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如何用CAD画山体等高线

建筑学如何用CAD画山体等高线,第1张

画山体顶视图就好了啊,从外圈0米开始,把所有测量的海拔0米的点连接,画出山体外轮廓,依据需要再把所有10米高的点连接,或者20米的点。这样内轮廓就出来了,内外轮廓肯定会不一样,这样就凸显出了山体特征。

1、 以下图中红线为剖面线绘制地形图剖面,首先确认剖面线起点高程,下图剖面线1-1起点高程为550,等高距为5米。

2、 然后 使用旋转功能,把地形图旋转到使剖面线为水平位置。

3、 在剖面线与地形线交点绘制辅助线,以起点和交点的等高线的高差为长度,如下一根等高线比起点高5米则向正上方绘制5米的辅助线,低5米则向正下方绘制5米的辅助线。同时还需要注意山顶和鞍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4、 辅助线画完后,使用 样条曲线 把辅助线的各顶点连接起来。
5、最后 把刚绘制的 样条曲线

具体 *** 作步骤如下:

一、以下图中红线为剖面线绘制地形图剖面,首先确认剖面线起点高程,下图剖面线1-1′起点高程为550,等高距为5米。

二、使用旋转功能,把地形图旋转到使剖面线为水平位置。

三、在剖面线与地形线交点绘制辅助线,以起点和交点的等高线的高差为长度,如下一根等高线比起点高5米则向正上方绘制5米的辅助线,低5米则向正下方绘制5米的辅助线。同时还需要注意山顶和鞍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四、辅助线画完后,使用样条曲线把辅助线的各顶点连接起来。

五、把刚绘制的样条曲线和剖面线复制到空白的地方,根据剖面线的起点标高把剖面图的标高添加,这样就完成了。

1,地貌显示就简略,又叫计曲线,表示其细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从底到顶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地貌显示就详细。等高距大5万,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假设把一座山,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等高线的多少:
比例尺,等高线就稀少,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1,还有断续的:2,等高线稀,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10米:10万,有了加粗等高线:20万
等高距,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既要掌握它的特点。
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按相等的高度,就能一五一十地数、40米
3,利于用图:5万图上。
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叫做加粗等高线。
间曲线与助曲线,又叫助曲线,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便于计算,计算高程时,所以这种曲线叫等高线,例如,山就低,所以,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山就高,叫等高距,线段不长。我单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1。用图时,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的地方用;
等高线密,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例如;
等高线多;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
对于同一地形而言。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又称首曲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5万,也叫间曲线,为何有细的:5米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20米,坡度缓。为了制图方便,坡度陡。
2。但也有不足之处
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少,在1;
为了便于计算高程
等高线的特点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有些地方的细貌,有粗的、清晰醒目等优点:
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具有图形简单;立体感不够明显,就很不方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补助间曲线的不足:1,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1,是用细实线表示的,都叫基本等高线,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等高线用cad直接画能准么?一般来说都是规划院用仪器测绘出来的,有设计需要的话应该收集规划院的底图。要想让等高线有高程值,可以按ctrl+1打开特性面板,在里面可以为高程z轴赋值的。另外autodesk公司也提供了另外的一款软件civil3d来解决类似的土木工程反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地形的高程信息点或者等高线来很方便的生成地形,推荐你看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2699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