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栽培技术

白菜的栽培技术,第1张

栽培季节
早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种的。中熟品种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晚熟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选地和整地
大白菜连作容易发病,所以要进行轮作,特别提倡粮菜轮作、水旱轮作。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则应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择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黄瓜、早番茄的地栽培。种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厘米炕地10-5天,然后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宽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作畦时,要深开畦沟、腰沟,围沟27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
重施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 7月中、下旬,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时,每亩撒施石灰100-150公斤。在发生根肿病的地块,还得在播种沟内施上适量石灰。要求重施基肥,并将氮磷钾搭配好。在7月上旬,按每亩40担猪粪,40-50担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钙镁磷混合拌匀加30-40担人粪尿,并用适量的水浇湿,堆积发酵,外面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让它充分腐熟。作畦时开沟施入。与此同时,每亩还要施上10-15公斤45%复合肥。
播种
大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1、间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按不同品种选定不同的行株距,每穴留1株壮苗。间苗时可结合除草。
2、追肥: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每隔3-4天追1次15%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4-5担。看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将人粪尿兑水施用,大白菜进入莲座期应增加追究肥浓度,通常每隔5-7天,追一次30%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15-20担,菜枯或麻枯75-100公斤。开始包心后,重施追肥并增施钾肥是增产的必要措施。每亩可施50%的腐熟人粪30-40担,并开沟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10-15公斤。这次施肥菜农叫“灌心肥”。植被株封行后,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间酌情施尿素。
3、中耕培土: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特别是久雨转晴之后,应及时中耕炕地,促进根系的生长。莲座中期结合沟施饼肥培土作垅,垅高10-13厘米。培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施肥浇水,减轻病害。培垅后粪肥往垅沟里灌,不能沾附叶征;水往沟里灌,不浸湿蔸部。同时保持沟内空气流通,使株间空气湿度减小。这样,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4、灌溉: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灌水时应在傍晚或夜间地温降低后进行。要缓慢灌入,切忌满畦。水渗入土壤后,应极时排出余水。做到沟内不积水,畦面不见水,根系不缺水。一般来说,从莲座期结束后至结球中期,保持土壤湿润是争取大白菜丰产的关键之一。
5、束叶和覆盖: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但晚熟品种如遇严寒,为了促进结球良好,延迟采收供应,小雪后把外叶扶起来,用稻草绑好,并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式农用薄膜,能保护心叶免受冻害,还具有软化作用。早熟品种不需要束叶和覆盖。 病毒病
主要由蚜虫传播的病毒。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调整蔬菜布局,合理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苗期防治传毒蚜虫;发病初期喷洒病毒1号乳剂500倍液,或病毒2号乳剂1000倍液防治。
软腐病
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
防治措施:尽可能选择前茬小麦、水稻、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分解;采用深沟高厢种植;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种子药剂处理;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下列药剂防治。
①25%增效农用链霉素 (唯它灵)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②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③77%氢氧化铁(可杀得)600倍液喷雾;
④50%氯溴异氰尿酸(灭菌成、消菌灵)1000-1500倍喷雾。
黑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消除病株残体、杂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喷施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或10%苯醚甲环唑900-13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00-2500倍液。
大白菜干烧心
属生理病害,大多是在结球期及贮藏期间发生。发病原因多以施用化肥不当、土壤盐碱、灌溉水质差、天气干旱、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注意轮作,合理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增施钙肥;分别在苗期,莲座期或结球期喷洒“大白菜干烧心防治丰”防治。 蚜虫
防治措施:10%烟碱(康禾林)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1500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2000-3000倍液防治。
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
防治措施:用 *** (敌杀死)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小菜蛾
防治措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60千克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3%甲维盐微乳剂4000-6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等生物农药。另外可选用生物防治技术-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小菜蛾发生初期,田间虫口密度低进行诱杀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野蛞蝓(蝼蛄)
防治措施:在田中央放置瓦块,菜叶、或扎成把的菜杆或树枝,太阳出来后它们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杀灭。用蜗牛敌或丁蜗锡等药物与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饵锈杀。亩用6%密达颗粒剂07千克或3%灭蜗灵颗粒剂1-2千克,碾碎后拌细土5-75千克,于温暖天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到药剂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

白菜可以用黑地膜种植的,提升地表温度和减少表土水份蒸发,减轻杂草和病虫害。

黑膜优势:

如果是设施反季节冬季栽培,还可以降低棚内湿度,有效提高地温、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并且能有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劳动强度。

但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受一定的影响,棚外使用黑地膜的地温温差小。

黑地膜吸收光线强,地温升得快地温高。

冬季生产当中、在苗期,要比使用白膜的地温高一两度,除草效果好,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和发芽。

使用地膜作为蔬菜生产当中覆盖地面的一项措施,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浇水的次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栽培要点:

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

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

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田间管理:

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

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

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

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

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

复种也称接茬栽培,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复种是我国农作物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菜用马铃薯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菜用马铃薯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适宜复种的品种
(1)鲁白1号:鲁白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外叶开展,开展度为70cm。叶色绿,白帮。生育期为70天。单株重约3kg。耐热,抗病,适于复种栽培。
(2)鲁白8号(丰抗70):鲁白8号株高40~45cm,开展度65cm左右,叶淡绿色,叶面皱,叶柄白色,球叶叠抱,叶球呈倒锥形,重4~5kg,净菜率75%,品质较好。对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有较强抗性。耐肥,适应性广。生长期75天左右,一般亩产5000kg。
(3)秋珍白系列品种5709:株高32cm,开展度65cm,白帮。叶球近圆形,球叶叠抱。单球重2kg,软叶率517%,净菜率632%。风味品质与小杂56相近。早熟,播种至采收62天左右,亩产5000kg左右。
二、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1)土地准备:地膜马铃薯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残留茎秆,检净破碎地膜,平整田面,然后要求翻晒土地1~2次,土壤通过翻晒可以杀灭杂草、病菌,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
(2)播前灌水:六七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为了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白菜出苗,必须灌足底水。
(3)施肥:大白菜生长期短,产量高,需肥量大,要施足基肥和种肥。
① 施基肥:在灌水前结合犁地亩基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50kg,方法是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然后翻入土内。
②种肥:在播种时,每亩施多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5~6kg于播种沟内,使幼苗出土后即能吸收到养分,促进苗肥苗壮。
三、播种
1 种子消毒:大白菜的许多病害都是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因此播前要求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方法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并加3%的水拌种后播种。
2 播种方法
①开沟条播:在灌水后,待地表干后耕地,耙耱平整后按行距人工条种,一定要抢墒播种,避免土壤跑墒出苗差,播深1~25cm,播种后浅覆土轻镇压保墒。每亩播种量150~200g。
②直接播种:在灌水后,待水下渗地表无水时,人工带泥下田按行距拉线点播种子,方法是一人点播种子,一人用湿潮细土将种子盖上浅土,3~4天即可出苗。
③起垄播种:地整好后起垄,垄高20~25cm,在垄顶按株距点播种子然后在垄沟内灌水,但注意不要淹没垄顶。
3 行株距: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取得大白菜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鲁白系列株型较大,栽培密度适当稀些。一般行距70cm左右,株距60cm左右,亩保苗1400~1600株。
四、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
◆要点:平畦播种的大白菜出苗后,由于气温高,幼苗生长快,间苗如不及时,极易发生徒长而影响大白菜后期的生长发育,为使白菜幼苗生长健壮,一定要及时间苗、定苗。
第一次在2~3片真叶时进行;6~7片真叶时定苗。无论间苗或定苗,都要注意保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品种特征纯正的植株,把杂株和发育不良的植株拔掉。
2 中耕除草
◆要点:平畦播种的大白菜在幼苗阶段由于植株小,灌水后子叶或真叶容易沾染泥浆而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在一般情况下不灌水,而用中耕松土的办法保持土壤墒情,促进幼苗生长。
第一次中耕在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要锄净杂草,行间要锄得深些,靠近幼苗的地方适当浅些以防损伤根系。
第二次中耕在幼苗5~7片真叶时进行,最后一次在定苗后,结合行间追肥进行。大白菜叶片封行后,不再中耕松土。垄种大白菜幼苗灌水较多,土灌容易板结、杂草也易滋生、要结合间苗将垄背两侧杂草除去。同时在垄沟进行松土并将垄沟土壤向垄背培土,一般结合间苗,定苗进行2~3次。
3 追肥
◆要点:在大白菜的不同生育期进行追肥,主要是补充基肥的不足,一般在莲座期和结球期进行,追肥种类以速效氮肥为主,搭配多元复合肥。
第一次在定苗后为促进莲座叶的生长,亩施入尿素15kg或复合肥25kg,方法是在行株间挖穴埋施或行间撒施;
第二次莲座期外叶已基本封行时,每亩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5~25kg,
第三次是在结球期追施,此时是大白菜生长量最大,需肥最多的时期,每亩追施尿素30kg或碳酸氢铵100kg,促进叶球的生长。
◆注意:大白菜追肥时应将化肥施到行内,不要沾到白菜叶片上,以免造成灼伤。
4 灌水
大白菜在幼苗期生长量不大,需水不多,在定苗后生长迅速,需水量增大,这时灌水的好坏对白菜后期的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定苗后不要马上灌水,最好蹲苗4~6天,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发展,使叶片生长强壮,增强抗病能力。蹲苗后结合追肥灌大水一次,以后应保持湿润,每15天左右灌水一次,在结球期要小水慢灌,采收前10天要停止灌水。
5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大白菜病虫害首先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农业措施入手,要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化学农药防治要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①病毒病防治:发病时用富尔菌毒克8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软腐病防治:药剂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富尔稼祥800~1000倍液。
③蚜虫防治:又叫腻虫、油虫、蜜虫。可用啶虫脒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每6~7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大白菜虫害还有小地老虎、小菜鹅、菜青虫等,可用相应药物防治。

春播大白菜栽培技术--露地直播和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露地直播:整地时施足基肥,按规定的行株距起垄播种。播后覆盖地膜浇足水。出苗后破膜掏苗,苗穴周围封土。及时间、定苗。合理密植一般春季种植密度大于秋季,单行定植株行距为40cm×50cm。每亩种植3300株。肥水管理:春大白菜生长期间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与秋季种植最佳包球条件正好相反,在肥水管理上应特别注意。基肥多施有机肥,每亩撒施4000kg,做垄时条施磷酸二铵50kg。追肥以尿素、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为主,结合浇水进行冲施,一般追肥1-2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20kg或人粪尿800kg。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包球。6及时采收:叶球紧实后及时采收,上市销售。采收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般亩产净菜4000kg左右。

大白菜地膜覆盖种植是在普通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采用。地膜覆盖不仅能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湿度,还能促进大白菜株高、叶数、叶面积和根系的发育,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次数,节省劳动力和成本。既然大白菜地膜覆盖有这么多优点,下面就详细说一下。大白菜地膜覆盖的相关技术可以。

1、品种的选择

春季,大白菜一般选择早熟品种60天左右,抗寒、抗抽薹性强的品种最好。具体品种可从王春霞、日本春大疆、绿春白1号、阳春、管春、正春白1号中选择,一些秋播大白菜中早熟品种只要鳞茎生长快、冬性强,可作为春大白菜品种种植。

2种植时间的选择

大白菜对播种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种植时间过早,温度较低,容易通过春化造成早抽薹;种植过晚,由于后期温度高,容易影响大白菜结瘤,容易产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所以适时播种大白菜是春季获得大白菜高产优质的基础。所以我们经常在春季大白菜3月上半月进行露天地膜覆盖种植,也可以在大白菜的出苗过程中根据实际温度适当覆盖保暖。

3塑料薄膜覆盖

大白菜种植塑料薄膜时,要求整地起垄时土壤特别细,表面平整,必须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茬等杂物。大白菜种植后,宽度为90~95 cm的塑料薄膜垄底不覆盖;覆盖塑料薄膜时,需要拧紧盖子,使塑料薄膜靠近脊面。塑料薄膜应在田埂底部用土压实,田埂顶部两米左右的空隙应覆盖土,以防止塑料薄膜被强风撕破。由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面温度进行快速出苗,出苗后应及时剪苗,避免中午地膜下温度过高烫伤幼苗,放白菜苗后注意及时封堵破口,以保证地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地膜破损时,应及时压紧。

4田疃管理

对于大白菜地膜覆盖播种,幼苗有2~4片叶时应分两次间苗,有7~8片叶时应定苗。春季大白菜定苗时气温较低,地膜覆盖后地面蒸发水分相对较少,缓苗前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便于提高地温,促进缓苗。换苗后温度逐渐升高,植物对肥水的需求也在增加。之后要追到最后,弥补。缓苗后第一次浇水应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可以选择每亩施15~20公斤尿素,然后每隔5~7天浇水。白菜见白菜心,第二次追肥,每亩选用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之后根据大白菜的生长状况,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同上。在大白菜覆核初期,不可能习惯传统的流尾水感习惯。由于地膜覆盖的土壤不易缓解,能始终保持疏松,所以浇水要求均匀,时间间隔基本相同。一般浇水量比不覆膜种植少1/3。种植大白菜应在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5收获

大白菜包裹的时候温度已经很高了,收割太晚很容易造成抽薹。同时,叶片过紧的鳞茎在高温或雨水中容易腐烂。所以春季大白菜,抱芯率达到7-80%的时候要陆续采收,最好是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收。春季大白菜销售季节的高温不利于贮藏,应随收随卖。收获后,旧叶可以去除。

山区旱地突出特点是干旱缺水,这和大白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是矛盾的。近年来,山西省的陵川、襄垣、平顺、阳城等县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在山区干旱地试种大白菜获得成功。归纳起来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较耐旱品种 如晋菜 2号、晋菜3号、北京65号、北京75号等品种。

(2)选地 应尽量选择低洼、下湿地、河滩地、沟坝地种植,以满足大白菜对水分的需求。

(3)施足底肥 要求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化肥和微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左右,碳铵25~30千克,磷肥30千克。山区应在7月上旬,平川在7月中、下旬做好播前深耕、耙耱等保墒工作。

(4)整地作畦,雨后铺膜 先按1~12米划线,然后整小高畦,畦宽70厘米,畦高10厘米,畦背要平整。铺地膜最好在下透雨后进行,地膜要紧贴于地面,周围用湿土压严,膜每隔一定距离用土块压好。

(5)适时播种 山区以7月下旬、平川以8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盖膜后播种,每畦播两行,先在膜边打孔点种,并用土封严膜孔;另一种为先播种后盖膜,播种时先挖穴点水播种,然后盖膜。一般播后2~3天出苗,1周后打孔放苗。株距33~40厘米,行距55~60厘米,每亩留2000~2500苗。

(6)田间管理 整个生长期以促为主,早追肥,第一次可在定苗后进行,每亩追施人粪尿750千克;第二次在包心期,每亩追施15千克尿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2913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