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纹饰中兽面纹有哪些?

青铜器的纹饰中兽面纹有哪些?,第1张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头部的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几乎所有的青铜器都以兽面纹为主。鼎,最为突出。

最著名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西周兽面纹方鼎,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是西周早期极难得的上乘之作。

西周兽面纹鼎,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

兽面纹贯耳壶,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

兽面纹高圈足双耳簋,1980年于宝鸡纸坊头(弓鱼)国墓地出土。

虎耳兽面纹扁足铜鼎,

1975年江西清江横塘狮脑山吴城商代遗址出土。

我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做兽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795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