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担忧英伟达收购ARM,芯片架构被垄断,为啥华为却很淡定?

高通担忧英伟达收购ARM,芯片架构被垄断,为啥华为却很淡定?,第1张

高通担忧ARM芯片架构被垄断,华为不怕、淡定另有YQ…从媒体消息得知2020年9月13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要用400亿美元购买英国ARM,将成为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并购案。但是折腾了半年之久都没有新的进展。能否成功并购ARM需要有中国、欧盟、美国、英国的一致同意呢?

我们先来看看ARM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英国ARM一直专注于芯片领域,重点是ARM架构处理器的设计,然后授权给客户(芯片设计公司或芯片设计制造一体的公司),并附带软件开发工具,客户通过自己专门的芯片设计方案,设计出特色芯片,这种独特的开发模式,使ARM在半导体领域快速赢得客户(干脆这样的芯片架构都称为ARM架构)。

据媒体报道,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架构都来自ARM。RAM架构有性能高、成本低、能耗低的特点。形成了ARM架构在移动领域的优势垄断,华为、苹果、高通都是ARM的客户。特别是在中国高端芯片有95%以上都采用ARM架构,占了ARM市场营收的20%,可见中国市场也是ARM的一块大蛋糕。

早在五年前,日本软银花三百多亿美元收购ARM,在收购后ARM并没有给软银孙正义的预期回报,基本就维持在平衡状态,预想中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芯片市场也没有开拓,这样一来软银孙正义投资的三百多亿美元,至少需要60年才能收回,使之处于尴尬的境地。

我们再来看看英伟达在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全球市值前三的芯片制造商,主要涉及到 游戏 、数据中心、专业可视化、自动驾驶及OEM业务;他全面加强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CPU一直是被intel X86指令集占据超过90%的市场;这时候再有ARM架构,就有了CPU、GPU的高速互通能力,把业务全面整合,才能增强业务实力,又同时将在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 ARM的底层芯片设计相结合,整合芯片设计与制造,将来潜力不可估量,英伟达在芯片行业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

通过前面讲述了英国ARM和英伟达的情况,我们又来看看世界的芯片巨头。

据媒体消息表明,全球一些顶尖芯片巨头(Alphabet旗下的谷歌、微软公司和高通公司等)由于怕英伟达将来在芯片领域垄断,损害他们的利益。而向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达反对英伟达公司收购ARM的事情,并一致认为该交易将损害芯片行业领域的竞争。

在近年以来,美国多次升级禁令,从以前的25%美国技术直接升级到禁止华为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设计芯片,来掐断华为高端芯片供应链。使华为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形势变得严重,华为麒麟芯片的CPU和GPU都采用了ARM架构,又在海外遭受谷歌、高通、intel等所有芯片巨头断供。

Alphabet旗下的谷歌、微软公司和高通公司等芯片巨头看到华为的处境,就想到英伟达收购成功,在手机领域就树立了强大的竟争对手,特别是高通芯片还需要ARM授权,这样一来高通就成了最担心的那位,一旦收购成功,不仅在芯片行业上有强敌,甚至在架构上也被“卡脖子”。

但对于华为来说,不管ARM是否收购成功,对华为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了。从最近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有更多的手段了,即使没有手机业务也能存活。但华为不会放弃终端业务,也不会投资芯片制造业”,华为利用ICT技术的优势,不断加强扩宽5G技术的业务应用,如今华为在手机业务上虽然因芯片受到影响,但不影响华为的存活。

更让大家惊讶的是,即使在美国动用国家力量的多次打压下,华为这三年都保持了业务正增长,也还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华为在今后将会坚持走全球化道路,把自己数学能力的强项优势,用于发展芯片核心技术,但不会制造芯片。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研道路。

从以上情况来看,英伟达是否并购成功,主要取决于相关的国家是否同意。但在并购中产生的影响,对国外芯片巨头影响更大。主要是担心英伟达收购ARM后,会用其垄断的架构打压对手,或是提高芯片设计成本。另一方面,英伟达收购ARM,在芯片行业也将遭到众多竟争对手的反对。尽管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维持Arm的开放许可模式,不会拒绝任何客户。但是,对华为来说,国外芯片巨头不可怕,怕的是美国连番制裁打压,使其手机业受到影响,这对华为整个运营构不成致命伤,因为即使手机业务完全没了,华为也能存活!

华为快退出手机业务了,肯定淡定。

华为淡定,是华为吃透了架构,华为也在研发架构,龙芯有了自主架构,华为涅槃之后,就会使用自己的架构设计芯片,方舟编译器,系统有了,生态也建成了,还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EDA工具,无所畏惧,自然就很淡定。

华为现在的处境,不淡定又能咋地?

提问者很会说反话,不得不佩服你![机智][灵光一闪][抠鼻][酷拽]

因为华为不淡定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有自己有才不会看别人脸色行事。

肯定淡定,和华为没关系啊,又不让你用,设计了也没代工的。

长期以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被西方所主导,5G时代的来临,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则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担心我国在5G领域的超越性发展会让美国相关技术落后,为此,美开始利用一系列的非正义化、非市场化的手段禁止华为与含美国技术的企业进行业务来往,同时利用自身半导体的优势在芯片行业卡我们的脖子。

除了限制光刻机、光刻材料的出口外,在芯片上游产业链中,美国释放出来的信号,也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此前,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宣布,以400亿美元对软银的ARM进行收购,英伟达和软银表示,这笔交易将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但是对其他芯片企业来说,却被评为“芯片行业的一场灾难”!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在芯片行业,全球90%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和其他移动终端所用到的芯片都是采用了ARM公司提供的芯片设计方案,而ARM只负责提供版权和收取版权税,外加上ARM归属于日本的软银,这也让ARM在激烈的 科技 竞争中保持了一定的中立性。

前段时间欧盟28国紧急宣布,针对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展开了调查,希望能阻止英伟达对ARM的收购,从而为欧盟的芯片产业提供安全保障。

近日,美国高通、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这三大巨头也正式发声,表示反对这场收购案,同时这三大巨头已经向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和英国市场管理局表达了对这场收购案的担忧, 试图阻止英伟达对ARM的这场收购案。

要知道,多年来ARM与全球500多家被许可人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易,如果ARM被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收购,那么ARM将接受美国法规的约束,很可能将会失去原有的“中立性”,华为的亲身经历已近告诉了我们答案;另一方面,英伟达也是芯片设计企业,并不是没有可能通过“非正义化”的手段形成“不公平竞争行为”,高通、微软、alphabet此举,对于全球芯片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我国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此外对这种情况,我国计算机专家倪光南早已发出了警告:应该使用我们的否决权,阻止ARM与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的这场交易。

ARM被成功收购,将会是最坏的结果,难道我们只是在“佛系”地等着这场交易被终止吗?当然不是,不管是ARM还是英伟达,都是西方 科技 企业,想要解决芯片上游产业链被垄断的问题,唯有提升自己的实力。

而在芯片架构方面,除了ARM还有开源架构RISC-V,与ARM不同,RISC-V存在着许多优势,比如不需要进行授权,拿过来就能直接修改使用;开发成本低;支持模块链化,扩展性强。也是因为RISC-V架构的这些特点,基于该架构的芯片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新宠”。

而在RISC-V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特已经研发出了玄铁910,并且已经能成功并流畅地运行安卓10系统,这也是业内最先进的RISC-V芯片,与目前ARM最新的A78架构虽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信在国人的辛勤努力下,实现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确实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230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