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端怎么和移动端的emoji表情兼容?

1、先上张图片,给大家看看需求是什么样的:

要求在安卓端或是iOS端上添加的emoji表情要能在web端进行展示出来。

2、拿到这种需求,对于底层的程序员来说,没办法以前没接触过,我只在斗图中见它们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只能去寻找度娘的帮助,你知道的,度娘给我们展示的一般都是比较高级的。所以一般文字太多的比较看不懂,尤其是讲述一些编码的问题,我更是不懂,所以还是手把手的教程比较靠谱。

3、我开始从数据库中拿到的数据是这样的

我展示出来的效果也是这样的,带一些小框框,这怎么能忍受的了,果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4、最终,I get it  ,下面我讲述一些解决的办法。

5、首先引入,emoji.css  emoji.js   emoji.png这三个文件。记住这三个资源文件是在同一层的,并且千万别忘记引用.png图片,因为表情的展示全靠它呢。

这里看到了没,最关键的代码,其中$('.remark-edit')是你用来展示表情的div,记住div里存放的是展示表情和字符串的文本,不能有其他的标签在里面,我试了会出错,不过也肯定能解决,我没尝试哈,大家可以试试看。

emoji.unifiedToHTML(html)就是调用emoji.js里的表情解析方法,我用的是avalon引入js的方法,如果想直接引入,你可以用emoji.js里的对象

如果要进行发送评论的时候要注意对emoji表情进行反解析,也就是过滤掉span标签,进行还原为原始的数据,看下图所示:

就是这个来去调用。

Emoji表情符号在OS X系统和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各个手机中已经默认支持,所以在这些设备的Web端显示没有问题,可直接使用。

但是在Windows系统中,Web端显示Emoji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

首先,Windows 8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默认也是支持 Emoji 的,但是只有在IE浏览器中才会显示。至于 

Windows 7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只要是更新了补丁包 KB2729094 

的,也可以在IE中直接显示Emoji。而这些系统的非IE浏览器却无法显示。

其实,补丁包 KB2729094 对Emoji的支持只不过是增加了“Segoe UI 符号字体”,只要在Web端CSS中引入这个字体,便可以让所有浏览器都支持Emoji。

绘文字 (日语:絵文字/えもじ emoji )是日本在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视觉情感符号, 绘 指图画, 文字 指的则是字元,可用来代表多种表情,如笑脸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在中国大陆,emoji通常叫做“小黄脸”,或者直称emoji

在NTTDoCoMo的i-mode系统电话系统中,绘文字的尺寸是12x12 像素,在传送时,一个图形有2个位元组。Unicode编码为E63E到E757,而在Shift-JIS编码则是从F89F到F9FC。基本的绘文字共有176个符号,在C-HTML4.0的程式语言中,则另增添了76个情感符号。

最早由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创作,并在日本网路及手机用户中流行。

自苹果公司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席卷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所兼容的Unicode编码采纳,普遍套用于各种手机简讯和社交网路中。

基本介绍中文名 :绘文字 外文名 :えもじ emoji 起源 :日本 创造者 :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 像素 :12x12 词语来源,词语发音,使用方法,发展过程,起步,里程碑,多样化,新版本,新规,重大影响, 词语来源 emoji就是表情符号,来自日语辞汇“絵文字”(假名为“えもじ”,读音即emoji)。 emoji表情 emoji的创造者是日本人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他将目光投向儿时的各种元素以获取灵感,如日本漫画和日本汉字等。“日本漫画中有许多不同的符号。漫画家会画出一些表情,表现一个人满头大汗或是迸发出一个想法时头上出现一个灯泡。”同时,从日本汉字中他获得了一种能力,用简单的字元来表达“秘密”和“爱”等抽象概念。 2014年8月,牛津词典线上版(Oxford Dictionary Online)把“Emoji”添加到新辞汇中,这也意味着它已经变成一个正式辞汇。 词语发音 絵文字/えもじ(emoji)的发音是 /emoꜜdʑi/(此处为国际音标)。/e/:即汉语拼音 y e ê 的发音,英语单词 b e d 中 e 的发音。/dʑ/:与汉语拼音 j 对应的浊音。与潮州话拼音方案的 r 相似,如潮州话“字”(ri 7 )字的声母。/mo/ 为重读音节。在英语中,emoji 常被读作 /ɪˈmoʊdʒi/。 使用方法 手机作业系统iOS,Android,WindowsPhone; 电脑:Windows,Mac OS X均内设Emoji表情 QQ等聊天工具中也添加了emoji表情供用户使用 iOS 打开设定-通用-键盘-国际键盘-添加新的键盘-表情符号,然后把emoji添加在里面即可在发简讯和一些输入文本的文本框中输入表情。 此外,运用ios自带的输入法,通过拼写相关的辞汇,如“鲜花”,则会出现“”的选项,输入“表情”则会出现各种表情,如“”、“”等等,细心的小伙伴们还会发现,当输入一些拼音,然后点“^”去查看更多的选项时,会出现“表情”一栏,点进去里面就是部分emoji表情,当然大多为人物表情,如果要更全的emoji的表情的话,还是建议选用“表情符号”这个输入法喔。 日语输入法条件下,输入“えもじ”亦会出现大量Emoji表情。 Android 原生Android使用系统中的“Android 键盘”内按动符号,点击表情图案后转入Emoji。 另外搜狗手机输入法,Google拼音等Android第三方输入法也内置此表情。 Android8.0的Emoji Windows Phone 在键盘上按一个脸的标志就可以。 Windows (仅支持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10、Windows RT) 系统列右键-工具列-萤幕键盘,然后系统列上会出现一个白色键盘,单击打开后,在萤幕键盘的左下角按一个笑脸的标志就出现大量Emoji表情,里面也包含颜表情。 Windows10中的表情 发展过程 起步 栗田穰崇手中拥有最终设计以后,他原以为此前拒绝他的那些厂商将可做一些最后润色的工作,将Emoji表情符号变成更加专业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的Emoji符号都是相同的。如果每家厂商都在这些字元中加入自己的创意,那么Emoji本来将会变成‘大杂烩’一样的东西,各个厂商之间都不一致,甚至在NTT内部也是如此。其结果是,原本可以统一化的字元变成了各种自主开发表情的“大杂烩”,导致从一家运营商经销的手机传送至竞争对手经销手机上的Emoji表情无法显示。直到2005年,这三大运营商才开始将来自竞争对手的输入信号加入到自己的字元集合中。 里程碑 虽然日本各大运营商未能设法标准化Emoji表情符号,但这并未阻止这种符号在海外市场上变得流行。从发布iOS2.2更新起,苹果iPhone就已开始支持软银的Emoji符号,至少在日本是如此但直到iOS 5发布,这种表情符号才真正在国际市场上登台。随着人们弄懂了如何在手机上激活这些符号,它们开始在Twitter、Instagram和轻部落格Tumblr等各个网站上生根发芽。 多样化 经常使用emoji表情符号的人或许注意到这些可爱、富有表现力的符号有一个比较单调的地方,它们的脸部、身体和手部几乎都是白色的。苹果正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并增加更多富有变化的表情符号。苹果将会与Unicode协会合作推进emoji多样化。 新版本 2014年6月15日的时候统一码协会宣布了版本 7.0 的统一码标准,同时还包括了大约 250 个新的 emoji 表情符号。 最新版本的 emoji 还增加了俄罗斯卢布和亚塞拜然的马纳特货币符号,250 个 emoji 符号中(象形文字元号),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符号,23 个全新的较少使用的和历史性的文字,对于现有的文字也增加了新的符号。还额外对北美洲,中国,印度,其它亚洲国家和非洲进行了书面语言的支持。 新规 2019年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车辆管理部门推出了一项新规;2019年3月1日起,允许车主在车牌上增加一个emoji表情。 重大影响 全球约有90%的线上用户频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亿个emoji表情符号被传送。不夸张地说,emoji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人们甚至也将emoji当作一门艺术。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emoji列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176个诞生于1999年的最初版本emoji表情。

emoji是日本在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视觉情感符号,绘指图画,文字指的则是字符,可用来代表多种表情,如笑脸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在中国大陆,emoji通常叫做“小黄脸”,或者直称emoji。

在NTTDoCoMo的i-mode系统电话系统中,绘文字的尺寸是12x12 像素,在传送时,一个图形有2个字节。Unicode编码为E63E到E757,而在Shift-JIS编码则是从F89F到F9FC。基本的绘文字共有176个符号,在C-HTML4.0的编程语言中,则另增添了76个情感符号。

最早由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创作,并在日本网络及手机用户中流行。

自苹果公司发布的iOS 5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席卷全球,emoji已被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所兼容的Unicode编码采纳,普遍应用于各种手机短信和社交网络中。

emoji的更多应用:

2021年国内出现了emoji情绪分析项目,这属于较为先进前沿的emoji相关研究。

该研究对不少于5000万条推文的公开样本进行了自然语言处理 (NLP),并使用文本情感分析(也称为意见挖掘)将emoji情感与一组值相关联并将其可视化。

至此之后,emoji情绪分析变得更科学、更严谨,让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emoji的魅力,更好地了解emoji。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6141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