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第1张

万用表的表笔分为红、黑二只。使用时应将红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黑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

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上取决于表头的性能。表头的灵敏度是指表头指针满刻度偏转时流过表头的直流电流值,这个值越小,表头的灵敏度愈高。测电压时的内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

注意事项:

1、万用表损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测量档位错误造成的,如在测量交流市电时,测量档位选择置于电阻挡,这种情况下表笔一旦接触市电,瞬间即可造成万用表内部元件损坏。

因此,在使用万用表测量前一定要先检查测量档位是否正确。在使用完毕,将测量选择置于交流750V或者直流1000V处,这样在下次测量时无论误测什么参数,都不会引起数字万用表损坏。

2、有些数字万用表损坏是由于测量的电压电流超过量程范围所造成的如在交流20V档位测量市电,很易引起数字万用表交流放大电路损坏,使万用表失去交流测量功能。

在测量直流电压时,所测电压超出测量量程,同样易造成表内电路故障。在测量电流时如果实际电流值超过量程,一般仅引起万用表内的保险丝烧断,不会造成其它损坏。

问题一:万用表测量220v家用电压,要怎么插? 档位打到交流电压最高档,两支表笔不用区分,插入插座内就能测量出电压值。两支表笔不用分零火线。

问题二:没有万用表如何测电压 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表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测开路电压)或负载上(测负载电压降),红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同时显示于显示器上。 注意: 1如果不知被测电压范围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逐渐下降 2如果显示器只显示“1”,表示过量程,功能开关应置于更高量程 3“”表示不要测量高于1000V的电压,显示更高的电压值是可能的,但有损坏内部线路的危险 4当测量高电压时,要格外注意避免触电
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测试连接图同上测量交流电压时,没有极性显示 注意: 1参看直流电压注意124 2“”表示不要输入高于700Vrms的电压,显示更高的电压值是可能的,但有损坏内部线路的危险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问题三:380V用万用表怎么测电压 用万用表500V电压档测量,直接读数即可。

问题四:万用表测220v电压怎么测 把旋钮指向AC~,如果测量220v的,应打到500v档或750v档(不同品牌的万用表量程设置不一样)。
黑丝表笔插入口,红色表笔插入V口(一般红色的有颜 分,对号入座即可),
准备好了后,两个表笔分别搭到220v的火线和零线上,不要互相碰到,万用表显示读数就是当前测量的电压伏数。

问题五:万用表测电压需要通电吗 你也知道你测量的电压,不通电哪来的电压? 电学测量都要通电,没有电怎么测量。你可以说电阻不需要通电,但是事实是万用表在测量的时候已经给它通电了。

问题六:用万用表怎么测电压,要带电测量吗 你也知道你测量的电压,不通电哪来的电压? 电学测量都要通电,没有电怎么测量。你可以说电阻不需要通电,但是事实是万用表在测量的时候已经给它通电了。

问题七:数字万能表怎么测电压 万用表测电压- -直流电压测试方法
1、将红表笔插入V/Ω插孔,将黑表笔插入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V-处,将测试表笔置于待测器件两端。(对于指针式万用表而言,红表笔要接电路正极,黑表笔接电路负极,若电路正负极不清楚,可以在最大量程情况下,在被测电路上试一下,根据笔针偏转的方向判断正负极;而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不存在这种情况,红黑表笔可以任意接在待测器件两端,假设红表笔端为正极,若假设错误,则万用表显示读数为负值。)
3、查看万用表显示读数,确认量程,并确定电压方向。
万用表测电压- -交流电压测试方法
1、将红表笔插入V/Ω插孔,将黑表笔插入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V~处,将测试表笔置于待测器件两端(交流电压没有方向);
3、查看万用表显示读数,确认量程。
万用表测电压- -注意事项
1、在万用表使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
2、万用表应水平放置,以减小外界磁场对其的影响;
3、如果被测电压范围处于未知状态,则应先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逐步降低;
4、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量程不符,则应在断开表笔后进行量程的变更,不能在测量过程中进行换挡;
5、如果万用表显示器只显示“1”,则表示量程过小,应将功能开关置于更大的量程上;
6、当测试高电压时,应格外注意避免触电;
7、在万用表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触碰表笔的金属部分,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测量结果的准确;
8、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功能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大量程处,若长时间不适用,应取出其内部电池,以免腐蚀表内其它器件。

问题八:万用表测量电压具体怎么做? 先说说国家关于导线颜色的问题:相线A,B相绿色,C相红色,N(零线)蓝色PE保护接地黄绿相间双色
动力线路:黑色(A,B,C)N(零线)蓝色PE保护接地黄绿相间双色
万用的验电方法:1)先将档位调至交流电压500V档(白色的~V)
2)将表笔插入黑、红表笔; (黑表笔接公用端-)(红插入VΩmA)
某一表笔接地(地面等)
3)将另一表笔分别接三根导线,此时只要有电压指示即为相线(火线)
用万用表是无法鉴别N(零线)蓝色PE保护接地的
鉴别零线和保护接地只能用用电器(大功率的灯泡或其它电器),方法是:用插座接入电器,如果正常说明接入的是火线和零线,如果跳闸说明接入的是火线和保护接地

问题九:输出电压用万用表怎么测 用万用表测量的电压的方法如下:
初步估计被测电压,是直流或交流多少伏;
如是直流,将万用表的指针旋转到直流档;如是交流,则旋转到交流档;根据估值,选择电压表的数字档,注意所选档的最大值一定小于估数值。如220V,应该选用0-500V档。
将万用表的“红色”表笔,与输出电压的“L”相充分接触,将“黑色”表笔与“N”相充分接触;如是直流的话,红色表笔接“+”极,黑色表笔接“-”极。
观察万用表的读数,所显示的数值既是被测输出电压。
注意:
在测量时,表笔头有电,切记不能触摸!一定是握住表笔的绝缘位置!
在测量交流电时,为安全起见,可以戴绝缘手套 *** 作!
附:测220V电压图。

问题十:测电压时使用万用表的 *** 作步骤??? 测量前要将万用表转换到交流电压档,量程可放置在最大值(常用的万用表交流电压最高档是750V),然后确认回路在通电状态,将万用表的黑红表笔分别 插排的不同极性插孔内,(也就是说插排上的火线和零线是并联的,因此只要分别插入火线和零线的插孔内,不管是不是一组插孔)此时万用表应该显示一个电压值,家庭中为220V左右,说明电压正常。由于测量的是交流电因此没有正负之分,所以红黑两只表笔可以任意插入不同的插孔,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人体各个部位都不能触及以外,千万不要使两只表笔互碰或接触其他物品,容易发生短路。万用表的绝缘强度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所以可以放心使用,正确使用是不会造成危险的。

拿出万用表,先把万用表的红色表笔的一端插在万用表的VΩ孔里面,黑色表笔一端插在COM孔里。

在测量之前,要清楚被测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大概电压有多高(如不知电压有多高,那应先将电压量程调至最大);示范中被测的电源是直流电,预知电压不超过20V,所以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到直流电压的20V处。

(如果要测的是交流电的电压,应将量程开关调到V~区内相应的电压数上);再找到需测的直流电源的导电处,如下图中,在该线束中,的线正常电压时应为12V,黑色线是负极(接地线)。

那么在测量电压时,先将万用表上的红色测量表笔接到该线束的导线上,如下图所示。

再将万用表的黑笔与线束上的黑色线相接,连接后,两支表笔保持稳定,不要松动。

现在,经过万用表此次电压测量,就可以在表上的显示屏里面,看到被测电源上该输出导线的电压是多少了。

一般的万用表的档位开关旋到直流电压档"V"就可以了!在测量时将表笔按照正负极或者对应的颜色插入,可以先试用较大的量程,然后用相应的档位即可,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指针反偏或者示值为负,将表笔对调即可!首先要将量程开关对准标有V的五档范围内(测试交流电压要对准交流电压的档位,测试直流电压时要对准直流电压的档位)。 2红色表笔接公共孔位,黑色表笔接电压电阻项孔位。 3要把电表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上。 4根据被测电路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位置。在实际测量中,遇到不能确定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时,可以把开关先拨到最大量程档,再逐档减小量程到合适的位置。要使用万用表来测量家庭电路中的电压的话。 可以选择交流250v档位的。使用两个表笔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就可以了。 要判断火线,可以一个表笔接触电线,另一个表笔接触电线,有220v电压的就是火线,零线没有电压的。万用表测电压- -直流电压测试方法 (1)将红表笔插入V/Ω插孔,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V-处,将测试表笔置于待测器件两端。(对于指针式万用表而言,红表笔要接电路正极,黑表笔接电路负极,若电路正负极不清楚,可以在最大量程情况下,在被测电路上试一下,根据笔针偏转的方向判断正负极;而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不存在这种情况,红黑表笔可以任意接在待测器件两端,假设红表笔端为正极,若假设错误,则万用表显示读数为负值。) (3)查看万用表显示读数,确认量程,并确定电压方向。 二、万用表测电压- -交流电压测试方法 (1)将红表笔插入V/Ω插孔,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yw/10227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