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d拦截原理

导d拦截原理,第1张

你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导d有巡航导d d道导d,d道导d还分中段拦截与末段拦截。大致上就是雷达发现来袭目标,并锁定目标同时计算机计算出d道参数,然后发射拦截导d,拦截导d发射后雷达继续锁定目标导d,并把参数发送计算机,计算机进行计算后,远程控制拦截导d修改飞行参数,最终与来袭导d相遇,并引爆来袭导d。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看到达时间。以美军为例:舰载宙斯盾可以同时跟踪一两百个目标没有问题,但是它只有4部火控照射雷达,如果判断十几枚导d会同时到达,那就必须由四艘以上的宙斯盾舰才能够保证拦截。另外,看导d的拦截能力。如果使用的是拦截概率80%左右的拦截d的话,那就要四十枚左右齐射,进行一次剥皮。然后,视拦截漏网情况以及距离,进行二次发射剥皮。最终,海拉姆上场进行最后一搏,还没有拦截到那就扑了。至于反击,那就别想了,无航母所强化的预警能力海面预警是达不到大型反舰导d的射程的,预警直升机容易被直接搞下来,不能提供火控数据,总不能打一波看运气吧。特别是现在掠海攻击的反舰导d,路径飘忽,根本就无法判断准确发射位。

另外,不要觉得我说的最后一搏是笑话,这么搞的拦截几率,照样有漏掉的。

这是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在做亚音速反舰导d拦截导d的时候出的事故,靶d穿透了控制室的外壁,造成了多人受伤。这还是在事先知道导d攻击的情况下拦截的,实战情况还要更危险。不是有误发射导d把人家民航客机给打下来的么,可见实战要紧张的多,风险也高的多。

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d。这种导d的整个d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主动段d道是导d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d道是导d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d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d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

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研制高能发动机及其装药,加大发动机的推力和总冲量;

(2)采用双推力推进系统,使导d可持续高速飞行。较大推力和总冲量的高能发动机以及采用双推力推进系统的发动机能够提供两阶段推力,而且重量轻,推力大,排烟红外辐射特征小,能满足提高射速的要求。

如今英制“耀星”导d速度已达到4马赫,还有几个国家正在改进或研制超高速导d,将导d助推系统由原来的一级改为两级,如北约国家正在联合研制的近程/超近程便携式防空导d系统,预计2010后装备部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3253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