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苹果不叫“苹果”,而是有一个很唯美的名字,它叫什么呢?

古代苹果不叫“苹果”,而是有一个很唯美的名字,它叫什么呢?,第1张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司马相如《上林赋》

论起诗意唯美,我国是绝对有底气的,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摆在那。但近现代为了开民智,推广基础教育,很多很唯美的古代称谓都被慢慢取代了。

比如说有一种清热解毒可做豆羹的植物,古代称之为"繁缕",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啊,现在的俗称却成了"鹅肠草";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茄子,古代称之为"落苏",这当作闺房少女的名称都很合适好吗!

那些地名更不用说了,"岂知汝南市,自有壶中天"的汝南成了驻马店,象征着高洁无暇的琅琊变成了临沂……而我们常吃的苹果在古代也有其他非常好听的名字,唯美得不得了,接下来就让我一起看看古代苹果到底叫什么吧。

我们现在用的苹果是简体字,是根据简化而来的,频果的称谓则来自于频婆果。频婆果其实是从西域传来的说法,且象征非常美好,经常用来形容佛祖,《翻译名义集·五果篇第三十二》有云:"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且润。"《佛本行集经》卷一九:"呜呼我主,口唇红赤,如频婆果。"

在古代频婆果非常珍贵,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大家都知道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唐玄宗设宴招待他们,期间就上了频婆果。

但刚才也说了,频婆果是佛教中的叫法,我们本土的称呼是什么呢?书圣王羲之有云:"林檎花红、花红果、沙果、频婆果、文林郎果、来禽。"林檎,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宋书·谢灵运传》曰:"琵琶林檎,带谷映渚。"

甚至有人专门给林檎写了首词,词的名字就叫《席上赋林檎花》: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苹果还有个名字叫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云:"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有白、赤、青三色。"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苹果都说的是我们的本土苹果,绵苹果。有人估计要问了,苹果还分本土不本土?是的呢,现在更受大家喜爱的脆苹果其实是外来物种,我们自己的苹果其实是口感绵软的绵苹果。

我们都知道日本受我国古代影响非常大,甚至非常可惜的说,日本对于我国古代的继承在某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国内都要好,比如说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唐式木质结构建筑群就在日本。

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苹果公司"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在日本的称呼却是"林檎公司"。因此当我们已经习惯称所有苹果都为苹果的时候,日本还保留了林檎的称呼,我们国家的文化别国保存的却更好,看到这也不知道是可惜多一点还是惆怅多一点。

中国古代最初的叫法:柰。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中国原始野生苹果称为“柰”,生长在新疆一带,因为“柰”的品质差,生产上早已淘汰,由西洋苹果取代。

西洋苹果引进以山东烟台最早,公元1871年,由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引入烟台,开创了中国苹果栽培的新纪元。西北产区、西南产区等苹果产区均直接或间接地从烟台引进苗木,学习技术,烟台是中国苹果种植、苹果文化的根脉所在。

扩展资料:

柰是福建的珍贵果品,素有八闽佳果的称誉。果实具有桃的外形,又具李的内涵。闻之有桃的香味,尝之则有桃、李兼有的风味,果实硕大鲜艳,柔软多汁,甘甜爽口,蜚声国内外市场。

古田油柰是福建省十大名果之一,原产地为古田县鹤塘镇西洋村,20世纪80年代销往中国香港,现美国加州也有引种栽培。古田县现有油柰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3个品种,但中熟种偏多。为调整品种结构,改变种植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较集中的现象,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柰

宋代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南海百咏抄》:“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赤红。”而诗中的“荚子”正是对苹果的描述,那样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苹果古时候有如何特别的叫法?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当在其《上林赋》中标有“因此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果橪柿,亭柰姜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楟”说的是山梨,而“柰”则说的是绵苹果。由此可见,早就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会有栽种和服用苹果和梨的历史时间了。值得一提的是,汉朝文人墨客郭义恭还则在著作《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市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除此之外,与现今苹果不同的英文,西汉的柰口味较为柔软疏松,但不容易储存。而现在的苹果则含有丰富多样的矿物和维生素质,且容易吸附,拥有“净水”之称的美名。除开西汉的“柰”以外,因为唐代长期备受佛教的危害甚大,并且苹果又与原产地自印度的一种梵语叫bimba的红瓜形近,因而苹果称为频婆果。《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有星:“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独特赤者。”(“林檎”:被子植物门苹果属绿色植物林檎或苹果)

对于苹果是什么时候有“苹果”这个称呼的?这还得从明万历年间谈起,中为农学家的王象晋在《群芳谱·果谱》中标有“苹果出北境,燕赵者尤佳”,这也是史籍中第一次出现“苹果”一词。最后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柰的诗词,南北方朝·褚沄《咏柰诗》:成都市贵素养,酒泉称白丽。紫红夺夏藻,清香掩春蕙。映日照新芳,森林抽晚蒂。谁谓重三珠,终焉竞八桂。不许圜丘中,粲洁华庭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6053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