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终发现,美国宣布对中企实施制裁,其实目标是冲着欧企来的

欧洲最终发现,美国宣布对中企实施制裁,其实目标是冲着欧企来的,第1张

中美之间的博弈,因为双方体量的巨大,很容易就会让那些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受伤。近日欧洲就抱怨自己成为了最大的输家。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23日报道,欧盟外交官和欧洲 科技 行业的高管纷纷向媒体吐槽,宣称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最受伤的并不是中国企业,而是欧洲,最大的得利者其实是美国企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欧洲高 科技 企业制造的产品在知识产权领域受制于美国,大多都使用了美国技术。而美国正是瞧准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随后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将上百家中企纳入不受信任的“实体清单”,欧洲就无法自由地向中企出口产品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巨大市场,丢失这么大的市场,无疑会让欧洲损失惨重。比如说意法半导体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就因为无法向华为供货而遭受重大损失,公司领导层不得不宣布年度收入目标只能推迟到2021年才能完成,这导致该公司股价一天内就猛跌12%。

一位欧企高管就愤怒地表示,美国此举明面上是制裁中企,但事实上被制裁的却是欧洲企业,欧洲成为了最大的输家,他们在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被美国供应商占据”。欧企的困境让欧盟也非常不满,欧盟外长博雷尔就表示,“欧洲人必须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欧洲不应该在对华问题上过多涉足政治,而应该更关心“市场准入、标准制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制裁中国企业的真正目的,除了遏制中企发展之外,还有另外一层“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打击美国企业的欧洲对手。作为事关方的中国,其实倒并没有受明显的影响,除了华为因为5G技术的原因而受到的影响较大之外,还没有听说哪家中国企业因为美国的制裁,业务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从短期来看,中国受到美国制裁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这种影响又因为美国企业要抢占中国市场而减少到了最小。从长期来看,美国的制裁其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在技术上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时间之后,中国在技术上将不再受制于美国。

另一方面,美国抢占欧洲企业市场份额的行为,也必然会影响美欧关系,这对北京的中欧贸易谈判是一件好事,中欧加强合作实现双赢,长期来看,美国才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方。因此,俄媒就曾经表示,在未来5-10年内,美国的对华技术制裁将失去效果,中国的崛起将势不可挡,再也无法遏制。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近年来各国相继推出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发展概念,而开发人工智能所必须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高度依赖于图形处理器芯片。去年,在人机模拟空战中,以5:0的比分战胜人类F-16飞行员的“阿尔法狗斗”智能,就是使用美国英伟达公司的专业图形处理器开发的。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之外,传统武器也需要大量地用到芯片,如F-35战斗机的全景座舱显示器,和头盔显示器,都用到了美国AMD公司的芯片。报道显示,为了利用芯片产业创造军事领域的优势,美国方面正在开展电子复兴计划,通过与美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重点放在军需芯片技术和产品开发上。

同时,美国还提出了确保芯片供应链安全的微电子等计划,该计划在2020年的国防研究的90种计划中排名第二。但是美媒却表示,美方很难完全控制半导体芯片的生产、销售渠道,美国芯片生产很多都没有在国内,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超威半导体公司在内的芯片,也都有外包海外的业务。

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已经从1990年的37%,下降到12%,美国本土制造业中的半导体公司,很多都是掌握技术却没有生产能力,美国方面也不可能完全切断芯片在市场上流通。

芯片技术发展,并不是说想垄断就能垄断得了的,10年前美国控制的芯片,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了25%,但是在2年前,这一数字却已经下降到了10%。对此,美国方面预测称,再过5年,甚至将下降到5%。由此不难看出,在 科技 上的垄断美国已经在走下坡路,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想要在 科技 领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还要凭借这一优势打压其他国家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就在近期,欧盟19国公布了新的芯片战略,准备为欧洲芯片产业投资约500亿欧元,打造欧洲自己的完整半导体生态系统。德国称,欧洲国家推出新的芯片战略的背景是,过去2年美国制裁中国企业,让欧洲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像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因美国制裁中国,无法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

分析称,欧盟此举是为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争夺更多话语权,同时也保障欧洲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性。在过去30多年里,欧洲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截至目前,欧洲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仅占10%,为了打破美国的技术桎梏,欧洲内部半导体产业合纵抗美的举措正在逐步落地。

近年来,各国相继引入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发展理念,而发展人工智能所需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高度依赖于图形处理器芯片。去年,使用NVIDIA的专业图形处理器开发了“阿尔法狗斗”(Alpha Dog Fight)智能,该东西在人机模拟空战中以5:0的分数击败了人类F-16飞行员。除了人工智能领域,传统武器还需要大量芯片。例如,F-35战斗机的全景座舱显示器和头盔显示器都使用美国AMD公司的芯片。报告显示,为了利用芯片产业在军事领域创造优势,美国正在实施电子复兴计划,并通过与美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将重点放在军事芯片技术和产品开发上。

同时,美国还提出了微电子计划,以确保芯片供应链的安全。该计划在2020年的90项国防研究计划中排名第二。全面控制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和销售渠道。美国许多芯片生产不在中国。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超微半导体在内的芯片也已经外包了海外业务。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37%下降到了12%。美国国内制造业中的许多半导体公司已经掌握了该技术,但没有生产能力,因此美国无法完全切断联系芯片在市场上流通。

芯片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如果要垄断就可以实现垄断。 10年前,美国控制的芯片占全球的25%,但两年前,这一数字已降至10%。在这方面,美国预测,未来五年甚至会下降到5%。由此可见,美国的技术垄断已经在下降。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再希望保持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依靠这一优势来压制其他国家已不再乐观。

就在最近,欧盟的19个国家宣布了一项新的芯片战略,并准备在欧洲芯片产业投资约500亿欧元,以创建欧洲自己完整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德国表示,欧洲国家采用新芯片战略的背景是,过去两年来,美国对中国公司实施了制裁,这大大降低了欧洲公司的利润。无法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据分析,欧盟的举动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争取更多的声音,同时也保证了欧洲半导体产业的自治。在过去的30年中,欧洲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225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