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和运维的区别和联系

IT和运维的区别和联系,第1张

1、深层次的IT资源监控 当IT资源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快速的定位故障的根本原因以及故障影响哪些业务部门、哪些业务。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是否有成型的解决方案等等。要想能快速的定位故障的根本原因,首先我们就要做到对IT资源深层次的监控。特别是对于一些应用的监控,通过指标来量化资源的健康程度。当资源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定位到问题关键性能指标。

2、建立对业务影响范围的判断机制

当资源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的了解他会对哪些业务部门,哪些业务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合理规范的机制来判断。并且当同时出现几个故障时,系统能判断服务所影响业务的重要性,以此来判断恢复故障的优先级。另外我们还得有KPI报表,统计服务的可用性。

3、自动关联同类故障

当资源出现故障时,如果能自动关联同类故障,那么将大大的提高我们处理故障的效率,提升IT服务的水平。通过知识提交、审核、发布、查询等功能自动沉淀IT部门日常运维中的工作经验,帮助各级支持人员提高技能水平,简化IT服务任务,同时降低对具体个人的依赖。并且知识库要和FAQ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提升运维的效率。

4、拓展IT服务途径,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运维人员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点,统一受理用户的咨询、服务请求、故障报修、投诉等情况。并且当用户能通过FAQ查询以前出现过得同类故障。这样用户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运维效率,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IT运维管理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 *** 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2应用/服务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3·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4·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Success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5·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6·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7·信息安全管理: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个控制目标和127种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8·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

IT 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简称,指信息技术,它涵盖的范围很广,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它又包含了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软硬件的网络环境及资源,同时又包括了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所共同形成一个行业。

运维包括在IT之内。

运维专业的讲应该叫做“系统运维管理”可分为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和环节:

1、环境管理

2、资产管理

3、介质管理

4、设备管理

5、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6、网络安全管理

7、系统安全管理

8、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9、密码管理

10、变更管理

11、备份与恢复管理

12、安全事件处置

13、应急预案管理

运维开发工程师的职责是:负责日常运维工作;推动及开发高效的自动化运维、管理工具,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制定和优化运维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容灾、智能调度、d性扩容与防攻击;探索、研究新的运维技术方向。

运维开发工程师的任职要求是:1、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18周岁以上;2、熟悉常见应用服务的配置和优化;3、能熟练使用常用的监控软件;4、善于分析思考问题,有责任心;5、服从工作安排,身体健康。

现在的企业几乎都是互联网办公,网络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损失。而很多公司主业也不是IT,对网络问题不大懂,对于公司的网络问题往往都是请一个运维工程师处理。这些工程师有相应的专业能力,但管理人员的“不懂行”却让运维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这五点:

1、缺乏有效的知识积累和共享,造成 *** 作维护效率低下,类似的故障和问题仍然在不断发生,不断解决着,同时一旦某些掌握关键信息和技能的人发生意外状况(如生病,离职等),整个日常维护可能面临严峻的考验。

2、工程师的维护职责不是很清楚,每个人都大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某个具体事情到底该谁负责,却没有明细定位。

3、IT网络运维人员大多没有养成记录习惯,每个月汇总报告时,对自己的工作量、所维护系统的整体情况还是一头雾水。而且纸质的故障处理报告信息要素不全,统计和查询都是头痛的问题。

4、运维人员几乎很少能准时下班,处理突发技术故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运维人员往往像“救火队员”一样去处理故障。 在“救火式”的IT管理维护模式下,很难有效地进行服务管理,无法保证IT服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IT管理往往处于无序状态。

5、对于运维工程师的工作绩效缺乏客观考核依据。他们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还没有做工作完成的时效性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质量怎么样这些问题,只能凭印象得出一个个模糊的答案。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如何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是目前许多企业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首要关注的问题应是如何建立专业化分工的IT运维体系。

1、细化用户角色,力求提高运维效率

运维人力分工管理包含人员、岗位、角色等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没有统一规划,就无法进行统一配置。网络管理中的角色是根据ITIL标准进行划分的,是把IT运维各种事情(包括人员、资源、突发事故)分成不同级别和不同运维 *** 作,以便有效的配置运维人力资源。因此,对于企业而言,IT运维的专业化分工本质上是对IT运维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例如,明确运维事件分级处理流程,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权限、义务和绩效考核标准。事实上许多实践也证明,明确每种运维事件的专业化分工处理流程,可以大大减少IT运维 *** 作的随意性和混乱性,并能大大提高运维中的人力资源效率。

2、设立IT运维服务台,规范IT流程

在网管软件中,一般提供自助服务和运维服务台,自助服务台的作用是,给用户报故障,评价IT人员解决问题是否负责等。运维服务台是为了确定运维等级和引入优先处理原则。运维服务台主要承担:运行值班、故障监控、接受请求、工单派发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监测等工作内容。服务台就像是传统产业生产车间的调度分配员,它会不断的根据事件的等级进行匹配分工和调度。例如发生任何一个突发运维事件时,服务台会先检查并进行分类流转处理。运维人员可分为一线普通维护、二线技术专家和三线厂商专家。一线人员作为第一级问题处理人员,主要解决常规的运维问题;在一线人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二线技术专家将迅速介入问题解决过程;三线技术专家来自产品供应商,由二线技术专家申请三线厂商专家的介入,使问题解决时间能够大大缩短。

3、FAQ和知识库,最大限度节省人力成本

提供FAQ和知识库两种方式,知识库是指对网络运维中的典型故障事件和常见问题解答的自助式处理流程。当出现故障时,用户先在自助式知识库寻找解决方法。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用户利用服务台申请维护,用户申请将会移交给相应的负责人,负责人第一时间建立服务档案并一直实时监控,直到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自助式知识库能帮助运维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从而节省人力成本支出。

最后,专业的事情要用专门的人员来做,还要配合专业的方法。运维工程师是以技术为主的群体,他们往往关注于IT问题本身,主要通过提升自身技术实力来解决问题,不太关注技术之外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来解决了。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做好it运维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做好it运维、IT运维最主要是做什么的、IT和运维的区别和联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langs/8828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