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定义是什么?

溶液的定义是什么?,第1张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一般情况下,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合物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凡是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时,则称液体为溶剂,而称气体或固体为溶质。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它的形成除混合熵不等于零外,其他特性和理想溶液一致。由规则溶液推导出的热力学规律,广泛应用于非电解质溶液,尤其对许多合金溶液的应用,更为合适。因此,对于冶金和金属材料科学来说,规则溶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根据定义溶液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例如:食盐水是食盐加水配得的溶液,溶质食盐是固体;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溶质氯化氢是气体;医用酒精是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溶质酒精是液体。

合金就是一种溶液,溶质是固体,溶剂也是固体,是固体溶液;空气也是溶液,溶质是气体,溶剂也是气体,是气体溶液。

溶体通过溶解过程形成的一种混合物,它始终具有同样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但在一定限度内它的浓度可以根据条件增高或降低,如一种单向的液体体系,其中被溶解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的粒子被认为是分子或离子。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有以下几种溶液类型:

1、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

2、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3、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溶液的组成比有一定的连续变化范围,溶液的性质随组成比而连续变化,均匀是指在这个单一相中物质的分散程度达到分子水平。具有上述特征的实体可能是气态的、固态的或是液态的,溶液一词是专指液体溶液,特别是水溶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aji/5789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