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SS1.0基本体系结构:人的身体结构图上全身

BDSS1.0基本体系结构:人的身体结构图上全身,第1张

BDSS在制订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决定了它的基本体系结构。 遵循三条原则 BDSS在制订过程中,始终遵循如下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优先考虑HIS在医院与院外机构(卫生局、医院、医疗保险等)及院内各个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需求。BDSS要优先考虑那些通用的、有国内或国际常用分类编码的基本数据元。

第二,BDSS是相关信息系统应用模块的最小数据集。所谓最小数据,是当医院和供应商组织开发相应系统时,至少应该包含在内的那些基本数据元。BDSS不应该包括那些仅仅是支持各子系统中特定功能的不重要的数据元。

第三,公平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最小数据集的概念不够清晰,非常具有d性,因而某一特定数据元素是否应该选入,不同的立场、视角、环境和应用水平会导致不同的意见。这是BDSS制订过程中的第一个难点,实际解决的办法是: 当对于是否应该将某个数据元素选入BDSS出现意见分歧,并且无法经过讨论获得一致意见时,进行投票表决。所有基本数据集制订小组成员均有平等投票权,投票结果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子域的划分

为了便于各标准制订小组任务分工与数据元的抽取,BDSS按HIS应用的不同领域,划分为11个子域。为了解决各子域之间数据元概念的共享与交叉引用问题,避免重复与冲突,又增加了一个共享数据元素域,共12个子域、603个基本元素。

(1)共享数据元素。域号为00,项目数为38。包括从其他11个子域抽取出来的共享数据元素。

(2)患者ADT及挂号与转诊。域号为01,项目数为40。主要针对病人挂号、就诊、入院、出院、专科、转院等事务的处理。

(3)门急诊、住院医嘱处理与医生工作站。域号为02,项目数为38。主要针对门急诊、住院医生(护士)工作站所涵盖的业务,医嘱录入与处理。

(4)财务与病人账务管理。域号为03,项目数为61。主要针对医院财务管理及病人费用、账单的管理。

(5)药品管理。域号为04,项目数为55。主要针对药品库存与流通的管理,包括各级各类药库、房(局)及制剂、试剂、药剂科的管理业务。

(6)医技科室管理。域号为05,项目数为38。针对除影像检查之外的所有功能检查的信息管理,含手术、麻醉、ICU、CCU等。

(7)实验室。域号为06,项目数为53。针对所有实验室,包括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及各专业化实验室的信息处理。

(8)医学影像。域号为07,项目数为91。针对医疗影像(PACS)和可视影像类管理(RIS)。

(9)后勤与物资。域号为08,项目数为60。针对物流和资产的信息管理,但不包括药物的信息管理。

(10)病案管理与电子病历。域号为09,项目数为76。

(11)人力资源与办公自动化。域号为10,项目数为41。

(12)医疗保险与社区保健。域号为11,项目数为12。

实际上,BDSS子域划分的合理性会受到两方面的质疑,一个是它的完整性,即12个子域是否能覆盖医院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所有基本数据元; 二是它的合理性,即是否可以有更好的分法,使其具有更明确的边界和有更少的重叠。答案都是不肯定的。一个自底向上分析、抽取的数据集只能基于当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但随着应用的扩展与深入,必定会有不间断的完善与改进。也许会与HL7的发展过程类似,最终走向自顶向下的方法。

数据元的提取

为数据元提取提供一个方法论指南,是确保提取数据元具有科学性和互 *** 作性的关键。数据元的提取方法有两种: 自上而下(top-down)提取法、自下而上(down-top)提取法。

李包罗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教授,现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1. 自上而下的数据元提取法

对于新建系统的数据元的提取,一般适用自上而下的提取法。基本步骤是,在流程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模分析、确立关心“对象”,从信息模型的角度看,数据元主要解决数据的概念和组成。在概念信息模式和逻辑数据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提取数据元及其属性。一般步骤为: 域建模、流程建模、信息建模、数据元的提取、数据元的提交。HL7 30及其参考信息模型(Reference Information Model,RIM)是典型的依据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出来的。

2. 自下而上的数据元提取法

对于已有的信息系统,可根据其自身数据库系统的实体关系图(ERD)进行数据元的提取。也可以对于医院信息系统业已存在的信息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库设计(模式、文件、格式)以及接口规范和计算机程序中数据元进行抽取。对这些系统中的已存在的数据元要依据本标准,结合BDSS的基本目标,逐应用域、逐系统收集、筛选、梳理、重排,找出共性,在协调的基础上定义、分类、整理和提交。

BDSS是自下向上选取出的基本数据集,依据的是多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与实现的丰富经验以及医院医、教、研、管工作的实际需要。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学来研制基本数据集,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客观世界,就特定的数据元概念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自顶向下的方法更容易表达数据元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自底向上的方法实现起来更简单,避免了复杂的分析抽象过程,因而只需要较少的资源。

3. 数据元的相互关系

数据元形式上是彼此平等的、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元素(Data Element),但数据元概念实际上会隐含着层次的含义,BDSS定义了两种与层次有关的机制:

(1)共享数据元: 是指多个HIS应用子域均含有的,具有共同实质性内涵与属性的项目。例如: 姓名。ADT中的病人姓名,人事管理中的职工姓名,病案管理中的主治医生姓名等,其属性都来源于姓名,所以姓名是一个共享数据元。所有这些与姓名相关的数据元,都可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元标识符,但是交叉参照中应填入姓名的数据元标识符。共享数据元中相应数据元素的属性应该继承。

(2)交叉引用数据元: 有些数据元在本子域范围内应该列出,但本质上是其他系统已经产生并定义的,无论其内涵、外延、名称均没有不同,例如RIS与PACS中使用的病人姓名其实就是在病人主索引(PMI)中产生并使用的,此类项目不应付给独立的数据元标识符,或者说,其数据元标识符应该与产生该项目的系统所赋予的标识符号相同,但可以在各子域中列出,并在交叉索引中标明其引用的数据元标识符(此时与自己的标识符号相同)。

数据元属性及属性的分类

数据元属性分为5大类共21项。其中:(1)标识类属性包括: 标识符、版本、注册机构、中文简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缩写。(2)定义类属性包括: 定义。(3)表示类属性包括: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参考HL7)、数据长度、合法值域。(4)关系类属性包括: 域号、系统、依据、列表编号、列表名称等。(5)管理类属性包括: 主管机构、注册状态、提交机构、备注等。

各项数据元属性的简要说明请参考附表,也就是BDSS的元数据说明。

・链接一・

1.制订BDSS遵循的主要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BDSS遵循的条款:

(1)《GB/T 52714―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4部分: 数据的组织(ISO/IEC 2382-4: 1987); (2)《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ISO/DIS 704:1997); (3)《GB/T 152371―20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 理论与应用(ISO 1087: 1-2000); (4)《GB/T 18391》,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5)《GB/T 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 术语(ISO 10241: 1992); (6)《军队卫生信息分类代码表汇编》(一)。

2.制订BDSS参考的主要国际标准

(1)Health Level 7(HL7): 医疗卫生信息交换标准; (2)Reference Information Model(RIM)医疗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参考信息模型; (3)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SNOMED)国际系统医学术语; (4)Logical Observation Identifiers Names and Codes,(LOINC)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与编码系统。

・链接二・

BDSS 10实例

例1: ABO血型 H-0000029

标识类属性:

版本: BDSS10

注册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文简称: ABO血型

英文名称: ABO Blood Type

英文缩写: ABO

定义类属性:

定义: 按照ABO血型系统规定人的血型代码

表示类属性:

数据类型: C

数据类型_参考HL7: CE

数据长度: 1

合法值域: 1,2,3,4,9

关系类属性:

域名: 共享组

系统: 个人基本信息

依据: 军队卫生信息分类代码表汇编(一)

列表编号: 021

列表名称: ABO血型分类代码

代码简称 名称

1AA型血

2BB型血

3OO型血

4ABAB型血

9不详血型不详

管理类属性:

主管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注册状态: 注册

提交机构: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备注:

例2: 检验结果类型 H-0603007

标识类属性:

版本: BDSS10

注册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文简称: 检验结果类型

英文名称: Observation Result Type

英文缩写: Observation_Result_Type

定义类属性:

定义: 说明检验项目结果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表

达方法。

表示类属性:

数据类型: C

数据类型_参考HL7: ST

数据长度: 10

合法值域: QN,ORD,ORDQN,NOM,NAR,MULTI,SET

关系类属性:

域名: 实验室系统(LIS,含血库系统)

系统: 检验结果

依据: LOINC第五部分 标尺类型

列表编号: LOINC 表12

列表名称: 标尺类型

代码检验结果类型

QN定量型(Quantitative)

ORD 序数型(或称等级型)(Ordinal)

ORDQN定量型或序数型(Quantitative or Ordinal)

NOM名义型(Nominal)名义型或分类型

NAR叙述型(Narrative)即文本叙述型

MULTI多样型(“Multi”)

SET集(Set)

管理类属性:

主管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注册状态: 注册

提交机构: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备注:

1、冻干法:把新鲜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提纯,在专用的机器中快速冻干,可以保存相应的血液成分一年之久。用时使用特殊的解冻液在规定的时间内溶解,输注人体内。

2、全血保存:就是街头献血车里用的的那种,是特制的一次性血液保存袋,里面含有抗凝成分和营养液。只能保存血液一个月。

3、全血和红细胞保存于4±2℃内可保存35天;血小 板保存于特制的袋内,在22±2℃内并不断振荡,可保存5天;新鲜冰冻血浆在-20℃以下可保存1年。

许多医院都有血库,血库中贮存着各种血型的血液。需要输用血液时就从血库里提取。血库的工作人员从健康人那抽取一些血液,以补充用去的血液。在血库里,血液可以冷冻保存大约3个星期,为了防止贮存的血液凝固,要加入一种称为枸橼酸钠的化学物质。

输血主要用以补充因大失血而丢失的血液。疾病、手术或意外事故时会出现这样的大出血。

有时只输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只输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血浆经常输给严重烧伤的病人,因为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从血液中丢失。

在医治某些贫血的人时只输入红细胞。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太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太低。

输血时,受血者只能接受与他的血型相同的血液,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反应。为了安全起见,在实验室里,要把用来输注的血液与接受输血者的血液混合在一起进行检查,这样的试验叫做交叉配血。

用贮存过一段时间的血液进行输血,这种方法是美国医生奥斯瓦尔德·罗伯逊创始的。他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这种方法治疗受伤的士兵。

以上就是关于BDSS1.0基本体系结构:人的身体结构图上全身全部的内容,包括:BDSS1.0基本体系结构:人的身体结构图上全身、医院血库保存方法 医院血库保存方法是什么、血库是如何工作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sjk/9600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