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填写研发组织管理水平?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填写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第1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的要求,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四部分:一、企业研发组织管理制度;二、研发机构和产学研情况;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及创新创业平台;四、科技人员的培养、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一、企业研发组织管理制度

制定了科研立项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产学研管理办法、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

科研立项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科研项目的管理,对研究开发过程中的立项、审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进行明确规定;

研发准备金制度:目的是为了规定预先提取的专门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储备资金,是公司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保障制度。应对研发准备金的提取与分配、使用范围、管理、核算、报告与披露等方面进行规定;

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目的是为了规定公司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范围以及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与标准,应对公司相关部门职责、研发投入资金的申请与使用、投入资金的预算与使用范围、研发阶段报告及总结、监督与违纪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各项制度正式公开文档、研发费用辅助账账本以及其他证明材料。

二、研发机构和产学研情况

包括研发机构成立通知、运营情况介绍、大型科研设备清单,产学研的框架协议和开展情况介绍;

成立研发中心的通知:提供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成立文件(研发机构获得第三方认定的,提供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第三方批文);

产学研管理办法:与国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并对具体合作过程的责任、义务、经费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进行规范。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研发机构成立的通知、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图、研发产地和主要研发设备(近三年)的照片或购置发票、产学研框架协议和其他证明材料。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及创新创业平台

应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措施和相关制度、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对企业各种形式的研发活动中涉及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技术权益、收益分配和法律责任等进行说明和解释。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的正式文件、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证明材料及照片、提供用于用户使用产品后提交意见的网址及意见截图或公司建立的创新论坛网址及截图。

四、科技人员的培养、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应包括具体的人才培训、进修制度,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办法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

人才培训、进修制度:就企业内部人员培训、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行业技术推广培训等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

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详细说明优秀人才引进的使用范围,引进条件、考核指标等;

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从研发中心考核工作的分工、工作要求、考核目标及实施办法、考核结果的管理及申诉办法等方面进行规范。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人才培养、引进的制度文件、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的正式文件,其中组织内部培训可以提供内部培训通知、照片,参与外部培训可提供培训通知、培训费发票等;人才引进除政策文件可提供实行情况说明;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除提供政策文件外可提供奖励制度实施的证明。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发部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 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 编写试制记录.

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资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室、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工程师办,并存档)。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 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 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研究部门负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之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要求及分析

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四大评分指标之一,它的分数总和为2分,占高企认定的四大评分的五分之一,所以申报的企业要格外注意。

1、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评分≤6分

(1)《研发部管理章程》等制度性文件

包括:研发的组织架构,研发人员的管理,研发项目的前期调研、立项、进度管理、验收、鉴定等。

(2)《研发投入核算规章制度》

包括:适用范围、研发经费的来源和构成、研发经费的审批原则、审批权限、审批内容和程序、研发投入的核算方法、研发经费的管理办法、相应人员的分工职责等内容,需要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发并盖章。

(3)《研发费用辅助账制度》

包括:项目立项规定、参加人员工时统计、材料采购申请、入库、出库手续办理、研发设备工时分配统计、研发阶段性成果报备、相应人员职责等内容,需要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发并盖章,并附1~2张研发费用辅助账截图作为佐证材料。

2、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评分≤6分

(1)研发机构简介

内容包括:研发场地面积、研发机构的设立时间、研发场地的功能布图(平面图)、照片等,(可按部门设置分别拍摄1~2张照片,如部门没有明显区分的可从办公室不同角度拍摄3~4张照片)。

(2)主要研发设备的清单

包括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购入日期、主要用途等,以及主要设备的照片。

(3)产学研合作协议

这里主要是指与高校院所签订的合作协议,盖章机构必须是XX大学、XX学院。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评分≤4分

(1)《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包括:适用范围、科技成果的定义、组织实施方式、转化成效、奖金分配规则等内容,需要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发并盖章。

(2)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这部分内容是新增加的,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佐证材料: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公司网站、产品体验及意见反馈、创新论坛等,可提供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证明材料及照片,提供用于用户使用产品后提交意见的网址及意见截图或公司建立的创新论坛网址及截图。

4、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评分≤4分

(1)《科技人员培训进修管理制度》

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培训费用、培训协议等内容,可提供培训签到表、培训记录、培训照片等作为佐证材料。

(2)《优秀人才引进制度》

包括:引进目的、人才要求、引进措施等内容,可提供人才引进签订的协议作为佐证材料。

(3)《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包括: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的总体要求、考核的原则、考核适用的人员、考核目标的制定程序、考核标准、绩效评估的程序、绩效考核的程序以及具体的绩效考核表等。需要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发并盖章。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之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建议

研发组织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异议,审查较往年更加严格,核实意见表中也增加了企业是否有实际岗位运行的考察,建议企业不可格式模版化简单处理。具体建议如下:

1、建议企业不断健全研发组织管理体系,特别是项目立项、项目中期目标管理、项目结项、项目成果管理,规范研发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发项目记录管理,包括项目立项报告、中期试验过程文件、测试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文件。

2、建立符合企业情况的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完善人员培训引进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人员研发与成果转化热情。

3、建立健全研究开发机构,有条件的可申请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强研发机构软硬件建设,积极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活动。4、企业在准备这项资料时,要注意时间要在申报期近三年以内,部门的设定和人员配置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财务相关的制度需要财务部门审核把关,不能出现逻辑错误、前后矛盾的情况。

5、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及时整理和收集佐证材料的习惯,例如:科技人员的培训记录、研发部门的会议记录、接待来访者参观的照片、报道等等,这样在申报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11884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