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k开发流程,6年菜鸟开发面试字节跳动安卓研发岗,知乎上已获万赞

ndk开发流程,6年菜鸟开发面试字节跳动安卓研发岗,知乎上已获万赞,第1张

概述开头面试时间:2021.2.91~3面、2021.2.134~6面、2021.2.26HR面面试部门+岗位:商业化-高级Android开发工程师面试感想:整体面得比较累,基础面、交叉面、Boss面,前前后后对接了6个面试官(离当初给我说的3面+HR面貌似差得有点远¬_¬)。算法到Boss面都还在写,不过庆幸 开头

面试时间:2021.2.9 1~3面、2021.2.13 4~6面、2021.2.26 HR面
面试部门 + 岗位:商业化 - 高级 AndroID 开发工程师
面试感想:整体面得比较累,基础面、交叉面、Boss面,前前后后对接了 6 个面试官 (离当初给我说的 3面+HR面 貌似差得有点远¬_¬) 。算法到 Boss 面都还在写,不过庆幸的是面试官没有为难我 (老实交代了算法没怎么准备,哎…),算法都不太难。整体项目比基础问得多。
面试建议:算法、基础是敲门砖,项目是试金石,良好的面试形象是加分项。
简历上列举的项目多想想,为什么做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方案是什么?相对其他方案我的方案优势是什么?项目的收益是什么?项目的架构图是否能画出来?项目中使用的主要框架原理是否前前后后都清楚?(我大概就是项目拯救了自己,基础准备有点仓促T^T)。
如果是现场或视频面试,良好的面试形象还是比较有必要的。在部门 TL 面的时候,就提到我相对很多其他面试者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整个人的形象状态比较好,没有让人觉得很疲惫。

高级工程师之后可以有两种侧重方向或者说两种发展路线。

第一种是管理路线
首先要对移动端和前端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并非说要完全掌握移动端和前端 Coding 的能力,更多可以侧重于扎实的技术基础,再加上对技术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就算不能快速地写出 iOS 和前端的代码,也应该对实现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快速定位问题。

同时要熟悉服务端开发流程,负责移动端项目管理,最终成为移动端研发经理,如果你不打算学习后端知识基本止步于此了。不满足于此的可以继续去学习后端开发,拓宽之后的职业发展可能性。

第二种是纯技术路线
往往是一个专业细分领域比如音视频、三维图形、逆向安全、性能优化等,根据不同的细分领域,市场上有需求的行业和公司数量也会不一样,但若是该公司的核心需求,一般也会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岗位,成为该领域市场上少有的精通人才的话,不可替代性也会很高。如果想一直 Coding 下去,那么打好基础、找准方向是没有错的。

明确了方向之后,具体怎么做呢?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刚开始进入公司写业务功能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数据结构、算法、 *** 作系统、编译原理之类的基础对自己日常的工作内容没有什么影响,知道怎么用就好了。

实际随着工作内容的深入,以及对不同技术的涉猎,会发现技术看似一直在发展、创新、变化,而底层的逻辑和原理是不太会变化的,越是不断变化的东西,理解它底层的原理就越是重要,这时候再去看待和学习它的变化就会轻松许多。

其次,要深入学习自己的“一技之长”,对 AndroID 开发工程师来说就是 AndroID 的相关知识:UI、底层原理、NDK、架构、调试实战经验等等。

比如下面这些内容:

业务或者技术方案,站在不同的时期和视角上看,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技术是不会模棱两可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如果考虑管理路线的话,有几年工作经验的 AndroID coder,此时应该更加主动参与项目、承担工作、积极沟通需求和实现,对业务培养起自己的理解。架构孵化于业务,并且服务于业务,技术和业务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发展(对于公司和个人都是如此)。

同时,多观察你的 leader,看他是怎么协调整个项目向前推进,怎么不让项目进度失控,怎么和产品讨论需求,什么时候该重构等,这些都是细节也都是宝贵的经验。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要保持对新技术趋势的敏锐度。

纯技术路线对新技术的关注自是不必说,管理岗需要在做技术方案时考虑新技术,同时提升自己的移动端/前端全栈能力。

最后

由于题目很多整理答案的工作量太大,所以仅限于提供知识点,详细的很多问题和参考答案我都整理成了 pdf文件,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我的腾讯文档免费获取!**

1525)]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r2OPJsZQ-1618883531528)]

总结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ndk开发流程,6年菜鸟开发面试字节跳动安卓研发岗,知乎上已获万赞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ndk开发流程,6年菜鸟开发面试字节跳动安卓研发岗,知乎上已获万赞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web/1016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2
下一篇 2022-05-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