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有哪些应用?

虚拟化有哪些应用?,第1张

厂商主要三个:VMware,Citrix,MS,三个厂商对应的较成熟产品是VMware ESXi,Xenserver,Hyper-V,都是裸机虚拟化

个人家用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Windows)/Fusion(Mac)、Oracle VM VirtualBox、QEMU(Linux)

企业商用使用:

VMware vSphere系列、Citrix Xen Server、Microsoft Hyper-V、KVM、华为Fusion Sphere;

(1)公有云平台: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QingCloud;

(2) 混合云平台:ZStack,BeyondCMP,CAS虚拟化平台等;

(3) 私有云平台:VisionStack杭州云容,ESCloud易捷云,Ucloud,AWCloud,ZStack等。

虚拟化、云化、超融合等,都有不可绕过的问题,就是虚拟机或者服务器对USB设备的不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推荐是EastFax   USB  Server网络远程连接调用USB方案。

VMware

微软:Hyper-V

思杰:XEN(开源)

Rethat:KVM(开源)

国内厂商还有曙光,联想,华为,云宏,华三等。

虚拟化的应用 
1、Openfiler NAS和SAN
2、Opsview监测工具
3、Cacti网络绘图工具
4、M0n0wall防火墙
5、AS Communication Gateway
6、WebGUI CMS
7、BitNami WordPress
8、FOG计算机克隆工具
9、云桌面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是指将一台计算机(称为物理机、物理服务器)通过hypervisor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的技术,这些逻辑计算机又被称为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每台虚拟机都拥有独立的“硬件”。虽然你可以在虚拟机的 *** 作系统中看到这些“硬件”,不过它们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通过hypervisor将物理机的硬件虚拟而来。虚拟机运行时,虚拟机硬件的工作实际是由物理机的硬件完成的。

hypervisor又被称为虚拟机监视器(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是实现物理机虚拟为虚拟机的 *** 作系统或者软件,它为虚拟机提供虚拟的硬件资源,负责管理和分配这些资源,并确保上层虚拟机之间的相互隔离。hypervisor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 作系统,直接安装在物理机上;另一种是应用程序,需要先在物理机上安装 *** 作系统,再在 *** 作系统中安装hypervisor。

有效提升可靠性

很多企业用户对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架构有一个常见疑惑:x86 服务器构建的系统可靠吗?虽然 x86 服务器本身存在单点故障,但超融合是以集群方式工作的;而且其核心分布式存储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利用多副本等技术,构建具备更高可靠性的大规模系统。这些技术都是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核心。

除此以外,部分厂商都提供了具备数据校验、机架感知、双活、异地备份等特性的企业级存储服务,以及和第三方产品整合的企业级高可用和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并发性能大幅提升,I/O 延迟降低

以下以 某超融合软件为例,介绍超融合如何提升性能并降低访问延迟。

其中,分布式架构提升了系统整体的聚合性能;SSD 缓存机制提升了单节点访问性能;I/O 本地化机制是超融合部署模式下才具备的优势,可以进一步降低访问延迟。需要注意的是,I/O 本地化某些自主研发的支持,基于 Ceph 等开源产品构建的超融合是不能支持的。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由于双控成为瓶颈,HP 3PAR 8440 在 8 块 SSD 基本已经到达最大性能,但该读写性能仅使用 4 个  超融合节点即可达到。

可扩展性大幅提升

如前所述,超融合的核心分布式存储相对于传统存储在可扩展性上有了本质的提升。

其中,异构节点支持需要和厂商确认,部分厂商可以支持,但很多厂商不提供此类支持。

运维难度大幅降低

超融合在整个产品运维周期中,不仅大量 *** 作被自动化、运维简单,而且时间短、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要求,将 IT 人员解放出来着手更创新的工作。

采购成本和总拥有成本的降低

在客户最关注的成本方面,服务器 + 超融合软件(或超融合一体机)的采购成本,相比服务器加传统中高端存储,已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除了采购成本,超融合在总拥有成本上有更大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274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