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灵耀3 Pro玩游戏怎么样?

华硕灵耀3 Pro玩游戏怎么样?,第1张

华硕U5500VE 兼顾典雅美学与十足动感的设计,同时也拥有比上代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功能及更出色的表现 — 可选配第 7 代英特尔® 酷睿™ i7 四核处理器及 16GB DDR4 内存和玩家级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显示核心。U5500VE 强大的处理能力让其它同级产品相形失色,而其选配的速度高达 512GB 的 PCIe® x4 SSD 存储设备则具备约 3000MB/s 读取速度,展现疾速的响应能力;四个高质量扬声器与 Harman Kardon 共同合作的音效技术,提供用户沉浸式环绕音效;搭载15.6 英寸 NanoEdge 显示屏绚丽夺目,除了可选配 4K UHD 分辨率与 178°视角技术外,画面的四周还搭载了窄边框,窄处仅约 7.3mm,提供屏占比高达 83%,因此可看见更多显示画面且更不易察觉框架的存在。全新 U5500VE 不仅功能强大,更是美的体现。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因此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零售商或者华硕商城等各大电商网站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是下面这个商务本么??如果是,放弃吧,办公用品,卖的是续航和外观。性能不高的。打游戏要的是性能,别考虑了。

灵耀u4000uq还是一款内外兼修的笔记本电脑,在时尚美型的外观下,还拥有强劲的硬件性能。其采用第七代英特尔酷睿i5-7200u/i7-7500u处理器可以提供多任务处理性能,加上nvidia

geforce

940mx显示芯片,以及可选配256gb/512gb

ssd固态硬盘和4gb/8gb内存,可以带来疾速的性能体验,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休闲娱乐,都可以轻松满足。

【IT168 评测】如今的笔记本厂商似乎已经把轻薄当成炫耀的资本,无论是苹果的新一代12寸MacBook、惠普的Spectre幽灵本,还是华硕近日最新推出的灵耀3超轻薄笔记本电脑,都向世人叫嚣着“我轻薄、我酷炫、我牛X”口号,轻薄仿佛成为了黑科技、技术革新的代名词,伴随着现今PC厂商的成长和创造;而曾经几乎所有人几乎都曾推崇的一个概念“轻薄和性能无法兼得”,现今已经无数次被笔记本厂商打脸。【点击立即预约】

那么笔记本厂商所带来的轻薄背后究竟拥有怎样的技术革新?同时身为普通用户的我们究竟会因此得到哪些便利?我们在一味追求轻薄的同时到底会做哪些牺牲呢?今天我们便通过华硕灵耀3超轻薄笔记本的七天试用评测来为大家展示轻薄笔记本的利与弊,一款超轻薄、高颜值的时尚便携本到底适不适合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

在开启今天正式的评测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你需要的轻薄到底是什么样?通过七天的试用,小编先为大家总结几点试用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这款12.6寸机身仅重910g的超轻薄笔记本华硕灵耀3的优缺点。

试用感受:

优点:

1、首先便是十分方便的单手开合:在没拿到机器之前还曾担心因为轻薄而不能单手开合,毕竟单手开合可以说是现今用户日常最常用的点;

2、其次便是比A4纸还小的超轻薄机身:该机的机身不光轻薄,而且还比小巧,大小还不如一张A4纸,随手插入公文包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3、比12寸MacBook好用太多的键程设计:本款笔记本的对比产品莫过于12寸的新MacBook,体验过MacBook的朋友都会发出“这尼玛能用么?”的感慨,相比之下,这款12.5英寸的超轻薄笔记本还是好用太多了。键程较深,回d性也还可以,作为一款910g的全金属笔记本,华硕灵耀3不失为一款键盘体验较好的便携本。

4、i5-7200U下的7小时以上超长续航:轻薄兼备性能可以说是现今轻薄本所追求的共同特征,从实际体验感受上看,整体续航时间大概在7小时以上,而从具体的测试中我们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5、快速启动的指纹识别模块:华硕灵耀3本次采用的指纹识别模块位于触控板右上角,掀开顶盖后便可以看到,解锁起来也是十分方便,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该指纹模块在设计上立体感十足,看起来是凸起实际触感确实向下凹陷的;

6、微边框键盘设计:相比微边框的屏幕设计,微边框的键盘设计是另一个养眼点,提升键帽大小的同时又大大提升了颜值;

7、四大扬声单元模块:为了提供更好的音效,华硕灵耀3采用了四大扬声单元组合,分别位于键盘正上方和D面左右下角;

不足:

7、散热还是有待提高:这种形态的轻薄本散热永远是最大的问题,即使你拥有再特别牛X的散热原理,同时,这种轻薄本很多人喜欢放在腿上用,如此用过的朋友便能够瞬间明白小编的话,持续散热烫大腿有木有!不过,还是不得不说这么薄的本散热做到华硕灵耀3这样已经十分不错了;

8、屏幕还是有点小:作为一款主打移动便携的轻薄本,这种产品还是只适合短时间的移动办公、生活娱乐,长期办公还是需要一款屏幕尺寸更大一些的笔记本,毕竟眼睛还是需要保护的;

9、最后便是几乎没有的接口设计:尽管所有厂商都会宣讲“超轻的扩展坞不会带来负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轻薄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方便(在个人使用过程中便经常忘记携带扩展坞),不过正如小编开篇所述,轻薄背后总要有一些牺牲。

购买总结:

华硕灵耀3的三点不足可以说是现今超轻薄本的通病,这种本的主要试用人群莫过于市场出差的商务人士,大大减轻了航旅期间的负重,对于想要购买个笔记本出差用的,该机无疑是现今所有便携本最佳的选择之一,性能足够强,重量足够轻。

全新中文命名:凝结精华 增加辨识度

众所周知,在台北电脑展上,华硕灵耀3、灵焕3和灵焕3Pro这三款新品便已经亮相于世人,然而当时却不叫这个名字,彼时的名字仍是延续了华硕ZEN系列笔记本产品的命名方式,分别是:ZenBook 3、ZenPad 3、以及ZenPad 3 Pro,那么为什么此次中国发布会上华硕会以全新的中文命名来展现给中国消费者呢?

为此,华硕方面表示:“更名的原因是市场反应给我们的,过去我们一直用英文名字,但渠道给我反馈,用户很难有所共鸣,这也是我们要用中文来命名的原因,这是市场端的反馈。华硕在每个产品线都有自己的布局,每一款产品都拥有自己的定位,像是灵耀就讲求灵动,秀美,闪耀,代表的是一种品味,是对高品质的追求而灵焕系列不断追求极致,不断打破并寻求新的契机与新的价值。”

事实上,不光是华硕,其它的一些PC厂商近期的新品也增加全新的中文名,这样的命名方式不光是为了令中国用户能够更好的辨识,更是以最精简的词语概括了该系列笔记本的精华所在,灵耀和灵焕这两个词语想想便觉得灵气十足吧。

经典同心圆:三种配色 质感十足

不知从何时开始,华硕便爱上了同心圆设计,每一款经典旗舰总是少不了这个设计,华硕灵耀3便是如此。华硕灵耀3拥有三种配色,分别是皇家蓝、玫瑰金及石英灰,本次我们测试的是该机的玫瑰金版本,也是大多数女生、甚至男生都偏爱的配色。

华硕灵耀3的A面可以说是质感十足,略带向下坡度的四种令该机整体看上去十分精致。

华硕灵耀3的机身十分小巧,一张A4白纸便能能够将其盖上,这种小巧相信每一个见到真机的人都会爱上它,随手放近公文包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

910g重量:比12寸苹果还轻的机身重量

▲从侧面看,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华硕灵耀3的厚度,薄得像两张纸交错。

华硕灵耀3采用了12.5英寸的1080P全高清屏幕,比12寸新MacBook整机的尺寸要略大一些,然而整机重量却是前者更轻一些,华硕灵耀3轻至910g,比12寸新MacBook还要轻上10g,拿在手中相当轻便,即使是女生也可以轻松用两个手指拿住。

屏幕占比82%:超越XPS的微边框屏幕

打开A面,我们能看到是一块采用窄边框设计的12.5英寸1080P全高清显示屏,视觉效果较为突出,不过看惯了微边框设计的小伙伴便不会觉得过于惊艳,但是精致是一定的。华硕灵耀3屏幕占比高达82%,甚至要高于采用微边框设计的鼻祖戴尔——XPS 13 屏幕占比81.3%,不过这点差别在肉眼上还是无法分辨的。

▲屏幕正上方集成网络摄像头

0.8mm键程:比苹果好用百倍的键程

相比微边框设计屏幕,更加吸引人的便是这款同样采用微边框设计的键盘,该键盘配色同样采用和A面相同的玫瑰金配色,键盘两侧边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令颜值大大增加;同时,采用微边框键盘设计令该机键盘键帽大小大大提升,令12.5英寸的机身拥有14寸左右的键盘大小,大大降低了手指误触等现象的发生。

键程深度方面,华硕灵耀3拥有了0.8mm的键程大小,而12寸新MacBook仅拥有0.4mm的键程大小,这令后者按键回d几乎感觉不到,这就仿佛联想最新推出的Yoga Book没有了压感一样,整体敲击体验全无,稍微长时间的打字便会感到手掌酸痛;

相比12寸新MacBook,华硕灵耀3的键程手感便相对舒适很多,0.8mm的键程令该机整体使用体验甩了好几条街,你别看只相差0.4mm的键程大小,但这至关重要,0.8mm的键程足够满足轻办公等基本打字需求,毕竟该机定位为“出差专用本”。

四大扬声单元:声效真地赞!

▲位于键盘正上方左右两侧扬声单元

▲位于D面正下方左右两侧的扬声单元

为了提供给用户优异的声音效果,华硕灵耀3与HarmanKardon进行深度合作,采用了四组扬声单元模块,分别位于键盘正上方左右两侧和D面正下方左右两侧,四扬声单元令该机音效十分逼真,具有相当不错的立体声效环绕效果,仿佛置身于音乐或游戏当中。

哈曼卡顿是世界一流的顶级音响制造专家,旗下有著名的JBL、Becker、AKG、Infinity、Mark Levinson、Lexicon、 Revel和Studer这几个品牌,无论在家用、车用还是专业音响方面,哈曼卡顿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指纹识别模块:立体感十足的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华硕灵耀3的指纹识别模块位于触控板右上角位置,打开机身A面顶盖后便可轻松按住开启,该指纹识别模块灵敏度较高,可以快速瞬间开启笔记本。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该指纹模块采用了十分独特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凸起的视觉效果摸起来却是向下凹陷的。

精简到无的接口设计:可选购扩展坞

▲USB 3.1 type-C接口

▲耳机接口

▲华硕灵耀3为消费者提供了两种不同规格的扩展坞

i7-7200U:超过i7-6500U的CPU

▲位于键盘左下角的Intel 7代处理器标识

▲首选我们利用CPU-Z来测试i5-6200U处理器,我们可以看到该处理器依然秒杀i7-4558U。

接下来,我们利用CineBench R15版本对该机CPU性能进行测试,CineBench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套CPU和显卡测试系统,最新的是R15版。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该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

我们主要通过CineBench R15来对比i5-7200U处理器和HD 620核显的性能。

▲我们利用CineBench R15测试了两次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上图为第一次。

▲第二次CPU测试结果

从CPU的对比结果来看,i5-7200U处理器性能要高于i7-6500U,这表明了第七代kabylake核心架构性能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毫无提升,整体处理性能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

HD 620:超过GTX 960M的核显

从OpenGL的对比结果来看,HD 620核显竟然超过了GTX 960M,这种性能提升是我们曾经无法想象的,也是上一代HD 520性能望尘莫及的,超过GTX 960M的性能表明未来入门级游戏本根本不需要搭载NVDIA的独立显卡,只需要核显就够了,这令小编不得不猜测这是Intel和NVDIA的“联手阴谋”,HD 620、GTX 1050、GTX 1060、GTX 1070、GTX 1080是未来一段时间霸占PC行业主流的显卡配置。

512G SSD:300M/S的高速传输

512G SSD可以说是截止目前市面上最大的固态硬盘容量了,尽管无数厂商已经曝光或者开售了搭载1TB SSD的笔记本产品,但是这种笔记本整体出货量还是很小,由于制作成本和工艺的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内512G SSD仍是主流,毕竟无论是容量还是速度都已经足够。

▲最后自然是PC mark压轴:5352的分数对于这种轻薄本来说已经相当高了,i5-7200U+HD 620的性能还是十分强劲的。

散热设计:如此轻薄这样的散热已经不错了

由于像华硕灵耀3这样轻薄本在温度压力测试下必然会出现CPU和显卡降频等现象的产生,因此温度压力测试,或者说烤机测试毫无意义,本次散热测试是小编试用7天来感受到的散热性能,尽管会有人觉得主观,但是小编会尽最大可能客观描述该机散热表现。

▲首选我们先开看看该机的散热进风口,位于D面左右两侧正中间位置。

▲而散热出风口则位于转轴处,这是现今很多轻薄本共同的设计风格。

散热描述:在我们用测试软件的测试硬件性能同时,我们感受华硕灵耀3的具体散热情况,D面正上方靠近转轴位置和键盘正上方正中间还是十分烫手的,这就令我们更加确认这是该机的散热出风口;但是这其中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该机键盘正上方的圆口并不是散热出风口,只是用来装饰扬声单元的圆孔,形成了一个较为养眼的整体;同时该机键盘和掌托位置还是没有任何热量的,放在桌子上使用时,如果你不刻意的去触摸出风口位置,便丝毫感受不到发热。

▲厚度仅约0.3mm的液晶聚合物风扇扇叶,以及管壁厚度仅约0.1mm的铜合金散热管。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是文章伊始小编曾提到的,当该机放在腿上使用时,还是能够感受到温度的,长时间放在腿上的使用体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尤其是在夏天如果你光着大腿。但不得不说该机整体的散热表现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这样的散热对于一款如此超轻薄的笔记本来说已经十分不错的。

续航测试:6小时以上已经足够了

我们通过PC mark 8的work环境对该机进行续航测试,从上述的测试时间上看,该机持续办公续航时间为6小时以上,而如果是在家用环境下,续航时间会更长一些。不过,连续办公6小时的续航时间对于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评测总结:

华硕灵耀3作为一款出差随行的轻薄本是极佳的选择,低配版(i5-7200U)8499的价格性价比也是相当不错的,同时预约还会立减500,因此7999元的价格能买到这样一款精致的高性能轻薄本,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我们不得不说,现在的轻薄本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真地好用!而如果是想要用其长期公司办公,那还是算了,毕竟屏幕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6038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