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中,最早的十大正神分别都是谁?

上古神话中,最早的十大正神分别都是谁?,第1张

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的神话,无数的神明。有这么十位神明,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直烙印于中华的神话体系中,下面我们来看看是哪十位。

开天之神 盘古

盘古,传说是远古时期,天地未开时期,孕育的生灵,在诞生之期便用神力将天地辟开,自此开地开始分明,而盘古的身躯化成了天地万物,左眼化出太阳,右眼化出月亮,毛发化为星辰,身体四肢化为东南西北四极和三山五岳,血液成江河,骨骼化为矿藏等等。盘古化身万物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南朝梁时期,于任昉所著的《述异记》,最早的形象为龙首蛇身,或者人面蛇身。

一代天帝 帝俊

帝俊,又称 “帝夋”,是中国古神话中的上古的天帝,第一代天帝,五帝之一,又被认为是诗经中的“昊天上帝”,是带有至高神之位的天,在《山海经》中,他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生有十日和十二月,因此,又为日月之神或日月之父。

文明始祖 伏羲

伏羲,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三皇之一,在楚帛书中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伏羲最开始的形象是人身蛇身,与女娲结婚,生儿育女。伏羲根据天地万物变化,创造了八卦,结绳为网,教人们打猎捕鸟,捕鱼,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万物之神 女娲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娘娘等,她是自然之神,创造了世间的万物,相传她一日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是创造万物的自然女神,而人类就是女娲根据自身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女娲长期做为创世神和始母神,所因天崩塌,女娲精炼五彩石补天,有补天的功绩,被民间广泛所崇拜。

播种万物 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的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是以懂得用火而著称,故为炎,是一个牛首人身的形象。炎帝尝百草,发展了草药医治,又发明了刀耕火种,教人民如何开垦圭地,种植食物,创造出了陶器和炊具。后与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世一般自称为炎黄子孙,将炎帝奉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之一。道教尊炎帝为神农大帝,五榖神农大帝。

天下共主 轩辕黄帝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是五帝之首,亦称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等。黄帝与炎帝结盟,打败了蚩尤,后又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文字,乐器,音律以及各种文化,建立了古国体制,对土地实行田亩制度等,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主 蚩尤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氏的族长,相传面如牛首,背生双翅,其图腾便是牛与鸟。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记载:“上效蚩尤重刑以变九黎言苗民者。”,这句话表明了蚩尤是刑法的首创者和施行者。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与金属兵器的制造,使人类进入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时代,生产力大幅度的提升,蚩尤亦是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与施行者。有的史料还说,兵器与刑法皆是蚩尤所发明,被黄帝等部落效法,所以,蚩尤是古代法制的制造者。蚩尤是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亦是兵器之神,兵主。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蚩尤不是大反派吗?没错,皇帝与蚩尤大战,最终打败了蚩尤而统一了天下,因此我们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蚩尤的功劳。而且不同于汉族尊黄帝,苗族则是以蚩尤为祖。

至高神 东皇

东皇太一,最早出自于屈原《九歌》之中,是战国时期楚地人民祭祀的最高神,众神之首,太一为道,是创造万物之神,但在后来儒与道的影响下,东皇太一的神位被逐渐降低,成为了“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水神 共工

共工,传说是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是一个人面手足蛇身的形象,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传说共工与颛顼不合,在一次战斗中怒撞不周山,造成了世界的倾斜。

火神 祝融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以火著称,号赤帝,亦被尊为水火之神,南海神等,是五帝之一。被楚地公认为楚国的始祖,炎帝的火师。

上古十大正神,盘古、伏羲和女娲代表中华文明的萌芽,神农、蚩尤和轩辕则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华夏神话的正式建立。神话从侧面上亦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与解析。

1、第一档次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烛龙,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帝俊是《山海经》里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阳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后羿、黄帝和蚩尤等被神话的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属。烛龙(烛九阴)在《山海经》里是人面蛇神的异兽形象,但从它呼气成风,主宰四季更替和昼夜变化的能力来看,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自然之神。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神应该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经》只有帝俊和烛龙,却没有记载地神。道教神话里的地神“后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经》虽然也记载了后土,但他是共工的儿子,夸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时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领。

2、第二档次是太阳神羲和与月神常羲,分别代表着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山海经》提到的羲和、嫦娥,都是天神帝俊的妃子,她们的地位比帝俊低。人类对日月等天体的崇拜现象,是天空崇拜的衍生物,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而中国的太阳神和月神,都是女神的形象,大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从神话流传的区域来看,她们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

3、第三档次是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代表女性神和男性神。在道教神话里,西王母是西方主神,也是女仙的首领。东王公是东方主神,是男仙的首领。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西王母和东王公在上古时代已经出现了,与东夷和华夏两个族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中国东部比西部更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因为部落首领的性别不同,神话人物也开始出现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生育之神女娲的原型,东王公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原型。这2位上古正神,在汉代衍生出许多神话人物,他们代表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

4、第四档次是上古四方神,他们分别是东方木神句芒、西方金神蓐收、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海神禺强。这4位上古正神是华夏四方的区域神,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据历史学的研究,四季和五行观念的产生,不会早于夏朝。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上古四方神,是夏朝以后的神话传说中才出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39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