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盒的量词是什么?

档案盒的量词是什么?,第1张

一个档案盒。

[ gè ]

1.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有专用量词外也能用“个”):一~人。两~单位。

2.单独的:~体。~人。

3.人或物的体积:大~子。这瓜~儿不小。

[ gě ]

见〔自个儿〕。

简介

学术界关于档案的定义还不统一。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作“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现统一称作“档案”。

标准档案盒的规格是31*22cm。

档案盒是各个机关和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整理和装订储存文件的装具。通常是由纸板和牛皮纸裱糊制作的,现在基本都用无酸纸制作。

档案盒主要有以下八大类:文书档案盒,科技档案盒,人事档案盒,会计档案盒,照片档案盒,光盘档案盒,实物档案盒。卷皮也属于档案盒一类。

我国古代的档案种类:

(一)甲骨档案

商周时期的档案,从出土实物和可靠的记载来看,已有甲骨文、铜铁钟鼎铭文、石刻、帛书和简册等等。

(二)金石档

关于金文、钟鼎、金石的称呼,在古今一些文著中曾有不同的理解和特指范畴。

(三)简牍档案

金石档案虽然坚固耐久,但其载体比较笨重,制造铭刻也比较费工,且不便于传递。所以自商周直至东晋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通常称做“简策”、“简牍”、“简书”等等。

(四)缣帛档案

与简牍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缣书、帛书。据有关专家推测,帛书可能与典册一样,在殷商时期即已有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11560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