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U做成显卡的过程涉及到哪些厂家?设计商?生厂商?

从GPU做成显卡的过程涉及到哪些厂家?设计商?生厂商?,第1张

显卡代工已经不是个秘密,不过, 你确实知道目前市面上的显卡是由哪些工厂代工的吗?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资料说说,让大家都能更清楚自己的手上的卡到底是哪个厂出 的,对大家购买显卡也多个认识。
实际上,市面上我们所能买到的显卡,99%以上都出自微星、华硕、鸿海、撼迅、丽台、技嘉、同德、柏能(蓝宝)、承启、捷波等几家厂之手,这几个厂家的显卡出货量占据了全球显卡销量的九成以上,而其中的微星、华硕、撼迅、丽台、鸿海、技嘉、同德、柏能8大厂家,更以其分别上百万片的年出货量,位居全球8大显卡制造商之列。目前丽台已由鸿海代工,而丽台则开始专心做产品研发,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市面上看到不同品牌的显卡,大多数由同德、柏能、撼迅等代工。
小影霸、昂达、七彩虹、铭暄、盈通等国内板卡品牌的低端显卡大部分都出自同德;
无论在显卡的低中高端市场,鸿海的触角无处不在,其掌握庞大的代工订单,如戴尔、惠普等一线品牌机大厂显卡的代工生产(以此可明 白市场上的工包戴尔、惠普等品牌厂的工包板卡出自谁手),如这些家的ATI系列显卡几乎所有的戴尔订单都与鸿海合作生产;
撼迅显卡做工精良,其全面为其在国内的品牌迪兰恒进提供代工服务,而七彩虹、昂达、小影霸等品牌的部分中高端显卡亦来自于撼迅厂 。其生产的ATI显卡多采用红色基板。
这样说,大家大概明白了:
只有兰宝、华硕、技嘉、微星几家的显卡是自己生产的,其他品牌的显卡,如影驰、七彩虹、昂达、铭暄等,只有少部分可能是自己生产 的,其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撼迅、同德、鸿海等厂代工的。要买原厂的显卡,恐怕就只能选兰宝、华硕、技嘉、微星这几家了。
找到了些更准确的资料,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可以解决很多疑惑,如elsa的卡到底是谁做的? 现在很热的yc卡又是出自谁手,选购显卡前可以参考这些资料(大多数品牌的OEM厂商是经常更换的,所以下面的介绍只在今后的一 段时间内准确):
1七彩红、昂达--的一部分主流显卡都是由翔升做的

2铭暄、盈通、昂达、七彩虹、双敏小影霸的低端:由深圳的同德(Palit)代工,

质量一般,但市场销量很大

铭暄、盈通、昂达、七彩虹、双敏小影霸的中高端:ATI的由蓝宝或者撼迅

(PowerColor)代工,nVidia的由承启代工,双敏还有青云代工的

3迪兰恒进:由台湾撼迅代工

4、斯巴达克:捷波代工

5、松景:有精英代工

6、双捷:由青云代工

7艾尔莎----最早的艾尔莎绝对的原厂制造,因为它自己开发设计并生产这种非公版的显卡。

而后来随着NVidia开发速度的加快,以生产非公版著称的艾尔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新的板基,

因此现在的艾尔莎找人代工很正常。MSI不是直接给ELSA带工,我是听说MSI是nVIDIA的公版OEM。

细心的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类似的卡都是这样的,MSI制作公版,而ELSA使用公版,同样的还有

例如昂达每次出新卡,都说是ELSA带工的,我仔细对比了一下,还真是一样的,只在微小的方面存

在差别(例如BIOS的版本和电容的类型就不同),但是到底是谁给谁作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以前ELSA

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开发并使用nVIDIA非公版设计的,有很长一段时间nVIDIA的部分卡

Quadro系列)都是ELSA给开发的驱动,但现在它也开始使用公版了,前一阵子网上传得很厉害的ELSA

申请破产的事情不知大家知道不,官方网站翻译过来,大概内容就是“ELSA已经无法承担高额的开发费用,

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来源,就准备申请破产”之类的话。还好现在它还健在,不过现在Quadro系列已

经开始授权给丽台了(Quadro系列以前都是ELSA独家授权的)德国elsa的显卡部分则由MSI和技嘉代工

8、新天下小影霸:高端是承启做的,其余都是深圳板卡一条街出的

9耕升---是目前活在市场上的为数不多的独立开发设计并制造的显卡厂商之一,其制造的显卡以功能、实用、价格闻名于市, 不可多得。
备注:
资料这里有些旧,写这个资料的时候,耕升还没有被同德收购
虽然凭借同德强大的生产能力,加上耕宇的品牌和研发,或许2005年耕升借同德会逆势而上。耕升虽然被收购,也不代表耕升这个品 牌从此死亡,只是换了一个老板。而欧洲耕升(Gainward Europe)的团队仍然继续运行,管理层也保持不变。
但这同样表明,曾经风云的老耕升(耕宇)在激烈的显卡营销中最终兵败。

10华硕----一直以来都自己生产显卡,而且一般都在公版的基础上有所改动。

11微星---是NVidia公版代工第一大厂,丽台是NVidia亚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

起开始提供他专业显卡芯片,要知道,以前只提供给艾尔莎。

12技嘉---也是显卡代工大厂,但是之前其跟Matrox合作生产G400显卡很失败,因此我就不多说了。

13ATI原厂显卡---制造工艺与用料堪称一流,但是据说要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以鼓励第三方制造厂。

哎呀,以后大家能买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还是支持一下耕升吧。呵呵。ati系列由部分由撼讯代工。

14创新---找微星代工nvidia系列已经差不多一年半

15台积电为nvida的gpu代工

16韩系显卡---不论做工还是设计都绝对的一流,比如说SUMA,但是国内很少见。

17联想---联想的显卡是微星MSI的、MONITOR是冠捷AOC
补充
1微星好比板卡江湖中的武当,太极内功深厚,但道家清心寡欲对残酷主板江湖而言并不太适合。2004年全年显卡出货仍由微星拔得头筹,微星2004年约出货760~800万片,华硕2004年显卡出货约750~790万片,微星仅比与华硕领先约10万片,微星在2004年仍保持了显卡龙头老大的地位。
微星拥有NVIDIA、ATI显卡全部产品线,微星还是NVIDIA公版显卡代工第一大厂。微星显卡无论是做工还是性能都相当出色,其主走中高端路线。微星显卡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其是少数几家能独立推出比公版更强大的非公版产品的厂商。
微星板卡类产品实行三年保修,从购买之日起至三年内微星实行免费保修。微星显卡注重品质注重稳定性而早期产品不注重超频,但微星产品仍被许多DIY用户奉为经典。微星显卡在欧美销量较好,亦比较注重大客户,但对零售市场关注比较少,国内二级市场上较难买到微星显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星显卡的推广。
老实的微星总被人欺,华硕老总施崇棠先生2004曾放言,2004全年要拿下1000万片显卡出货量,超越2003年显卡出货龙头微星800万片的水平,一举拿下显卡全球第一宝座。但微星也不是一盘任人吃的菜,经过2004年的顽强拼搏,其保住了800万片的出货量,亦保住了全球第一的桂冠。而且微星预计,2005年其显卡出货将较2004年成长5%,将达到8XX万片,市场占有率将逾15%。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华硕,2005年微星很难再阻挡其谋求第一的趋势。
2 华硕好比板卡江湖中的少林,其威自在。华硕显卡一贯是高品质、多功能的代名词。华硕在板卡界的实力不用多说,2004年华硕全年显卡出货量约750~790万片,仅次于MSI。但华硕在2005年的战斗意志更坚决,使得2005年显卡厂龙头宝座更多的罩向了它。
在华硕巨狮计划猛攻下,2004年第四季(Q4)华硕显卡出货量逼近250万片,跃居单季出货龙头,超越微星约20~30万片,让板卡业感觉到了震颤。但华硕的目标肯定不止于此,华硕2005年在通路及OEM接单目标更高,其目标是2005年显卡出货突破1000万片大关,超过1200万片高目标。如能达成此目标,华硕2005年显卡全球市占率将突破20%,并比2004年出货大幅增长60%。为达到此目标,华硕已推出面向入门级到中端市场的X系列显卡,期望显卡能因此象推出X系列主板一样一飞冲天。
从2005年初反馈的信息来看,华硕正稳步前进,华硕显卡2005年一月份的显卡出货量再次领先,以单月出货88万片的成绩领跑全球显卡市场(华硕:88万片、微星:60万片、技嘉:27万片……)。华硕显卡单月出货量达到88万片,相比微星超出近50%,成为华硕集团继主板之后另一头势不可挡之猛狮。但这只是针对传统主板厂商的成绩,面对强大的泛鸿海集团和同德同厂家的代工竟争,华硕欲在2005年独霸显卡江湖并不是一路坦途。
就华硕显卡而言,华硕显卡的品质自不用说,其中高端产品获奖无数,这来自于于其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华硕每款产品出来之前都有完整的测试,就算是同质化的产品其也会进行完整的测试,这样出来的产品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调整;还有就是华硕特有功能的部分,例如在高端产品的散热部分,每款新产品推出的时候,同质化的产品散热部分都一样,而华硕的则不同,华硕所用的都是特别经过测试的,从众多方案中挑选的最适合那款产品的。而且华硕认为,ATI和NV两家厂商的擅长是在芯片的设计,而非layout,以华硕的眼光,ATI和NV两家厂商推出的大部分公版在一些部分还是需要修改才能达到最佳化,因此华硕会对这两家厂商推出的公版加入一些自己的设计想法已达到产品最优。这或许就是华硕显卡产品的与众不同点吧。
此外,为了在2005年获得更大的成功,华硕在2月底对其旗下所有显卡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价格调整,最高调整幅度超过25%。这是华硕显卡有史以来涉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价格调整活动,目前华硕所有显卡产品已经开始以调整后的价格面向广大用户销售。在本次的价格调整中,仅基于AGP 8X平台的显卡产品就包括了近30种各种型号的产品,如A9550GE/TD/128M、V9520-X/TD/128M、N6600/TD/128M、N6600GT TOP/TD/128M、V9999GT/TD/128M等。此番行动使其产品价格已接近很多二线显卡品牌,必将促发华硕显卡的销量激增。
3峨眉派功夫讲究秀外慧中,这点与技嘉颇同。技嘉与撼讯、柏能一起曾被称为ATI显卡的三大制造厂,自从技嘉在2002年度推出基于GeForce3芯片的显卡之后,技嘉将显卡生产业务转移到了ATi显卡的生产和销售为主上。而自从华硕加盟ATi阵营,并同时计划生产A卡N卡以来,引起多家业界厂商的连锁反应,目前,技嘉也是ATI和NVIDIA两家的显卡都兼顾。
技嘉2004年的出货量为300万片,虽然只有前两者的一半,但技嘉仍表示2005年将为赢得更多的ODM、系统集成商(System Integrators)的定货而不懈努力。在欧洲市场上,ATI显卡的销量近几年来都要好于NVIDIA显卡,面对华硕、精英,以OEM厂商身份向欧洲整机商Medion公司提供ATI显卡的微星等,保证欧洲市场的份额对于技嘉公司来说很重要。而在亚洲市场上,技嘉显卡也拥有不错的声誉,为了占领中低端显卡市场,其加大了在亚洲市场中低端显卡的推广力度,其很多产品的价格已能比肩二三线显卡品牌。技嘉2005年的目标将是稳中有增,也就是先保住300万片的出货量,再看风向而为。
除此而外,值的关注的还有技嘉集团子公司台湾精星(GigaCube),其一直以ODM及通路订单为主,主要面向中低端板卡领域,2005年则将在自有品牌上有所突破,其也享有ATI提供给其他一线厂商的所有条约的待遇。
4 撼迅对于DIY用户而言,亦是一个声名显赫的角色,其在显卡江湖中的地位就好比拥有紫霞神功、华山剑法、独孤九剑、正气决等独门绝技的华山派一样。PowerColor是台湾厂商撼讯(CP Technology)的显卡子公司,撼讯科技是一家以专业板卡研发制造著称的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以自有品牌PowerColor行销全世界,由于掌握最新技术,成立6年来已造就不错的业绩,其显卡出货量已站台湾省总出货量百分之十以上,并耀升为ATI显卡出货量最大的厂商,并成为全球第三大专业显卡研发制造商。
其产品线包括各种ATI系列3D显卡,以及其它多媒体子卡。撼迅曾一度号称为全球第二大显卡制造厂商,其公司的英文名从原来的CPTechnology CO,Ltd,2004年已被改为Tul Corporation,Tul这个名字来源于词组‘Technology Unlimited’。而且Tul品牌名称已用于所有由该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SI、VAR、OEM和ODM业务等上面,虽然撼迅将名字改为Tul Corporation,但他们的显卡和主板会继续使用目前相当成功的产品商标名称“PowerColor”。
撼迅显卡做工精良,其全面为其在国内的品牌迪兰恒进提供代工服务,而七彩虹、昂达、小影霸等品牌的部分中高端显卡亦来自于撼迅厂。其生产的ATI显卡多采用红色基板。
撼迅的崛起与A卡的成功密不可分,2003年起,撼讯在出货量上就已达239万片,100美元以上中高端产品出货比在25%~30%,毛利润达70%。随着2004年ATI市占率进一步扩大,2004年撼迅全球显卡出货400万片,2005年其目标将超越于此。
除此而外,需要一提的是撼讯目前已成为鸿海集团的重要盟友,其与鸿海、丽台一起,被称为“泛鸿海集团显卡厂”,自2004年下半年起,以鸿海、撼讯、丽台组成的泛鸿海集团显卡厂对承接OEM订单态度更趋积极,其已对微星及技嘉等接单造成挤压。以撼讯及丽台的研发品牌优势加上鸿海制造产能优势,其对于显卡阵营而言,未来是否会又将演变成华硕、鸿海争霸之势,不是未有可能。
5如果说华硕坚如磐石,那么形容丽台稳如泰山一点也不为过——“泛鸿海集团显卡厂”亦因此人才济济,除了ATI阵营的第一大厂撼迅还有NVIDIA最忠实的伙伴著名的显卡厂商丽台。如果说撼迅是ATI的专门生产厂,那么丽台就是NVIDIA的绝对专业研发生产商。
Leadtek(丽台)以生产消费级显卡及专业工作站显卡而闻名,绿色基板的“丽台”显卡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中一直口碑不错,在市场上也一直在走稳健道路比较低调,此外,丽台的主板、电视卡在业界亦口碑甚佳。丽台公司是一个以研究开发(R&D)为核心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在生产领域获得了ISO9001国际认证,能确保产品质量优异。丽台科技在计算机图形显示卡、计算机主板、多媒体、影像通讯、监控系统、无线通讯、卫星定位等产品领域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丽台是著名的显卡厂商,更是NVIDIA的重要合作伙伴(丽台的显卡产品线清一色是NVIDIA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亦有很高的声誉。丽台一向尊重合作伙伴,跟NVIDIA长达8年,不离不弃的合作关系已经体现了丽台的精神。在谈到丽台至今仍然只跟NVIDIA合作,而没有像华硕微星技嘉三大厂一样“通杀两家”的问题时,其老总表示,“显卡比重占这么大,让我怎么换?依靠ATI,得到NVIDIA的支持就会减少。因此我们宁愿长期地跟一个伙伴合作。”
随着低价化竞争的加剧,丽台与撼讯(Tul)一样,2004年其先后将部分/全部显卡产品线交给鸿海代工,撼讯、丽台与鸿海的合作关系也更加密切。 丽台2004年显卡销量是300万片,但是这种情形将在2005年获得突破——在2004年上半年,富士康通过购买丽台科技在2004年上半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成为该公司的重要股东,收购了丽台科技的显卡及其主板业务。随后推出了富士康自有品牌的主板搭配丽台显卡捆绑促销的活动,获得了相当喜人的业绩。
目前丽台已由鸿海代工,而丽台则开始专心做产品研发;这种“丽台研发,鸿海代工”的模式,可极大的利用现有资源。相信背靠着鸿海集团强大的资源实力、制造及研发的实力,再加上景丰电子(景丰电子是丽台科技WinFast品牌产品的香港及大陆地区的总代理)、富士康面向全国的七大销售平台的渠道基础、以区域分销模式为主的全国渠道体系,丽台品牌在今年将会获得更大的突破。
只要了解丽台在对产品命名时的规则,您就能够从产品型号很快的联想其有哪些功能,如丽台显卡命名型号后“T=TV输出,D=DVI输出,H=硬体监控(Hardware Monitor),V=影像撷取/输出功能(VIVO)”。
6小影霸、昂达、七彩虹、铭瑄、盈通等国内板卡品牌的低端显卡大部分都出自同德,其产品更注重价性比,将其比为不拘小节却人才济济的“丐帮”一点也不为过。
同德股份有限公司(Palit)成立于1988年,其总部设于台北,生产基地“分坨”设立在中国大陆,分支机构遍布美国、德国和香港等地。同德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显示卡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其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力求与各个客户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同德已成为全球显卡芯片厂ATI及NVIDIA的长期合作伙伴。通过生产一系列产品,同德已发展成为显卡业界的领导者。其生产的厂房均通过ISO9001国际品质认证,以确保其兼容性。
同德于1992年在中国大陆设立其生产基地。现同德工厂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高速、高精度的表面贴装生产线及配套的生产设施共21条,其电子贴装能力每日最高达8百万件;其显卡月最高产量达120万片,准确的交货率超过了99%,使得其成为业内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计算机设备生产商。
同德能提供NVIDIA及ATI的完整产品线,从超低价的GeForce4 MX440到GeForce FX5900都有,市场上有的产品都能在同德找到相关模板。主要针对低价显卡、中低端显卡市场及OEM市场的同德公司,其显卡的出货量不错,其2004年的显卡销量大约是600万片。
但同德缺乏品牌优势是公认的缺陷,2004年底其收购耕升(耕宇)便成必然之举。同德以100万美元现金加该子公司资产净值的价格将耕升品牌(Gainward)及其子公司Gainward Europe GmbH买下。耕升在过去两年里的持续亏损迫使其主台硝下定决心将其显卡业务出售,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其核心业务电气化工之上。不过,显卡行业的不断整合风潮以及台湾一线厂商显卡出货量的快速增长才是耕升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收购耕升品牌将帮助同德杀入中高端显卡市场以及提高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渠道销量,因为这些地区的耕升显卡品牌认知度较高。
有理由相信,随着同德占有耕升,双方的强大资源将一并整合,同德化茧为碟后其2005之路将更宽广,2005年的显卡市场可能将又出现一只大鲨鱼。
同德2005显卡代表产品扫描:
同德虽收购耕升,但目前仍以OEM为主
7全真派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兼收并蓄,其与全球电子制造业第一的鸿海颇为相像。鸿海要称霸全球,除了连接器、主板、机箱、服务器、光存储器、LCD、手机、笔记本等领域外,显卡领域当然不能放过,而要保证这巨大的产能得以实现,鸿海集团在中国大陆深圳龙华、昆山、北京、杭州、太原早已设立生产制造据点,而烟台则是鸿海2004在大陆建的第6个生产基地(鸿海早在2004年3月先租用烟台开发区的标准厂房,生产主机板、各种板卡,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
无论在显卡的低中高端市场,鸿海的触角无处不在,其掌握庞大的代工订单,如戴尔、惠普等一线品牌机大厂显卡的代工生产(以此可明白市场上的工包戴尔、惠普等品牌厂的工包板卡出自谁手),如这些家的ATI系列显卡几乎所有的戴尔订单都与鸿海合作生产,虽然鸿海从未公布详细数字,但业界推估,仅以2004年而言,鸿海的显卡出货量比微星的760万片也相差不大。
而在显卡品牌零售市场,在与撼迅加强合众之后,鸿海也将丽台拉至身旁。目前鸿海除了自身强大的显卡制造能力之外,已拥有了NVIDIA和ATI两大阵营的绝对中坚力量,其实力已足以傲视显卡江湖,三家总产能已在千万片左右,已是目前事实上的显卡大佬。
所以在华硕侵略显卡领域时,其首先将遇到鸿海两虎撼迅和丽台的抗衡,同时具有ATi和NVIDIA产品线的华硕,遇到ATi和NVIDIA阵营的两大主将撼迅和丽台,这一场战争比华硕对MSI要好看得多。总之,2005年华硕千万片的目标将遭遇泛鸿海集团千万片产能的坚决打压,谁笑到最后,2005下半年将很快就见分晓。
除此而外,为了防止其它一线厂商(特别是同德、华硕等)收购像升技这样的品牌号召力十分强劲的二线厂商,鸿海在2005年很可能先发制人,以拥有更多的品牌优势。
鸿海生产的显卡产品可参看撼迅和丽台的产品。
8天山派虽地处边疆,但顶尖高手如云,其和柏能有得一比。柏能(PC Partner)是ATI的三大代工厂之一,同撼迅一起同为ATI全球两大核心合作伙伴,其自有品牌为蓝宝(Sapphire)。与撼迅的红色基板显卡相比,柏能多采用蓝色或绿色做基板。
柏能有超过10年的Ati显卡制造经验,前身为Ati原厂卡代工厂,自2001年6月ATI宣布建立生产、销售关系以来,柏能始终是ATI显卡在全球的主要供货商之一,所有的标着“Build by ATI”的产品其实就是PC-Partner所造。
柏能设计、生产及销售最完整ATI产品线,蓝宝所有ATI显卡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出厂方式均百分之百地执行ATI的生产标准,包括主流产品RADEON 9至尖端科技原生支持PCI EXPRESS显卡。其产品均采用优质电子原件及附件,稳定性高,兼容性强,可称ATI的典范作品。为保持ATI原板高质量的一贯形象,柏能显卡的设计和生产均需通过工程人员的严格检验。
柏能在显卡制造上已经拥有十几年的历史,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市场都是数一数二的品牌,产品占有率是整个欧美市场的前三名。ATI卡生产放开后,现在ATI的高端卡及欧美市场销售的原厂卡仍然由柏能出品。
柏能显卡2004年产量达一百八十万张,一直以来其均名列全球生产ATI显卡之代工生产商前五位。
柏能自有品牌Sapphire(蓝宝)Radeon系列显卡主要销往欧美国家,国内难见其踪影(铭暄、盈通、昂达、七彩虹、小影霸等国内品牌的的部分中高端显卡由柏能OEM);不过在2004年Sapphire(蓝宝)已全面进军中国市场。

1现代
个人认为,原厂现代和三星内存是目前兼容性和稳定性最好的内存条,其比许多广告吹得生猛的内存条要来得实在得多,此外,现代"Hynix(更专业的称呼是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 Inc)"的D43等颗粒也是目前很多高频内存所普遍采用的内存芯片。目前,市场上比划超值的现代高频条有现代原厂DDR500内存,采用了TSOP封装的HY5DU56822CT-D5内存芯片,其性价比很不错。
2金士顿
作为世界第一大内存生产厂商的Kingston,其金士顿内存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心。
不过Kingston虽然作为世界第一大内存生产厂商,然而Kingston品牌的内存产品,其使用的内存颗粒确是五花八门,既有Kingston自己颗粒的产品,更多的则是现代(Hynix)、三星(Samsung)、南亚(Nanya)、华邦(Winbond)、英飞凌(Infinoen)、美光(Micron)等等众多厂商的内存颗粒。
Kingston的高频内存有采用"Hynix"D43颗粒和Winbond的内存颗粒的金士顿DDR400、DDR433-DDR500内存等,其分属ValueRam系列(经济型)和HyperX系列。
HyperX系列
Kingston的ValueRam系列,价格与普通的DDR400一样,但其可以超频到DDR500使用。而Kingston的HyperX系列其超频性也不错,Kingston 500MHz的HyperX超频内存(HyperX PC4000)有容量256MB、512MB单片包装与容量512MB与1GB双片的包装上市,其电压为26伏特,采用铝制散热片加强散热,使用三星K4H560838E-TCCC芯片,在DDR400下的CAS值为25,DDR500下的CAS值为3,所以性能也一般。
3利屏
利屏是进来新近崛起的一个内存新秀。利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西部风景如画的世界高科技重镇旧金山。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利屏LPT极限高端内存条产品。公司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产品研发团队和足迹遍及中、外的专业销售队伍。产品深受广大游戏玩家和超频爱好者的喜爱。同时被冠以"超频之神"的美誉。
另外还有Kinghourse,NANYA,Micron等品牌,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利屏"眼镜蛇DDR400系列内存也是专门为追求性能的玩家所设计,它采用的也是D43的颗粒,但是时序更高,为了加强散热更是加上了金属散热片,其超频能力相当强劲,在加01V左右的电压下可以超频到DDR520。而利屏的DDR466内存,它采用的是编号为K4H560838E-TCCC的三星颗粒,运行在DDR466的时候内存时序为3-4-4-8,但其256MB容量接近500元的报价就显得太高了。
而利屏的高端极限内存DDR560,提供单片256MB和512MB包装,同时双片装的512MB和1024MB支持双通道架构,每条内存的表面均有铜质散热片进行散热及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其CAS值均为3,只能说刚好能用而已。
4勤茂
勤茂(TwinMOS)CAS为2的DDR433内存,采用CSP技术封装—这款,勤茂DDR433内存的CAS Latency控制在2,Burst Length控制在2、4、8,性能指数不错。此外,内存外面包裹着金内存罩,能起到散热和屏蔽的作用,内存颗粒与散热片之间则填充了导热的垫片。价格在350元左右,其可超性也不含糊,性价比不错。
5Kingmax 胜创
成立于1989年的胜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名列中国台湾省前200强的生产企业(Commonwealth Magazine,May 2000),同时也是内存模组的引领生产厂商。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善的研发实力,胜创科技获得了ISO-9001证书,同时和IT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以不断创新的设计工艺和追求完美的信念生产出了高性能的尖端科技产品,不断向移动计算领域提供价廉物美的最出色的内存模组。
在SDRAM时期,Kingmax就曾成功的建造了PC150帝国,开启了内存产品的高速时代,也奠定了Kingmax在内存领域领先的地位。而今DDR来了,从266到300,再到现在的500,Kingmax始终保持着领先的位置,继续引领着内存发展的方向。说到KingMax内存,就不能不说到它独特的 "TinyBGA" 封装技术专利——作为全球领先的DRAM生产厂商,胜创科技在1997年宣布了第一款基于TinyBGA封装技术的内存模组,这项屡获殊荣的封装技术能以同样的体积大小封装3倍于普通技术所达到的内存容量。同时,胜创科技还研制了为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设计的1GB StackBGA模组、为DDR应用设计的FBGA模组以及为Rambus RIMM应用设计的速度高达16GB/秒的flip-chip BGA/DCA模组。
Kingmax胜创推出的低价版的DDR433内存产品,该产品采用传统的TSOP封装内存芯片,工作频率433MHz。Kingmax推出的这个SuperRam PC3500系列的售价和PC3200处于同一档次,这为那些热衷超频又手头不宽裕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Kingmax也推出了CL-3的DDR500内存产品,其性能和其它厂家的同类产品大同小异。
6Corsair(海盗旗)
Corsair(海盗旗)是一家较有特点的内存品牌,其内存条都包裹着一层黑色金属外壳,这层金属壳紧贴在内存颗粒上,一方面可以屏蔽其他的电磁干扰。其代表产品如Corsair TwinX PC3200(CMX512-3200XL)内存,其在DDR400下,可以稳定运行在CL2-2-2-5-T1下,将潜伏期和寻址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这款内存并不比一些DDR500产品差,而且Corsair为这种内存提供终身保修。
而Corsair DDR500内存采用Hynix芯片,这款XMS4000能稳定运行在DDR500,并且可以超频到DDR530,在DDR500下其CAS值为25,性能还算不错。
7Apacer(宇瞻)
在内存市场,Apacer一直以来都有着较好的声誉,其SDRAM时代的WBGA封装也响彻一时,在DDR内存上也树立了良好形象。宇瞻科技隶属宏基集团,实力非常雄厚。初期专注于内存模组行销,并已经成为全球前四大内存模组供应商之一。据权威人士透露,在国际上,宇瞻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销量与目在前国内排名第一的品牌持平甚至超过,之所以在国内目前没有坐到龙头位置,是因为宇瞻对于品牌宣传一直比较低调,精力更多投入到产品研发生产而不是品牌推广当中。
最近,宇瞻相应推出的"宇瞻金牌内存"系列。宇瞻金牌内存产品线特别为追求高稳定性、高兼容性的内存用户而设计。宇瞻金牌内存坚持使用100%原厂测试颗粒(决不使用OEM颗粒)是基于现有最新的DDR内存技术标准设计而成,经过ISO 9002认证之工厂完整流程生产制造。采用20微米金手指高品质6层PCB板,每条内存都覆盖有美观精质的黄金色金属铭牌,而且通过了最高端的Advantest测试系统检测后,采用高速SMT机台打造,经过高低压、高低温、长时间的密封式空间严苛测试,并经过全球知名系统及主板大厂完全兼容性测试,品质与兼容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宇瞻的DDR500内存(PC4000内存)采用金的散热片和绿色的PCB板搭配。金属散热片的材质相当不错,在手中有种沉甸甸的感觉,为了防止氧化,其表面被镀成了金色。内存颗粒方面,这款内存采用了三星的内存颗粒,具体型号为:K4H560838E-TCC5,为32Mx8规格DDR466@CL=3的TSOPII封装颗粒,标准工作电压26V+-01V,标准运行时序CL-tRCD-tRP为3-4-4。在DDR500下其CL值为3,性能将就。

好的电脑主板牌子用的是:映泰、华擎、MSI、技嘉。

1.映泰:

盈泰是中国台湾的一家世界级主板制造商。它与上游芯片制造商关系密切,是英伟达的AIC。其主板产品具有12个武器等技术特点,更适合家庭和商业使用。高端T系列在超频性能上尤为突出,在DIY玩家中口碑良好。

还推出了t-power系列,摔角高端。图形卡功能过频软件,可以充分探索DIY的乐趣。然而,它在过去两年才进入DIY市场。虽然它有九种特殊的技术,但它具有一般的超频能力,也适用于家庭和商业使用。

2.华擎:

华清科技部由一批在主板行业有着多年经验的精英团队组成,主要销售自有品牌ASRock电脑主板。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已在台湾上市,股票代码3515。公司在管理层的领导下,以卓越的研发实力,以设计创新、贴心产品、甜蜜价格的理念服务于消费者。

3,MSI:

微星成立于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为micro-star。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新北市中和区。是全球五大主板制造商和最大的显示卡制造商之一。

微星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徐翔、金鑫、林文同、游先能、陆启龙等五位曾在台湾索尼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创立。在初期阶段的技术和质量建设的卡片业务。

4.技嘉:

Giga科技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以台湾、中国大陆、主板、显卡产品为主的电脑硬件制造商。Giga专注于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创新和质量服务提升,在行业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Giga科技成为全球主板、显卡产品创新的领导者;通过集团运营,公司产品已成功拓展到电脑周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网络通讯产品、服务器、手机等领域。

品牌:

1、华硕主板

华硕是全球知名的主板制造商,定位一线品牌,市场占有率最大,以创新力与高质量获得全球使用者一致好评。在主板的BIOS界面做的一流,简单易懂,十分好用,并且功能众多。

2、技嘉主板

技嘉科技是全球一线主板制造,产品包括电脑、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技嘉主板的出货量仅次于华硕主板,同属一线品牌,在做工用料和品质方面不输华硕主板,持久耐用。

3、微星主板

在一线品牌主板中,微星相比华硕、技嘉同属一线品牌,微星主板其实与华硕、技嘉差不多,只是BIOS稍微比华硕差一些,但是价格相比华硕、技嘉更加亲民,在一线品牌当中性价比十足,做工用料和稳定性、性价比方面均还不错。

工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面,则为分工明确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

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 *** 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通常所说的超频简单来说就是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之运行频率(主频=外频倍频)得到大幅提升,即超CPU。
其它的如系统总线、显卡、内存等都可以超频使用。
可以通过软件调节和改造硬件来实现。
超频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缩短硬件使用寿命,甚至烧毁硬件设备(并不是只有CPU受影响!!!),所以,没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超频。
答二:
超频是使得各种各样的电脑部件运行在高于额定速度下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购买了一颗Pentium 4 32GHz处理器,并且想要它运行得更快,那就可以超频处理器以让它运行在36GHz下。
郑重声明!
警告:超频可能会使部件报废。超频有风险,如果超频的话整台电脑的寿命可能会缩短。如果你尝试超频的话,我将不对因为使用这篇指南而造成的任何损坏负责。这篇指南只是为那些大体上接受这篇超频指南/FAQ以及超频的可能后果的人准备的。
为什么想要超频?是的,最明显的动机就是能够从处理器中获得比付出更多的回报。你可以购买一颗相对便宜的处理器,并把它超频到运行在贵得多的处理器的速度下。如果愿意投入时间和努力的话,超频能够省下大量的金钱;如果你是一个象我一样的狂热玩家的话,超频能够带给你比可能从商店买到的更快的处理器。
超频的危险
首先我要说,如果你很小心并且知道要做什么的话,那对你来说,通过超频要对计算机造成任何永久性损伤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把系统超得太过的话,会烧毁电脑或无法启动。但仅仅把它推向极限是很难烧毁系统的。
然而仍有危险。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危险就是发热。在让电脑部件高于额定参数运行的时候,它将产生更多的热量。如果没有充分散热的话,系统就有可能过热。不过一般的过热是不能摧毁电脑的。由于过热而使电脑报废的唯一情形就是再三尝试让电脑运行在高于推荐的温度下。就我说,应该设法抑制在60 C以下。
不过无需过度担心过热问题。在系统崩溃前会有征兆。随机重启是最常见的征兆了。过热也很容易通过热传感器的使用来预防,它能够显示系统运行的温度。如果你看到温度太高的话,要么在更低的速度下运行系统,要么采用更好的散热。稍后我将在这篇指南中讨论散热。
超频的另一个"危险"是它可能减少部件的寿命。在对部件施加更高的电压时,它的寿命会减少。小小的提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打算进行大幅超频的话,就应该注意寿命的缩短了。然而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任何超频的人都不太可能会使用同一个部件达四、五年之久,并且也不可能说任何部件只要加压就不能撑上4-5年。大多数处理器都是设计为最高使用10年的,所以在超频者的脑海中,损失一些年头来换取性能的增加通常是值得的。
基础知识
为了了解怎样超频系统,首先必须懂得系统是怎样工作的。用来超频最常见的部件就是处理器了。
在购买处理器或CPU的时候,会看到它的运行速度。例如,Pentium 4 32GHz CPU运行在3200MHz下。这是对一秒钟内处理器经历了多少个时钟周期的度量。一个时钟周期就是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处理器能够执行给定数量的指令。所以在逻辑上,处理器在一秒内能完成的时钟周期越多,它就能够越快地处理信息,而且系统就会运行得越快。1MHz是每秒一百万个时钟周期,所以32GHz的处理器在每秒内能够经历3,200,000,000或是3十亿200百万个时钟周期。相当了不起,对吗?
超频的目的是提高处理器的GHz等级,以便它每秒钟能够经历更多的时钟周期。计算处理器速度的公式是这个:
FSB(以MHz为单位)×倍频 = 速度(以MHz为单位)。
现在来解释FSB和倍频是什么:
FSB(对AMD处理器来说是HTT),或前端总线,就是整个系统与CPU通信的通道。所以,FSB能运行得越快,显然整个系统就能运行得越快。
CPU厂商已经找到了增加CPU的FSB有效速度的方法。他们只是在每个时钟周期中发送了更多的指令。所以CPU厂商已经有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两条指令的办法(AMD CPU),或甚至是每个时钟周期四条指令(Intel CPU),而不是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一条指令。那么在考虑CPU和看FSB速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它不是真正地在那个速度下运行。Intel CPU是"四芯的",也就是它们每个时钟周期发送4条指令。这意味着如果看到800MHz的FSB,潜在的FSB速度其实只有200MHz,但它每个时钟周期发送4条指令,所以达到了800MHz的有效速度。相同的逻辑也适用于AMD CPU,不过它们只是"二芯的",意味着它们每个时钟周期只发送2条指令。所以在AMD CPU上400MHz的FSB是由潜在的200MHz FSB每个时钟周期发送2条指令组成的。
这是重要的,因为在超频的时候将要处理CPU真正的FSB速度,而不是有效CPU速度。
速度等式的倍频部分也就是一个数字,乘上FSB速度就给出了处理器的总速度。例如,如果有一颗具有200MHz FSB(在乘二或乘四之前的真正FSB速度)和10倍频的CPU,那么等式变成:
(FSB)200MHz×(倍频)10 = 2000MHz CPU速度,或是20GHz。
在某些CPU上,例如Intel自1998年以来的处理器,倍频是锁定不能改变的。在有些上,例如AMD Athlon 64处理器,倍频是"封顶锁定"的,也就是可以改变倍频到更低的数字,但不能提高到比最初的更高。在其它的CPU上,倍频是完全放开的,意味着能够把它改成任何想要的数字。这种类型的CPU是超频极品,因为可以简单地通过提高倍频来超频CPU,但现在非常罕见了。
在CPU上提高或降低倍频比FSB容易得多了。这是因为倍频和FSB不同,它只影响CPU速度。改变FSB时,实际上是在改变每个单独的电脑部件与CPU通信的速度。这是在超频系统的所有其它部件了。这在其它不打算超频的部件被超得太高而无法工作时,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一旦了解了超频是怎样发生的,就会懂得如何去防止这些问题了。
在AMD Athlon 64 CPU上,术语FSB实在是用词不当。本质上并没有FSB。FSB被整合进了芯片。这使得FSB与CPU的通信比Intel的标准FSB方法快得多。它还可能引起一些混乱,因为Athlon 64上的FSB有时可能被说成HTT。如果看到某些人在谈论提高Athlon 64 CPU上的HTT,并且正在讨论认可为普通FSB速度的速度,那么就把HTT当作FSB来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并且能够被视为同样的事物,而把HTT当作FSB来考虑能够消除一些可能发生的混淆。
怎样超频
那么现在了解了处理器怎样到达它的额定速度了。非常好,但怎样提高这个速度呢?
超频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BIOS。在系统启动时按下特定的键就能进入BIOS了。用来进入BIOS最普通的键是Delete键,但有些可能会使用象F1,F2,其它F按钮,Enter和另外什么的键。在系统开始载入Windows(任何使用的OS)之前,应该会有一个屏幕在底部显示要使用什么键的。
假定BIOS支持超频,那一旦进到BIOS,应该可以使用超频系统所需要的全部设置。最可能被调整的设置有:
倍频,FSB,RAM延时,RAM速度及RAM比率。
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你唯一要设法做到的就是获得你所能达到的最高FSB×倍频公式。完成这个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倍频,但那在大多数处理器上无法实现,因为倍频被锁死了。其次的方法就是提高FSB。这是相当具局限性的,所有在提高FSB时必须处理的RAM问题都将在下面说明。一旦找到了CPU的速度极限,就有了不只一个的选择了。
如果你实在想要把系统推到极限的话,为了把FSB升得更高就可以降低倍频。要明白这一点,想象一下拥有一颗20GHz的处理器,它采用200MHz FSB和10倍频。那么200MHz×10 = 20GHz。显然这个等式起作用,但还有其它办法来获得20GHz。可以把倍频提高到20而把FSB降到100MHz,或者可以把FSB升到250MHz而把倍频降低到8。这两个组合都将提供相同的20GHz。那么是不是两个组合都应该提供相同的系统性能呢?
不是的。因为FSB是系统用来与处理器通信的通道,应该让它尽可能地高。所以如果把FSB降到100MHz而把倍频提高到20的话,仍然会拥有20GHz的时钟速度,但系统的其余部分与处理器通信将会比以前慢得多,导致系统性能的损失。
在理想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高地提高FSB就应该降低倍频。原则上,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包括系统其它部分时会变得复杂,因为系统的其它部分也是由FSB决定的,首要的就是RAM。这也是我在下一节要讨论的。
大多数的零售电脑厂商使用不支持超频的主板和BIOS。你将不能从BIOS访问所需要的设置。有工具允许从Windows系统进行超频,但我不推荐使用它们,因为我从未亲自试验过。
RAM及它对超频的影响
如我之前所说的,FSB是系统与CPU通信的路径。所以提高FSB也有效地超频了系统的其余部件。
受提高FSB影响最大的部件就是RAM。在购买RAM时,它是被设定在某个速度下的。我将使用表格来显示这些速度:
PC-2100 - DDR266
PC-2700 - DDR333
PC-3200 - DDR400
PC-3500 - DDR434
PC-3700 - DDR464
PC-4000 - DDR500
PC-4200 - DDR525
PC-4400 - DDR550
PC-4800 - DDR600
要了解这个,就必须首先懂得RAM是怎样工作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被用作CPU需要快速存取的文件的临时存储。例如,在载入游戏中平面的时候,CPU会把平面载入到RAM以便它能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快速地访问信息,而不是从相对慢的硬盘载入信息。
要知道的重要一点就是RAM运行在某个速度下,那比CPU速度低得多。今天,大多数RAM运行在133MHz至300MHz之间的速度下。这可能会让人迷惑,因为那些速度没有被列在我的图表上。
这是因为RAM厂商仿效了CPU厂商的做法,设法让RAM在每个RAM时钟周期发送两倍的信息。这就是在RAM速度等级中DDR的由来。它代表了Double Data Rate(两倍数据速度)。所以DDR 400意味着RAM在400MHz的有效速度下运转,DDR 400中的400代表了时钟速度。因为它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两次指令,那就意味着它真正的工作频率是200MHz。这很像AMD的"二芯"FSB。
那么回到RAM上来。之前有列出DDR PC-4000的速度。PC-4000等价于DDR 500,那意味着PC-4000的RAM具有500MHz的有效速度和潜在的250MHz时钟速度。
所以超频要做什么呢?
如我之前所说的,在提高FSB的时候,就有效地超频了系统中的其它所有东西。这也包括RAM。额定在PC-3200(DDR 400)的RAM是运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的。对于不超频的人来说,这是足够的,因为FSB无论如何不会超过200MHz。
不过在想要把FSB升到超过200MHz的速度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RAM只额定运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提高FSB到高于200MHz可能会引起系统崩溃。这怎样解决呢?有三个解决办法:使用FSB:RAM比率,超频RAM或是购买额定在更高速度下的RAM。
因为你可能只了解那三个选择中的最后一个,所以我将来解释它们:
FSB:RAM比率: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RAM支持的更高的速度,可以选择让RAM运行在比FSB更低的速度下。这使用FSB:RAM比率来完成。基本上,FSB:RAM比例允许选择数字以在FSB和RAM速度之间设立一个比率。假设你正在使用的是PC-3200(DDR 400)RAM,我之前提到过它运行在200MHz下。但你想要提高FSB到250MHz来超频CPU。很明显,RAM将不支持升高的FSB速度并很可能会引起系统崩溃。为了解决这个,可以设立5:4的FSB:RAM比率。基本上这个比率就意味着如果FSB运行在5MHz下,那么RAM将只运行在4MHz下。
更简单来说,把5:4的比率改成100:80比率。那么对于FSB运行在100MHz下,RAM将只运行在80MHz下。基本上这意味着RAM将只运行在FSB速度的80%下。那么至于250MHz的目标FSB,运行在5:4的FSB:RAM比率中,RAM将运行在200MHz下,那是250MHz的80%。这是完美的,因为RAM被额定在200MHz。
然而,这个解决办法不理想。以一个比率运行FSB和RAM导致了FSB与RAM通信之间的时间差。这引起减速,而如果RAM与FSB运行在相同速度下的话是不会出现的。如果想要获得系统的最大速度的话,使用FSB:RAM比率不会是最佳方案。
超频RAM
超频RAM实在是非常简单的。超频RAM的原则跟超频CPU是一样的:让RAM运行在比它被设定运行的更高的速度下。幸好两种超频之间的类似之处很多,否则RAM超频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要超频RAM,只需要进入BIOS并尝试让RAM运行在比额定更高的速度下。例如,可以设法让PC-3200(DDR 400)的RAM运行在210MHz的速度下,这会超过额定速度10MHz。这可能没事,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崩溃。如果这发生了,不要惊慌。通过提高RAM电压,问题能够相当容易地解决。RAM电压,也被称为vdimm,在大多数BIOS中是能够调节的。用最小的可用增量提高它,并测试每个设置以观察它是否运转。一旦找到一个运转的设置,可以要么保持它,要么尝试进一步提高RAM。然而,如果给RAM加太多电压的话,它可能会报废。
在超频RAM时你只还需要担心另一件事,就是延时。这些延时是在某些RAM运行之间的延迟。基本上,如果你想要提高RAM速度的话,可能就不得不提高延时。不过它还没有复杂到那种程度,不应该难到无法理解的。
这就是关于它的全部了。如果只超频CPU是很简单的。
购买更高速的RAM
这是整个指南中最简单的了,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如说250MHz,只要买额定运行在250MHz下的RAM就行了,也就是DDR 500。对这个选择唯一的缺点就是较快的RAM将比较慢的RAM花费更多。因为超频RAM是相对简单的,所以可能应该考虑购买较慢的RAM并超频它以符合需要。根据你需要的RAM类型,这可能会省下许多钱。
这基本上就是关于RAM和超频所需要了解的全部了。现在进入指南的其它部分。
电压及它怎样影响超频
在超频时有一个极点,不论怎么做或拥有多好的散热都不能再增加CPU的速度了。这很可能是因为CPU没有获得足够的电压。跟前面提到的内存电压情况十分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提高CPU电压,也就是vcore就行了。以在RAM那节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完成这个。一旦拥有使CPU稳定的足够电压,就可以要么让CPU保存在那个速度下,要么尝试进一步超频它。跟处理RAM一样,小心不要让CPU电压过载。每个处理器都有厂家推荐的电压设置。在网站上找到它们。设法不要超过推荐的电压。
紧记提高CPU电压将引起大得多的发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在超频时要有好的散热的本质原因。那引导出下一个主题。
散热
如我之前所说的,在提高CPU电压时,发热量大幅增长。这必需要适当的散热。基本上有三个"级别"的机箱散热:
风冷(风扇)
水冷
Peltier/相变散热(非常昂贵和高端的散热)
我对Peltier/相变散热方法实在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我不准备说它。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它会花费1000美元以上,并且能够让CPU保持在零下的温度。它是供非常高端的超频者使用的,我想在这里没人会用它吧。
然而,另外两个要便宜和现实得多。
每个人都知道风冷。如果你现在正在电脑前面的话,你可能听到从它传出持续的嗡嗡声。如果从后面看进去,就会看到一个风扇。这个风扇基本上就是风冷的全部了:使用风扇来吸取冷空气并排出热空气。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安装风扇,但通常应该有相等数量的空气被吸入和排出。
水冷比风冷更昂贵和奇异。它基本上是使用抽水机和水箱来给系统散热的,比风冷更有效。
那些就是两个最普遍使用的机箱散热方法。然而,好的机箱散热对一部清凉的电脑来说并不是唯一必需的部件。其它主要的部件有CPU散热片/风扇,或者说是HSF。HSF的目的是把来自CPU的热量引导出来并进入机箱,以便它能被机箱风扇排出。在CPU上一直有一个HSF是必要的。如果有几秒钟没有它,CPU可能就会烧毁。
好了,这就是超频的基础了。
超频FAQ
这只是对超频的基本提示/技巧的汇集,以及它是什么和它包括什么的一个基本的概观。
超频能到什么程度?
不是所有的芯片/部件超频都一样的。仅仅因为有人让Prescott上到了5 GHz,那并不意味着你的就保证能到4 GHz,等等。每块芯片在超频能力上是不同的。有些很好,有些是垃圾,大多数是一般的。试过才知道。
这是好的超频吗?
你对获得的感到快乐吗?如果肯定的话,那就是了(除非它只有5%或更少的超频 - 那么就需要继续了,除非超频后变得不稳定了)。否则就继续。如果到达了芯片的界限,那就无能为力了。
多热才算过热/多少电压才算太高?
作为对于安全温度的一个普通界定,在满负荷下的温度对P4来说应该是低于60 C,而对Athlon来说是55 C。越低越好,但温度高时也不要害怕。检查部件,看它是否很好地在规格以内。至于电压,165至17对P4来说是好的界限,而Athlon能够上到风冷下18/水冷下20 - 一般而言。根据散热的不同,更高/更低的电压可能都是适当的。芯片上的界限是令人惊讶地高。例如在Barton核心Athlon XP+上的最大温度/电压是85 C和20伏。2伏对大多数超频来说足够的,而85 C是相当高的。
我需要更好的散热吗?
取决于当前的温度是多少和你正打算对系统做什么。如果温度太高,那就可能需要更好的散热了,或至少需要重新安放散热片和整理电线了。良好的电线布置能够对机箱空气流动起很大的作用。同样,散热剂的适当应用对温度来说是很重要的。让散热片尽可能地紧贴处理器。如果那帮助不大或完全没用,那么你可能需要更好的散热了。
什么是最常见的散热方法?
最常见的方法是风冷。它是在散热片之上放一个风扇,然后扣在CPU上面。这些可能会很安静,非常吵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取决于使用的风扇情况。它们会是相当有效的散热器,但还有更有效的散热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水冷,但我将稍后再讨论它。
风冷散热器是由Zalman,Thermalright,Thermaltake,Swiftech,Alpha,Coolermaster,Vantec等等这些公司制造的。Zalman制造某些最好的静音散热设备,并以它们的"花形散热器"设计而闻名。它们有最有效的静音散热设计之一7000Cu/AlCu(全铝或铝铜混合物),它还是性能较好的设计之一。Thermalright在使用适当的风扇时是(相当)无可争议的最高性能散热设备生产者。Swiftech和Alpha在Thermalright走上前台之前是性能之王,现在仍是极好的散热设备,并且能够用于比Thermalright散热设备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因为它们通常比Thermalright散热设备更小并适合更多的主板。Thermaltake生产大量的廉价散热器,但恕我直言,它们实在不值。它们表现不出跟其它散热设备厂商的散热片相同的水平,不过它们能用在廉价机箱中。这覆盖了最受欢迎的散热设备厂商。
再来说水冷。水冷主要仍是边缘方案,但一直在变得更主流化。NEC和HP制造了能以零售方式购买的水冷系统。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水冷仍然是面向发烧友领域的。在水冷回路中包括有几个最基本的部件。至少有一个水箱,通常在CPU上,有时也在GPU上。有一个水泵,有时有蓄水池。还有一到两个散热器。
水箱通常是以铜或(较少见的)铝建造。甚至更少见但正在变得多起来的是银造的水箱。对水箱有几个不同种类的内部设计,但在这里我不准备深入讨论那些。水泵负责推动水通过回路。最常见的水泵是Eheim水泵(1046,1048,1250),Hydor(L20/L30)及Danner Mag3。Iwaki水泵也流行在高端群体之中。Swiftech MCP600水泵正变得更加受欢迎。那两个都是高端12V水泵。蓄水池是有用的,因为它增加了回路中水的体积并使得填充和放气(把气泡排出回来)及维护更容易了。然而,它占据了大多数机箱中相当可观的空间(小的蓄水池就不碍事),并且它还相对容易会泄漏。散热器可以是像Swiftech的散热器或Black Ice散热器这样的成品,也可以用汽车加热器核心改装。加热器核心通常好在出众的性能以及较低的价格,但也更难以装配,因为它们通常不会采用能被水冷快速而容易地使用的形状。油箱散热器对那些有奇怪尺寸需求的来说是个可供选择的办法,因为它们采用非常多变的形状和尺寸(不过通常是矩形)。然而,它们的表现不如加热器核心好。管道系统在性能上也是一个要素。通常对高性能来说,1/2'直径被认为是最好的。不过,3/8'甚至是1/4'直径的装备正变得更常见,而它们的性能也正在逼近1/2'直径回路的。这节中关于水冷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了。什么是有些少见的散热类型?
相变、冷冻水、珀尔帖效应(热能转换器)和淹没装备是少见的,但性能更高。珀尔帖效应散热和冷冻水回路两者都是基于水冷的,因为它们是采用改良的水冷回路的。珀尔帖效应是这些类型当中最常见的。珀尔帖是在电流通过时一边变热而另一边变冷的设备。这能够被用在CPU和水箱之间或GPU和水箱之间。少见的是对北桥的珀尔帖散热,但这实在是没有必要。冷冻水回路使用珀尔帖或相变来使回路中的水变凉,通常替代回路中给CPU/GPU散热的散热器。使用珀尔帖来做这个工作不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它经常需要另一个水冷回路来使它变凉。珀尔帖通常被散热设备和水箱或水箱跟另一个水箱夹在中间。相变方法包括在A/C单元中放置冷气头或冷气部件,或是像在蓄水池中那样。在冷冻水装备中防冻剂通常以大约50/50的比率添加到水中,因为结冰就不好了。管道系统必须是绝缘的,水箱也是如此。相变包括一个压缩机和一个连接到CPU或GPU的冷却头。在这里我不准备太深入地讨论它。
其它不常见的方法包括干冰,液氮,水冷PSU和硬盘,及其它类似的。使用机箱作为散热设备也被考虑到并试过了。
预制的水冷系统怎样?
Koolance和Corsair是唯一真正值得考虑的。小的Globalwin产品还行,但并不比任何中高端风冷好。其余的都不行。避免用它们。最新的Thermaltake产品可能不错。新套件可能是相当好的(Kingwin产品似乎就是这样),但在购买任何产品之前要阅读若干评测,并至少有一个是在你将使用的平台上测试的。
超频的危险是什么?
关于超频有几个危险,它们显然不应该被忽视。超规格运行任何部件将缩短它的寿命;不过新的芯片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远好于旧的产品,所以这几乎不成为问题了,特别是如果你每6个月或每年都升级的话。对于长期稳定性,例如像准备一直运行超过2年或类似工作时间的电脑,超频不是好的想法。而且,超频有可能会破坏数据,所以如果你没有备份任何重要数据的话,超频实在是不适合你的,除非你能不费力地恢复数据,并且它不会引起任何问题。但在开始超频前要考虑到可能的数据丢失。如果你只有一台电脑并且需要它来做重要的事的话,不推荐超频(特别是在高电压下的大幅超频),因为部件损坏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我已经损失了几个部件来超频,但不如某些人损失的那么多),所以也需要被考虑。
我要怎样超频?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基础是很简单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FSB。这几乎在任何平台上有效。然而,Via芯片组(KT266/333/400(a)/600/880和K8T800 - 不要跟已有的K8T800 Pro混淆了)没有PCI/AGP锁定,所以你必须小心地提高FSB,因为超规格运行PCI总线(33MHz是标准速度)可能损坏硬盘数据,妨碍外围设备正确地运行(特别是ATI AGP显卡),通常导致不稳定。这将在稍后解释。用于AMD的XP芯片的nForce2芯片组,nForce3 250,Via K8T800 Pro和Intel 865/875芯片组全都拥有锁定的PCI频率。不然的话,许多基于i845的主板也会有PCI/AGP锁定。这使得调节FSB容易多了,因为它消除了某些限制因素,比如像对频率敏感的外围设备。然而,限制仍是存在的。除了通过芯片自身施加的影响之外,RAM和芯片组以及主板自己都能限制可以获得的FSB。那正是倍频调节的用武之地。
在某些Athlon XP芯片上,倍频是可调节的。这些芯片被称为"非锁定的"。除了完全不锁定的FX系列之外,Athlon 64系列允许倍频调节到更低的倍频。Pentium 4是锁死的,除非你通过某些渠道获得了工程样品。然而,几乎所有的主板都允许倍频调节,只要CPU支持它。
一旦系统因为CPU限制而变得不稳定,那有两个选择。可以要么降低一点回到它稳定的位置,要么可以提高CPU电压(可能还有RAM和AGP电压)到它变得稳定为止,或甚至是升得更高以进一步超频。如果提高CPU电压或提高内存电压没有帮助的话,你还可以尝试"放宽"内存延时(提高那些数字)直到它变得稳定。如果所有这些都没用的话,主板可能还有用于提高芯片组电压的备用方案,如果芯片组充分散热的话这可能会有帮助。如果完全没有帮助,那你可能需要在CPU或其它部件上更好的散热了(对MOSFETS - 挨着CPU插槽,控制电源的小芯片散热 - 可能有用并且是相当常见的)。如果那仍然没有用,或收效甚微的话,那就是在芯片或主板的极限下了。如果降低电压不影响稳定性的话,那么最可能的就是主板了。电压调节芯片组是一个可能性,但有点太高级了并且需要超出常规的更好散热。同样,对南桥以及北桥散热可能会有帮助,或者可能改善稳定性。我知道在我的主板上,如果没有在南桥上装散热片就运行WinAMP/XMMS和UT2004的话集成声卡就开始发出爆音(这出现在Windows和Linux中),无论FSB是多少。所以它不是一个糟糕的想法,但可能不必要。它通常还让质保失效(比超频还严重 - 超频通常可以做得不留痕迹)。
这里覆盖了基本的超频。更高级的超频通常包括给所有部件加上散热设备,电压调节主板甚至可能是电源,增加更多/更好的风扇或是

您好 超频就是超出出厂频率来使用CPU,超频以后运行速度能快一点,但是日常使用不会有太大改变,基本感觉不到,你的CPU只能超外频,需要你的主板配合。
超频 在BIOS里面设置,拉外频来超频,一次拉01G。
从CPU角度看,一般超频分为三种“超倍频(486/586级多用)、超基频/外频(Pentium II级多用)、加电压(主板上标注了设计不同的电压是为了适用于不同厂家的CPU,这在超频不成功时多用)。机器的主频以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为代表,是由计算机主板提供给CPU的时钟频率,再通过分频电路进行倍频得到的。CPU依赖主频进行运算,频率提高,CPU的工作效率也相应的提高,这就是超频的原理。CPU和其它的设备不同之处,就是对其本身预留一个余量,提供给使用者在使用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超频,让CPU工作在超过其额定工作状态的超频也就可以实现。早期的超倍频,仅提高CPU的工作频率而对周边的配件的性能要求较低,这样超频的成功率较高。而在Pentium时代的开始,Intel对其CPU的倍频进行了锁定,超频方式转向了超外频,若是超频失败,就有人会选择加电压的方式对CPU进行超频,一般这样都可较大地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能。
希望能帮到您。

运算能力说不定比你家电脑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哈哈
新出来的龙芯3B1500
以下是官网上的数据
龙芯3B1500是国产商用28纳米8核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15GHz,支持向量运算加速,最高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92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龙芯3B1500主要用于高端桌面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
不是你理解的,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龙芯3B1500在服务器领域确实也算是中低端的了

华硕TUFB600-PLUSGAMING不支持超频。想超频请买Z370主板。
华硕TUFB360M-PLUSGAMING主板不支持内存超频。这款主板支持双通道DDR42666/2400/2133MHz内存,最高支持64G内存(单条16G)。几乎完全覆盖整块主板正面,只留出插槽、接口等连接部位,其上有专门设计的通道,用于引导散热风向,可配合附加风扇加强处理器、供电模块等关键部位的散热。
拓展:
中国台湾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产商、全球第三大显卡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华硕的产品线完整覆盖至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服务器、光存储、有线/无线网络通讯产品、LCD、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全线3C产品。其中显卡和主板以及笔记本电脑三大产品已经成为华硕的主要竞争实力。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以及十万名员工,共同将华硕打造成年营业额超过230亿美元的信息产业巨擘。
华硕品牌文化:
培育、珍惜、关怀员工,让华硕人尽情地发挥最高潜力。坚守诚信、勤俭、崇本、务实的正道。
无止境地追求世界第一的品质、速度、服务、创新、成本。
跻身世界级的高科技领导群,对人类社会真正做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273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