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如何计算

流星雨如何计算,第1张

流星雨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天象,为得到流星雨的全景图像,不能只重视高峰期的观测,峰前峰后的观测也很重要。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目视观测
照相和摄像观测
望远镜观测
无线电观测
火流星的观测
目视观测
常见流星雨的观测
一台录音机每小时至多可以记录500颗流星,也就是每分钟要记8颗。因为流星的出现是随机分布的,也可能每分钟有15颗流星出现,平均的出现率很难确定,即使象限仪座、英仙座或双子座这样一般的流星雨,也会让你一会儿在1-2分钟内不停地记录,一会儿在一阵沉寂中无所事事。
录音机始终不要停,看见一颗流星时,只要对着麦克风报出星等就可以了。如果流星出现率超过200颗/小时,个别的流星星等的估计误差造成的影响很小,所以即使对估计的流星星等不很确定,也不要停止报出星等。如果一个观测点所有的观测者都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统计结果。
对极限星等的估计常会被流星出现打乱,建议在极限星等的估计时停止观测。当许多流星同时出现的时候很难停止记录,但这样的情况仅会持续1-2分钟。要记住最终流星的ZHR(天顶每小时出现率)值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极限星等的合理估计,要有规律地在观测过程中估计2个极限星等天区。
强流星雨的观测(HR=500-4000)
强流星雨的出现率平均每分钟8-67颗,换句话说就是让你处于不能合理地记录流星星等的尴尬之中。每小时4000颗流星大约就是每秒出现一颗流星,由于流星出现的随机性,每秒有3-4颗流星要记录也有可能。
这时要尽可能长时间的记录流星星等,不必担心你的估计缺乏准确性。记录的流星数目越大,你的结果就越具可统计性。另外,不要每记录一次就停下录音机,让录音机一直开着,到时可以从播放的时间推出当时的观测时间;同时为了作时间校准,还要录上观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这样观测完之后你的录音带上就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起始时刻,然后是许多的星等或哨声的录音,最后是确切的观测结束时刻。
流星暴的观测(HR>4000)
平均每秒1-2个流星可以通过向录音机发出“哔哔”声来作录音记录。出现率更高时,加上流星出现的不均匀性,不可能用录音的办法一个一个的记录,可以每10个记录一次,也就是说当你印象中有10个流星出现时,就录一声“哔”。与2中一样,还要录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另外一个方法曾用于1966年的流星雨观测,观测者盯住观测天区,一秒钟后,估计看到了多少颗流星。当时最大估计值达到了40颗/秒。这种方法不很精确,因为对一秒钟的长度和流星的数目的估计都不会很准确。
照相和摄像观测
尽管对于目视观测者来说,非常强的流星雨非常令人兴奋,但这种情形更适合于作照相和摄像观测。摄像机是用不带感情色彩的电子来记录图像的,无论是一个小时一颗流星还是一秒钟出现一颗流星对摄像机来说毫无区别。
流星活动曲线
摄像观测主要是测定流星体的活动并计算流星群的流量。广角摄像机和肉眼一样有较大的视场和一定的极限星等,可以记录大量的亮流星。从亮流星与较暗流星的比率我们可以推出流星群内不同大小粒子的混合比。而且因为与目视观测的相似性,广角摄像观测结果是用来校准1966年的目视观测数据的首选。
一般的摄像机和电视摄像机的视场较小,但能记录下较暗的流星,由此得到的数据可以将广角摄像系统获得的流星流量曲线拓展到产生暗流星的较小的流星体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能发现流星雨是否在一定的星等截止或肉眼看不到的流星数目是否持续以指数增长。
最后,采用一组不同镜头的摄像系统可以在15个星等的亮度范围内研究流星活动-从-7等的火流星到最暗的7等的流星。建议同一地点的摄像观测者应合理安排观测以获得对不同大小粒子产生的流星体的资料及更多的流星信息。
如果没有摄像机,照相观测也可以为强流星雨活动的流星群流量的估算提供数据。遇到强流星雨,在活动高峰期应露光5分钟,高峰前或后应增加露光时间到10或20分钟,整个观测过程中应用同一卷胶卷。
流星群轨道
观测流星雨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流星雨的轨迹来测定流星群的轨道。为此最好采用照相观测,尽管摄像观测可以按星等大小顺序记录更多的流星,但精确度肯定比不上照相观测。这主要是因为照相底片上的感光物质的空间分辨率比图像增强器的荧光屏高10倍。观测强的流星群活动可以获得足够数目的流星照片,从而算出最佳的流星群轨道。
其他一些目的
通过摄像和照相观测,可以获得大量亮流星的资料,从而开展一些特定的研究。高分辨率的流星光谱非常少见,主要是捕捉足够亮的流星的机会极小。用高精度的光栅,探测器的极限星等要比流星成像时低3个星等。所以,要想得到流星光谱,在缺少强流星雨活动的时候,需要几小时(摄像观测)甚至几千小时(照相观测)的守在仪器旁边。即使在英仙座流星雨期间,平均最长露光时间也在几十分钟到几十小时之间。在高于一般流星雨好几个星等的流星暴期间,才有机会在一个观测夜里得到几条高质量的流星光谱,从而可能将单个流星体的光谱与大量的统计样本的差异作出评估。
摄像观测和照相观测的另外一个特别的目的是记录下久现流星余迹。流星雨主要是由来自于彗星的高速流星群引起的,这将会产生大量的久现流星余迹,有时会在几十分钟内可见。流星体的数目越大,记录下亮的久现流星余迹和其被高层大气扭曲的机会就越多。摄像机可以记录下流星余迹所有细微的变化,而通过长时间的露光,照相设备可以记录下目视和摄像观测已不可见时余迹的发展过程。如果你有一个光栅或棱镜,但没有摄像机,应该考虑将它们装在照相机上,在非常亮的火流星出现并留下一条持续几十秒的余迹时进行拍摄。流星余迹的光谱极其稀少。
在流星雨的观测中,摄像机和照相机或许可以给你带来终身难忘的纪念品。1966年狮子座流星雨的那张有70多个流星的照片不但在流星观测者中赫赫有名,在整个天文爱好者中也引起了轰动。所以请珍惜每一次机会,使你能成为幸运者!
望远镜观测
为了得到更完善的流星雨的图象,有必要在各种亮度范围内观测流星。能被望远镜看到的流星要远远超过肉眼,可以提供比目视更暗的流星的信息,对业余观测者来说也是获得暗于6等的流星信息唯一的方法。
主要的目的是测定在整个过程中暗流星群的流量,而不仅仅只在高峰期;还有就是测定流星进入高峰活动的时刻。如果要选用天文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1)要选用大视场的(最大达70度);2)要选用合适的仪器来探测尽可能暗的流星。
一般的流星活动(HR<30)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暗处用笔作图最多每小时可记录25-30个流星。对于低于30个每小时的采用标准的笔画技巧,可选两个天区,每个视场约30分。合适的IMO <>流星在古代就叫做流星。
《春秋》庄公七年,就有“星陨如雨”的记载,那个时候还没有固定的流星这个词。
后来占星家对流星进行分类,种类众多,有枉矢、营头、天滑、天堡、顿顽、降石、解衔、天保、地雁、天狗等,说法不一。可以说这些也算是古代对流星的一种称谓。
比较直观的是在《宋书·天文志》中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
可见,古代,就有流星这个称谓了。

你需要了解到当时的天气。天气因素对于观看流星雨真的尤为重要。如果你当时的天气有一点的不理想,那么你就很难观察到流星雨这一天文奇观。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空气质量同样影响到流星雨的观察。所以,你一定要确保天气是晴天,并且空气质量至少为良。

本帖最后由 高度国际 于 2012-7-1 16:03 编辑1顶面须预留220V电源线一路,并准备斜三眼10A插座面板一块。墙面预留对应墙面开关。2预先在顶面打好高度8CM以上的龙骨(木龙骨,轻钢龙骨均可)。3龙骨打好后,需安装光纤的吊顶材料(如石膏板等)先不能上,要在下面先批好腻子后置于地面,待光纤进场安装,石膏板的各拼缝处预留5CM宽度左右不要批,等石膏板安装好到吊顶后再补。4光纤星空由光纤星安装方在地面的石膏板上进行安装,地面安装完毕后,由木工将相应石膏板安装固定到吊顶龙骨。5吊顶安装完毕后,由油漆工补平石膏板各条接缝处,根据需要可喷涂料或油漆,待涂料或油漆干后再把多余光纤剪平,效果更佳。6光源发生及控制系统须安装在吊顶上通风,干燥便于检修的位置,若吊顶为全封闭设计,则需在吊顶合适的位置开设检修孔,便于控制装置的放置和检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2966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