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第1张

移动GIS,在林业管理中应用比较有前景,比如林业数据的采集、林业人员的跟踪管理、林业消防等。国内移动GIS软件平台提供商,跬步科技http://www.creable.cn 在该领域提供了完善的开发平台和解决方案

高考 填报志愿 时,林业信息技术应用 专业怎么样 、 就业方向 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森林植物与环境、森林资源调查与经营管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等知识,具备森林资源调查与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应用、林业数据库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森林资源区划调查与监测、林业资源空间数据处理、林业数据管理等 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就业 方向

面向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

3、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森林植物识别、森林环境监测、森林资源区划与调查能力;

具有数字测图仪器、无人机、森林灾害监测设备应用能力;

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应用能力;

具有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 作及数据维护能力;

具有林业信息项目组织实施和林业信息技术产品客户服务能力;

具有开展绿色生产、安全管理、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探究 学习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主要专业课程与 实习 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灾害防治、林业政策与法规、 计算机 网络基础、数字测图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林业遥感技术、无人机 *** 控与林业应用、林业GIS 数据处理与应用、数据库应用技术、Python 程序设计、林业信息项目建设管理。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林业遥感、无人机林业应用、林业GIS 数据处理、林业数据库应用等实训。在林业和草原管理、林业生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管理、林业信息技术服务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5、职业类 证书 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 :无人机摄影测量

6、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慧林业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林学、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我mark一下,正在写这个论文,写好了粘在这儿~~

找到的是农业的,我把农业替换为了“林业”,但是看见tmd例子还是农产品~~~~~~~~o(︶︿︶)o 唉,没法了,大不了就不要例子了~~

还有,这个作业我要交的,如果你和我一班的话就不要和我的一样!!!

现代生物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良种选育,品质改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把一个品种、品系的理想遗传性状转入另一品种、品系,以提高植物的价值、产量和质量。Calgene公司的科学家分离到一种控制植物纤维素形成的酶的基因,将其转入特定的树种可培育出纤维素含量高的对造纸业更有利的植物。在番茄中导入编码EFE酶的反义基因,可以限制乙烯的生成,酶活性降至正常的5%以下,果实生理成熟后长期保持坚硬,仓贮1个月以上不软化、不腐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番茄的耐贮藏性能和经济效益。

2.2 提高植物的抗性

2.2.1 抗虫 全世界粮食产量因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占14%左右。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全世界每年用于化学杀虫剂的总金额在200亿美元以上。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造成药品的残留、害虫的耐受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而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培育抗虫植物新品种除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外,还具有成本低、保护全、特异性强等优点,从而倍受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人们已获得多种抗虫基因,其中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它们已被导入烟草、棉花、油菜、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在抗虫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的已进入了商品化生产。

2.2.2 抗病毒 传统的抗病毒作物,是将植物天生的抗病毒基因从一个植物品种转移到另一个植物品种,然而抗病植株常会转变为感病植株,而且作用范围较窄。最近,研究人员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培育有别于传统方法的转基因抗病毒植物,目前最有效的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植株获得抗病毒的工程植物。

2.2.3 抗寒 低温对细胞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造成细胞内膜结构中的脂质双层流动性降低,导致膜结构损伤,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生物膜中双层脂分子保持流动性,主要依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多则抗冻。通过分离能催化形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3-磷脂酰转移酶的基因,并将其转入植物而获得具有抗寒能力的转基因作物, 这方面的工作已见报道。同时人们从一些生活在高寒水域的鱼类分离出一些特殊的血清蛋白,即鱼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可以降低在低温下细胞内冰晶的形成速度,从而保护细胞免受低温损伤。

2.2.4 抗除草剂 除草剂全世界目前约有2000多个品种,在农 药市场占有最大的份额。然而除草剂的使用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很多除草剂无法区别庄稼和杂草,有些除草剂必须在野草长起来以前就施用,而且由于抗性草类群落的出现导致使用量增大对环境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制造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是克服这些缺点的理想途径。采用将靶酶基因导入作物细胞,1987年美国科学家成功从矮牵牛中克隆出EPSP合酶基因转入油菜细胞的叶绿体中,使油菜能有效地抵抗草甘膦的毒杀作用。另外,有人把降解除草剂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宿主植物,从而保证宿主植物免受其害,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选育抗磷酸麦黄酮的工程植物。

2.3 抗重金属 由于人类活动、矿山的开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空气、土壤、水体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重金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植物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Cd、Cr、Cu、Hg、Ni、Pb、Zn、As等。20世纪80年代,提出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但由于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绝大多数重金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往往生长周期长、生物量低、植株矮小,因而限制了其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移除效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增加或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量被认为是进行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以及减少食物链重金属污染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富集重金属的相关基因不断克隆,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一些转基因植物地上部分表现了较高的重金属离子富集量,并在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2.4 现代生物药品 随着人们对化学药品危害性、局限性的逐步认识,生物药品在植物生产中地位逐渐突现出来,成为绿色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微生物药品具有对人畜安全、不破坏生态平衡、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药效速度慢、专一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缺点。而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菌种,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菌种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sjk/10034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