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分析,第1张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巧姐判词和《留余庆》曲中均提及刘姥姥。

刘姥姥形象分析

首先从刘姥姥的外观和衣着打扮开始说起。刘姥姥出场时,已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妪,她穿着朴素,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此时,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出现在荣国府附近,年事已高的刘姥姥虽然满头白发,但是她身体依然硬朗。当她局促地出现在周瑞家时,可以看出刘姥姥自卑的心理。从刘姥姥外观和打扮来看,她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人。

但是刘姥姥身上具备农村人淳朴、乐观、善良等优秀品质。当她面对生活窘境时,刘姥姥敢于主动解决生活危机,她前往周瑞家央求见王夫人一面,从中展示了刘姥姥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特征。

刘姥姥是位知足常乐、生性乐观的人。刘姥姥到荣国府之后,她好不吝啬的将自己作为笑料,以供贾府众人玩乐。刘姥姥逗乐大家,不仅是为了给贾府众人留有一个好印象。刘姥姥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感念贾府上下对自己的恩情,为了让大家开怀一笑,刘姥姥甘之如饴地牺牲自己。

从刘姥姥屡次逗乐贾母来看,刘姥姥是位生性乐观之人,虽然生活窘迫,但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之情。作者对刘姥姥进行这一形象塑造,也是为了和贾府位高权重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刘姥姥形象分析,感谢阅读。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典型的底层人形象。

从第六回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借钱到第百十三回凤姐托孤,刘姥姥可谓见证了贾府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全过程,她身为一个农村妇人,本与贵族阶层无任何关联,曹公却别出心裁,通过刘姥姥借钱这么一件小事,让这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妇人与贵族生活得以接触,底层人民与贵族阶级的碰撞,深化了《红楼梦》的现实内涵,并将这位老人的生存智慧通过贾府这个平台得以施展。

刘姥姥的性格特点

一、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

二、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

三、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

四、机敏睿智、察言观色的才干。

五、阅历丰富、洞晓人生的智者。

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分析:刘姥姥是一个快乐、节俭、爱热闹、满身土里土气的农村老婆婆。刘姥姥身上具备农村人淳朴、乐观、善良等优秀品质。她是位知足常乐、生性乐观的人。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巧姐判词和《留余庆》曲中均提及刘姥姥。这个老婆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刘姥姥在回目上出现了四次: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41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从篇幅上看,第6回、40回、41回三大整回,以及39回后半回、42回前半回、113回前半回、119回后半回,都是浓墨重彩的刘姥姥正传。

刘姥姥在小说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同时小说把刘姥姥塑造得个性鲜明、活泼可爱。她是一个粗鄙不堪的村间老妪她是是一个会说话,能办事的刘姥姥她是个大智如愚,丑中蕴美的刘姥姥她是个勤劳善良而又有侠义心肠的刘姥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84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3
下一篇 2023-03-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