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广普通话,有哪些措施

如何推广普通话,有哪些措施,第1张

如何推广普通话,有哪些措施 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准,结合汉字标准发音而推行的中国标准官方语言。


推普,是推广普通话的简称。


推广普通话宣 传提纲和宣传口号,由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概念意义推普,是推广普通话的简称。


推广普通话宣 传提纲和宣传口号,由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法律依据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方针政策编辑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


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


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阶段目标编辑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经过未来

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基本思路编辑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


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基本措施编辑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校园语言编辑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


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


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


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宣传口号编辑(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 推广普通话,人人有责;(6)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7)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8)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591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3
下一篇 2022-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