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有盗墓这个职业吗?

世界上真有盗墓这个职业吗?,第1张

现在的盗墓很猖獗啊,我老师以前参加考古发掘的时候就遇上过盗墓的,还差点出人命,还有一次再陕西河南交接出俩盗墓团伙火拼起来了,武器比当地警察都好,警察都不敢上前,等武警过来,他们早丢下几句尸体跑了,后来,我老师他们去那考察,说是一战国墓,估计盗走的东西值几个亿,还不包括算坏的丢下的,从考古上是一个无法估计的损失啊。现在的大规模发掘都要武警和公安配合的
推荐你一篇文章 盗墓团伙装备现代化 多考古发现竟缘于盗墓盗墓的有,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现在在中国盗墓很多,每天出土文物在10万件以上,可喜可贺,但是没有小说里面那边邪乎,盗墓基本上没什么危险,只要不被警/察抓到就没有什么危险,楼主具体可以加我们群里面,全是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发扬这个伟大的事业,为祖国做贡献!
在南方水多,洛阳铲不太好使,经古人将多方经验积累归纳了望,闻,问,切四字要决
一望为看风水,也就是盗墓者多会风水之术,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
二闻为闻气味,多玩鼻子之术可于一小撮土就可断出为哪代墓葬为信惊叹有一传说:有一盗墓者三代盗墓,练就一身本事但于80年代被擒本应死罪可正因有其一身本事改为无期刑,终身为考古事业劳作
三问多为口才好之人,去各地游访,专与老人谈古论今用以得取墓葬信息
四切为把脉诊断之意有三层说法一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二为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先头后口至肛门最后到脚,作为无所差池必然为心思细腻者三为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

说起盗墓,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不会陌生了,尤其是这几年一直以来都有着盗墓热,看过很多关于盗墓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但是真正说起盗墓,其实里面很多细节相信大家都是一无所知的,在世人看来,盗墓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的,也是极其不道德的事情,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历来盗墓贼的寿命都不是很长,比较短命,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盗墓贼老干缺德事,损阴德,所以活不长。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从封建角度来说,一般把整个世界分为两个,一个是阴间,一个是阳间,盗墓贼去死人的坟墓去值钱的陪葬品,在古代,有钱人家会等人死后给这个人墓中放很多值钱的东西,是希望这个人在阴间也能荣华富贵,所以按道理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属于死人的,但是盗墓贼却将他盗走,就是有损阴德的事,也会受到死人的诅咒,所以做了这样的事,肯定是寿命不长久。

从道德角度来说,盗墓贼是冲破了道德的原则,在老百姓一句骂人的话中挖你八辈祖宗的坟墓,这就描述了盗墓贼的行为,在人们看来这是对先人的不敬,可能很多人都看过关于盗墓的小说或者电视剧吧,在剧情中一般盗墓贼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都是死的很惨的那种,所以绝对不要做那种见不得光的事哟。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盗墓贼长期处于那种心惊胆战的状态中,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会使神经错乱,导致寿命降低,简单来说,盗墓贼盗墓时间肯定是晚上,长期熬夜,肯定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侵袭,最重要的是很多古墓都是藏身于几十米的土地之下,由于长期没有阳光,没有风雨让地下的空气无法得到更新,就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浑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物质也是非常多的,人只要吸进去,肯定对自己呼吸道,身体有很大的伤害的。一般在人死后细胞完全死去,人的身体就会慢慢腐烂,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长期呆在这样环境下的人不死,也肯定活不长呀,尸体在腐烂的时候会发出很多对人体不利的气息。所以大家不能因为贪财就让自己生命收到威胁。

再者,很多盗墓者都是需要到墓地最下面来进行盗窃,大家也知道墓地都是经历了很多年的风吹日晒,泥土也是很松散,当人下去盗窃的时候可能泥土坍塌一块把洞口堵住,墓地大家也是知道,几十米的深度,严重缺氧的,人只要待到几个小时以上就完全会窒息而亡,所以这个工作风险性是非常大的。

自从盗墓者平凡出现,那肯定很多人都是研究出对付盗墓者的办法,很多人为了不让盗墓者将古墓中的财务盗走,就将古墓中注入很多水,盗墓者下去就溺死在古墓中,成了一个冤死的陪葬着,可能在古代,为了防止尸体不腐烂,会注射很多水银还有贡之内的液体,大家也知道,这两种液体都是有毒的,人一旦大量吸入体内都是会中毒。

在古代一般王朝的古墓才有很多值钱的东西,所以盗墓者就主要盗这些古墓,但是想要得到里面值钱的东西,那肯定不下功夫也是不行的,在王侯将相的古墓中,为了死者能得到安宁,在古墓中就设置了很多机关,可能看过盗墓笔记或者了解盗墓的人都知道,这些机关都是很高级的,看似很平静的路上,却暗藏着很多致命的机关,一不小心可能自己的命就没有了。

在古墓中都是人类很少去的地方,可能藏着有人们没有发现的动物,或者植物呢,正好这些动物或者植物都是对人类有很大的伤害的,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对于盗墓者,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这是大部分人看法,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盗墓折寿,是没有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盗墓只是偶尔性的,不可能天天盗墓,因为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墓地可能天天盗墓,上面所说的道德谴责法,只是道德上面过意不去,并没有跟身体有很大关系,相信科学,并没有什么鬼神之说,之所以很多人说盗墓者会或不长久是因为盗墓者是世人憎恨的职业,所以诅咒他们,所以一小部分人就认为,盗墓者并不会被折寿。

当然,说到这里,也有很多人同情这个盗墓贼,因为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度太严格,导致很多人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才走上这种路,那么盗墓贼也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坏人,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在历史书上面有记载,很多战乱时期,民不聊生,那时候没有人种庄家,没有粮食,很多贫困地区为了生活下去,只能靠盗墓维持生活,那么这种盗墓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法度上面任然是不对的。

可是在汉末时期,出现了很多官盗,这就让人们更加愤怒,身为官员,不以身作则,却到处杀伤强虐,盗窃,据有关记载,曹 *** 还发明了摸金校尉,他们到处盗墓,将很多年前的古墓洗劫一空,利用手中的军队来挖掘古墓然后毁灭性的盗墓,这对我们古代文明保存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相对于现代,盗墓人盗亦非有道,大多会选择清明节盗墓,因为不会被人怀疑,同时也会更加容易发现无主坟、古墓、相对于家族墓地,如果有家族来祭拜,他们更容易找到不带坟头的深埋墓穴,伺机而动盗墓,在他们看来清明节盗墓远比日常盗墓简单,既然是盗墓已经没有了阴德,就没有“规矩”可言。但是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盗墓是违法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也不存在没有粮食,吃不上饭的情况,所以大家不能做那种贪财好色的人。对于这个盗墓者会活不久,大家怎么样看呢为什么盗墓的人活不久,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根据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同名网络剧7月3日全集上线,引发众多粉丝追捧。据说在全集上线的当晚近五分钟内,爱奇艺上《盗墓笔记》的瞬时播放请求高达16亿次,开通VIP会员的订单请求也超过260万次,整体播放量据不完全统计已逼近10亿次,甚至造成了爱奇艺服务器“大瘫痪”的局面。如此疯狂的场面,再加上小说之前热门的状态,足见大家对“盗墓”这一既惊险刺激又充满未知神秘的行当兴趣之浓。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显赫的人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大凡盗墓者,都可以分为官盗和民盗。像项羽、董卓、曹 *** ,还有那个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都是动用大批士兵明刀明q地大肆挖掘古墓。他们除了取走里面的宝物,还要毁坏掉墓葬建筑,这种人通常被称为官盗,带有典型的军阀流氓特征。
除了这些明抢的,就是“暗偷”的民盗。民盗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一些人,以各种方式偷偷挖开古墓,财务,大发横财。这些人有时候会结伴而行,大多会在行动前从史书、地方文献或者民间传说中寻觅出古墓的踪迹。然后就会去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来判断墓葬的级别和年代,再之后就是靠经验和工具进行盗墓了。
古代中国人相信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点,死去的人只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古人,不管贫穷还是赋予,总希望死后能带走一些随身物品或者是财宝器具,方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乐。越是地位崇高、家庭富裕的人,他们的墓葬随葬品就会越多。厚葬,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风俗。
恰恰是这些财富,吸引着那些企图发死人财的人。达官贵人在修建自己的墓葬时,也是处心积虑防止盗墓者。盗墓与防盗几乎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盗墓最早在什么朝代出现,至今已无法考证,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吕氏春秋·安死》中有一段描述战国时期的民众生活的文字:“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乡里所釜而逐之,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相相之,日夜不休,必得其利,相与分之。”意思是说,君主的不良百姓,父亲的不孝儿子,哥哥的不听话弟弟,都是乡亲邻里排斥驱逐的人。这些人厌恶耕种的辛劳,不肯管理人事,而追求华衣美食来享乐。当投机取巧的心思用尽之后,就会聚集众多人,依靠深山、湖泊、密林和沼泽,进行偷袭和拦路抢劫。他们还查看名山丘陵中的殡葬厚重的坟墓,找房子在附近住下,每天日夜不休的挖掘这些坟墓,一定得到了所想要的好处共同分赃。如此看来,当时盗墓的盛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一边是盗墓,一边是防盗。一边是为了利益和生命安全,盗墓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另一边是为了防盗,费尽心思把墓葬建造的真假难辨、机关重重。这样的博弈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中国古代的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派和北派两类,以长江为界限。北派中还分出了洛阳帮和关中帮等派别,南派中分出了长沙帮和广东帮等,各帮派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帮外的人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派之间互不侵犯,各自做各自的。
对于北派来说,是以其“功力”见长,比如盗洞打在何处,是棺前还是棺尾,挖掘时要挖成什么形状,是方洞还是园洞都十分讲究和诡异。方口形的盗洞是北派所创,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比较多见,圈内多称为“关中式盗洞”。北派的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也依然很讲究,比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
据现代考古发现,安阳殷墟的殷商王陵区,西区大墓8座,东区大墓5座都不止一次被盗,残留遗物极少。参加发掘的考古人员记述道,早期盗墓者对墓室位置判断极正确,他们会在墓室的正中开一个圆形的大盗坑,坑口紧贴着墓室四壁。这个盗坑会直达墓室椁顶,此时墓葬内的椁室尚未腐朽坍塌,盗墓者可以直接进入其中,把室内的财物席卷而去。
北派的一些盗墓贼还会在墓周边地区以不同理由盖房子来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子里挖地道通向墓室。他们基本都是夜间行动,外人很难察觉。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中,就记录了用类似手法盗墓的故事:“康熙中,有群盗觊觎玉鱼之藏,乃种瓜墓旁,阴于团焦中穿地道。”这里面所说的“团焦”也就是乡村瓜田中搭建的圆形瓜棚,这类都属于“墓冢盗”们使用最多的经典性方法。
不过不是所有的墓葬都能在旁边盖房屋或者瓜棚的,一旦发现墓葬中有重宝但是附近的环境又不适合搭建遮掩物时,盗墓者甚至会采用迂回的战术,在相对比较远但更为隐蔽的地方下手挖井,然后顺着井再斜着挖,直到通往墓室。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没有一定的耐心和体力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有时为了避开人群,甚至要远出几公里地,工期可能达半年甚至更长。然而,一旦成功,收获也足够其后半辈子的享乐了。
与北派不同,南派以“巧技”见长,大多都是靠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研究知识探穴盗宝。南派的人十分擅长于古代的风水知识,相对于北方人用的洛阳铲,他们更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这个方法是南派中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属于惯用手段,当然也算得上是南派的绝技。
“望”也就是望地形和风水。盗墓贼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风水知识,每到一处,先查看地势。古代墓葬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墓葬风格等原因,在外型上很多已经和自然的平地、山丘、土坡混杂在一起了,行外人即便每天走在墓上也看不出来。但是道行深的盗墓者在几公里外就能看得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古墓在建造时多依据风水布局。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会有大墓葬的存在,而且墓葬的规格也肯定特别高,陪葬的宝物自然也是既多且精,甚至是无价之宝。用这样风水之术来预测地面有无标志墓葬,几乎是出手必中。
“闻”顾名思义就是嗅气味,借此来搜寻墓葬的具体位置。盗墓者一般会听风、听雨、听雷,观草色、泥痕。在踩点的时候,如果发现了墓葬所在位置便翻开墓葬表面的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子下猛嗅,这样可以从泥土的气味中来辨别墓葬是否有被盗过,也可以根据土的成色来判断墓葬的大致时代。据说功夫好的人是可以用鼻子辨别出汉代墓葬与唐代墓葬的。
“问”也就是踩点了。一般这些盗墓者会假扮成风水先生或者相士,游走在会出现风景优美之地或者出过将相高管之处。这些人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能与长者谈上话,在日常交流中探寻古墓的信息与方位。
找到古墓的具体位置之后,就要用到“切”了。首先是要找好打洞的方位,争取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深谙此道的人盗墓经验丰富,观察事物敏锐,常常是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来判断椁室的位置,就如同给人切脉一样准确。其次是到达椁室内,凿开棺盖后,要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从头上开始一直摸到脚。此时并不是瞎摸的,是要有技巧,确保不会遗漏财物。古人死后会在尸体的一些器官内放入玉器防止腐烂,盗墓者的这些细节都不可以放过。第三步就是用手摸触出土的文物了,凡事行内的高手所过手的文物不计其数,面对这些盗出来的宝物,有时并不需要用眼睛看,只要抚摸一下就可知源自什么时代,价值几何。
面对盗墓者的嚣张,古代人生前修建自己的陵墓时无不是费尽心思。古人防止盗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在墓内积石,这种形式多出现于东周到秦汉时期北方的大墓葬中。如在洛阳西郊一号战国墓中,在棺撑上下堆积了卵石和木炭,棺撑上部的石炭积成二层台,呈斜坡状。
二是用砖石等将墓室门封固起来,比如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早期崖洞墓,在其通道近往墓室门的地方,就以三列九块打消塞石和双列八块塞石堵塞,塞石能有七吨重。

近日,有媒体披露一起盗墓的离奇案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以至于很多网友戏称这些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我们都知道这些古墓,古塔下方都是非常阴森的,一般人根本不敢下去,难道这些人不害怕吗?其实,这些人都已经被金钱迷了心窍,他们长期干着盗墓的勾当,轻车熟路的,根本就不存在害怕一说。

一、事件新闻背景回放

我们都知道在汾河和渭河流域,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区域也长期活跃着一些盗墓分子,而且都是团体化,产业化,触目惊心。

在这些抓获的盗墓贼中,其中有个带头大哥卫永刚,山西人,此人今年52岁,在2004年就因为盗掘古遗址被判15年,但在释放后又重 *** 旧业。

第一个下手的就是陕西兴平市的清梵寺塔。为了盗掘古塔底部的文物,卫永刚安排团伙在古塔附近租下一处民房,以“打饼子”为掩护,在屋内挖掘地道,最终了一座阿育王塔,一座石塔,一个铜棺,疑似舍利、佛金骨等。

随后又有多起类似作案,在2015年更是盗掘了陕西省彬县的彬塔,居然在附近开了一家名叫“川湘食府”的饭店,这些人白天营业,晚上10点后挖地道,用时6个月,打通了古塔地宫,了石棺、金棺、银棺、铜棺、鎏金棺、铜镜、疑似舍利等珍贵文物,其中有不少都是一级文物。

二、盗墓贼害怕吗?

如果说是否害怕古塔地宫的阴森环境,我觉得他们肯定是不怕的,长期盗掘古墓和古塔,心理上已经完全适应了各种遇到的不适场景。但是从另外几个方面,他们应该是感到害怕的:

1、盗掘空手而归的情况是他们害怕看到的。据了解,这伙人有4次盗掘古塔失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在地宫未发现有任何文物,失望而归,这是他们害怕的。

2、盗墓贼也害怕被抓。虽然说他们胆大妄为,但是他们很清楚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自然是害怕被抓,否则也不会利用开饭店来掩人耳目。

总的来说,文物是历史传承的瑰宝,不应该为了一点私欲来进行破坏和盗掘,对这种行为必须要依法打击,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害怕而收手。

古墓的机关是的确存在的,盗墓贼能不能遇上机关,那要看他的人品有没有爆发了。机关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盗墓贼的盗窃。

机关,古代称消息。其实,大多数古墓都是没有消息的,能够设置消息的一般都是墓葬规格较高的大墓。这样代表着有更多有价值的陪葬品,所以一些盗墓贼遇到机关时不退反喜,变得兴奋。

曾听南京考古研究所一位考古人员说过,在古墓里发现的尸体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墓葬里原有的古尸,另一类是盗墓贼的尸体。有时,对盗墓贼的尸体监测,发现也有上百年历史。是几百年前的盗墓贼。

中国历来有厚葬的习俗,厚葬代表有大量价值不菲的随葬品,从入土那天起就很可能被盗墓贼惦记上。为保护墓葬里的棺椁和随葬品,古人费尽心机设计 各种机关。这些机关大体可分为这么几种:机弩、陷阱、巨石、毒气、流沙、毒火等。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很清楚,秦始皇陵内部有“机弩矢”,自动发射,盗墓者一接近就会中箭。,南京市博物馆在发掘南唐二陵3号墓,也即是李煜皇后大周后的懿陵时就发现,顶部有一层防盗石板,形成一非常壮观的“巨石阵”。

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云门山一古墓中,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里有水,把水抽干后发现地下全是利刃,有两个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等,这是被机关杀死的盗墓者。

除了各种机关,一些古墓里还有诅咒和恐吓,1980年山东济宁的一汉墓里就刻着“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的字样,直译过来就是:“敢挖我的坟,就让你断子绝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226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