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战略有哪些?

我国国家战略有哪些?,第1张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3、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扩展资料:

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参考资料:恩施新闻网-每日一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是什么?

国家战略是筹划和运用国家总体力量,谋求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总方略。一国战略体系的最高层次,由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制定。国家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战略的性质。它作为一国的总体战略,对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通常在宪法或其他官方文件中予以记载和阐明。

20世纪中叶,美国在引进英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大战略的概念时,提出的一种战略理论,意指“平时和战时在使用军事力量的同时,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与科学”。之后,日本等国也引进这一概念。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战略要旨,在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指导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增强国力,保障民族的生存兴旺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构成国家战略的要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基本国策以及力量运用等。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战略及其战略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利益的恒定性,决定国家战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78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