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手机内核版本在哪里看

oppo手机内核版本在哪里看,第1张

想了解OPPO手机的版本,可以打开手机 「设置 > 关于本机(关于手机)」就可以啦~
这里可查看产品型号、ColorOS 版本、Andriod 版本、处理器、运行内存、机身存储、版本号、版本信息基带版本、内核版本等基本信息

linux和wm只不过是 *** 作系统,出厂就安装好了,没什么能否运行的!cpu只是运行计算就可以了,没有支持不支持的。说白了象电脑一样,inter和amd的cpu都能运行windows一样的道理。

手机app测试主要有以下:

1安全测试

1)软件权限

-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新增风险项

2)开发者官方权限列表信息比对分析2安装、运行、卸载测试

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 *** 作过程和 *** 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

1)检测软件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2)安装、卸载、更新错误报告;3)其他辅助信息:-位置和文件夹是否合理;-组件是否正确注册或删除;

-评估 *** 作前后,CPU、Memory(内存占用)、Storage(磁盘占用)等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3UI测试

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可视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组合是否完美, *** 作是否友好等。

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 *** 作性测试。4功能测试

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App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

1)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App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若用户需求中无明确标准遵循,则需要参考行业或相关国际标准或规则)。2)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举出相应类型的测试用例对其进行覆盖,如:涉及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或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3)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5性能测试

评估App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1)极限测试:在各种边界压力情况下(如电池、存储、网速等),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响应。

2)响应能力测试:测试App中的各类 *** 作是否满足用户响应时间要求3)压力测试:反复/长期 *** 作下,系统资源是否占用异常;4)性能评估:评估典型用户应用场景下,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5)Benchmark测试(基线测试):与竞争产品的,产品演变对比测试等。6中断测试

针对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等级划分方式及实时特性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如:App在前/后台运行状态时与来电、文件下载、音乐收听等关键运用的交互情况测试等。7兼容测试

主要测试内部和外部兼容性,包括:

与本地及主流App是否兼容;检验在各种网络连接下(WiFi、GSM、GPRS、EDGE、WCDMA、CDMA1x、CDMA2000、HSPDA等),App的数据和运用是否正确;

与各种设备是否兼容(若有跨系统支持则需要检验是否在各系统下,各种行为是否一致)。

8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显得尤为重要,粗心、不谨慎的数据存储或传输方式使得非法、恶意目的有可乘之机。

智能终端安全涉及各信息交互、存储接点,借鉴于网络传输和相关安全测试经验,App安全测试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类:

1)从数据的本地存储到数据的传输、处理以及远程访问等各个环节,基于相应的安全标准/行业标准评估App的安全特性;

2)借鉴在WebApp和网络安全测试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智能终端App测试中进行裁减或适配;

3)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4)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以期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5)基于各种通信协议或相应的行业安全标准检视App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

一、需要准备的东西
1
手机必须要Root,没有的度娘解决。
2
首先安装 终端模拟器 软件,稍后有用,度娘一下搞定了。
3
然后是Busybox,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Linux小工具集合,也很容易找到,安装好就行。
4
安装Android VNC ,用于连接远程桌面。
5
手机内核必须支持loop和ext2文件系统,实践证明ext3,ext4也是可以的。
(1)检验是否支持loop设备
打开 终端模拟器,键入命令 ls /dev/block看是否有loopN设备,N是数字。
(2)ext支持不好确定,多数安卓都支持,毕竟是Linux系统出身嘛,后续交代。
6
由于sourceforge服务器在地球的另一面的美国,所以访问速度自然是不用吐槽的啦,不过还好镜像服务器还是不少的,可以百度搜索sorceforge镜像
选择你喜欢用的系统下载下来吧。
这里要下载两个文件
(1)、镜像文件
有三个版本,完整版(Large)、精简版(smalll)、核心版(core)
可以在服务器相应文件夹下找到zip文件,大小约500MB,解压出来2GB左右。
注:完整版和精简版有桌面程序,核心版只有命令行界面
(2)、脚本文件
在相应Linux发行版文件夹里面找到,带script的zip文件就是了,也下载下来。
END
二、后续 *** 作
下载镜像和脚本文件之后在/sdcard上创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与相应的linux发行版名字相同,将下载到的zip文件解压到此处,镜像和脚本都要解压到这个文件夹。
比如笔者的Ubuntu 1004就是在/sdcard上创建一个名为ubuntu的文件夹,然后把ubuntuimg和ubuntush解压到/sdcard/ubuntu/即可。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修改脚本了,许多人不成功就是这里没有修改了。
先看一下脚本文件吧!所有的脚本都是差不多的欧!
如图
找到图上第三行的位置,
mount -o remount,rw /dev/block/mmcblk0p5 /system
我们看到这是挂载/system为 可写 状态,但是这里却是挂载的固定是'/dev/block/mmcblk0p5',这肿么可以??要知道安卓的硬件是遍地开花、各式各样都有,/system的所在的设备也各不相同,比如我的是在/dev/block/mmcblk0p19,以前用的是mmcblk0p12,根本不可能统一的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system究竟对应的是那个分区。
方法:给个比较可靠的方法吧,下载一个和你的手机相对应的刷机包,打开\META-INF\com\google\android\updater-script文件,搜索"/dev/block"关键字,找到一条与system相关的一行,看到了这样一行
format("ext4", "EMMC", "/dev/block/platform/msm_sdcc1/by-name/system", "0", "/system");
那个带/dev/block的那个就是你的system分区,用它来替换原来脚本的那一个 /dev/block/mmcblk0p5吧!
我的修改结果是
mount -o remount,rw /dev/block/platform/msm_sdcc1/by-name/system /system
这里因人而异,不要照搬哦!
然后打开终端模拟器,测试一下
1输入 su 并回车,获取root权限
2输入 cd /sdcard/ubuntu 进入脚本文件所在目录,这里ubuntu替换你创建的文件夹名字
3输入 sh ubuntush ,运行ubuntu系统
到这里理论上是应该成功了
出现图一这样的情况时就要输入分辨率了,我的是1280x720,比较常用的还有800x600等
输入1280x720 ,回车
等待出现 root@localhost:/# 你的Linux已经启动成功啦
终端模拟器以经连接到ubuntu的终端了
但是没有桌面让我们怎样愉快的玩耍呀?
所以打开AndroidVNC,配置一下 参数
Nickname:随便写
Password :你的Linux名称,我的是ubuntu
Address : 因为是本机运行,所以写 localhost 或者 127001
Port : 默认5900
Username:root
Color Format : 24-color (4bpp)
然后点击左上角Connect即可
然后就看见了我们期待已久的Ubuntu界面里
但是还有个问题,不支持中文是一个蛋疼的问题啊
所以在安卓系统上找个中文ttf(直接复制/system/fonts/DroidSansFallbackttf也是可以的)放到/sdcard
进Linux系统后复制字体到
/usr/share/fonts/truetype/ttf-dejavu
重启就能再见到亲切的中文了!
在Linux界面下
1音量键相当于键盘的上下箭头↑↓
2双指可以缩放界面,双指滑动可以滚屏
3按下菜单键-send 可以 触发特殊键 比如 ctrl + alt + delete 关机重启
4菜单键- Input Mode 可以选择 鼠标 *** 作方式 , 推荐选择touchPad 把触屏当触摸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3071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