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8双层板设计步骤

AD18双层板设计步骤,第1张

在PCB设计中,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约定的规范,我们很难实现共同合作来维护。而且由于不专业的 *** 作,不明确规范的 *** 作方法,往往会让你对着一个点改了又改,令人不胜其烦。由于之前在进行PCB制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重复工作的问题,降低了PCB设计的效率。写这篇文章,就是要让在进行PCB绘制时减少重复工作。提高设计效率。

文件就是所有元器件原理图和元器件PCB图的集合。通常用一个库来包括。尽可能补充完善自己的库会大大简化以后的工作。我在这里公开了我使用的库,为的是节省大家的时间。有一套共同的库之后,对于每个人的开发都是有利的。
点击打开链接

首先打开PCB库文件。

这个就比较简单,一个个画好就可以了。

例如NE555,只要画出一个芯片形状并对应添加引脚就可以了。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明白为何先画PCB库文件,这其实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原理图中将封装整合进元器件,如果先画原理图,画完封装还要回来整合,会很麻烦,具体整合位置如下图

新建工程文件,并挑选和制作原理图
补充好所有的元器件后,新建一个PCB工程文件,并在工程文件中新建一张原理图,作为主原理图。我在演示的时候会按照层次式布线的方式,因为这样有两点好处:

​ 新建新的原理图后,可以将外部的已有的用得上的原理图加入进来,已经集成好的有一定功能的原理图在如下图所示文件夹内。

可以复制并拷贝到原理图文件夹下,方便使用。

把所有要用到的接口原理图从接口文件夹中挑选出来后,最好检查是否有还能通过简单修改使用的原理图接口(因为这样确实在节省时间)。
新建工程文件,把所有的原理图放入工程文件。此时原理图netlabel的作用范围先进行设置。Project-project options-options-net identifier-scope。此栏可根据需要进行限制。尽量不使用全局可用的方案,否则会出现难以发现的错误。
对于已有的接口原理图进行组合从而生成总文件。并在总文件中建立没有的原理图文件。然后绘制出原理图。如果有新图需要同步可以使用菜单工具Design-synchronize sheet entries and ports。
其次,Tools-Update from library可以检查是否左右的元器件都来自于同一套库。如果不是,可以做适当修改。否则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检查所有的封装匹配,ID号唯一性,编号并进行编译检查

先检查封装,最好对照原图进行检查。对不合适的封装进行修改和重选或重做。然后进行编号,然后进行编译检查,如果出现ID号重复,可以适当修改ID号达到没有错误的效果。确定没有错误可以编译原理图,对项目右键然后点击编译即可。

建立PCB并导入所有的文件进行初步规划

首先新建PCBDOC文件并保存(不保存后续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PCB中,规则是十分要命的存在,如果规则设置的不合适,可能会付出更大的生产成本或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很容易导致设计出来的电路不能用,所以规则是保证电路设计正确的前提。规则的导入方法:

点击规则,进入后,选择导入规则。
规则在如上所述的库中也有,位置如下图。

先通过Edit-Origin-Set设置好原点,此时可以选择keepout划定一个粗略的版型,从而准备进行元器件放置。
修改规则,主要修改Electrical-Clearance,Routing-Width。Manufacting-HoleSize
此时按照功能性的不同进行主次划分,也可以按照信号传递过程进行逐步布线。为了避免飞线过乱,可以适当隐藏一部分例如电源线或者地线,按下V,C然后选择Hide Net。初步位置确定后,准备进行具体布线。
进行元器件位置调整,甚至原理图调整

​ 位置调整是PCB设计重头,应该在此处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确保你的元器件都摆在了合适的位置。位置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方便布线。

​ 这一步单独拿出来,是因为为了避免出现设计问题,需要使布线的飞线看起来更加方便,甚至不合适的地方要对应到原理图进行改进。此时把丝印层内容全部放到中间部分,设置合适的尺寸。如果屏幕过小不适合进行交互式设计,可拷贝原理图pdf到平板中或者开启分屏。
主要元器件信号的处理

主要信号优先布线。对于频率稍高的地方最好先进行处理。同时根据设计原则更改规则。布线,走过孔,铺铜。然后进行后续设计。电源部分一定要增加fill或者加粗布线。具体规则可以参照线宽和最大允许电流的关系。覆铜最好多个地设定不同的铜皮。

设计完成发厂

再次核查设定规则是否满足生产厂家规则,进行DRC检查, *** 作如下图。

1、首先打开电脑上的Altium软件,然后点击Altium的脚本。

2、接着点击Broswer,然后选择如下图的脚本。

3、接着在d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如下图,然后点击确定。

4、然后点击右侧的加载选项,然后选择,后缀为bmp。

5、最后点击convert,面板上就有自己的logo了。

思路狭隘……
Board Shape不仅仅可以手绘,也可以根据其它选中对象来生成。一般习惯上是在机械1层(板外形)勾勒出线路板边框,然后选中边框,然后生成板外形。绘制边框的时候就很舒心了,Arc随便放。
即使手绘,画线的时候有多种转折方式的,其中就有90°圆弧,而且圆弧半径是可以通过+/-键改变的。不过手绘没有上面的方法方便。
你从来没有看过AD的帮助文档?

PCB板的边框大小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以及电路布局大小,不同公司的PCB板可能有不同的边框大小,但通常情况下都处于05mm-6mm之间。PCB板的边框大小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以及电路布局大小,不同公司的PCB板可能有不同的边框大小,但通常情况下都处于05mm-6mm之间。

如果你的板子外形为矩形、各顶点坐标都是整数或者都在栅格点上,那么按照栅格点定位光标就可以画出精确的Fill了。
如果你需要画异形Fill,例如带有圆弧、非45°斜线等等,就需要像画异形线一样,用Shift+Space一边画一边不断切换拉线模式。
另外我不太明白你为啥要画这么大个Fill,这种情况下用Polygon岂不美哉???

1、点击菜单栏、视图、工具栏、定义后,d出对话框,选择左下角新的命令。
2、在d出的列表中下拉找到PCB:BoardInformation选项,点击确定。
3、d出对话框,设置好板子信息命令的标题。
4、点击确定会生成板子信息查看命令。
5、鼠标左键点住板子信息(B)命令不放,直接拖到菜单栏报告下面即可生成板子信息查看命令。

1、启动altium designer16电脑软件,进入首页,点击上方菜单File,如下图所示:

2、进入File菜单,点击NEW--PCB,如下图所示:

3、进入PCB设计环境,点击上方的design菜单,如下图所示

4、在design菜单下点击layer stack manager,如下图所示:

5、在d出的页面中,可以看到板子各层的厚度。

6、将自定义的板子尺寸填入长宽,点击OK即可,如下图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3387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