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第1张

粽子的做法如下:

1、糯米用凉水泡好。

2、粽子叶用水发好。

3、蜜枣用水冲洗干净备用。

4、将粽叶取一角卷起。

5、加入糯米和蜜枣。

6、再加上一把糯米封口,用马蹄莲绳系紧。

7、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水开锅用小火蒸大约4-6小时即可。

粽子的功效:

有补中益气、和胃止泻功效。对脾胃虚弱、食后不能健运、消化不良、乏力自汗、多小便等症宜用(糯米有缩小便作用,故消渴、小便频数、夜尿多等症可用),因脾胃虚寒而发生食后即吐逆、霍乱、泻痢等症,食用有和胃、平逆、止泻之功。糯稻根止虚汗,糙糯米或半捣糯米煮稀饭,适用于一切慢性虚弱病人。

1、补中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2、和胃:中和胃酸,缓解胃痛。

3、止泄: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4、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5、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 端午节 庆食物。那么,大家知道端午节粽子怎么做好吃吗?下面我整理了粽子的20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红豆味粽子的做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 粽子的做法

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

辅料:酱油 食盐

烹饪 方法 :

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

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三、甜茶味 粽子的做法

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

1.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四、蜜枣味 粽子的做法

类别:甜品/点心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主料:糯米1000克

原料:葡萄干50克 蜜枣100克

烹饪方法:

1. 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 面相 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五、绿豆鸭蛋味 粽子的做法

材料:

1.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

2.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

3.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方法:

1.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2.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3.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28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