法实现封闭围网。这个时候,深圳海关通过综合运用电子关锁、GPS、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区域间的物流严密监控,建立起了电子围网。
在蛇口海关的监控中心里,记者看到一整面显示大屏,工作人员通过它实时、动态地监控着调拨物流的状态。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均由调拨卡口进行验放,系统联动了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GPS监控系统等相关系统,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子闭合通道,目前日均调拨量约1100多车次。
蛇口各码头与集中查验场之间、蛇口各大码头之间的调拨业务备案车辆在200部左右,日均调拨量约600车次。“特殊场所之间物流调拨应用的实现,简化了海关转关手续,也加强了对货物流转的监管。”程仰贤说。
此外,盐田、蛇口港还与英国、荷兰开展了智能集装箱的安全智能贸易试点,在集装箱上加装RFID电子标签和电子封志,结合GPS,在集装箱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将信息传输到货主或海关系统上。

平台动“大手术”实现物联网进阶

深圳海关在物联网应用上走在了前面,可是他们也最先遇到了发展阶段的难题。
“深圳海关物联网应用起步较早,1996年下半年采用瑞典有源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制作电子车牌,在深圳的皇岗海关,以4条空车通道进行试用,获得了成功。”程仰贤回忆说,“从1999年开始,我们改用美国无源RFID技术研发海关卡口自动核放系统。到现在已经有4方面的应用与物联网相关。”即前文介绍过的公路口岸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应用、跨境快速通关应用、电子关锁卡口控制与联网应用、特殊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应用。深圳海关当之无愧成为物联网应用的先行者。
然而,“先行者”的烦恼接踵而至。随着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末端传感设备进入深圳海关信息系统,如何让这些设备更好地联动起来仅仅靠原有系统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深圳海关技术处软件开发科科长李小绵深有感触:“物联网必须要与业务系统相融合,才能发挥优势。但现在往往新增一个传感功能,就得涉及很多程序改动。多种传感设备的引入,对IT系统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架构是10年前设计的,显然有些过时了。”
在这样的困扰下,深圳海关下决心对系统“动大手术”,采用一种新的OSGI(开放服务网关)框架,它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和动态化的特点。OSGI服务平台提供在多种网络设备上无需重启的动态改变构造的功能,为了最小化耦合度和促使这些耦合度可管理,OSGi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它能使这些组件动态地发现对方。程仰贤介绍说:“别看系统改造前后,功能是一样的,前台几乎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是后台却是连架构都更新了。”这种“暗度陈仓”的改动,着实给深圳海关技术处出了道难题。
目前深圳海关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和控制设备种类很多,有十六、七种设备,几十种类型,集成难度可想而知。据李小绵介绍,目前系统正在开发阶段,这是深圳海关承接的署级项目,准备2011年上半年完成开发与测试,下半年部署,届时深圳海关339条通道都将进行切换。今后新增各种物联传感设备时,仅需遵循统一标准即可灵活接入,各种新业务也可以通过热插拔的方式动态增加。“所有的程序都是由深圳海关技术处自己组织、控制开发的,没有外包给别的公司。”程仰贤介绍说,“海关业务特殊,需要自主开发,不依赖于任何一家公司,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碰到一些项目实在人手不够,会很有限度地借助一些外面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节点,深圳海关不断完善整合各项业务,优化通关环境,而信息系统在深圳海关的地位已经无法替代了,不断与业务的融合,才能发掘出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助推深圳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深圳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访手记 要“感”更要“知”

物联网发挥作用,除了传感器感应获取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后台的分析系统。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见成效的。程仰贤在海关技术处工作了28年,他回忆起自己1982年刚刚来到深圳海关时,都是自己动手用汇编语言写程序,敢于尝鲜、自给自足是深圳海关技术处的特点,所有的系统都是由自己人动手开发,维护,这对于100多人的班子来说并不轻松。而且随着业务系统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压力也随之增加。目前除了跟物联网紧密相关的通关类业务外,技术处还开发了政务类系统、风险分析类系统和对外服务类系统。
深圳海关自主研发的智能布控系统就是建立在感知层之上的决策应用。智能布控系统是以风险管理部门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为支撑,按照设定的数学模型,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运算,筛选出高风险对象,对卡口自动核放系统直接下达布控指令,被控对象到达卡口时即行报警,由海关人员实施查验,非布控对象则可快速通关。物联网的这种应用,既加强了海关监管,又提高了通关效率。
物联网要真正发挥作用,就不能流于形式,一定得深度融合进业务系统。怎样鉴别物联网是花瓶还是饭碗看看业务数据是否流淌其中,还需要从“感”到“知”的畅通。(文/许泳)

3 Kittenblock中快速上手IOT

31 加载IOT插件

插件已经成功加载:

32 建立IOT本地服务器

我们重新复习下MQTT物理模型:

1首先物联网肯定有一台服务器。不然那些要联网的设备把接收到的数据发给谁呢?服务器的作用就是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分发数据

2多个联网的设备。它们的作用就是给服务器发送数据,或者接受服务器的数据。

本节实验,我们用我们的Kittenblock将本机电脑设置为IOT本机服务器,并且本机也作为一个联网的客户端,对服务器进行消息发送

为了方便学校上课场景(连接外网服务器不方便),我们可以直接通过Kittenblock后台建立起IOT本地服务器。

刚建立器IOT本机服务器,设备列表是空的,当然因为没有设备连接到本地服务器上

33 连接服务器

拖拽积木,设备的ID名称可以自由填写,这个名称是显示在服务器上的

更改完信息后,记得点击下积木块,才会执行这条指令

回到本地服务器的列表查看,可以看到设备CCFIVE已经连上上服务器了

34 订阅话题

设备已经与服务器成功连接后,我们需要进行话题订阅,话题的形式一般是“/”+英文,当然不用“/”也是OK的

回到本地服务器的列表查看,可以看到设备CCFIVE已经订阅了"/hello"的话题

35 话题广播与接收

因为我们现在只有一台设别,所以话题我们自己发送自己接收,我们写一个接收程序,让舞台的小喵说出来

话题发送与接收

现象结果:

36 多台电脑MQTT相互通讯

如果你的实验环境下有多台设备,不妨将多台设备都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上,例如下图电脑A、B、C都连接到1921680117上,然后对应向共同的话题推送消息,这时候其它设备如果也订阅了这个话题,它也会收到消息更新。

欢迎点击下图进入海事局船员申报系统电子平台!

点击进入《《《船员申报系统电子平台

以智惠民 水上畅行

——海事监管服务信息技术运用亮点扫描

加快海事“三化”建设,助力交通先行发展。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海事人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向科技要安全、要资源、要效益的新路子,激发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服务新动力,创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服务模式,践行水上交通安全发展新理念。

顶层设计:智慧成网 畅享一站式服务

古诗有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最高层次上统揽全局,才能将所有细节尽纳眼底。

经过周密酝酿与细致筹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2011年发布了《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明确了智慧海事的总目标为:对内协同管理、对外提供“一站式”服务。按照顶层设计,他们成立了中国船舶动态监管中心,推广应用海事协同管理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

“以前海事系统的各项业务都各自独立,查验船员信息、船舶信息、通航信息等,都要登录不同的平台查询,一个行政相对人有很多个账户。通过应用这两个平台,我们搭建了各项业务高速互通的网络,实现了各个业务部门和各地海事部门横向、纵向联通,每个行政相对人只需拥有一个账户,一次登录,便可‘一站式’办理所有业务。”部海事局信息处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两平台”已集成接入了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海事法制管理系统等10余个应用系统,累计注册用户2万余人。

“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就像一张高速公路网,打通各类海事业务应用中的“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激发海事信息资源的综合效能,达到了“1+1>2”的效果。

AIS信息服务平台:天涯变咫尺 便利触手可及

“我在家里就能知道他的船在哪里航行,是否安全,放心多了。”说起AIS信息服务平台,海嫂张静的脸上微笑自然绽放。

互联网时代,对政府部门来说,掌握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公共服务才是王道,海事概莫能外。2015年2月4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自主研发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这是中国首个免费对外开放的实时查询船舶动态的官方平台,也是海事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发挥专业优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便民惠民的一项新的成果。

AIS信息服务平台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建设的AIS岸基网络系统为基础,采用当前最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基于S57标准电子海图数据的OGC海图切片服务,集成了中国沿海及内河AIS船舶信息、船舶劳氏数据信息、港口基本信息、潮汐预测信息、气象信息等综合数据,具有沿海数据覆盖范围广、数据更新频率高、数据准确等优势。初步估算,AIS信息服务平台掌握日均船舶数量35万艘的动态数据,由于权威可靠的数据来源,该平台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AIS信息服务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让远在天涯海角的船舶信息,近在眼前,使得船舶调度更加精准。“以前,电煤船都会按照作业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航行。如今,有了AIS信息服务平台,这种 *** 作模式正在渐渐发生改变。”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楼于海举例说,通过AIS信息服务平台,电煤船在港口出发前,通过查询目的港的实时船舶动态,了解到目的港滞港船舶较多,如果按照正常作业计划,到了以后会滞港,影响正常作业。于是,调整航行计划,采取经济航速,既避免了滞港又节约了成本。

受益的不只限于航运企业,还有港口企业。港口企业通过AIS信息服务平台能准确掌握船舶的一举一动,便于合理安排调度和管理。

AIS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船舶实时定位功能,给保险公司、海事法院等相关单位也带来了便利。比如,针对船舶肇事逃逸等行为,海事法院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定位。AIS信息服务平台在应急处理中同样可以大显身手。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如果突发意外事故或者应急情况,该平台的实时定位和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就会大显神通,帮助救援。

口袋工程:将幸福装入船员口袋

“有了海事局的‘幸福船员’微信和APP客户端,真是方便多了,只要带着手机,就能把所有东西放进口袋里,既可以查看个人培训、考试、发证信息,还能查询相关服务机构、培训机构、体验机构信息,就连气象信息也有,还能随时查询各类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轮机长朱晓亮曾感慨地说。

船员口袋工程是海事部门“互联网+”在船员管理和服务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O2O等技术为船员提供服务,为海事许可、监管和服务提供一体化的平台。

船员口袋工程是一项综合的船员信息化服务工程,实现了从“网上海事”到“指尖海事”的提升。该工程包括移动服务平台、自助服务平台、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和远程考试平台,其中移动服务平台提供短信、微信、APP应用等服务,自助服务平台为船员提供自助式信息查询、准考证打印、证书申请、任解职手续办理、缴费等服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是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为船员提供远程教育和培训。远程考试平台是通过在基层海事站点安装远程考试终端,实现船员考试随到随考。

虽然船员每天的工作都是与冰冷的江河湖海和钢筋铁板打交道,但是通过口袋工程,他们感受到了海事部门最质朴的关怀。船员口袋工程真正击中船员业务办理中的“痛点”,大大提升船员幸福指数。目前海事船员短信、微信用户已达56万,共计发送各类服务信息350万条。

电子口岸查验系统:查验手续 一“网”搞定

海事部门作为口岸查验部门,承担着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船舶进出口岸畅通等重要职责。传统的口岸查验模式,需要船舶代理携带船舶证书、文书、船上人员证件、货物等资料到各查验部门申报。为完成一艘船舶的进出口岸手续,船舶代理往往需要往返于码头和查验机构,申报时间长、成本高,很容易造成因手续办理时限长,船舶不能按计划进出港,进而影响港口泊位使用效率和口岸通关效率。

这一状况随着天津海事局牵头开发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电子查验系统”开通成为历史。这个系统以天津电子口岸为平台,将海事、海关、检验检疫和边检四家口岸查验单位独立的查验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网上申报、远程打印”的功能。

据天津市船舶报检协会测算,这一无纸化电子查验系统,仅在天津口岸每年可为船舶公司节约运营成本约9000万元,为港口增益约3600万元,为代理企业节约约360万元,累计效益约13亿元。

各地海事部门为提升口岸查验效率,推出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如今进出南沙港的国际航行船舶通关只需要2分钟,这是南沙自贸区建设以来,南沙海事处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南沙海事处积极协助推动“国际船舶进口岸审批”业务“单一窗口”上线运行,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国际航行船舶登记特殊政策,协助完善南沙自贸区网站栏目、口岸管理信息“三互”合作机制等项目建设。目前,该海事处海事口岸管理工作已与南沙自贸区的“单一窗口”实现对接,完成船舶进出口岸申报许可和查验、海运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和核验流程信息化工作。

智能终端:将执法行为“晒”在阳光下

江苏镇江征润洲海事处执法人员在定易洲锚地巡查时发现一艘名为“溧水机XXX”的船舶涉嫌超载运输。海事人员登轮检查,但该轮船主拒绝出示证书。执法人员随即通过“海事通”对船名进行核实,发现海事信息系统内并无这艘船舶。执法人员再次对该船船名位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在“溧水机”后面隐约被除去了“1”这个数字。经核实船上的《航行日志》,确定了其船名,“海事通”当场验证得到证实。在铁的证据和事实面前,该船主承认因超载运输货物,为逃避执法人员检查而涂改船名的事实。

“海事通”是江苏海事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发的一款移动办公执法终端,是海事执法智能终端的重要组成,也是网格动态监管模式的重要硬件支撑。“海事通”具备强大的现场综合查询功能,不仅可以查询船舶基本数据、船舶签证情况、在港船舶动态、重点跟踪船舶查询、滞留船舶查询等各项业务数据,而且可以查询海事相关法律法规,为现场执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如今“海事通”已经走向全国海事系统。海事工作人员在海事搜救现场、行政执法和证据搜集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海事通设备,及时记录和传输现场实况,克服了过去单纯用语言无法全面正确描述事件的缺陷,保证了执法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推动执法管理活动的快速化和扁平化。

张家港海事局海巡艇“0872”巡航时发现F2黑浮、F4黑浮损坏,FB61红浮发生位移,海事执法人员立即用配备的“海事通”拍照功能进行了拍摄,并附文字说明后通过“网格部件异常”栏目将该事件迅速报告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又及时通过流转系统采集将相关信息报送至上海航标处,由于图像、文字信息直观、清晰,航标部门很快就成功修复和归位了航标,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提供了保障。

智能终端除了“海事通”,还有海事执法记录仪,执法人员的一言一行、与行政相对人有接触的一切活动,海事执法记录仪都实时、准确记录,有效增加了执法的透明度,保证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执行现场巡航任务的江苏海事局海巡艇“06862”行至万方码头,发现加油船“恒达8”正在为“金穗”轮供应燃料油。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供油作业需向海事部门报备后方可实施。以往现场检查时,遇到类似情景需要向指挥中心核实,如今,有了全程执法信息化,海事执法人员只需打开随身携带的“海事通”终端,进入管理系统,就能在线核实。在核实该项作业的报备记录后,执法人员便录入检查结果,随后收起“海事通”,继续巡航。这段过程,被其肩上的海事执法记录仪一一记录,这些实时、准确的内容会自动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备案。

电子巡航:“智造”虚拟执法员 让监管高效无死角

在广东佛山三水海事处河口监管点,海事工作人员老张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巡航。只见他熟练地 *** 作起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按照规定的“电子巡航”步骤,选定、点击、放大、转换……几秒钟内,辖区水域的实时视频图像就在屏幕上自动接力显示出来。仅仅花了20分钟,他就完成了当天的巡航任务,而在过去,这至少需要跑5个小时现场才能完成。随后,老张麻利地填写完巡航日志,又投入到下一项紧张的工作当中。

从5小时到20分钟,这就是电子巡航的神通。

电子巡航,即用虚拟海巡艇在电子巡航平台上对辖区水域实施现场巡航。这项科技监管手段通过整合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无线甚高频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可将船舶航行的动态信息实时显示在海事监管人员面前。

“电子巡航为我们‘智造’了3300多名虚拟执法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地按照指令做好水域监管,发现异常自动预警,像3300多名‘哨兵’。”广东海事局科技信息处处长王继洪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任何一艘在广东海事局管辖的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船舶,它的静态数据,如船名、船长、起止港、运载货物;它的动态数据,如位置、速度、航向、航迹;它的关联交通数据,如码头靠泊、锚地锚泊、航道船舶航行秩序情况;它所在区域的水文数据,如风力、风向、能见度、潮汐情况,均能在海事局指挥中心和各分中心实时动态显示和存储,并能随着船舶的航行自动在各辖区VTS分中心之间传输。

现在,海事系统正在全面推进电子巡航的广泛应用,以利用电子手段为船舶提供更优质海事服务并有效减少水上事故发生。通过电子巡航,他们解决了长期困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难点:解决了无法实时动态掌握辖区所有船舶信息的难点,做到了如指掌;解决了派船派人却没有目的巡航的难点,做到了精准登轮检查;还做到了能够在应急救助时对事故船快捷了解,并调动所有应急人力和物力资源打出组合拳,迅速有效地救助。

北斗卫星导航:厘米级精度征服用户

悬于夜空的北斗七星,千百年来为华夏子孙指明着季节与方向,如今,一颗新的北斗卫星绕行在地球上空,用更加精准的定位延续着“北斗”这一名称自古以来的使命。它不仅是中国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它一跃跻身国际行业标准的前茅,造福全球。

2014年11月,在伦敦召开的IMO MSC 94次会议上,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认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全球海事无线电导航系统组成部分,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进驻国际海事领域的“通行证”,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获得了同样的国际地位。

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共同组织下,北斗海事国际标准推进与实施工程顺利开展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与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行导航、水上交通管理、船舶遇险搜救和港口作业与物流等领域,提高海事作业效率,并确保航行安全。

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监测评估表明,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不仅满足指标要求,在部分地区服务性能更优于10米。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米,而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米左右。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进一步研究建设的北斗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北斗CORS系统),甚至可以将三维定位精确到厘米级。“在这之前,我们的定位都只能精确到米,像码头升降、船舶靠泊、海底管道铺设和海上钻井平台建设这些工程在作业时,精确到米级的定位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进柱介绍说,“实现厘米级的定位服务,打破了国外导航系统的技术垄断,为一些精度要求高的工程提供自己的定位服务。”在洋山港E航海平台中的高精度船舶定位、中国自主建造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站桩定位等现场,北斗CORS系统都大显神通,证明了自己的雄厚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业提升,标准先行”。国际海事组织对北斗系统作为全球海事无线电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认可,正表明我国智慧海事建设的高要求和高水平,预示着插上科技信息翅膀的海事事业正越飞越高。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283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