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基本姓氏

中国古代的基本姓氏,第1张

1、中国上古的姓氏有姬、姜、姒、妫、姚、好等,皆从“女”字旁,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以国名为氏有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3、以图腾定姓氏的:熊、罴、豹、虎、龙等;以国家名称为姓氏的: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西门、郭、丘、尹、常;

4、以官职为姓氏的:上官、卜、钱、士、司马等;以职业为姓氏的: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的:乔、姬、姜、黄、武等;皇帝赐姓氏的:刘、李、赵、完颜、朱等;还有以数字、季节、方位、气候、花木等等为姓氏的。

扩展资料:

中国姓氏现状: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排名

古代的姓氏:

1、姬姓,这个姓氏是黄帝的姓氏,也是周朝的国姓。姬姓最早是源于黄帝,黄帝大家都不陌生,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的儿子,本姓是公孙,后来改的姬姓。《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个儿子得了姓氏,为十二姓。

2、姜姓,此姓出自神农氏,炎帝生在姜水。姜姓到了后来也开始衍生,比如说齐、吕、许、谢等姓氏,还衍生出了38个复姓。第三个姒(sì)姓,其祖先是因治水被千古传颂的大禹,他也是华夏杰出圣祖之一。相较于前两者五千多年的历史,姒姓的历史要少上几百年,但也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了。因着时代的变化,姒姓后人也难免改姓,尤其是夏朝灭亡后。

3、嬴姓,它始于舜帝时期,后世史学家认为得姓始祖应当是皋陶。伯益可能是他的长子,不过这事还颇有争论,如果他俩是父子,那么便都是秦始皇的祖先。嬴姓的衰败是从秦亡后开始的,历代史家不断抹黑嬴秦,为避祸,不得不改姓。所以秦之后,嬴姓者甚少,其姓衍生出了赵、秦、黄、钟等姓氏。

4、妘姓,这是颛顼帝的孙子祝融氏的后人,董、彭、罗等从其衍生而出。第六个妫姓,舜住在妫水,所以将其做为自己的氏。第七个姚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舜帝姓姚。这个姓氏应当是如今上古八大姓之中人口还算多的,但其历史悠久,也衍生出了虞、陈、胡、田等姓氏。

5、姞姓,这是当年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有着古老又光荣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姞姓逐渐被吉姓或者是其他姓氏取代,杨、孔、尹、蔡、鲁出自于此。如今上古八大姓除了姚姓外,大多成罕见姓氏,但中国大半姓氏都是由它们衍生而来,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83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3
下一篇 2023-03-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