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有哪些措施?

防病毒有哪些措施?,第1张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另外还要:
1、 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不能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 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 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 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 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 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10、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如速度变慢、出现奇怪的文件、文件尺寸发生变化、内存减少等),一旦发现,应立即用杀毒软件仔细检查。
11、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在病毒和反病毒技术的较量过程中,病毒总是领先一步,先有病毒,然后有反病毒。新的病毒层出不穷,而老的,旧的杀毒软件在新的病毒面前可能束手无策。好在目前大多杀毒软件都提供了让用户自己升级的能力,这样就要多多的留心收集报刊,杂志中的反病毒公告,。如果有条件,最好多准备几种杀毒软件,进行交叉杀毒。还有就是平时留心病毒的发展动态,譬如目前流行的CIH 病毒,知道了它的发作条件是每月的二十六日,那么在不能确定自己的电脑是否被CIH病毒感染的时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每月的二十六日不用机器,或通过更改电脑的日期跳过二十六日这一天。
想要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是否染有病毒,最简单的方法是实用较新的反病毒软件对磁盘进行全面的检测。
四、 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① 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② 启动反病毒软件,并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
③ 发现病毒后,我们一般应利用反病毒软件清除文件中的病毒,如果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不能被清除,一般应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④ 某些病毒在Windows 98状态下无法完全清除(如CIH病毒就是如此),此时我们应采用事先准备的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引导系统,然后在DOS下运行相关杀毒软件进行清除。
可以随时随地防护任何病毒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随着各种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才能达到杀除病毒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对抗病毒时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毒系统,用备份作为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将反病毒软件作为第二道防线。而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的病毒代码则是加固第二道防线的唯一方法。
五、 恶意网站的处理
我们经常会遇到IE被修改了,或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等等。看来恶意网站流毒不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与“恶意网站”斗争到底吧!
(一)防御
★知己知彼
如何判断自己是遇到了恶意网站的攻击,症状多种多样:
1 开机自动登录网站。
2 启动IE,自动登录网站,无法修复主页设置。
3 IE不断打开窗口。
4 修改[主页]按钮和[搜索]按钮。
5 修改右键菜单,甚至屏蔽右键菜单。
6 更改收藏夹的内容。
7 安装自动拨号程序。
8 自动安装木马程序。
9 自动格式化硬盘或删除某个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
10 更新文件关联和锁死EXE程序。
11 锁死注册表。

看是什么类型的服务器了
大型数据服务器一般用nix系统(Unix或者Linux)
杀软主要用于过滤数据中的Windows病毒,以免获取数据的客户机被感染
一般用红伞for nix就可以吧~~
大蜘蛛、NOD32、avast、ClamAV也都有nix版本~我没用过~不清楚哪个好些~~而且貌似只有红伞的nix版本带监控,其他的就是纯扫描~~因为毕竟病毒不能在nix下运行的(包括针对nix的病毒也大都是纯理论上的,极少有能真的实现功能的……)~
如果是小公司服务器
可能是Windows Server系统……
这个就比较多了~
一般都是用专门的企业杀软~
包括反病毒在内的一整套防御体系,并不仅仅是反病毒~
所以企业级杀软往往是一套软件,而不是一个
比如Symantec公司(就是诺顿的生产商,不过诺顿是针对家庭用户的)旗下的同名产品Symantec系列
微软公司的ForeFront系列
当然也少不了大蜘蛛、小红伞这种长期致力于企业级防护的厂家的产品~~
因为服务器上一般不会像家庭电脑那样上网、玩游戏~
所以除非是黑客入侵
否则中毒的机会并不多
所以服务器上防火墙往往比杀软重要的多~
资金充裕的话建议架设硬件防火墙~~
硬件的性能绝非软件所能匹敌的~~
至于杀软~~病毒库大,扫描查杀高即可~
监控不必太在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10741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