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CentOS下搭建Wowza服务器

怎么在CentOS下搭建Wowza服务器,第1张

2004年年末,WIKI News推出。“新闻创作方式的颠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冲浪者奔走相告,种种赞美言辞漂浮在浩瀚的互联网上。WIKI的早期开发者之一Larry Sanger更是宣称:WIKI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但就在一个月之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前任主编Robert McHenry在谈到WIKI时,使用了一个不无尖刻的比喻。他把到Wikipedia(维基百科全书)上查看某一词条、确认某项事实比作去公共厕所:“它可能看起来很脏,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它也看起来很干净,让人们因而放松警惕。但人们似乎永远也没办法搞清楚:刚才到底是谁使用了这里面的设备?”
网上有一些缺乏见识的论调,说Robert之所以使用如此恶毒的比喻,是因为WIKI百科全书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构成了竞争。这种可能性存在吗?数字说话——Wikipedia英文版首页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从2001年起,这里一共积累了445464个词条。(中文版始于2002年10月,仅有17936条目,均为2005年1月10日凌晨1:46统计。)而1768年首次出版、1974年推出第15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全套共32册,其学术性和权威性已为世人所公认。其在线版于1994年正式发布上网后,更是受到各方好评。二者之间能够构成竞争吗?
或者说,Robert嫉妒的,正是WIKI全民创作、让所有人创作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的新媒体理念?
鬼才信~~!板砖迎击而上。Robert所抨击的,正是WIKI理念的不合时宜!
Robert的言论引发了小范围内对于WIKI理念的激烈质疑。好玩的比喻层出不穷:
“使用WIKI,就好比是把你的汽车开进修理厂,但里里外外不管什么人都要跑过来给你修理。”
“一个厨师有一种主张,一百个厨师有一百种主张。当他们争吵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吃不吃菜已经无关紧要了。”
……
争论的议题始于WIKI词条的可信度。很多人建议WIKI需要像传统媒体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内容生产流程,词条需要给原作者以署名权,已确定的词条即不能改动,等等。WIKI理念的维护者自然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如果WIKI这样做,那就违反了与BLOG同出一脉的草根性。
从草根谈开去,又有人建议,WIKI需要一支精干的专家队伍,以保证内容词条的准确性。于是形成了三个讨论分支:草根与精英的分离;民主与独裁的对抗;商业与免费的对立。
草根与精英的分离
多年来技术的突进,已经赋予每个人足够多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很多人早已对此前仅由传统媒体的精英所把持的话语权、议程设置权厌恶到死,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可以汇聚草根力量的社区,如何能够又向传统的百科全书编纂一样,扯一大推精英进来呢?WIKI社区的信条是:“共同创作本应是人类生存进步的方式。”并热烈邀请大家:Be Bold(勇于参与)!但实践经验表明,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人(亦即非专家学者),实在是难以胜任百科全书的编篡工作。去年编目专家Lubetzky以105岁高龄辞逝,网友Cat Wizard在Wikipedia上查阅其生平,看到了这样一段对于Lubetzky贡献的描述:
Lubetzky’s theory of cataloging went far beyond the Dewey Decimal System He divised a colorful yet tactful way of identifying but ordering books where even the most simple person could find it
Cat wizard对于此段的评价是:“完全不知所云,显然是外行所写。当时尚不知维基百科是何方神圣,只惊异于百科全书也可如此随意。”网友泅水大象也因此说道:“要真的拿维基百科当工具来使用的人本身,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断力。”
民主与独裁的对抗
作为一种技术,WIKI在互联网上一直被视为自由、民主利器。诚然,对于每一种事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就如有人认为黑色沉稳,有人认为黑色暴戾;有人认为西施最漂亮,有人认为老婆最美。但作为一种应用,WIKI百科全书则无法容忍为所欲为、畅所欲言。这也就是WIKI上最为人所诟病的Trolls(可意译为“扯皮”)现象所形成之深层原因。WIKIer们信奉“没有锁的门是最不怕被撬的门”的古谚,结果家里就经常被翻腾得乱七八糟。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使用过这样的案例:《中国大百科全书·卷》中对“导演”的解释是:把文学剧本搬上银幕使其成为影片的主要艺术家。可当你把这个词条的解释放到WIKI,过了几天你发现内容被人改为“导演都是大流氓”,那时你准成八大山人,哭之笑之了。
另外,WIKI中文词条中也有很多颇具后现代恶搞特色的,最为著名是当数“稻米”了。登录>1921681204 DNS
1921681202 nginx

(容器安装,docker安装就不赘述了)

为了方便,使用docker环境手动搭建DNS服务器,选择andyshinn/dnsmasq的docker镜像,275版本

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进入容器,以下内容均在容器内 *** 作

创建代理文件并添加内容

添加解析规则

修改dnsmasq配置文件,指定使用上述两个我们自定义的配置文件

重启容器

(nginx安装不再赘述)
因为nginx要配置域名跳转,nginx要使用80端口,80端口只能使用root启动或者使用普通用户(非80端口,如9000)启动后通过端口转发将9000转发为80端口(需要开启防火墙)
配置文件/nginx/conf/nginxconf中要包含

在/nginx/conf/confd目录下
jiraconf配置文件

wikiconf配置文件

需要修改DNS配置更改为1921681204 这个IP就可以了
如:win10修改DNS配置
右击wifi所在位置,选择“打开网络和‘Internet’设置”,后选择“网络和共享中心”

打开后找到连接的网络,点击网络,打开属性并将自动获取DNS修改为手动获取,如下,修改IP

点击wifi打开热点即可

MediaWiki是一个开源的wiki网站搭建软件,用于搭建WIKI系统。
你可以把WIKI系统看作是一个百科词条协作系统。
基本每一个页面,就对应一个词条的解释。
每个用户都能对WIKI中的词条进行编辑。
WIKI系统的思想是经过越多的人的编辑,结果就越趋于正确(完美)。
我个人认为WIKI的最大作用是知识的归档。
可用于个人的知识整理归档以及企业的知识归档。

百度知道不是基于WIKI技术的。
但中国有很多基于WIKI技术的网站。
百度知道上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这些网站。因为这些网站上的内容大多都是反版权的。
以下内容来自于维基天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2602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