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高手讲解服务器基础知识

电脑高手讲解服务器基础知识,第1张

SQLServer2000同步复制技术实现步骤
(此为转贴他人)
一、 预备工作
1发布服务器,订阅服务器都创建一个同名的windows用户,并设置相同的密码,做为发布快照文件夹的有效访问用户
--管理工具
--计算机管理
--用户和组
--右键用户
--新建用户
--建立一个隶属于administrator组的登陆windows的用户(SynUser)
2在发布服务器上,新建一个共享目录,做为发布的快照文件的存放目录, *** 作:
我的电脑--D:\ 新建一个目录,名为: PUB
--右键这个新建的目录
--属性--共享
--选择"共享该文件夹"
--通过"权限"按纽来设置具体的用户权限,保证第一步中创建的用户(SynUser) 具有对该文件夹的所有权限
--确定
3设置SQL代理(SQLSERVERAGENT)服务的启动用户(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
--右键SQLSERVERAGENT
--属性--登陆--选择"此账户"
--输入或者选择第一步中创建的windows登录用户名(SynUser)
--"密码"中输入该用户的密码
4设置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解决连接时的权限问题(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实例--属性
--安全性--身份验证
--选择"SQL Server 和 Windows"
--确定
5在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上互相注册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 Server组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可用的服务器中,输入你要注册的远程服务器名 --添加
--下一步--连接使用,选择第二个"SQL Server身份验证"
--下一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SynUser)
--下一步--选择SQL Server组,也可以创建一个新组
--下一步--完成
6对于只能用IP,不能用计算机名的,为其注册服务器别名(此步在实施中没用到)
(在连接端配置,比如,在订阅服务器上配置的话,服务器名称中输入的是发布服务器的IP)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
--别名--添加
--网络库选择"tcp/ip"--服务器别名输入SQL服务器名
--连接参数--服务器名称中输入SQL服务器ip地址
--如果你修改了SQL的端口,取消选择"动态决定端口",并输入对应的端口号
二、 正式配置
1、配置发布服务器
打开企业管理器,在发布服务器(B、C、D)上执行以下步骤:
(1) 从[工具]下拉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配置发布、订阅服务器和分发]出现配置发布和分发向导
(2) [下一步] 选择分发服务器 可以选择把发布服务器自己作为分发服务器或者其他sql的服务器(选择自己)
(3) [下一步] 设置快照文件夹
采用默认\\servername\Pub
(4) [下一步] 自定义配置
可以选择:是,让我设置分发数据库属性启用发布服务器或设置发布设置
否,使用下列默认设置(推荐)
(5) [下一步] 设置分发数据库名称和位置 采用默认值
(6) [下一步] 启用发布服务器 选择作为发布的服务器
(7) [下一步] 选择需要发布的数据库和发布类型
(8) [下一步] 选择注册订阅服务器
(9) [下一步] 完成配置
2、创建出版物
发布服务器B、C、D上
(1)从[工具]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创建和管理发布]命令
(2)选择要创建出版物的数据库,然后单击[创建发布]
(3)在[创建发布向导]的提示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系统就会d出一个对话框。对话框上的内容是复制的三个类型。我们现在选第一个也就是默认的快照发布(其他两个大家可以去看看帮助)
(4)单击[下一步]系统要求指定可以订阅该发布的数据库服务器类型,
SQLSERVER允许在不同的数据库如 orACLE或ACCESS之间进行数据复制。
但是在这里我们选择运行"SQL SERVER 2000"的数据库服务器
(5)单击[下一步]系统就d出一个定义文章的对话框也就是选择要出版的表
注意: 如果前面选择了事务发布 则再这一步中只能选择带有主键的表
(6)选择发布名称和描述
(7)自定义发布属性 向导提供的选择:
是 我将自定义数据筛选,启用匿名订阅和或其他自定义属性
否 根据指定方式创建发布 (建议采用自定义的方式)
(8)[下一步] 选择筛选发布的方式
(9)[下一步] 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匿名订阅
1)如果选择署名订阅,则需要在发布服务器上添加订阅服务器
方法: [工具]->[复制]->[配置发布、订阅服务器和分发的属性]->[订阅服务器] 中添加
否则在订阅服务器上请求订阅时会出现的提示:改发布不允许匿名订阅
如果仍然需要匿名订阅则用以下解决办法
[企业管理器]->[复制]->[发布内容]->[属性]->[订阅选项] 选择允许匿名请求订阅
2)如果选择匿名订阅,则配置订阅服务器时不会出现以上提示
(10)[下一步] 设置快照 代理程序调度
(11)[下一步] 完成配置
当完成出版物的创建后创建出版物的数据库也就变成了一个共享数据库。

解决方法
1、按路径“c:\windows\system32\inetsrv”确认‘inetsrv’文件夹里是否有‘iismsc’文件。如果没有,说明IIS相关的windows功能未启用。
2、打开控制面板,找到并打开程序。
3、找到并打开程序里的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
4、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下的‘web管理工具’中找到IIS相关功能,在前面的复选框中打勾后,单击确定。
5、在计算机联网的状态下,windows会自动更新相应的功能,花费时间可能较长,用户需耐心等待!
6、当d出‘windows已完成请求的更改’的对话框是,表示windows功能已经完成更新。
7、返回到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可以看到,“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已经存在。

可以。

在控制端安装ipmiutil工具包之后,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命令来获取远端服务器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设置了。ipmiutil是一个工具包,其中包含了ipmiutil、hwrese等工具,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用途。

比如hwrese可以用来启动、关闭服务器等。用户可以通过ipmiutil -?或类似命令来查看各工具的作用。

Ipmiutil安装完成后,会包含以下可执行命令:

alarms –显示和设置Telco alarms报警(LED显示和延迟)

bmchealth – 测试BMC是否工作正常。

fruconfig – 显示FRU的产品信息,写入有用信息

getevent – 接收一个IPMI event,并显示。

hwreset – 用于使 firmware 硬重新启动或者关掉系统

pefconfig – 用于显示和配置LAN端口,配置Platform Event Filter 表,来通过firmare event产生BMC Lan提示

sensor – 显示Sensor Data Records,值和阈值。

showsel – 显示System Event Log记录。

tmconfig – 显示和配置BMC串口。

wdt – 显示和设置看门狗时间。

以上命令种中最为常用的是sensor命令和pefconfig命令。使用sensor命令可以获取各种监测信息。使用pefconfig命令设置BMC,使得BMC可以在系统有event时候,进行报警。hwrese也比较常用,这个命令可以实现服务器的重启以及硬件开关机。

扩展资料:


IPMI 工作原理:

IPMI的核心是一个专用芯片/控制器(叫做服务器处理器或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其并不依赖于服务器的处理器、BIOS或 *** 作系统来工作,可谓非常地独立,是一个单独在系统内运行的无代理管理子系统,只要有BMC与IPMI固件其便可开始工作

而BMC通常是一个安装自爱服务器主板上的独立的板卡,现在也有服务器主板提供对IPMI支持的。IPMI良好的自治特性便克服了以往基于 *** 作系统的管理方式所受的限制,例如 *** 作系统不响应或未加载的情况下其仍然可以进行开关机、信息提取等 *** 作。

在工作时,所有的IPMI功能都是向BMC发送命令来完成的,命令使用IPMI规范中规定的指令,BMC接收并在系统事件日志中记录事件消息,维护描述系统中传感器情况的传感器数据记录。在需要远程访问系统时,IPMI新的LAN上串行(SOL)特性很有用。

SOL改变IPMI会话过程中本地串口传送方向,从而提供对紧急管理服务、Windows专用管理控制台或Linux串行控制台的远程访问。

BMC通过在LAN上改变传送给串行端口的信息的方向来做到这点,提供了一种与厂商无关的远程查看启动、 *** 作系统加载器或紧急管理控制台来诊断和维修故障的标准方式。

当网站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站长就应该开始考虑要为网站托管服务器。通常情况下服务器会被放到电信或网通的机房,网站管理员通过远程来管理服务器。在网站租用托管服务器时,需要安装一些常用的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才能更为有效地管理这台远程服务器,今天我就根据我自己的管理经验,推荐十个有用的服务器工具软件,供大家参考和分享。
Arp防火墙
Arp
Firewall
-
现在托管服务器必须安装的第一个软件就是Arp防火墙,没办法啊,中国这网络环境,不安装Arp防火墙就等着被人挂木马了。现在免费的Arp防火墙主要有两款,一个是奇虎的360
Arp防火墙,一个是金山Arp防火墙。
远程桌面连接
Remote
Desktop
-
远程桌面连接,主要是用于对远程托管的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使用非常方便,就如同 *** 作本地电脑一样方便。远程服务器端必须要先安装“远程桌面连接”的服务器端程序,然后客户端就可以通过远程桌面来管理服务器了。
FTP服务和客户端
FileZilla
-
将客户端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最常用的软件就是FTP了,微软的IIS自带了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软件,如果觉得不好用,服务器上也可以安装免费的
FileZilla服务器软件,客户端可以使用免费的FileZilla
Client,支持多线程上传文件。
硬件检测
CPU-Z
-
CPU-Z是一款免费的系统检测工具,可以检测CPU、主板、内存、系统等各种硬件设备的信息。它支持的CPU种类相当全面,软件的启动速度及检测速度都很快。另外,它还能检测主板和内存的相关信息,其中就有我们常用的内存双通道检测功能。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时候,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对服务器的硬件信息一清二楚。
流量监控
DU
Meter
-
DU
Meter是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流量监视工具,图形化的界面显示非常直观,可以实时监测服务器的上传和下载的网速,同时还有流量统计功能。可以分析出日流量、周流量、月流量等累计统计数据。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
端口监控
TcpView
-
TcpViews是一款免费的端口和线程监控工具,可以列出当前所有TCP和UDP端口的进程清单,包括本地和远程地址的TCP连接,其实和系统命令
netstat类似,不过是GUI界面的,使用方便,占用资源少,默认字体在中文环境下很小,需要手动修改。在服务器上运行的话,默认刷新时间不要用默认的1秒。
进程监控
Process
Explorer
-
Process
Explorer是一款免费的进程监视工具,功能比Windows自带的任务管理器要强大的多,不仅可以监视、暂停、终止进程,还可以查看进程调用的DLL文件,是预防病毒、查杀木马的好帮手。
日志分析
WebLog
Expert
-
虽然Google
Analytics是一款强大的免费的网站分析服务,但必须加入统计代码才能使用,WebLog
Expert则可以直接分析网站的访问日志文件,通过日志文件分析出网站的站点访问者、活动统计、文件访问量、搜索引擎、浏览器、 *** 作系统和错误页面等等众多的统计信息,是网络监测的好助手。这个软件本身不免费,不过其另一个版本WebLog
Expert
Lite是免费的。
日志搜索
WinHex
-
WinHex是一款速度很快的文件编辑器。打开数百兆的大型文件速度飞快,使用WinHex可以轻松打开服务器上的大型日志文件,并对其进行关键字搜索,效果非常好,是我见到的速度最快的文本编辑搜索软件,总体来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16进制编辑器。
代码编辑
Notepad++
-
Notepad++是一个免费开源的源程序代码、HTML网页代码编辑工具,支持多达数十种常见源代码或脚本的语法,包括C,C++,Java,C#,
XML,HTML,PHP,Javascript,RC
resource
file,makefile,ASCII,doxygen,ini
file,batch
file,ASP
,VB/VBS,SQL,Objective-C,CSS,Pascal,Perl,Python,Lua等,功能非常强大。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可以直接修改网站上的源程序代码。

1,在NetScreen-5GT里面,打开“虚拟专网的PPTP服务端”也就是,设置用名和密码。然后在局域里面试一下,(按下面设置)
2,在家里,建立一个连接,
一,WIN XP系统
第一步:鼠标右键单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
第二步:鼠标左键单击"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第三步:打开新建连接向导,直接单击下一步
第四步:选择"连接到我的工作场所的网络",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五步:选择"虚拟专用网络连接",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六步:在连接名中输入""或自定义的连接名称,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七步:选择"不拨初始连接",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八步:在IP地址框中输入"IP",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九步:勾选"在我的桌面上添加一个到此连接的快捷方式",然后单击"完成",此时即完成拨号连接的建立
第十步:在桌面上鼠标左键双击新建的连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公用电脑请不要勾选保存密码),点接连接即可拨号至内部网络

1.网络服务器的管理
配置和管理服务器属性,安装和设置TCP/IP协议和远程访问服务协议,安装和管理DNS服务器,安装和配置网际命名服务器WINS。安装许可证服务器,为终端服务客户颁发许可证,管理本地和远程式终端。
对服务器上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充实与更新,更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3182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 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