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历史简介

滕王阁历史简介,第1张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

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

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

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

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

同时也超过了现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

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扩展资料:

滕王阁历史功能:

1、登临观赏的佳境

滕王阁,由于建筑在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是登临观赏的好去处。极目远眺,西山迤逦横翠,南浦风起云飞,鸥鹭翱翔上下。凭栏俯望,江水浩浩,渔帆点点,洲渚片片,城郭万家。

所以,历来赢得人们的向往,特别是“重九”之日,皆欲登临游观,以一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为快事。

2、文人雅集的胜地

滕王阁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堪称合璧。初唐洪州阎都督盛会后,历朝的官绅、文士常以此阁为雅集之地。他们或三五相邀,或结社集会,或无定期,或有约定,凭登杰阁,把酒临风。

相与酬唱应和,视雅集滕王阁为人生中一大快事。明代以滕王阁为轴心的文化活动很频繁,尤以明末为盛,雅结“滕王阁社”,一月一聚,并将诗文结集付梓。

3、歌舞宴乐的殿堂

滕王阁李元婴为了歌舞游宴之需而创建了滕王阁,把宫廷艺术及被汉族吸收融化的蕃乐胡舞,从中原带到了江西,客观上推动和繁荣了赣文化。

自唐以后,滕王阁上歌舞宴乐不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戏剧家汤显祖曾在阁中展演其大作《牡丹亭》。

4、迎来送往的驿馆

古时,交通以水运为主,滕王阁所处的位置,正是豫章古城章江门外的近港之处。章江门外是古港口,有接待官员的章江驿。章江驿与滕王阁毗邻,故迎来送往大都在临观之美的滕王阁。

5、拜迎诏诰的礼厅

这种功能,始于明代,明正统初年,滕王阁因其基础受大水的冲击,江岸崩塌,渐渐沦陷于江。江西布政使吴润于是在阁之遗址修筑了一座“迎恩亭”,作为“迎拜制诏之所”。

6、祭拜先贤的祠坛

据罗钦顺《重建滕王阁记》载:“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堂凡五间,大门前峙,其壮皆与阁称。阁之后为堂三间,以祠文文山、谢叠山二公,名曰‘二忠祠’,盖以义起者也。

自大门以达于祠下,左右各有庑廊,以次相承为间,通计三十有二。祠有垣,以严其限,中垣为门,以时启闭。”从此,滕王阁内便有了祭祀先贤的祠堂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另一说为江南四大名楼,其中还包括安徽宣州的谢脁楼)。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腾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807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